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运动障碍儿童的智力低下发生率和智力结构特点。方法对157 例运动障碍儿童(脑瘫103 例,精神发育迟滞54 例)采用Gesell 发育量表进行评估,发育商<75 为智力低下。结果脑瘫患儿智力低下发生率92.2%,其中痉挛型为91.2%,不随意型、混合型和肌张力低下型均为100%。痉挛型脑瘫患儿大运动发育落后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不随意型脑瘫患儿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均落后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结论运动障碍儿童,特别是不随意型脑瘫患儿的智力评估和康复值得注意。Gesell 发育量表用于运动障碍儿童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脑性瘫痪儿童的早期干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脑瘫是引起儿童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随着近年来对脑瘫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 ,人们普遍认为早期干预对脑瘫的治疗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国内对脑瘫儿童实施早期干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本文就最近几年来早期干预的对象、诊断方法、诊断用语、干预方法及疗效评诂等方面的情况综述如下 :1干预的对象早期干预应该确立适当的范围 ,过度扩大早期干预的范围会增加医疗机构和家长的负担。目前早期干预的对象主要集中在脑瘫患儿和有高危因素的婴儿。一般脑瘫患儿在 6个月到 1岁都能做出诊断 ,所以多数学者把 1岁以内的脑瘫患儿列入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脑瘫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降低脑性瘫痪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6-07 -2010-12在我院产科出生或在新生儿科就诊的180例具有脑瘫高危因素的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早期干预)和对照组(未早期干预)各9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及育儿指导,研究组患儿在3个月内开始接受早期的综合性康复训练.结果 1岁时研究组脑性瘫痪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2.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干预组儿童3月龄、6月龄及1岁时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均明显优于非干预组,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给予康复干预是预防或减少高危患儿脑瘫发生的有效手段,同时可提高高危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智力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2例HIE患儿分为干预组40例,对照组42例;仅干预组接受早期干预,两组患儿接受相同的育儿知识,由专人定期进行体格发育与神经系统检查及智力测定。结果:干预组在1岁和2岁时智力发育指数(MDI)为98.6±17.2、104.1±13.7,运动发育指数(PDI)为89.3±12.8、95.4±12.1,明显高于对照组MDI:88.9±10.5、93.4±14.4和PDI:80.8±9.4、86.3±15.2),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预组中脑瘫、智力低下、癫痫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但两组在体格发育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HIE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可改善其智力及运动发育,减少伤残,降低脑瘫、癫痫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3岁以内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瑛  马怀亮  金玉 《现代康复》1999,3(10):1247-1248
目的:探讨3岁以内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运用综合康复疗法对3岁以内患儿进行了治疗观察。结果:经精神发育检测所得发育商(DQ)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总有效率达77.91%。结论:说明只要早期诊断,早期康复治疗,大多数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智力都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 岁以内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运用综合康复疗法对3 岁以内患儿进行了治疗观察。结果:经精神发育检测所得发育商(DQ)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总有效率达77.91% 。结论:说明只要早期诊断, 早期康复治疗, 大多数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智力都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脑性瘫痪高危儿早期干预后智力发育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高危儿智力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瘫高危儿分成 干预组(60人)和对照组(60人);仅干预组接受早期干预,两组患儿随访及智力测定由专人进行;发生脑瘫后的治 疗相同。结果:干预组在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自我照顾、认知社交四部分内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且DQ分级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中脑瘫、智力低下、癫痫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 著性(P<0.05)。结论:对脑瘫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能有效改善智力及运动发育,减少伤残,降低脑瘫、癫痫的发生 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运动、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 108例除外先天畸形和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早产儿分为干预组(n=57)和对照组(n=51)。对照组进行常规保健和预防接种,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从新生儿期起施行相应的早期干预。1岁及2岁时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进行运动、智力评估,2岁时进行脑瘫筛查。结果两组各失访1例。干预组1岁及2岁时精神运动和智力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能有效促进早产儿运动、智力的发育,降低脑瘫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Gesell发展量表的语言DQ值在1岁以内脑瘫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Gesell发展量表在1岁以内脑瘫合并语言落后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抽取2001~2003年0~1岁合并语言落后的脑瘫患儿住院病历100份.其中患儿不愿接受语言训练者为对照组,接受了早期语言训练者为干预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份。【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训练前语言DQ值无显著差别。训练后的语言DQ值用t检验,可以看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语言DQ值〉70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中的效果显著病例数、有效例数、无效例数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1岁的脑瘫患儿使用Gesell发展量表进行语言评估,对于指导脑瘫患儿语言落后的训练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岁以内脑瘫合并精细动作发育落后的患儿的早期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抽取2005年1月至2007年4月5~12月龄脑瘫合并精细动作发育落后的患儿住院病历69份为干预组。患儿不愿接受精细动作训练者42份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精细动作DQ值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训练前的精细动作DQ值无显著差别。干预前与干预后的精细动作DQ值经统计学处理,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对1岁以内脑瘫合并精细动作发育落后的患儿进行早期干预,为患儿的作业治疗争取了大量的康复时机。  相似文献   

