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目的了解云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变化。方法从1981年起,在滇西、滇南、滇东南监测点选择符合条件的恶性疟病人,取静脉血,采用WHO推荐的体外微量法测定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并将相隔8~10年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滇西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率从1982年的100%下降到2003年的83.3%,ID50从240.0nmol/L降到123.0nmol/L,MIC从1171.6nmol/L降至325.9nmol/L,分别下降13.0%、48.8%和72.2%。滇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率从1981年的97.4%降到2004年的69.0%,ID50从170.0nmol/L降至58.6nmol/L,MIC从1108.0nmol/L降至312.6nmol/L,分别下降29.1%、65.5%和71.8%;滇东南抗性率从1993年的78.9%下降至2003年的53.3%,ID50从136.0nmol/L降至75.5nmol/L,MIC从452.0nmol/L降至238.3nmol/L,分别下降32.4%、44.5%和47.3%。结论云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仍具有抗性,但抗性程度明显下降;中越边境恶性疟的抗性程度低于中老、中缅边境地区。目前仍不宜用氯喹治疗当地恶性疟。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纵向监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应用WHO推荐的体外微量测定法于停用氯喹前的1981年及停药后的1984、1988—1990和1992年在云南省南部的勐腊县测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率分别为97.4%、100%、96.1%及93.7%;ID50依次为170、132、125及110nmol/L,ID95为1000、740、707及576nmol/L;平均抑制量分别为55.4、46.7、45.8及35.4pmo1/井。与1981年测得结果相比,抗性率无明显变化;ID50分别下降22.3%(P<0.05)、26.4%(P<0.05)及35.3%(P<0.01),ID95依次下降26.0%(P<0.05)、29.3%(P<0.05)及42.4%(P<0.01)。平均抑制量分别下降15.7%(P>0.05)、17.3%(P<0.05)及36.1%(P<0.01)。提示云南南部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并不稳定,而是随药物压力的下降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4.
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出现和广泛传播迫使人类调整治疗疟疾的用药策略并寻找更加有效的新型抗疟药。然而,在一些贫困的疟疾流行区,氯喹仍被用于治疗恶性疟。了解氯喹抗性机制、探索逆转其抗性的方法,将使氯喹这一价廉高效的抗疟药继续发挥作用。抗性逆转剂的研究和发展为上述目标提供了线索,当与氯喹合用时它能够部分恢复氯喹对氯喹抗性株的作用。为此,本文对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机制及其逆转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停用氯喹12年抗氯喹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海南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普遍产生了抗性,所以于1979年开始,在全岛范围内停止使用氯喹防治恶性疟。为了了解停止使用氯喹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消长情况,作者以该省乐东县为观察点,于1981—1991年间,每隔2—3年测定1次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结果发现,停止使用氯喹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呈逐渐降低趋势,体外法测得的抗性率由1981年的97.9%,降至1991年为60.9%(P<0.001),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平均剂量由1981年的10.46pmol/μl,降至1991年的3.02pmol/μl(P<0.001),需用大剂量(6.4pmol/μl)才能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病例比例,由1981年的83.3%,降为1991年的17.4%(P<0.001),而小剂量(1.6pmol/μl)即可抑制的病例比例,却由1981年的4.2%增加到1991年的60.8%(P<0.001)。体内法测得的抗性率,由1981年的84.2%,降为1991年的40%(P<0.001),RⅡ和RⅢ占抗性病例比例,由1981年的59.4%,降至1991年的37.5%(0.02>P>0.01)。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相关基因pfcrt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海南省恶性疟原虫产生氯喹抗性是否与pfcrt基因中的关键性点突变有关。方法对45份采自海南省恶性疟患者血样,采用套式PCR法分别扩增pfcrt基因中含有第76位和220位氨基酸的多态性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观察是否存在突变位点。结果45个样本中,pfcrt基因发生K76T点突变的样本有28个,其中20个是抗性株,8个是敏感株;全部样本的pfcrt基因第220位氨基酸均发生A220S点突变。结论我国海南株恶性疟原虫产生氯喹抗性与发生在pfcrt基因中的K76T点突变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的产生是一个多基因、多因素作用的复杂过程。