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IGF-Ⅰ、IGFBP-1及IGF-Ⅰ/IGFBP-1比值与ART中卵子质量、胚胎质量及妊娠率的相关性,期望找到ART妊娠结局预测的良好指标。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12月、年龄小于38岁、第一周期ART患者148例(其中IVF100例,ICSI48例)做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HCG日外周血及取卵日卵泡液中IGF-Ⅰ、IGFBP-1含量;按助孕方式分为二组,并计算妊娠率;按取卵数分为三组:低反应组(0-3枚卵子),正常反应组(5-15枚卵子),高反应组(≥15枚卵子);按妊娠与否分为二组,并计算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胚率。结合IGF-Ⅰ、IGFBP-1及IGF-Ⅰ/IGFBP-1比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VF和ICSI组无差异;不同反应组间IGF-Ⅰ水平无差异,血清及卵泡液IGFBP-1水平有明显差异,随获卵数目的增加,IGFBP-1水平有升高趋势,且卵泡液IGF-Ⅰ/IGFBP-1比值差异显著(P〈0.01),低反应组高于高反应组;妊娠组和未妊娠组卵泡液IGF-Ⅰ/IGFBP-1比值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与优胚率呈正相关。结论卵巢源性IGFBP-1可能通过表达量的改变调节IGF-1的活性,从而间接参与卵子发育的调控;IGFBP-1水平结合IGF-Ⅰ/IGFBP-1比值可以部分反应卵子质量,从而可能成为预测ART妊娠结局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分别对出生时体重正常新生儿与宫内生长迟缓的低体重新生儿脐血的IGF-Ⅰ及IGFBP-3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宫内发育迟缓组新生儿脐血的IGF-Ⅰ及IGFBP-3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IGF-Ⅰ和IGFBP-3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对胎儿的宫内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 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 IGFBP-3)诊断矮小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的价值.方法:①对64例身材矮小患儿用精氨酸激发试验和左旋多巴激发试验检测其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两项药物激发试验GH峰值均<10ng/ml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GHD组,40例),其中有一项激发试验GH峰值>10ng/ml,即可确实诊断为特发性矮小症( ISS组,23例).选取4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②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GF-Ⅰ和IGFBP-3水平.结果:①血清IGF-Ⅰ水平,GHD组为(80.35±32.46)ng/ml,ISS组为(123.26±62.13)ng/ml,正常对照组为(362.20±78.21)ng/ml;血清IGFBP-3水平,GHD组为(2.67±1.32)ng/ml,ISS组为(3.62±1.524)ng/ml,正常对照组(6.39±1.06)ng/ml.②GHD组和ISS组患儿血清IGF-Ⅰ和IGFBP-3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 ;GHD组比ISS组患儿血清IGF-Ⅰ、IGFBP-3水平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按正常对照组x-2s作为临界值诊断GHD,IGF-Ⅰ的阳性率为95%; IGFBP-3的阳性率为92.5%;IGF-Ⅰ、IGFBP-3水平同时评价时,阳性率为87.50%.结论:IGF-Ⅰ、IGFBP-3检测可用于诊断身材矮小儿童的生长激素缺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了心脏彩超联检血清心特异性肌钙蛋白(cTn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法对3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了血清cTnI、IGF-Ⅰ和IGFBP-3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先天性心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为FGR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方法分别采集确诊FGR组、正常对照组和巨大儿组胎儿脐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测定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含量。结果 1.FGR组脐血清IGF-Ⅰ、IGF-Ⅱ、IGFBP-3水平下降,巨大儿组脐血清IGF-Ⅰ水平升高;2.