11.
早期行为干预对重度窒息患儿智力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柯尊宇  明萌  肖玉  梁松 《中国临床康复》2004,8(6):1113-1115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改善重度窒息患儿智力发育的作用。方法:将70例重度窒息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干预组自新生儿期开始早期干预治疗至2岁,对照组常规育儿,未予以早期干预措施。所有病例均于1岁、2岁时进行智能发育检测。结果:干预组1岁、2岁时智力发育指数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干预组康复率为91%,对照组康复率为71%;两组患儿预后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82,P&;lt;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重度窒息患儿智力发育,预防及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智能、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存活出院的12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0~2岁早期干预大纲进行干预训练。由专人定期体格发育与神经系统检查及智力测定。对照组未进行系统干预。每3~6个月随访一次,两组均随访至2岁。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身长、体重、头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智力发育指数(P〈0.05)、运动发育指数(P〈0.01)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在早产儿智力低下、运动低下与脑瘫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O.01)。结论:早产儿早期干预可明显降低脑瘫发生率及早产儿发育落后。  相似文献   

13.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存活出院的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0一2岁早期干预大纲进行干预训练,由专人定期进行体格发育与神经系统检查及智力测定,对照组未进行系统干预,每3—6月随访1次。两组均随访至2岁。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身长、体重、头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智力发育指数(P<0.05)、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0.01)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在早产儿智力低下、运动低下与脑瘫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产儿经早期系统干预,2岁时可达到正常同龄儿水平。  相似文献   

14.
脑瘫高危儿不同时期干预的预后临床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开始干预脑性瘫痪高危儿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时间的不同,将95例临床诊断为脑瘫高危儿分为早期干预组(48例)及晚期干预组(47例);早期干预组在新生儿期即接受系统干预,晚期干预组在6个月以后进行干预,并在6、9、12、18月龄时进行运动发育和智力测定。结果早期干预组平均智力发育指数(MDI)高于晚期干预组(P〈0.05),早期干预组平均运动发育指数(PDI)高于晚期干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早期干预组脑瘫、智能低下发生例数明显低于晚期干预组。结论对脑瘫高危儿尽早干预可改善其智力及运动发育,帮助他们早日康复,减少伤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监测宝安区福利中心收养儿童智力发育情况及智力低下原因的分析。方法220名儿童按照《婴儿一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要求,统一采用“韦氏评分”的方法进行智力测定。结果宝安区福利中心收养的220名儿童中,45人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占20.45%。智力低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1988年调查的全国儿童的平均值。结论多种因素可以造成福利院儿童智力发育低下。早期发现、早期针对性干预治疗对提高患儿智力水平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时期早期干预对脑瘫高危儿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早期干预对脑瘫高危儿预后的影响。方法:脑瘫高危儿246例,其中93例于≤3个月开始干预治疗为超早组,80例于3个月后开始干预为早期组,73例放弃治疗为对照组。超早组和早期组患儿均接受营养脑细胞的药物治疗,并配合抚触、婴儿科学健身法等训练〉2个月。结果:患儿1岁时随访,婴儿智能测试(CDCC)量表测定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与对照组比较,超早组和早期组MDI和PDI平均值均升高(P〈0.01,0.05),与早期组比较,超早组平均值更高(P〈0.05);1岁时脑瘫发生率比较,超早组与早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干预能减少脑瘫高危儿的脑瘫发病率和障碍程度,最佳干预时期〈3个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4~6岁不同类型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分布及特征,对智力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15例4~6岁脑瘫患儿进行基础资料登记、智力评定、粗大运动功能分级评定等。结果210例完成智力评定,其中智力低下患儿113例(53.81%)。痉挛型双瘫、偏瘫和不随意运动型患儿的平均智力水平高于痉挛型四肢瘫、共济失调型;其中痉挛型双瘫患儿的言语智商(VIQ)和操作智商(PIQ)有显著性差异(P<0.05)。GMFCS分级Ⅳ~Ⅴ级者及并发癫痫、小头畸形者,智力低下的发生明显高于GMFCS分级Ⅰ~Ⅲ级者及不伴癫痫、小头畸形者(P<0.05)。结论4~6岁脑瘫患儿智力低下的发生和脑瘫类型、GMFCS分级及并发癫痫、小头畸形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防止智力低下。方法:把94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未干预组,对干预组进行早期干预、定期随访,随访的内容包括体格发育监测,智能发育及神经运动检查,制定出干预方案进行指导训练。以CDCC进行智能发育评估。结果:1岁、1.5岁干预组患儿智能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未干预组。结论:早期干预可以促进高危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9.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瑾  王秀梅 《家庭护士》2008,6(1):38-3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由于围生期窒息、羊水污染、有合并症等各种因素引起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的脑损伤[1],病情重、病死率高,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脑瘫等。有统计l岁以内的脑瘫患儿,因围生期窒息引起的占25%~50%,北  相似文献   

20.
小儿脑瘫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对脑瘫患儿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分析,为临床的早期治疗和预防提供资料。方法:脑瘫患儿108例,神经学检查评价脑瘫类型以及并发症诊断,并进行头部MRI检查、视听诱发电位检测及脑电图检测。结果:①108例中不同类型脑瘫并发症81例(75%),其中摄食困难、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等并发症占多数。②混合型脑瘫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90%)。③头部MRI异常率75.9%,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最多(45.1%)。结论:小儿脑瘫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营养物质的摄取和体格发育,增加其融入社会的难度。早期注重婴幼儿摄食技能的发育监测,干预和改善其智能水平,促进语言发育,积极控制癫痫发作,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