该文通过对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产生机制以及与抗性相关的pfmdr1基因、pfcrt基因和cg2基因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氯喹抗性产生的机制,为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机制的研究及新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停用氯喹12年抗氯喹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In view of the fact the resistance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to chloroquine occurred extensively in Hainan, a decision was made in 1979 that the use of chloroquine should be quit in the whole province. A longitudinal survey on chloroquine-sensitivity of P. falciparum was carried out during 1981-1991 to observe the variation in resistance of the parasite after the cessation of the chloroquine medication for every 2-3 years. A tendency of progressive decline of resistance was revealed. By using in vitro test, the rate of chloroquine-resistant P. falciparum dropped from 97.9% in 1981 to 60.9% in 1991 (P < 0.001). The mean dosage of chloroquine for complete inhibition of schizont formation declined from 10.46 pmol/microliters in 1981 to 3.02 pmol/microliters in 1991 (P < 0.001). The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requiring larger dosage (6.4 pmol/microliters to completely inhibit schizont formation declined from 83.3% in 1981 to 17.4% in 1991 (P < 0.001); whereas those requiring small dosage (1.6 pmol/microliters), increased from 4.2% in 1981 to 60.8% in 1991 (P < 0.001). In in vivo test, the rate of chloroquine-resistant P. falciparum decreased from 84.2% in 1981 to 40% in 1991 (P < 0.001). The proportion of RII plus RIII cases of the total resistant cases dropped from 59.4% in 1981 to 37.5% in 1991 (0.02 > P > 0.01).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乐东县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监测海南省停用氯喹后抗氯喹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消长。方法:选择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有高度抗性且恶性疟发病率较高的海南省乐东县为观察点,采用WHO标准体外微量法和体内四周法,间隔一定时间检测一次。结果:停用氯喹18年,体外法,抗性率由1981年的97.9%下降至1997年的26.7%(P<0.001),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平均药浓度由10.46±7.14pmol/μl血降至1.63±1.47pmol/μl血(P<0.001);体内法,抗性率由1981年的84.2%降为1997年的18.4%(P<0.001),RⅢ占抗性病例的比例由53.1%降为14.3%。结论:海南省停用氯喹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逐渐恢复了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消长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监测停止或减少使用氯喹防治恶性疟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变化。 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制定的体外微量法和体内四周法 ,在停用氯喹后不同时间测定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 结果 海南省乐东县抱由镇体外法测定抗性率由 1981年的 97.9%降至 1997年的 2 6.7% (P <0.0 1) ,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平均药浓度由 10.46±7.14 pmol/μl 血 降至 1.63± 1.47pmol/μl 血 (P<0.0 1) ,用较高药浓度 (>6.4pmol/μl血)才能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病例所占比例由 83.3 %降为 6.7% (P<0.0 1)。体内法测定抗性率由 1981年的 84.2 %降为 1997年的 18.4% (P<0.0 1) ,三级抗性 (RⅢ )占抗性病例的比例由 5 3.1%降为 14.3 % (P<0.0 1) ,血中无性体疟原虫平均消失时间由 72.0± 2 1.6 h变为 5 0.7± 16.1 h。2 0 0 1年三亚市雅亮乡体外法测定抗性率为 5 9.8% ,平均抑制药浓度 3.5 6± 2.12 pmol/μl 血 。 2 0 0 3年乐东县福抱乡体内法测定抗性率为 62.5 % ,RI、RⅡ和RⅢ分别占抗性病例 50 %、30 %和 20 % ,无性体疟原虫平均消失时间 5 6.9± 17.2 h。云南省勐腊县体外法测定抗性率由 1981年的97.4%降至 1999年的 77.8% (P <0.0 1) ,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平均药物浓度由 17.2± 12.6 pmol/μl血降至4.4±3.1 pmol/μl(P<0.01)。2002年景洪县体外法测定抗性率为70.4%,抑制裂殖体形成的平均药物浓度为4.0±3.3 pmol/μl 血。 结论 减少或停止使用氯喹后,我国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呈降低趋势,逐渐恢复了对氯喹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云南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基因76位点突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云南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基因(pfcrt)76位点突变的情况,以及与抗药性表现型的关系. 方法应用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分析方法,检测现症病人干滤纸血样的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点突变. 