新生儿脐血清IGF-Ⅰ、IGF-Ⅱ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胎盘重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脐血清IGF-Ⅰ水平与胎龄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脐血清IGFBP-3水平与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胎盘重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3.脐血清IGF-Ⅰ与IG-FBP-3水平与产妇产前体重呈明显正相关关系,IGF-Ⅱ水平与产妇产前体重呈正相关关系。结沦脐血清IGF-Ⅰ、IGF-Ⅱ、IGFBP-3水平可作为预测胎儿和胎盘生长发育情况的参考指标,IGF-Ⅰ水平是其中最灵敏的指标;脐血清IGF-Ⅰ、IGF-Ⅱ、IGFBP-3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导致FGR的重要原因之一;监测产妇产前体重可以间接反映胎儿血IGFs及IG-FBP-3水平,进而反映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探讨IGFs及IGFBP-3与胎儿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及其在FGR发病中的作用,以期寻找到可用于FGR早期预测和诊断的有效辅助指标。方法分别采集确诊FGR组、正常对照组孕妇羊水、肘静脉血和胎儿脐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含量。结果 1.FGR组IGF-Ⅰ、IGF-Ⅱ水平在脐血清、母血及羊水标本中均明显下降;2.IGFBP-3含量在脐血和羊水中明显上升,但在母血中无显著差异;3.新生儿脐血清IGF-Ⅰ、IGF-Ⅱ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胎盘重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脐血清IGFBP-3水平与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胎盘重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4.脐血清IGF-Ⅰ与IGFBP-3水平与产妇产前体重呈明显正相关关系,IGF-Ⅱ水平与产妇产前体重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脐血清IGF-Ⅰ、IGF-ⅡI、GFBP-3水平可作为预测胎儿和胎盘生长发育情况的参考指标,IGF-Ⅰ水平是其中最灵敏的指标;IGF-Ⅰ、IGF-ⅡI、GFBP-3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导致FGR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测定IGF-1及其结合蛋白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IRMA)分别检测32例生长激素缺乏症(GHD)、35例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small syndrome,ISS)、30例健康儿童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同时比较IGF-1和IGFBP-3诊断GHD敏感性、特异性和实验有效率。结果:GHD组、ISS组、正常对照组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IGF-1、IGFBP-3水平与GH激发试验中的GH峰值呈正相关(r=0.312、0.354,P〈0.05);诊断GHD,IGF-1的特异性为82,9%,敏感性为68.8%;IGFBP-3的特异性为91.4%,敏感性为75.0%,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GF-1和IGFBP-3的检测可能可作为筛查和诊断GHD有价值的指标,血清IGF-1、IGFBP-3水平的检测可能可替代GH激发试验。  相似文献   

8.
郑婵娟 《医学信息》2019,(18):178-180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正常参考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体检的312例健康的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IGF-1、IGFBP-3水平,并分析IGF-1、IGFBP-3与年龄、性别、发育阶段的关系。结果 男孩血清IGF-1峰值为13岁,女孩为11岁;男孩血清IGFBP-3峰值为14岁,女孩为11岁;高峰值出现后,IGF-1、IGFBP-3水平随年龄增长缓慢下降或维持高峰值;同年龄比较男孩血清IGF-1水平高于女孩、IGFBP-3水平低于女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发育阶段与血清IGF-1值呈正相关(r=0.241,P<0.01),IGFBP-3与年龄呈正相关(r=0.323,P<0.01)。结论 建立儿童青少年IGF-1、IGFBP-3水平正常参考值,可与监测其生长、临床症状以及生长激素治疗后随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及其结合蛋白(IGFBP-3)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测定35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25例急性肝炎患者(肝炎组),35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IGF—Ⅰ、IGFBP-3水平,比较两者在3组中的浓度不同及在肝硬化不同Child—Pugh级别者中的变化。