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一期前路植骨钛板内固定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1997年5月~2003年6月收治的23例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前常规应用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和乙胺丁醇四联抗痨治疗最少3周,并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血沉恢复正常或连续观察低于50mm/h后进行手术。采取病灶清除、一期前路植骨、“K”形钛板内固定。术后继续抗痨治疗10-12个月。结果 手术时间2-3 5h,平均2 6h。输血400~1200ml,平均600ml。伤口一期愈合,随访时间18 -61个月,植骨融合时间为4~9个月,平均6个月。5例截瘫患者均恢复,术后脊柱后凸角度平均矫正19°。结论 采取病灶清除、一期前路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矫正后凸畸形,稳定脊柱,并发症少,术后早期离床活动的优点。是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2月~2004年12月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42例,4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结核中毒症状和胸腰部疼痛,活动受限。15例伴截瘫(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6例,D级8例),3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后凸畸形(15。~60。,平均30.6。),影像学显示单椎体破坏11例。双椎体破坏31例。结果切口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随访1.5~2.5年,平均1.8年。15例截瘫者除1例术前B级术后恢复至D级外,其余均恢复到E级。后凸Cobb角平均矫正21。。植骨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5个月,随访期内结核无复发。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确切,脊柱稳定性重建可靠,矫正后凸畸形较理想,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钛网及同种异体骨联合应用植入术在胸腰椎结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2~2007年采用一期病灶清除,前、后路内固定,钛网及同种异体骨联合应用植入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23例,术后观察伤口愈合、结核中毒症状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固定融合及复发情况。结果23例患者获得1~3年随访,伤口均一期愈合,结核中毒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神经功能完全恢复,固定融合情况良好,无结核复发迹象,6~12周带支具下床活动,6个月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结论胸腰椎结核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后应用钛网及同种异体骨联合重建并结合节段性内固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颈椎前路钛板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骨折和颈椎椎体肿瘤前路减压后应用带锁钛板内固定的价值。方法对51例脊髓型颈椎病、46例颈椎骨折、5例颈椎椎体肿瘤患者采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颈椎带锁钛板内固定术。结果随访86例,平均随访时间2.3年,术后3个月植骨块获得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满意,感觉、肌力明显恢复,钛板及螺钉无松动及断裂现象。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术后应用带锁钛板内固定能促使植骨块融合,有效地维持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Ⅰ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07年7月收治脊柱结核患者51例,其中胸椎10例、胸腰段16例、腰椎25例。胸椎、胸腰段结核采用I期病灶清除前路植骨钢板内固定,腰椎使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观察术后结核治愈率、植骨融合、畸形矫正和神经恢复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年零3个月,所有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术后2个月切口破溃,换药2个月愈合。2例多发结核复发,分别行保守和手术治愈,其余病例无复发现象。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植骨无移动、吸收。无后突畸形发生。结论I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能有效清除病灶、矫正后突畸形、早期重建脊柱稳定性及促进椎体间植骨的融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颈前路切除颈椎椎体肿瘤后,利用Pyramesh钛网融合器(简称钛网)植骨修复骨缺损,Orion钛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颈椎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例颈椎肿瘤患行经颈前路椎体肿瘤切除,骨缺损处置入钛网支撑、植骨融合,椎前Orion钛板内固定。结果:9例患经过6-24个月的随访,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脱出,植骨融合满意,无严重颈肩痛及颈椎不稳,无因肿瘤复发造成继发的颈椎骨折及脊髓压迫等并发症。结论:钛网植骨加Orion钛板内固定治疗颈椎椎体肿瘤,可充分保证固定节段的稳定性,植骨融合好,并可防止因肿瘤复发造成继发的颈椎骨折及脊髓压迫。  相似文献   

7.
前路病灶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评价前路病灶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88例脊柱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男50例,女38例,年龄16~58岁,平均43.6岁。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结核全身症状并局部疼痛,叩压痛,活动受限。影像学显示单椎体破坏塌陷22例,双椎体破坏楔形塌陷66例,均有大小不等的冷脓肿和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Cobb角17。~50。,平均35。。不全截瘫25例,血沉35~136mm/h,术前抗结核治疗2~4周。前路彻底切除病灶,撑开矫正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0。,椎间自体大块髂骨嵌入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置入抗结核药。术后规则抗结核药物治疗9个月。结果切口一期愈合86例,延期愈合2例,获随访76例,随访时间1.5~5年,平均2~8年。植骨块术后6~8个月完全融合,无移位、折断和吸收。25例截瘫术后6个月内完全恢复,50例矫正角度无丢失,26例矫正角度丢失4。~6。。血沉于术后2~3个月降至正常。随访期内病灶无复发。结论前路病灶切除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既能彻底切除病灶防止复发,又能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脊柱支撑功能,防止晚发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平均年龄42·3岁,平均病程5·6个月的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一期病灶清除结合植骨内固定,手术前后配合正规化疗,根据X线片观察脊柱融合时间,手术前后后凸角度变化以及按照Frankel分级的神经功能变化。结果全部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17·3个月,植骨界面骨性融合时间平均5·6个月。后凸平均矫正度数为11·7°,7例术前伴有神经损害症状者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1级。