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血管内皮细胞肉瘤1例侯少洋患者,女,54岁,电焊工人,于94年3月25日因右上腹剧痛4小时急诊收住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腹穿诊断为“肝癌破裂出血”,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肝脏有多个肿块,其中一个表面破溃出血,给予填塞止血取活检后关腹。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0岁,于1990年11月20日出现右上腹持续性刺痛,1991年1月到某医院检查,发现右上腹部肿块,在该院行剖腹探查,见右腹膜后有一灰色、质硬、活动差肿块,约20cm×10cm×3cm与腹主动脉粘连,肠系膜淋巴结转移,全肝脏密集肿块,呈结书状,约4cm×3.8cm,左肝萎缩,右肝肿胀。病理检查结果:1)腹部化学感受器癌,肠系膜淋巴结广泛转移;2)肝脂肪肉瘤(低度恶性)。因广泛转移,肿块未切除。某医院断定为重复癌,肝、腹腔广泛转移,最多只能生存3~4个月,通知家属准备后事。1991年4月19日来我院治疗,X线胸片示右隔肌升高,B超示…  相似文献   

3.
男性 65岁,患者有肝硬化史20余年,于1975年6月7日上午骑自行车外出,突然头昏,眼花,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四肢无力伴心悸,口干,急诊入院。检查:肝浊音界第四肋间,腹腔穿刺见鲜血。剖腹探查,术中吸出腹血3,500ml。肝左叶边缘有3cm直径的结节状坏死组织,中央有1cm之破裂出血,从破裂口内流出果浆样坏死组织,无法缝合止血。于正常肝组织行褥式缝合结扎止血,行病变处肝叶部分切除,肝切面进行止血,其余肝面无结节样病变,质中等。病理报告:肝细胞性肝癌,部分肝包膜破裂,切缘有癌组织残留,结节性肝硬化,慢性间质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46岁,有肝炎史1年,HBsAB( ),于1980年3月5日突然上腹部持续性剧痛伴头昏,口干,出冷汗,面色苍白,腹腔穿刺得血性液体,行急诊剖腹探查,术中吸出血性液体2000ml,清除血块,见肝脏表面呈散在性小结节,右叶膈面可触及8×10cm肿块,表面有血液渗出,并与横膈广泛粘连,仅切取肿块部分组织后,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病理报告为肝细胞性肝癌,部分肝包膜破裂。术后甲胎蛋白对流法( )。1984年11月在中国医科院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8岁,因左下腹疼痛进行性加重3个月,发现左下腹包块15 d人院.查体:左下腹可触及一大小约10 cm×5 em条索状包块,质硬、压痛、固定,与皮肤无粘连,边界不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48.94 ng/mL.腹腔B超示:腹腔及盆腔内多发实质性占位,大者约12.3 cm×7.9 cm,左下腹囊性占位.于2006年3月12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上腹大网膜中6 cm×5 cm肿块,与周围组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胰腺囊腺癌是由胰导管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笔者近两年诊治2例,现予报告如下:1资料例1:女性、38岁。发现左上腺肿块一年,于1993年3月9日入院。患者系单位集体体检时发现左上胶肿块,此前仍有到突下隐痛。体检:腹平软,左上胶触及10cm×10cm大小肿块,有一定活动度,似是囊性感,无压病。B超检查提示左上腹占位,首先考虑畸服癌。CT检查:左上腹直径约11cm囊样肿块影,CT值19.12Hu,内可见分隔,粗细不均,增强后密度无改变。1993年3月25日全麻下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少许浆液性液体,肿块呈囊性,12cm×10cm大小…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例 1:女 ,39岁。因坠床后腹痛 3h入院。查体 :Bp 9/4kPa ,肥胖体型 ,腹肌紧张 ,全腹压痛及反跳痛 ,叩及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入院诊断 :肝破裂 ,失血性休克。剖腹探查见 :腹腔内积血约 3 0 0 0ml ,肝、脾正常 ;右腹膜后有一约 4cm× 4cm× 5cm大小肿块 ,与右肾相连 ,向腹腔突出 ,表面破溃 ,有活动性出血 ,瘤体质脆。因病人一般情况差 ,右肾受累范围及双侧肾功能不详 ,故仅行瘤体破溃面缝合压迫止血 ,并取活检。病理诊断 :肾错构瘤。术后 1个月 ,CT扫描显示 :右肾内大部为低密度肿瘤组织所占据 ,肾盂…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患者男 ,10岁 ,在床上玩耍时突感腹部剧痛 ,伴恶心、呕吐、呕吐均为胃内容物 ,腹痛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 ,全身发冷 ,面色苍白 ,急来我院就诊。查体 :患者神志恍惚 ,四肢冰冷 ,血压为“0” ,腹部轻度膨隆 ,全腹压痛、反跳痛 ,腹肌紧张 ,腹部未触及明显包块 ,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抽出新鲜血液 ,急入手术室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腹腔内有大量积血 ,右肝前叶脏面有一 6cm× 5cm× 5cm肿块 ,质地较硬 ,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楚。肿瘤表面有一长约 2cm裂口 ,有活动性出血 ,阻断肝门 ,行右肝前叶切除 ,断面间断缝合 ,大网…  相似文献   

