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6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结果:平均随访12.3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4.2周,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定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45例,按Evans分型:Ⅲ型21例,Ⅳ型15例,Ⅴ型9例.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接骨板固定.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CR拍片判断骨折愈合情况,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住院16 d,随访平均15个月,所有骨折愈合,无内固定失败,无股骨头坏死,依据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定优良率88%.结论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接骨板符合股骨解剖结构,固定可靠,对骨折端血运影响小,适合应用于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有限切开丰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PF-LCP)治疗老年股骨转于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4例老年股骨转于间骨折.结果 平均随访8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5周,患侧膝、宽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有限切开丰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简便、稳定、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复位,复位满意后,于大转子外侧放置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骨折线两侧用加压钉固定,向股骨颈方向打入3枚锁定钉,约至股骨头软骨下1.0cm-1.5cm处。遇粉碎骨折处用普通螺钉拉紧骨块复位,其余位置用锁定钉固定。结果本组20例,随访3个月-16个月,平均9个月。满意18例,较满意(不同程度功能障碍)2例,无失败病例。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在术中无需大面积暴露骨折端,对软组织的损害可减至最小,且螺钉可以从多角度固定骨折,增加稳定性,对粉碎性骨折和骨质疏松患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袁维诚  刘立明 《河北医学》2010,16(8):916-918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9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手术复位,C臂X线机透视见骨折复位满意后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19例均获得随防,时间12-24个月。Harris评分优14例,良5例。结论: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该方式固定牢固,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微创结合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2月至2010年4月,采用微创加锁定接骨板对2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其中男11例,女15例,平均年龄58岁。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10~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5个月。未发现螺钉断裂、松动及拔出,1例出现轻度髋关节内翻畸形。髋关节功能评价(Sanders)优良24例,优良率92.3%。结论微创结合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可靠、操作简便、骨折愈合率高、髋关节功能恢复较佳等优点,是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锁定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板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29例。观察切口愈合情况、骨折复位和愈合结果、并发症情况、髋关节有无疼痛、行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36个月,平均17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周~16周,平均13.5周。X线片示骨折解剖复位23例,近解剖复位6例。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钉折弯。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所有病例髋关节无疼痛,外观无明显畸形,髋关节活动度均达正常值80%以上,行走功能恢复率100%(26/26),患者及家属对步态和步速满意。结论股骨近端锁定板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其适应征广,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7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疗效的好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根据查阅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相关文献制定自编问卷,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研究入选的76例患者中,70例临床疗效优良,优良率为92.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术后并发症、摔伤和脆性骨折史是影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疗效同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针对老年性股骨子间骨折患者的特点,通过对Ender’s钉,AO角钢板,Richards钉,麦氏鹅头钉及Gamma钉方法的临床使用,探讨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几种内固定方式进行临床使用比较,并对术后平均4年半现存活的74例患者进行随访,结合临床治疗过程及患者目前状况的分析总结,对几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根据临床资料统计,Gamma钉较其它手术方法优越,尤其在手术需时方面。随访的74例骨折全部愈合,未见骨不连。按自定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55例,良8例,优良率为85%,可8例,约占11%。差1例,约占1.4%。其中Gamma钉优良率为89%。结论:改良型Gamma钉创伤小,固定可靠,宜采用急诊手术,且术后下地早,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的首选方法。Gamma钉尚不能完全取代其它固定方法,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骨折  相似文献   

11.
刘军平 《中外医疗》2013,(18):76-76,7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8例,对其应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随访中统计骨折愈合时间,记录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顺利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关节功能评分为优52例,良3例,可2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94.83%。结论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越来越多见。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严重,轻微外伤即可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但由于患者高龄且骨质疏松,采用常规治疗有很多问题,较难解决。  相似文献   

13.
黄宏岖 《广西医学》2012,34(5):639-640
目的 探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65 min,术中失血平均250 ml;33例患者获得6~24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5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深部感染,无死亡病例.优良率95.1%(39/41).结论 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股骨转子间骨折也称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占成年人总骨折的3.13%,占股骨近端骨折的50%。老年人多发,男女发病比例为1:8~1:2,女性的高发病率与绝经后骨骼的代谢异常密切相关。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此类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糖尿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应用股骨近端角度锁定板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股骨近端角度锁定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27例的临床疗效。结果 27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20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16周,无断钉断板、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情况发生。髋关节功能评定采用Harris评分:优22例,良5例。结论股骨近端角度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生物学固定、抗旋转性强、固定方式简单可靠、并发症较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其中,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DHS)、创复位术结合加长型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治疗患者各45例,观察手术固定结果并分析影响固定失败的因素。结果:PFNA术组治疗成功率、失败率、并发症发生率与DHS术组患者相比未见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术组内固定失败原因中骨质疏松、顶尖距>25 cm、不稳定型骨折及骨折功能复位与DHS术组患者相比未见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原因主要有骨质疏松、顶尖距>25 cm、不稳定型骨折及骨折功能复位等,需加大该方面的研究力度,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20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个月骨折是否愈合分为愈合组(n=167)和不愈合组(n=33)。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并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影响因素。结果:不愈合组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2 h、螺钉位置不理想、螺钉深度不合适、颈干角不正常和下地负重时间≤15 d占比均高于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骨折至就诊时间、吸烟史、体质量指数、骨折Evans分型、合并高血压和纠正髋内翻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螺钉位置不理想、颈干角不正常、下地负重时间≤15 d均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螺钉位置不理想、颈干角不正常和下地负重时间≤15 d均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特点、伤后局部及全身情况的变化 ,探讨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对 1997~ 2 0 0 1年老年股骨转子间不同类型骨折 5 1例 ,选用动力髋螺钉 (DHS)、Ender钉、13 0 °L型钢板等内固定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 43例 ,满意率 98% (4 2 /4 3 )。骨折全部愈合 ,无断钉及脱出 ,无髋内翻畸形 ,功能恢复接近伤前水平。结论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应尽可能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 ,以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创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微创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5例。结果:35例骨折均在2~6个月骨性愈合,无髋内翻、内固定断裂、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疗效评定:优22例,良13例。疗效满意。结论:微创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各类手术疗效。方法:1999年至2006年间对属于EvansⅢ型~Ⅳ型及逆转子骨折的老年不稳定性骨折59例,分别行DCS、PFN股骨重建钉、人工关节置换等手术治疗,随访术后0.5a~3a,平均14个月。结果:59例无骨不愈合,按照黄公怡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良率为86%。结论:正确选择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