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普通α-2b干扰素(IFN)和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IFN)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4例,36例给予普通α-2b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每次500万U,皮下注射,每周3次; 28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1.0 μg/kg皮下注射,每周1次.疗程均为52周.结果 治疗结束时,普通干扰素组与PEG IFN组的完全应答率分别为52.8%、60.7%;部分应答率分别为27.8%、21.4%;无应答率分别为19.4%、17.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普通干扰素α-2b组,PEG-IFN α-2b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分别是81.7%、85.9%,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干扰素α-2b组与PEG-IFN α-2b组在52周治疗结束时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49.3%、57.6%,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不同剂型的α-2b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应答率相似,普通干扰素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120乙型肝炎患者,联合治疗组58例,对照组62例,干扰素300万U皮下注射,隔日一次,脱氧核苷酸50 mg肌内注射,1次/d,疗程6个月;对照组单用干扰素治疗,用法同上,观察肝功能、HBV DNA及血清病毒学指标.结果 治疗结束时,单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阴转率为40%,抗HBe阳转率为37%;而联合治疗组HBeAg阴转率为65%,抗HBe阳转率为53%,且HBV-DNA阴转率亦有明显提高.结论 两药联合治疗可提高抗病毒治疗应答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α-2a(PEG INFα-2a)治疗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HBeAg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选择80例HBVDNA、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1:1随机分配进入Fα-2a组和IFNα-1b组。结果:治疗6月时,PEG INFα-2a组HBeAg血清转换率(54.3%)高于IFNα-1b组(29.7%),P<0.05。停药6月后,持续的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57.1%和32.4%.P<0.05。停药6月后,持续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62.9%和37.8%,P<0.05。治疗后,两组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差异无显著性,为62.9%和45.9%,停药后6月,两组的联合应答率分别为60.0%和35.1%,差异有显著性,P<0.05。PEG INFα-2a组有3例病人HBsAg阴转,而IFN α-1b组仅有1例病人HBsAg阴转。两组有相似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发生重要的不良事件。结论:PEG INF α-2a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IFN—1b.耐受性和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拉米夫定与干扰素a-2b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方法:105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拉米夫定组35例,口服拉米夫定1年,干扰素a-2b组28例,使用12个月,联合组42例,疗程1年。结果:全部患者完成1年治疗。联合治疗组HBV-DNA阴转率在12个月时90.5%,拉米夫定组为80%,干扰素组为50.0%,联合治疗组HBeAg阴转率在12个月时61.9%。拉米夫定组为17.1%,干扰素组为42.9%。结论:联合治疗对HBV-DNA和HBeAg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单用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其中治疗组拉米夫定0.1/d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外用2次/周,共50例,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0.1/d,共40例。每3个月测HBVDNA、 HBeAg、ALT做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3个月HBVDNA阴转率82%,HBeAg阴转率18%,ALT基本复常。对照组HBVDNA 阴转率80%,HBeAg阴转率10%,ALT基本复常。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12个月HBVDNA阴转率98%,HBeAg 阴转率40%,ALT正常,对照组HBVDNA阴转率80%,HBeAg阴转率20%,ALT正常。治疗组HBVDNA、HBeAg阴转率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对慢性乙型肝炎HBVDNA、HBeAg阴转率随治疗时间延长明显提高,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两者联合使用有利于乙肝病毒的清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苦参素胶囊联合干扰素-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均以干扰素-α作为基础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加用苦参素胶囊,对照组加用甘草酸二铵胶囊。疗程24周。观察临床症状、肝功能、病毒指标及HBV-DNA阴转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有改善,治疗组血清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α干扰素联合苦参素能更好地改善肝内炎症,保护肝细胞,提高干扰素抗病毒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体人α-2b干扰素联合乙型肝炎疫苗、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88例。A组采用大剂量重组体人α-2b干扰素和左旋咪唑涂布剂、乙型肝炎疫苗联合治疗;B组采用重组体人α-2b干扰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结果:A组的食欲不振、腹胀改善均明显优于B组(P均〈0.01);A组治疗结束时、治疗后6个月ALT正常率、HBeAg阴转率及HBVDNA阴转率均明显优于B组(P均〈0.05)。结论:重组体人α-2b干扰素和左旋咪唑涂布剂、乙型肝炎疫苗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其疗效持久,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9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组50例,使用拉米夫定0.1g/d联合左旋眯唑涂布剂外用2次/周;对照组40例单用拉米夫定0.1g/d。每3个月测HBV—DNA、HBeAg、ALT做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3个月HBV-DNA阴转率82%,HBeAg阴转率18%,ALT基本复常。对照组:HBV-DNA阴转率80%,HBeAg阴转率10%,ALT基本复常,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15)。治疗组12个月HBV-DNA阴转率98%,HBeAg阴转率40%,ALT正常;对照组:HBV—DNA阴转率80%,HBeAg阴转率20%,ALT正常,治疗组HBV-DNA、HBeAg阴转率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对慢性乙型肝炎HBV-DNA、HBeAg阴转率随治疗时间延长明显提高,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两者联合使用有利于乙肝病毒的清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干扰素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干扰素α-1b治疗5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MU/次,肌注,疗程24周。治疗前后定期检测血清HBV DNA和PBMV HBV DNA含量、血清HBV标志物、肝功能指标,观察其水平变化和应答率情况。结果:单用IFN-α-1b治疗50例HBeAg( )的慢性乙肝患者,经过半年疗程之后,其生化应答率达到42%,血清免疫学应签率达到48%(部分应答3%,完全应答10%),病毒学应答率达到40%(部分应答28%,完全应答12%);生化学、血清免疫学和病毒学的持续应答率也分别达到50%、44%和34%。结论:IFN-α-1b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对PBMC内的HBV DNA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尚需通过联合用药以提高其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与α-2b干扰素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HBeAg和HBV-DNA均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口服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6个月后,同时给予α-2b干扰素5MU,肌肉注射,隔日1次,治疗1个月后,停用拉米夫定,继续单独使用干扰素5个月;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12个月。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及停药6个月检测肝功能、血常规、HBV标志物及HBV-DNA等指标变化,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ALT复常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9.5%和86.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6个月时ALT复常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1.6%和55.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结束时及随访6个月时HBeAg阴转率分别为60.5%和57.9%,对照组分别为23.7%和21.0%(P<0.01);HBeAg转换率治疗组治疗结束时及随访6个月时分别为52.6%和52.6%,对照组分别为18.4%和18.4%(P<0.01);治疗结束时HBV-DNA阴转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4.2%和81.