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睿  王鲁平  李静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7,14(3):190-193,201
目的探讨纵隔复发性多结节状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ALT)/高分化(WD)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病理鉴别诊断。方法报道2例纵隔多结节状ALT/WD脂肪肉瘤,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2例纵隔ALT/WD脂肪肉瘤均复发3次以上;均为多结节状;组织学除有分化好的脂肪肉瘤成分外,尚有其他多种成分。2例均曾误诊为良性肿瘤。结论纵隔多结节状ALT/WD脂肪肉瘤具有很高的复发率,组织学成分复杂多样,需与多种脂肪及非脂肪性良、恶性肿瘤鉴别,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2.
节细胞神经瘤较少见。本文报告9例并结合文献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例中男5例,女4例,年龄7~49(平均21)岁。肿瘤部位:纵隔5例,左咽旁2例,左肾上腺1例,腰4、5椎管1例。1.2临床表现纵隔5例中有1例反复胸闷痛,X线片提示纵径...  相似文献   

3.
儿童原发性纵隔肿瘤10例误诊分析济南市山东省胸科医院(250013)王洪云,谢荣银我院1992~1995年收治10例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均误诊为原发性肺结核病。临床资料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3~4岁4例,5~8岁4例,12岁2例。均经肺细针穿刺或颈部...  相似文献   

4.
夹层主动脉瘤4例误诊分析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内科(225400)石培民,杨余录本文收集我院1989年1月至1994年5月收治的4例夹层主动脉瘤(DissectingAneurgsm,DA)误诊病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误诊为纵隔肿瘤手术1例例1,女...  相似文献   

5.
梭形细胞脂肪肉瘤(英)AngeloPDT…/AmJSurgPathol.-1994,18(9).-913~921报告了6例梭形细胞占主要成分的脂肪肉瘤。患者全部为成年人,肿瘤位于肩胛周围或上肢,除1例外均发生于皮下。3例多次局部复发,1例臀部及肺转移...  相似文献   

6.
不常见的纵隔神经源肿瘤的影像学表现(附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常见的纵隔神经源肿瘤的影像学表现(附4例报告)杨景震,李宪芹,黄永福笔者收集了4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其发生部位与影像表现形式较特殊。放射科检查:胸片、CT、超声。结果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1病例介绍例1:前纵隔迷走神经纤维瘤(伴VonReckling...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少见部位脂肪瘤的CT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少见部位脂肪瘤的CT资料。结果:(1)13例脂肪瘤;颅内4例,纵隔内3例,肌肉组织3例,右肱骨旁1例,腹膜后1例,盆腔内1例;(2)脂肪瘤边缘清楚,锐利,大部分为均匀脂肪样密度肿块。(3)颅内脂肪瘤位于颅内中线部位,可有点状钙化及脑积水,脑发育不良。(4)肌肉组织内脂肪瘤长轴与肌束方向较一致,瘤体内可见索条状肌纤  相似文献   

