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直《养老奉亲书》继承先贤诸论,立足老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极力推崇食治以资气血为养老大法,并匠心独具地提出“治食”观,强调药食同源同性,用食与用药之法相同,只有深究食性,正确治食,才能准确食治。陈氏之说,鲜明而富于特色,丰富且创新了食疗与老年病学的理论与实践,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直《养老奉亲书》纪承先贤诸论,立足老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极力推崇食治以瓷气血为养老大法,并匠心独具地提出“治食”观。强调节食同源同性,食食与用药之法相同,只有深究食性,正确治食,才能准确食治。陈氏之说,鲜明而富于特色,丰富且创新了食疗与老年病学的理论与实践,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三、老年医学专著问世,学派争鸣及老年养生保健学的发展宋代陈直的《养老奉亲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老年医学专著。该书对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心理及长寿老人的特征等都有较详细描述,尤其重视食疗的作用,认为人的精、气、神均与饮食有密切关系,指出:"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强调"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故饮食进则谷气充,谷气充则气血盛,气血盛则筋力强。"将"饮食调治"列为该书篇  相似文献   

4.
陈直,宋代医家,元丰中(1078~1085年)任泰州兴化县令,生平无考。陈氏所著《养老奉亲书》,成书不晚于1086年,系我国现存较早的医学专著。其言老人食治之分,医药之法,摄养之道,甚为详备。  相似文献   

5.
《养老奉亲书》,宋代·陈直著,我国现存最早的老年学专著…。陈氏师法内经,结合老年体质特点和老年奉养实践,提出奉亲养老的四大观念:饮食调治,医药扶持,精神调摄,起居调护。详细论述了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养生延年方法,丰富了老年学理论与实践,对后世老年学、养生学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养老奉亲书》中老年养生的学术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俭 《河南中医》2007,27(4):25-26
由宋泰州兴化县县令陈直撰《养老奉亲书》,是我国现存早期老年保健专著,成书年代不晚于公元1085年,主要论述老年保健的理论和方法、老年病饮食疗法及四季摄养措施等。内容十分丰富,《四库全书》称其“节宜之法甚备”,对后世影响很大。《养老奉亲书》全书一卷,分上下两籍。本书列方每达232首,其中食疗方剂有169首,占全书方剂总数的70.1%,大大扩充了相关方剂数量和种类,丰富了祖国医学的食疗内容。上籍有食治方16篇,主要谈老人杂病的饮食疗法,其方药虽采自《太平圣惠方》、《食医心境》等书,但亦颇多心得和发明。介绍了十二种内科常见疾病的饮…  相似文献   

7.
老年养生医学指南——邹铉《寿亲养老新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敬老养老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有关中医老年养生学的论述,可见于历代文献中。最早的养老专著还数宋代陈直撰著的《养老奉亲书》。据《补元史艺文志》记载,元代邹铉的高祖叔祖等,用《养老奉亲书》之法进行养生保健,皆年过九十。邹铉本人亦非常注重保养,敬重陈直,在其晚年自号敬直老人。他总结自己一生的经验体会,在订正、完善《养老奉亲书》一卷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李志更  冯岩 《吉林中医药》2011,31(6):596-598
《养老奉亲书》成书于公元1085年之前,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关于老年养生的中医专著,书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老年人的食疗、起居、精神调摄等多方面的事项,具有鲜明的食养食治特色和教导意义,比较全面的总结了宋之前的养生理论,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闲暇之际,随手翻阅古医籍《寿世保元》,书中一首七律跃然眼前。诗云“: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热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度百春”。细读详审,此乃养生益寿之诀。诗中“惜气存精更养神”,大意是人欲延年百岁,首先要敛气保精以养其内在精神。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身三宝,是祛病延年的内在因素;精与气又是神的物质基础,精气足则神旺,精气衰则神衰。神,指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精神状态、思维活动。《内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神的充耗,关…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对老年病学研究较早,其论著在古代多列入“养生”之范畴。最早的著作有隋代的《彭祖养性经》等,惜已失传。现存之早期老年病学专著,当推宋代陈直的《养老奉亲书》。《养老奉亲书》之成书不晚于公元1095年。较之西方弗洛耶(Floyer)于1724年写的《老年保健医药》(Medicina gerocomica)为早。作者陈直,宋代元丰中曾为泰州兴化县(今江苏兴化县)县令,生平无考。本  相似文献   