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6个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8.4%和42.1%(P<0.05)。结论:拉米夫定与干扰素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明显提高抗病毒疗效,持续应答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耐药后采用α-干扰素或(和)α1胸腺肽进行后续抗病毒的治疗效果.方法66例拉米夫定耐药患者,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用α-干扰素或(和)α1胸腺肽治疗1个月后停用拉米夫定,然后继续用α-干扰素或(和)α1胸腺肽治疗,共6个月.对照组30例,直接停用拉米夫定,不用其他抗病毒药.定期进行血清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肝功能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和HBeAg/抗-HBe转换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HBVDNA阴转率最高为27.8%,HBeAg/抗-HBe转换率最高为25.0%.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耐药后采用α-干扰素或(和)α1胸腺肽进行后续抗病毒治疗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5例HBeAg阳性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40例)口服ETV(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出品)0.5mg/(次·d),疗程6个月。对照组(45例)采用基因重组干扰素b(IFNb,赛若金,深圳科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500万单位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隔日1次,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8周时HBV-DN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12、24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HBeAg阳性患者HBV—DNA转阴率、HBeAg阴转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DNA转阴率、HBeAg阴转率优于干扰素。恩替卡韦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与观察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使用阿德福韦酯10 mg/次,口服,1次/d,疗程1年,前3个月同时予胸腺肽肠溶片15 mg/次,口服,2次/d;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10 mg/次,口服,1次/d,疗程1年。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2、24、48周2组ALT、HBeAg、HBV-DNA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ALT均明显下降,治疗后12周2组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后2组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治疗后12、24周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8周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及48周后2组HBV-DNA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应用胸腺肽可以使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高峰较对照组提前,联用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4.
α-2b干扰素与香菇多糖合用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α-2b干扰素与香菇多糖合用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84例。治疗组:α-2b干扰素500万U肌注,1次/d,连用3周后停药1周为1疗程,连用3疗程,疗程中应用干扰素当天同时静脉滴注香菇多糖1mg;对照组:单独应用α-2b干扰素,用法同治疗组,疗程共12周。结果治疗后复查HbeAg/抗Hbe转换率,治疗组58.5%(48/82)、对照组26.2%(22/84),x^2=8.90,P〈0.01;HBV—DNA阴转率治疗组65.9%(54/82)、对照组33.3%(28/84),x^2=8.78,P〈0.01;随访12个月,血清HBV-DNA阳性反跳率治疗组11.1%(6/54)、对照组42.9%(12/28),x^2=5.42,P〈0.05。结论干扰素与香菇多糖合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运用拉米夫定联合子午流注针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8例.对照组患者予拉米夫定口服,治疗组患者予拉米夫定联合子午流注针法,疗程24个月,分阶段观察患者的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结果 治疗组在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拉米夫定联合子午流注针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HBeAg和HBV-DNA阴转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患者应用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对比分析3、6、12个月HBV-DNA阴转率与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结果: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HBV-DNA阴转率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HBV-D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单用拉米夫定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对国产α-2b干扰素(IFN)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进行了分析。方法:用随机分组法,治疗组22例,对照组11例,应用α-2b(安福隆)5MU或3MU肌肉或皮下注射,疗程6个月。结论:治疗组有40.9%的患者HBeAg阴转,50%HBV-DNA阴转,显示国产IFNα-2b对慢性乙型肝炎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普通干扰素α-2b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方案与单用普通干扰素α-2b治疗方案治疗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由3名研究员独立利用计算机对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以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后提取数据,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纳入病例843例,其中试验组(采用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424例,对照组(单用普通干扰素α-2b治疗)419例。Meta分析结果如下:治疗12周,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及HBsAg转换率方面治疗效果无差异,在HBV-DNA阴转率方面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24周,在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及HBsAg转换率方面试验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治疗48周,试验组与对照组在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HBeAg转换率方面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在HBsAg转换率方面两组治疗效果无差异。治疗随访过程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无差异。结论普通干扰素α-2b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及HBsAg转换率方面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普通干扰素α-2b治疗,并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该研究纳入文献存在诸多不足,研究结果需要进一步高质量、大样本、长时间随访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效果.方法 80例HBsAg、HBeAg、抗HBc阳性、HBV - DNA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拉米夫定组,联合组同时给予拉米夫定口服100 mg/d和干扰素α-2 b 5 MU/qod肌肉注射,拉米夫定组为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HBV - DNA转阴率类似,但是HBeAg阴转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联合组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组.结论 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提高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方法。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α-干扰素,疗程为12个月,对照组采用一般保肝治疗。观察不同疗程时α-干扰素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HBV DNA转阴率66.67%(21/30)、HBeAg转阴率36.67%(11/30),总有效率70.00%(21/30);治疗12个月后HBV DNA转阴率90.00%(27/30)、HBeAg转阴率53.33%(16/30),总有效率93.33%(28/30)。结论:采用α-干扰素长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明显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