结论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骨结构重建可靠,治疗过程相对简化,住院周期缩短,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期经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固定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对47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经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固定融合术治疗。其中男22例,女25例;年龄21~68岁,平均45.9岁。累及节段:胸椎(T_(6~10))6例,胸腰段(T_(11)~L_1)32例;腰椎(L_(1~2))9例。Gulhane Askeri Tip Akademisi分型,Ⅱ型28例,Ⅲ型19例。病程3~15个月,平均8.7个月。术后采用Cobb’s角纠正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36~57个月,平均(45.6±6.3)个月。钛网植骨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9~18个月,平均(14.2±3.4)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局部结核复发,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术后3个月Cobb’s角、VAS评分(t=20.967,P=0.000;t=59.671,P=0.000)及末次随访Cobb’s角、VAS评分(t=19.746,P=0.000;t=80.113,P=0.000)均较术前明显改善。Frankel分级除10例由D级恢复为E级、4例由C级恢复为D级外,其余患者术前、术后均为E级。结论一期经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固定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可以充分减压,同时实现固定、融合以及维持脊柱稳定性的目的,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骨感染     
成人颈椎结核外科治疗的术式选;脊柱结核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的中期疗效评价;临床症状轻微型重度结核性脊髓压迫症;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临床影像学表现及外科治疗;二期翻修术治疗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抗生素使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方法1998年1月至2005年l2月间采用后路器械固定、前路彻底病灶清除植骨的方法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27例。其中胸椎6例,胸腰段10例,腰椎11例;累及2个节段17例,3个节段7例,4个节段3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椎旁脓肿,6例伴流注脓肿形成;1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症状;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抗结核2周后手术,手术方式为先行后路脊柱内固定,后行结核病灶清除、植骨治疗。术中放置引流管和局部注药管。结果平均随访4年,除术后复发2例外,余25例患者平均术后6个月获得椎体间植骨融合,植骨融合率为92.6%。17例患者于术后1~4年行内固定取出术。结论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提高临床治愈率。为尽量保留脊柱的运动单位应及时取出内固定。术中放置引流管并不会增加窦道的发生,术中置管化疗有利于局部病灶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化疗基础上,一期手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11年4月,我科收治的脊柱结核并脊髓损伤患者42例。根据脊髓损伤神经学国际标准(americanspinalinjuryassociation,ASIA)神经功能评分进行ASIA残损分级,B级14例,C级19例,D级9例。在标准化疗基础上根据脊髓损伤发展情况,24例化疗后3~4周手术,18例化疗未达2周,但脊髓损伤症状进行性加重或脓肿较多而进行手术。采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严格强化四联抗结核治疗,术后3个月改三联化疗9~15个月。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情况采用ASIA神经功能评价,对其神经功能恢复、病灶愈合及内固定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8~40个月,平均24个月。经X线、CT或MRI检查,病灶无残留,后凸角度矫正满意,随访无明显丢失;所有病例ASIA神经功能评价最终随访均得到明显好转,术前感觉评分(90.93±35.59),运动评分(51.04±11.86);末次随访感觉评分(185.58±30.41),运动评分(85.21±11.48),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病灶治愈,骨性愈合,无1例结核复发;无断钉、断棒及内固定松动、窦道形成等相关并发症。结论脊柱结核伴神经压迫多缓慢产生,症状持续时间越长、瘫痪越重,预后越差,应在标准化疗基础上尽早手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骶段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腰骶段脊柱结核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25~55岁,平均36.5岁.病损均位于L5S1,累及2个椎体.有神经根功能损害者8例.术前抗结核药物治疗2-3周,结核中毒症状减轻后行单纯前路病灶清除术12例,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3例,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7例,继续抗结核药物治疗10-12个月.术后随访0.6-4年,平均2.1年.结果 22例切口均I期愈合,血沉于术后2-3个月恢复到正常.有神经根功能损害者1-2个月完全恢复正常,椎间植骨者5-7个月均获骨性融合,植骨块无移位和吸收,随访期内钉棒无松动与折断,结核病灶无复发.结论腰骶段脊柱结核因其解剖结构特殊,手术难度较大,应以正规抗结核化疗为基础,根据每个患者具体的破坏程度和腰骶稳定性改变,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均能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骨外固定术治疗髂关节结核的作用。方法:1999-2000年治疗髂关节结核8例(左5,右3)男5例,女3例,年龄21-49岁,病程2-40年,并发窦道1例和肺结核3例。化疗方案3HSRE/6HRE,病灶手术清除后用跨关节的骨外固定器。结果:病人切口愈合好,术后4-6周扶拐下地活动,7例关节骨融合于预期的角度;1例关节纤维愈合和股外侧皮神经误伤;骨外固定器平均拆除时间3.5个月;2例下肢不等长有跛行,肺病治愈。结论:优化设计的骨外固定器可满足髂关节融合所需三维方向的稳定性和合适固定刚度。术后例于观察切口情况,可调节到预期角度。  相似文献   

15.
成人原发性椎间隙感染12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成人原发性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 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07年12月诊治的12例成人原发性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 .男8例,女4例;年龄34~69岁,平均55岁.所有患者均无椎间盘手术或穿刺史,术前常规行各种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但纳入标准为术后病理确诊.对其中3例采用严格卧床、敏感抗生素治疗,其他9例均采用病灶清除、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前路手术4例.后路手术5例,术后继续敏感抗生素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腰部疼痛、活动受限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前增高的ESR及超敏C反应蛋白降至正常,3例患者术后细菌培养阳性.全组随访12-30个月,均无复发.手术患者术后影像学提示内固定牢靠.结论 MRI可用于原发性椎间隙感染的早期诊断,但确诊需要病理;对病灶彻底清除、坚强内固定有利于该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