8.
圆形细胞型脂肪肉瘤并早期肺转移1例山东肥城市人民医院左翠娥阴亮圆形细胞型脂肪肉瘤为一种分化差的脂肪肉瘤,临床上极少见。我们最近遇到1例左肩部圆形细胞型脂肪肉瘤并早期广泛肺转移,报道如下。患者女,59岁。因左肩部无痛性包块2周,以包块性质待查于1994...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纵隔胸腺瘤的CT 征象,诊断与鉴别。方法 报告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纵隔胸腺瘤37 例,其中男性25 例,女性12 例,年龄为12 ~64 岁,平均341 岁。手术与病理证实:良性胸腺瘤8 例,恶性胸腺瘤18 例,胸腺癌7 例,胸腺脂肪瘤3 例,胸腺脂肪肉瘤1 例,全部病例均有胸部X 线正侧位片,其中20 例作了CT 检查。结果 病变位于前纵隔34 例,其中波及中后纵隔7 例;中后纵隔3 例,病变突向单侧33 例,双侧4 例,圆形和椭圆形22例,不规则形13 例,多结节状2 例,胸腺瘤的CT 值为21 ~45Hu。肿瘤与纵隔接触面呈灌铸型28 例,占757 % 。结论 CT 对胸腺瘤的定性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
纵隔巨大畸胎瘤误诊一例解放军第五医院(750004)王希锐,潘波,姜旭畸胎瘤是纵隔常见肿瘤之一,一般不难诊断。但体积巨大且4/5位于一侧胸腔,与纵隔构成税角者少见,我院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10岁,自觉胸闷,气短伴胸痛15天,加重并发烧一周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本组9例,男4例,女5例,年龄33~72岁,平均52.11岁。9例经超声学(US)和胃肠钡餐透检查,其中4例经CT,2例经血管造影检查,9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结果 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的主要影像学有:(1)肠腔狭窄;(2)十二肠腔外肿块;(3)肠腔内充盈缺损;(4)肿瘤坏死和溃疡;(5)CT显示周围高密度带,伴中心部低密度区;(6)血管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脂肪肉瘤与其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按照发生部位不同将本院61例脂肪肉瘤患者分为腹膜后43例(A组)、纵隔2例(B组)、四肢和躯干体表13例(C组),另外3例因有恶性肿瘤病史和术后放疗史而不列入上述分组中。回顾性对比研究深部组(A+ B组)与表浅组(C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发生情况、肿瘤切除根治性、病理分型、手术方式、转移情况、是否复发等临床病理指标。【结果】不同部位脂肪肉瘤在肿瘤大小(以10 cm分界)、是否单发、肿瘤根治性切除、病理分型、联合脏器切除、周围脏器受侵、是否复发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性别、年龄(以60岁分界)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指标S-100(9/22)、CD34(6/12)和Vimentin(2/3)在脂肪肉瘤中表达阳性率相对高,前两者尤其在粘液性脂肪肉瘤中表达阳性率高。1例行分子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表阿霉素和伊马替尼对脂肪肉瘤无效。【结论】深部脂肪肉瘤与浅部相比肿瘤直径大、多发常见、根治性切除率低、病理分型差、周围脏器受侵率高、联合脏器切除率高、复发率高。免疫组化指标S-100、CD34和Vimentin可用于脂肪肉瘤辅助诊断。放疗是脂肪肉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子基因检测可作为术后指导化疗和分子靶向用药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3.
发生于纵隔的脂肪肉瘤罕见,多数此类研究报道早于当前基于遗传学的分类系统。作者报告了60年间遇到的一组胸部脂肪肉瘤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使用最新的WHO分类对24例确诊病例进行再分类,使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了部分病例CPM基因扩增和/或DDIT3基因重排。24例中13例为男性,11例为女性(中位年龄53岁,范围15~73岁)。其中8例是高分化脂肪肉瘤,6例为去分化脂肪肉瘤(3例CPM+),7例多形性脂肪肉瘤(2例CPM-,1例DDIT3-),2例黏液性脂肪肉  相似文献   

14.
B超诊断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超诊断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价值蚌埠医学院附院B超室邮政编码233004张学珍,朱掌珠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吕树勇本文报道3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男25例,女14例,平均年龄35.4岁。脂肪肉瘤10例,恶性神经鞘瘤3例,纤维肉瘤4例,横纹肌肉瘤...  相似文献   

15.
心包炎误诊原因分析成希霞我院于1984年2月至1990年2月,收治7例心包炎。入院前均误诊,误诊时间为4天~1.5年。7例心包炎中,男5例,女2例。~8岁5例(占71%),~12岁1例(占14%),~34岁1例(占14%),腹痛4例,呕吐4例,反复呕...  相似文献   

16.
对我院纵隔内巨大脂肪肉瘤伴钙化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31岁。胸闷、憋气10d余,胸片示左侧胸腔大量积液,遂行CT检查。CT表现:左前中上纵隔内示一约13.0cm×7.5cm×5.0cm大小的软组织肿块影,内密度不均,CT值约18~31Hu,内可见点状钙化灶,未见明显脂肪密度影,  相似文献   

17.
前上纵隔粘液纤维肉瘤心腔内转移1例浙江医科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310016)赵博文,范妙英,寿金朵,冼棠超患者男性,44岁。于入院二月前出现劳力性胸闷,气急,皮肤潮红,头面肿胀,纳差。入院四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入院时体检:颈静脉怒张,头面皮肤潮红,心律...  相似文献   

18.
黄广孚  刘晓雪 《华西医学》1997,12(3):366-366
我院1985-1996年共收治体表恶怀肿瘤11例,其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脂肪肉瘤2例,平滑肌肉瘤2例,滑膜肉瘤及纤维肉瘤各1例,隆突怀皮肤纤维瘤1例。对诊断及治疗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诊断确定后应根治性切除,切除后对深而巨大的创面以肌皮瓣或筋破瓣修复为最佳选择,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CT诊断心包囊肿1例段书宏①刘禄明孙百胜患者女,50岁,体检发现右纵隔肿物。CT检查:右纵隔心包内侧近升主动脉根部一椭圆形均质液性密度包块,CT值10Hu,约4.1cm×3.2cm×2.5cm大小,有张力,边缘清晰,向右与心包相连,左侧与血管间脂肪显...  相似文献   

20.
鼻咽癌腔内放疗的护理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210009)张春景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58例,女性21例。4年龄范围35-76岁。其中低分化鳞癌76例,低分化腺癌2例,肌腱性横纹肌肉瘤1例。病人大多选择外照射后病理或CT显示肿瘤残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