结果:血清IGF—Ⅰ、IGFBP-3水平肝硬化组显著低于急性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且在肝硬化组不同Child—Pugh分级中呈逐渐下降。而急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GF—Ⅰ、IGFBP~3水平下降是发生肝硬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联合检测IGF—Ⅰ、IGFBP-3水平可用来综合评估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球蛋白-1(IGFBP-1)水平与肥胖、性激素、糖代谢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31例PCOS研究组和29例健康对照组IGF-Ⅰ、IGFBP-1水平及肥胖、性激素、糖代谢各项指标,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研究组IGF-Ⅰ、IGFBP-1水平与其他各项指标之间相关性。结果研究组IGFBP-1,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低于对照组,体重指数(BMI),臀围比值(WHR),多毛评分(F-G评分),黄体生成素(LH),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总睾酮(T),游离睾酮(FT),雄烯二酮(A2),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0.05),IGF-Ⅰ,FSH,雌二醇(E2),17羟孕酮(17-OHP),泌乳素(PRL),空腹血糖(FBG)差别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中IGFBP-1与BMI呈负相关(r=-0.372,P0.05),与FINS呈负相关(r=-0.481,P0.01),与SHBG呈正相关(r=0.504,P0.01),IGF-Ⅰ与各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IGFBP-1与PCOS患者肥胖、空腹胰岛素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探讨两者在大肠癌发病机制中的相互作用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不同类型的大肠癌组织48例(试验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3岁。任意选癌旁5cm以上的正常组织24例(正常对照组)。采用SABC法检测IGF-Ⅰ、IGF-ⅠR的表达。结果在48例大肠癌组织中,IGF-Ⅰ、IGF-Ⅰ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58%、58.33%,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16.67%、16.67%。IGF-Ⅰ、IGF-Ⅰ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而与其他的病理因素及患者5年生存情况无关。IGF-Ⅰ和IGF-Ⅰ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相关性。结论IGF-Ⅰ、IGF-ⅠR可能相互协同作用参与大肠癌的浸润、转移,可作为反映大肠癌进展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但IGF-Ⅰ、IGF-ⅠR阳性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及其结合蛋白-4(IGFBP-4)、肝素在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二倍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lung fibroblast,LF)株,分别给予100 μg/L IGF-1、100 μg/L IGF-1+100 μg/L IGFBP-4、100 μg/L IGF-1+200 μg/L IGFBP-4、100 μg/L IGF-1+100 μg/L IGFBP-4+100 μg/L肝素、100 μg/L IGF-1+100 μg/L IGFBP-4+200 μg/L肝素、100 μg/L IGF-1+100 μg/L肝素、100 μg/L IGF-1+200 μg/L肝素刺激24 h。检测细胞外弹性蛋白、胶原蛋白及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己糖激酶-2(HK-2)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GF-1组HK-2及GLUT-4mRNA及相应蛋白表达增强(P<0.05);加入IGFBP-4以后HK-2及GLUT-4mRNA及相应蛋白表达明显强于IGF-1组(P<0.05);而同时加入肝素与IGFBP-4后HK-2及GLUT-4mRNA及相应蛋白表达明显抑制(P<0.05),并且这一抑制效应随肝素用量增加而更加明显;但单加肝素时HK-2及GLUT-4mRNA及相关蛋白表达抑制不如前组明显(P<0.05)。结论:(1) IGF-1能够刺激肺成纤维细胞的糖代谢,使HK-2及GLUT-4mRNA及细胞外基质(ECM)蛋白表达增强;(2)单纯增加IGFBP-4不仅不能抑制IGF-1的刺激作用,反而增加HK-2及GLUT-4mRNA及相应蛋白表达,可能与IGFBP-4的降解有关;(3)IGFBP-4在肝素存在的情况下,能明显抑制IGF-1对肺成纤维细胞的刺激作用,使HK-2及GLUT-4及细胞外基质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说明肝素以及未被降解的IGFBP-4对肺纤维化可能是有效的防护因子。  相似文献   

13.