结果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76位点的突变型很高,占85.0%(51/60);野生型和混合型较少,分别占8.3%(5/60)和6.7%(4/60).体内法测定的氯喹抗性和敏感样本均有pfcrt76突变型;体外法测定的17份氯喹抗性样本中,有13份带有pfcrt76突变型. 结论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氨基酸编码76位点突变频度很高.体内和体外法测定的氯喹抗性表现与pfcrt76突变型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云南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基因(pfcrt)76位点突变的情况,以及与抗药性表现型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分析方法,检测现症病人干滤纸血样的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点突变。结果云南省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76位点的突变型很高,占85.0%(51/60);野生型和混合型较少,分别占8.3%(5/60)和6.7%(4/60)。体内法测定的氯喹抗性和敏感样本均有pfcrt76突变型;体外法测定的17份氯喹抗性样本中,有13份带有pf-crt76突变型。结论云南省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氨基酸编码76位点突变频度很高。体内和体外法测定的氯喹抗性表现与pfcrt76突变型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评估红河流域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程度,1995~1996 年在蔓耗地区应用 W H O 体内测试法,观察恶性疟现症病人 32 例,结果抗性率为 90.63% , S3 例、 RⅠ 7 例、 RⅡ 15 例、 RⅢ 7 例,表明当地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程度严重。提示在尽快改善抗氯喹恶性疟患者治疗的同时,亟需采取包括控制媒介在内的综合性防治对策,才会使恶性疟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基因Asn86Tyr多态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云南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基因(Pfmdr1)Asn86Tyr的多态性,探索其与氯喹敏感性表现型的关系.方法用等位基因特异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分析技术(AS-PCR/RFLP).结果在86%(19/22)的氯喹抗性分离株中检测到Pfmdr1基因的Asn86Tyr两种多态性,携带编码86Tyr多态变异的占50%,而含编码Asn86多态的也是50%.结论在云南氯喹抗性高度流行区,Pfmdr1基因Asn86Tyr的多态性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云南省玉溪地区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的敏感性。方法:采用WHO标准体外微量法。结果:测定21例恶性疟患者对氯喹、哌喹、咯萘啶和青蒿琥酯的抗性率分别为85.7%、66.7%、38.1%和5.0%。结论:当地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和哌喹普遍产生了抗性,且抗性呈上升趋势,部分病例对咯萘啶敏感性下降,多数病例对青蒿琥酯较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及咯萘啶与氯喹等抗疟药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检测。结果 :滇东南、滇南、老挝、滇西及缅甸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率为79%— 96% ,半数抑制量 ( ID50 )为 12 2— 2 4 0 nmol/L;对咯萘啶的抗性率为 2 0 %— 35% ,ID50 为16— 32 nmol/L ;来自老挝感染的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 (青蒿琥酯 ,还原青蒿素、蒿乙醚、蒿甲醚 )均敏感 ,其他各地抗性率为5%— 16%。结论 :云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普遍存在抗性 ,大部分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及咯萘啶敏感 ,但也有部分原虫产生了低度抗性。  相似文献   

17.
1988及1990年在滇南恶性疟流行区用体外微量法测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咯萘啶、青蒿琥酯及哌喹的抗性率分别为98.7%(75/76)、27.6%(16/58)、13.8%(9/65)及97.7%(43/44);半数抑制量(ID_(50))分别为125.0、19.0、4.7及243.3nmol/L,抗氯喹恶性疟原虫对哌喹有明显的交叉抗性;对咯萘啶及青蒿琥酯则未见明显的交叉抗性。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以上3种药均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抗性。抗咯萘啶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无交叉抗性,而对氯喹及哌喹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氨酚喹、哌喹、甲氟喹及奎宁的敏感性。方法:采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采自云南省瑞丽11个县、市的恶性疟原虫对以上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云南省南部、东南部及西部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率分别为96.7%、78.9%及95.7%,ID50依次为125nmol/L、136nmol/L、及176nmol/L;对氯酚喹的抗性率分别为100%、85.3%及88.9%,ID50依次为52nmol/L、54nmol/L及72nmol/L;对奎宁均为敏感,ID50依次为480nmol/L、352nmol/L及608nmol/L。南部及东南部原虫对哌喹的抗性率分别为68及88nmol/L;结论: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4-氨基喹啉类药物普遍产生抗性,其抗性程度来自滇西及其相连的缅甸感染的疟原虫明显高于滇东南;对奎宁及甲氟喹敏感。氯喹、氨酚喹及哌喹目前已不适应于云南恶性疟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