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120急救网络完善建设新增运转65个急救站,通过日常院外急救工作量及需求满足情况的数据分析、怀柔区连续两起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援和八达岭长城急性心梗外宾成功救治的典型案例介绍,对新增运转65个急救站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与2007年同期比较,全市120急救网络7月25日~8月24日受理呼救电话量增长7.31%,出车量增长12.97%,日均出车量由647次/d增加至731次/d;近距离派车无车数由平均40次/d减少至6次/d,呼叫满足率由94.2%上升至99.1%。新增运转65个急救站使日常院外急救需求进一步满足,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能力显著提升,基层医院急诊急救能力明显增强。总结北京120新增65个急救站奥运期间运行效果分析认为,完善急救网络建设是提升急救呼叫满足率的根本,构建区域急救网络对于应对远郊区县突发事件更为有效,旅游景区应该成为院外急救关注的重点,依托型急救站有利于促进急救水平整体提高。为北京市院外急救网络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2004年起,青岛市政府、卫生局积极推进郊县五市一区的农村基层院外急救网络建设。建立市、县、乡调度指挥一体的院外急救网络实现急救网络对接;统一调度,整合调配医疗资源;10余个子系统组成急救通讯网络,缩短急救半径、急救时间;仪器配置、合理整合信息系统等方面,建设青岛市农村急救网络。农村地区的平均受理时间由之前的3.56分钟缩短为0.96分钟,平均反应时间由38.4分钟缩短为15.6分钟;青岛农村地区平均每急救单元服务人数减少为8万左右。独立指挥+公立医院专业急救队伍的急救体系是当前中两部欠发达城市的发展方向。依靠原有医院网络快速发展院外急救网络体系的做法无疑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途径。二级调度指挥中心大多依附于医院。这种模式下调度派车出诊很难做到客观、科学,有时过多考虑了自身利益,人为造成急救半径长、反应时间长,而其他分中心救护车却时有闲置。  相似文献   

3.
由国家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主办,云南省急救中心承办了两届全国急救中心急救技能大赛。  相似文献   

4.
随着临床医学的飞速发展,急救护理学已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再加上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护士已经由单纯的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甚至在急救时更多的参与治疗,这就对护士的急救能力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满足临床急救技能的需要,武警总医院护理部于2006年10月进行了急救(胸外按压、除颤、气管插管)模拟训练,提高了临床护士的急救能力和急救意识.现将急救模拟训练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急救模拟培训前、后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水平的比较,探讨急诊科急救技能教学方法的改进。方法由护士长带领选拔2名操作技能优秀的急诊科护士担当小教员,对在急诊科护士进行急救模拟培训,1次/年,3年共计34名护士进行培训。在示教室设置场景,规范操作,实战练习,边叙述边操作,培训1次/周,时间1~2h,共培训7周。由过去的单纯讲课提问改为集体授课,分组模拟培训,并对培训前、后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模拟培训后急诊科护士掌握急救知识和急救操作技能均较培训前水平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模拟培训可以进一步增强急诊科护士急救意识,进一步规范急诊科护士抢救程序。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急救医疗服务进入了专业化成长时期,形成了以急救医疗为核心、院外、院内相衔接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中国的院外急救因《执业医师法》规定由执业医师随车进行医疗急救服务。因各地的差异及传统因素影响,在设立院外急救机构时,所采取急救中心模式不同,大致有:上海模式、北京模式、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四级急救机构网络建设截止到2009年底,江苏省有13个地级市、106个县(县级市、区)、1243个乡镇.建有急救中心(有固定建筑物、急救车、固定急救人员、有急救分站)或急救指挥中心(仅有调度指挥功能,本身不出车、不出人)的有:1个省急救指挥中心、,12个市级急救中心(苏州市除外)、106个县(市、区)的急救中心或急救指挥中心;59个乡镇急救分站(由急救中心派车、派人值班).其中省级、市级、县区120网络建成率达100%,而乡镇急救网络建成率不到5%.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专职化和非专职化院外急救模式对急救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中心2008年11月~2009年11月6384例院外急救病例,分为A、B两组,即将A组由非专职化急救小组救治的3020例作为对照组。将B组由专职化院外急救小组救治的3364例作为研究组。比较和分析两组间救治效果的差异。结果专职组现场救治有效率71.90%,显著高于非专职组(40.25%,χ^2=32.78,P〈0.01)。专职组3分钟内的急诊出车、20min内到达现场情况,与非专职组比较有明显改善(均P〈0.01)。结论专职化院外急救救治效果明显优于非专职化。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包括院外急救和院内急诊,院外急救由急救中心承担,院内急诊由急救网络医院承担.为明确急救网络医院,健全方便快捷、优质高效、功能完善的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实现院外和院内急救一体化,提高救治能力和水平,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03]82号)"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根据需要选择若干综合医院急诊科纳入急救网络,负责接收急诊患者和紧急救援中心转运的伤病员,提供急诊医疗救治,并向相应专科病房或其他医院转送"[1],〈云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急救网络医院设置指南的通知〉(云卫发[2009]344号),结合〈卫生部关于印发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50号)[2]的要求,制定急救中心网络医院设置指南与评估细则,探讨急救中心网络医院的评估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突发公共事件的增多,尤其是“非典”、汶川大地震带给社会的警示,以及临沧市两次特大突发性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带来的启示,院外急救越来越显现出其紧迫性和重要性。急救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院外急救机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由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为院外急救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树立了我国院外急救的品牌。  相似文献   