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于骨骼的生长发育以及维持骨量和骨密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GH与IGF-Ⅰ水平下降是导致骨质疏松的机制之一。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应用GH、IGF-Ⅰ可以改善骨密度、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小剂量GH、IGF-Ⅰ治疗骨质疏松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GH-IGF-Ⅰ轴与骨骼代谢的关系及其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比羊膜腔灌注术及静脉输液分别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后母体血清、羊水及新生儿脐血中IGF-Ⅰ,Ⅱ及IGFBP-3水平的差异来阐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FGR的关系,并为羊膜腔灌注治疗的可行性及科学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0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住院的临床诊断的中期FGR孕妇60例,随机分为羊膜腔灌注治疗组30例(实验组)及静脉输液治疗组30例(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孕妇分娩时的母血、羊水及脐血中的IGF-Ⅰ、Ⅱ及IGFBP-3的浓度并对比它们的差异;记录两组孕妇分娩时新生儿的身长、体重及胎盘重量并对比它们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IGF-Ⅰ,Ⅱ水平有明显的上升,而IGFBP-3水平在羊水及脐血中均下降,在母血中无明显差异;实验组的新生儿身长、体重及胎盘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羊膜腔灌注治疗FGR与母体静脉输注氨基酸及能量合剂治疗FGR相比较,前者是治疗FGR的更为有效的方法,可通过母血中IGF-Ⅰ及羊水中IGF-Ⅰ、Ⅱ及IFGBP-3水平的检测来评估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测定20例FGR孕妇(FGR组)和17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血清及新生儿脐血IGF-Ⅰ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FGR组孕妇血清IGF-Ⅰ(115.44±4.34)μg/L,低于对照组(121.92±10.51)μg/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GR组脐血清IGF-Ⅰ(121.48±5.85)μg/L,低于正常组的(124.24±10.08)μg/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妇血清IGF-Ⅰ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无相关性(r=0.189,P〉0.05)。新生儿脐血IGF-Ⅰ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0.575,P〈0.05)。结论 IGF-Ⅰ可能在FGR的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并可能为将来诊断和治疗FGR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和分泌,在肝细胞和星状细胞的细胞膜上均有其受体,肝损伤时IGF-Ⅰ水平会明显升高[1]。IGF-Ⅰ水平与各型肝炎关系密切[2]。本文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PLD)、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进行联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斑马鱼类胰岛素生长因子信号途径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马鱼是研究早期发育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IGF)信号途径的模式生物,斑马鱼IGF信号系统主要包括IGF配体、受体、结合蛋白(IGFBPs)。IGF配体包括IGF-1,IGF-2。受体为IGF-1R,该受体有两种全长结构(igf-1ra和igf-1rb)。结合蛋白包括IGFBP-1,IGFBP-2,IGFBP-3,IGFBP-5和 IGFBP-6,它们的结构特征已经阐明,从斑马鱼模式动物中获得的信息不仅可以为斑马鱼胚胎发育生物学提供新的观点,还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一般意义上的脊椎动物的生长和发育的理解。本文就近年来斑马鱼IGF系统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49例乳腺癌、3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的VEGF、IGF-Ⅰ的水平,并以35例正常人为对照。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IGF-Ⅰ水平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正常人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VEGF、IGF-Ⅰ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IGF-Ⅰ水平变化可能成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辅助指标之一,有助于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甲状腺疾病对人体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分别检测5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3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2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和30例健康人IGF-Ⅰ水平,并随访经过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患者(24例甲亢、16例甲减、10例甲炎)血清IGF-Ⅰ水平。结果:血清IGF-Ⅰ水平,甲亢组(398.9±92.6)ng/ml明显高于健康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甲减组(123.7±43.4)ng/ml,甲炎组(178.9±50.5)ng/ml明显低于健康组(239.7±68.1)ng/ml,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大多数甲状腺疾病治疗缓解患者血清IGF-Ⅰ水平得到恢复。结论:不同甲状腺疾病因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影响了IGF-Ⅰ的正常调节,而且IGF-Ⅰ有可能参与调节甲状腺疾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nsu1in-1ike growth factor,IGF)-Ⅱ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insu1in-1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6在结直肠癌( co1orecta1 cancer,CR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及RT-PCR法检测50例CRC组织和50例对应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IGF-Ⅱ及IGFBP-6的表达。结果(1)CRC组织中IGF-Ⅱ蛋白及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CRC组织中IGFBP-6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2)IGF-Ⅱ和IGFBP-6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0.05);IGF-Ⅱ及IGFBP-6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 P>0.05)。结论 IGF-Ⅱ及IGFBP-6的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量与CRC临床病理特征有明显相关性。联合检测IGF-Ⅱ及IGFBP-6有可能作为CRC发生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为CRC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