9.
日本血吸虫病并发结肠癌国内外已有多篇报道,但并发肝癌者却很少见。我们曾发现6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36岁。发现上腹部包块4月余,因诊断不明而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肝左叶有一直径约13cm肿块,质较硬,并侵犯肝右叶。腹腔内有血性腹水约1500ml。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切取肝肿块组织送病检。例2,男,34岁。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约2个月。检查剑突下偏右可触及一肿块结节,不平,质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患者女 ,5 0岁 ,2 0 0 2年 3月因“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术后 6年 ,发现腹壁包块 1月”再入院。查体见下腹正中手术瘢痕 ,在其右旁 4cm处扪及一 3cm× 4cm质中界清包块 ,欠活动 ,彩色B超示“腹直肌内肿瘤”。于 2 0 0 2年3月 2 1日剖腹探查 ,术中见右腹直肌内有 5cm× 6cm肿块 ,与腹直肌粘连成一体 ,盆腹腔未探见肿瘤结节及肿大淋巴结 ,无腹水。切除腹直肌肿块 ,术后病理检验诊断为转移性腺癌 ,病变符合卵巢癌改变。术后用顺铂联合VP 16化疗三疗程后 ,病人因“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而放弃化疗 ,定期随访至今无复发。2 体会…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62岁,因大便带血4个月,加重1个月于1989年7月22日来院。经钡灌肠,乙状结肠镜检查,显示乙状结肠占位性病变,活检报告乙状结肠腺瘤Ⅲ级。胸部X线摄片,B超显示内脏完全转位。术前诊断:1、全内脏反位;2、乙状结肠占位病变。术中探查腹腔脏器完全反位,肝位于左上腹,脾位于右上腹,乙状结肠位于右下腹。乙状结肠下端3×3×2cm肿块,腹腔内无明显转移灶。行部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 ,2 1岁。 9年前 ,因卵巢未成熟畸胎瘤 (Ⅱ级 )于当地医院行右侧附件切除术 ,未予化疗。术后 2年肿瘤复发 ,肿块位于腹主动脉旁 ,大小为 15cm× 10cm× 8cm ,腹水2 0 0 0ml,后行腹膜后肿块切除术。术后 4个月肿瘤再次复发 ,肿块位于腹主动脉分叉处 ,大小为 3cm× 2 .5cm× 2cm ,再次手术切除。并给予化疗 4个疗程。本次入院前 1个月 ,CT检查发现 ,腹主动脉分叉处有 4cm× 3cm× 3cm的肿块 ,包绕腹主动脉 ,而胸主动脉、肝、胰、脾、肾、盆腔等未见异常。术中探查 :肿块位于腹主动脉左侧及下腔静脉表面 ,其上端达左右髂总动脉分叉上 4c…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12岁,因右下腹痛2天诊断为“急性兰尾炎”于1998年7月25日入院.查体:T37.2℃,P 84次/min,R 21次/min、BP14/9kPa,腹部平坦,右下腹肌紧张,压缩,反跳痛,似可触及一包块.入院后立即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行右下腹直肌切口,剖腹见腹腔有血性液体渗出,探查兰尾无异常,见右侧卵巢有一10cm×10cm×8cm大小肿块,高低不平,质硬,表面不光滑,部分已破裂,考虑为卵巢肿瘤,行右侧附件一并切除.术后病理学诊断为卵巢恶性无性细胞瘤并破裂.讨论:卵巢恶性无性细胞瘤临床较少见,发病年龄9岁~3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肿块,易破裂出血因而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47岁。因突发腹痛伴晕厥2小时于1992年4月12日入院。原有高血压史4年。查体I急性失血貌,脉搏140次/分,血压27/17 kPa,心律齐,上腹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穿抽出不凝血液。血Hb93g/L,腹部X线平片正常。CT提示左肾上腺区占位,血腹。急诊剖腹探查,术中腹腔积血1200ml,胃网膜左右血管交界处见5×4Cm血肿,邻近胃壁粗糙,考虑胃壁肉瘤浸润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毕氏Ⅱ氏胃空肠吻合。后探查发现左肾上腺区4×3cm肿块,挤压时血压上升至  相似文献   