11.
厦门市院外急救设备设施与急救能力日益完善、增强,在市卫生局的统一规划下,120急救体系以厦门市医疗急救中心作为主体,在各行政区下设急救分站,由中心统一调派和管理为特色。中心急救半径与在线网络主要分布在思明区、湖里区、海沧区、集美区、翔安区、同安区六个区(思明区、湖里区泛指主城区),受理呼救调度,并直接参与主城区的急救出车。本研究就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主城区呼救120疾病种类与时段作一总结,寻找厦门市主城区呼救120的某些规律,以提高应急救护能力。  相似文献   

12.
镇江市急救中心由1个中心、6个网络分站、10个急救点组成,承担着主城区126万人口的院外日常急救和灾害事故救援等任务。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的变化,对急救工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航天职工及家属急症患者院外与院内的全程急救保障,探讨院外与院内急救全程无缝隙连接的作用.方法 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750例,实验组657例.对照组为急诊科医生接诊"120"急救医生转运的患者;实验组为急诊科医生院外急救出诊到现场进行初步检查、治疗后接回急诊科并继续急救的患者,从急症患者的预后转归等方面进行t 检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航天部直机关、航天二院职工及家属多为科研技术人员,院外急救的急症患者从年龄构成来看多为老年人,从急症患者病种分布来看,多见于心脑血管疾病.实验组急症患者的预后优于对照组.结论 实验组转运急救与院内急救工作完全由一个团队完成,抢救与治疗有比较好的连续性,使急症患者的转归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前北京市已经建立了以北京急救中心(120)和999为主的两个医疗急救系统,并由120和999医疗急救系统组成了覆盖全市的北京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在为北京市民提供急诊急救医疗救助服务方面,北京紧急医疗救援体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还没有完全达到北京市发展的要求,与服务首都、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差距,  相似文献   

15.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简介《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以院外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病、心肺复苏以及中国唯一冠以“灾害医学”刊名的医学、专业期刊。办刊宗旨是促进中国急救、复苏、灾害医学的发展,提供医学学术和有关应急管理科学交流的平台。栏目有述评、论著、临床经验交流、急救案例分析、综述、专家论坛、讲座、学术报告、学术讨论、工作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急救与救援护理、继续教育及医师维权自律的研讨,尤其有权威专家对灾害突发公共事件、国家有关政…  相似文献   

16.
浅析院外急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培训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院外急救是指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急救,以维持基本生命体征或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和行为的总称[1],具有突发性、紧迫性、艰难性、多样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法国卫生危机处理和急诊急救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学习和借鉴国外在公共卫生危机处理与急诊急救方面的经验,促进我国卫生应急和急诊急救体系的发展,卫生部利用“中国非典和其它传染病应对项目”的资助,组织相关省区卫生官员于2005年12月考察了法国、德国的公共卫生危机和急诊急救系统。考察团在卫生部国外贷款办公室刘运国副主任率领下,参加了由法国卫生部组织的“法国卫生危机与急诊急救研讨会”,参观访问了法国和德国的卫生危机管理机构、院外急救系统、相关医院等,同负责卫生危机处理和急诊急救管理的官员、专业工作者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现对法国的有关情况作一分析。1法国卫生危…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改进院外急救车内急救设备管理的效果。方法 本院自2022年2月对急救车内的急救设备进行规范管理,以规范管理前(2022年1月)作为常规组,规范管理后(2022年2月)作为规范管理组,记录实施规范设备管理前后的设备故障率,统计心电图机、除颤监护仪、呼吸机、血糖监测仪等急救设备的使用率。自制急救设备质量管理水平评分表,由医护自评与科主任及护士长对采取规范管理措施前后包括医疗舱环境、设备使用、制度实施和优质服务等4个项目进行评分。结果 规范设备管理后,急救设备的故障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急救设备使用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规范管理组的医疗舱环境、设备使用、制度实施、优质服务等各项设备质量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规范院外急救设备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保证医疗设备质量,提高急救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提高院外急救工作效率和质量的管理方法。方法在院外急救管理中应用双向同步物质和精神激励,在调整薪酬、职称激励、单病种质控等六方面进行双向同步物质激励,采用职工大会、季度座谈和政策倾斜等五方面措施进行双向同步精神激励;比较、分析实施前后相关业务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双向同步物质精神激励应用后,急性ST段抬高心梗患者受理时间由304 s降至210 s,现场送达医院时间由2024 s降至752 s,现场救治时间由2216 s降至1640 s,接报至到达时间由3215 s降至2648 s。结论采用双向同步激励可有效提高院外急救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提高产科住院医师的急救技能,用模拟人进行急救培训.方法 在住院医师中,应用NOELLE分娩模型,进行新生儿复苏急救及产妇休克、产后出血、心肺复苏、胎儿窘迫、子痫、肩难产、产钳助产的急救综合训练,课程结束后进行模拟实战演练,由专业医师进行考评,并对学员的问卷反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模拟产科急救演练的合格率达94.8%;100%学员认为有必要开设此训练,93.75%学员认为实用性强.100%学员认为对临床能力帮助很大,100%学员操作能力得到提高,87.5%学员集体协作能力得到提高,75%学员提高了沟通能力.结论 通过模拟人训练,能够提高产科医师急救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