11.
《寿亲养老新书》为元代邹铉所著,是对宋代陈直的《养老奉亲书》进行的续编。陈直在《养老奉亲书》提出"食疗先于药治"和"承顺情志"来加强对老年病的防治,以道德礼法来指导子女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照护,在此基础上,邹铉提出"自养先于他养"的养老思想。以上老年养生思想为现今解决人口老龄化相关问题,启发了新的养老理念和思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养浩然之气     
人到老年,养生乃头等大事。笔者以为,养生之妙者,孟子所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也。人有浩然之气,健朗康庄,精爽气顺,百邪不敢侵,百病不近身,可寿逾百年。养浩然之气,古人要求有七:一曰少言语养内气;二曰戒色欲养精气;三日薄滋味养血气;四曰咽津液养脏气;五曰莫嗔怒养肝气;六曰美饮食养胃气;七曰少思虑养心气。人由气生,气由神住,养气全神,可得真道;得真道,浩然之气存矣。“七气”之中,以“养胃气”及“养心气”为要。古人《饮食调治方》云:主身者神,养气者精,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故饮食进则…  相似文献   

13.
颐养调护食药并举──《养老奉亲书》探微当前城市人口日趋老龄化,对老年人病患的治疗,应异于青壮年患者,不可用或慎用虎狼类药,多宜护养为主。本文作者指出:河南省南阳市人民医院李德成(473000)关键词陈直,养老奉亲书陈直,宋代医家,1708-1785年...  相似文献   

14.
鲁湾 《科学养生》2011,(11):1-1
唐以前的中国养生家关于老年养生的论述不多见,多包含在—般论述中。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首次明确提出“五十岁”以上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和不同于年轻人的保健养生理论和方法。到宋代陈直的《养老奉亲书》,首开专科老年防病养生之先河。清代名医叶天士少承家学,师门深广,他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把中国料养生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5.
“一者少言语养内气,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此为宋代陈直所提出的“七养论”,源于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老年保健医学专著《养老奉亲书》。  相似文献   

16.
阅读宋.陈直的《养老奉亲书》,截取书中的老年食疗、性气好嗜、忌戒保护三方面的部分内容,浅谈了对于老年养生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养老奉亲书》是现存最早的老年医学专著。全书言老人医药之法、食治之方、摄养之道甚详,重点阐述了脾胃功能在老年病起病、发展、预后中的重要作用;细致分析了治疗老年病首选食治法的原因;创造性提出"虚阳气"概念,认为"虚阳气"是延缓人体衰老的关键因素;详细讨论了老人在一年四季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摄养调护方法。书中一系列养老防病思想可为中国老年病学的发展及养生保健事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老年病虚者补之,实者攻之,总以平调阴阳为要。一、高年体虚,首顾胃气《养老奉亲书》认为:“脾胃者,五脏之宗也,”而老人“肠胃虚薄,不能消纳,故成疾患。”所以调理脾胃,乃“养老人之大要也。”调脾胃之法,或以甘温补益,或以清淡滋润,但又不可呆补,因老人体虚,运化力弱,呆补易滞。当补  相似文献   

19.
唐宗海,(1851—1908)字容川,四川彭县人。为清朝善治血证的著名医家,其代表名著为《血证论》。本文仅就唐氏治血证重脾胃的学术思想探讨如下: 血汁出中焦治血重脾胃唐氏认为,血之生成,流于脾胃。盖“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之谓血”。而“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血所以归于脉道,以“脾能统血,则血自循经而不妄动。”故病血者,首责脾胃;善治血者,必重调中。基于这种思想的指导,他  相似文献   

20.
孟凯华  齐涵  陈民 《河南中医》2021,41(4):537-541
目的:探讨《养老奉亲书》中食疗治疗老年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从《养老奉亲书》中筛选出142首治疗老年疾病的食疗方,采用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分析食疗方的种类及组成,统计按功效、性味、归经分类后药物的累积出现频次。结果:142首食疗方可分为软食类、饮料类、硬食类、菜肴类和其他等5种类型;食疗方主要由食物、药食同源类药物及药物组成。药物按功效分类后出现频次居于前5位为解表药、补虚药、温里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药性以温、平多见;药味以辛、甘多见;归经以肺、脾、胃、肾经为主。结论:《养老奉亲书》中治疗老年疾病的食疗方多用性温、平,味辛、甘,入肺、脾、胃、肾经的中药,其功效多以补虚为主,兼以温里、清热、利水、行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