15.
子宫平滑肌瘤内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4岁,因发现右上腹包块伴腰酸1年余入院。专科体格检查:两侧肋脊角对称,右侧有叩击痛,右上腹可及10cm×13cm包块,压痛明显。CT示右肾内较大类卵园形软组织肿块影,密度不均,静脉注射造影剂后病灶呈明显不均匀性强化,病灶边缘强化明显,而病灶中间强化不明显,病灶大小约11cm×7.4cm。术见子宫浆膜下肿块一枚,大小10cm×6cm×6cm,有粗短蒂与子宫底部相连。肝肾隐窝处有儿头大巨大肿瘤,从腹膜后突入腹腔,将肝右叶上推及结肠肝曲内侧,切开肝结韧带,探查示右肾肿瘤与后腹膜黏连为一体,布满网状血管,血运异常丰富,肿瘤内侧缘紧帖…  相似文献   

16.
脾脏肿瘤4例     
例1,女,63岁.因右上腹包块渐增大,腹胀4月余入院.剖腹所见;胰尾、脾门有一约16cm×18cm×10cm大小的肿块.表面不规则,质硬,血管丰富.脾脏大小正常,与肿块无法分离.施行肿块,胰体尾、脾切除,肝活检术.病理诊断:脾蒂淋巴管瘤、早期肝硬化.术后11年随访仍健在.例2,女,40岁.因疲乏、消瘦7个月入院、B超检查提示脾脏占位性病变,针吸细胞学提示淋巴瘤.施行脾切除术.病理诊断:脾脏淋巴瘤.术后4年随访健在.例3,男,46岁.因左胸痛、咳嗽、发热3天入院.住院期间发生腹腔内出血表现,急症剖腹所见:腹腔积血2800ml,脾脏明显肿大.表面有多个结节状突  相似文献   

17.
引言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然而肺癌结肠转移在临床上比较罕见。本文报道了1例肺鳞状细胞癌结肠转移患者并对文献进行了复习。1临床资料患者,男,72岁,于2004年9月11日收入院。患者入院5周前因肺鳞状细胞癌行右下肺切除术,术中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为5cm×5cm×4cm,肺门可及肿大淋巴结,行袖式切除,清扫肺门淋巴结,病理为肺鳞状细胞癌(T2N1M0),术后未进行化疗。10天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下腹肿物,7天前自觉右下腹痛伴体温升高。入院查体:体温38.4℃,腹平软,右下腹可及一7cm×5cm大小质硬包块,活动差,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6.1×109/L,中性粒细胞67.1%,血红蛋白141g/L,癌胚抗原1.85ng/ml,CA19-912.4u/ml。腹部B超:右下腹实性肿物,肝、胆、胰、脾及双肾未见异常。胸片:右下肺切除术后改变,其余未见异常。腹部CT:回盲部肿瘤可能性大。入院后2周行剖腹探查术,术中于回盲部可触及质硬肿物7cm×5cm×4cm,与周围组织粘连,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肿大,诊断为“回盲部恶性肿瘤”,病理证实:鳞状细胞癌,结肠腺体未见明显破坏,粘膜下层增厚,考虑肺鳞状细胞癌结肠转移。...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46岁,有肝炎史1年,HBsAg(+),于1980年3月5日突然上腹部持续性剧痛伴头昏,口干,出冷汗,面色苍白,腹腔穿刺得血性液体,行急诊剖腹探查,术中吸出血性液体2000ml,清除血块,见肝脏表面呈散在性小结节,右叶膈面可触及8×10cm肿块,表面有血液渗出,并与横膈广泛粘连,仅切取肿块部分组织后,  相似文献   

19.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发生于双侧者罕见。现将本院1例报道如下: 患者,女,37岁。1978年12月因右侧腹部绞痛急诊入院。入院前4个月发现右上腹部有一肿块。体验:右侧腹部饱满紧张,右中、下腹部可扪及一儿头大肿块,边缘光滑,有压痛,拟诊肝癌破裂。剖腹探查见腹腔内有血液400ml,肿块位于肾下极,包膜完整,外下方广泛破裂出血,逐作右肾切除术。巨  相似文献   

20.
女性,32岁,因右上腹肿块二周,于1977年1月26日入院。检查:右上腹区可扪及一肿块,位右侧肋缘下7.0cm,质中、囊性感、无压痛,可随呼吸上下活动。超声波检查:肝实质呈较密微小波,于肝右叶可探及液平段,最大约3.0cm,呈分隔状,提示肝包虫,Casoni’s试验阴性,腹部X光诊断为:肝包虫、肝囊肿。1978年2月10日行剖腹探查,见肿块为20×15cm。病理诊断:腹膜后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