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刍探中药药性炮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方法:系统简练地论述了炮制对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补泻等的影响。结果:寒热各制,可增其功;寒热相制,可纠其性;生凉熟温,各有其用。五味不足,各制增功;五味过胜,相制除弊;生偏味劣,熟正味醇。根升梢降,生升熟降;生散熟敛,生行熟止。升降浮沉各制,增强作用趋向;升降浮沉互制,改变作用趋向;净选分档,归经两样;生熟不同,归经有异;辅料炮制,归经突出。生泻熟补;补药制熟助其功,泻药制熟伐其过。一般是生者性凉,熟者性温;生者主泻,熟者主补;生者主升,熟者主降;生者性猛,熟者性缓;生者有害,熟者有益;生者有毒,熟者无毒;生者味劣,熟者味正;生者味厚,熟者味薄。结论:通过中药炮制可改变药性,对临床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于针刺补泻手法,目前学者意见颇不一致,值得讨论和研究。据前人之经验并结合个人的临床体会谈一些看法。谬误之处,欢迎批评指正。病有虚实之辨,针刺手法必有补泻之别《针灸大成》曰:“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而补泻行焉。”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一切疾病均有虚实之分,所以针刺治病就有补、泻之异。《灵枢·口问》篇云:“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祖国医学认为,人之所以得病,不外乎内因、外因或不内外因,其结果不是正虚,就是邪实,虚实偏胜。古代针灸学家根据这种病理状况,创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法则,运用针刺补泻手法,促使人体内在因素发生转化,以达到补虚泻实,调整  相似文献   

3.
问题解答     
问:何谓五脏苦欲补泻,探讨这些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五脏苦欲补泻,出于《素问·脏气法时论》等篇。对于它的涵义,后世学者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不外二端;(一)《神农本草经疏》的作者缪希雍对此曾有比较简明的解说:五脏之内,性复各殊,“苦欲者,犹言好恶也”。特别是他对补和泻的理解,又与一般虚补实泻的概念不同。竭力主张:“补泻系乎苦欲,苦欲因乎脏性。”违其性故苦,即是泻;遂其性故欲,即是补。还认为:它“不属五行,未落阴阳,其神用之谓欤!”这里所说的“神也者,阴阳不测之谓也。”亦即与脏体病变的需要直接关联。吴(山昆)等也认为:“顺其性为补,反其性为泻”。(二)有的医药学家,着重从五行生克来阐发苦欲补泻,如宋金的张元素、元代的王好古即是。王氏本着《难经》“虚则补其母,实则  相似文献   

4.
陈家炎 《河南中医》2004,24(6):78-78
正虚邪实并存,以致攻补两难,困扰着历代医者。正如张景岳所言:“主泻者则曰:邪盛则实,当泻也;主补者则曰。精夺则虚,当补也。各执一句,茫无确见。藉口文饰,孰得言非,是以至精之调,反酿莫大之害。”丹波元坚亦言:“唯医者所最难者,在真实真虚混淆糅杂者而已。何者?其病视为虚乎,夹有实证,视为实乎,兼有虚候。……及其施治,欲以补  相似文献   

5.
中药具酸苦甘辛咸五味,分属五脏以合五行。五脏之病,有虚实标本之分。而五味归经,亦有苦欲补泻之殊。按照“分经用药”的原则,酸味入五脏,亦随其各脏气的喜恶和虚实标本、五行生克关系而各有补泻。一、酸入肝为泻《内经》言:“酸入肝”、“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酸为肝的本味,长于治肝病。肝属刚脏,喜舒畅条达,恶郁结忿怒。若肝阳太过,常恐其横逆暴虐为患,故余四脏颇多补法,独治肝多用泻法。所以《内经》又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所谓泻者,吴昆解释是“顺其性为补,反其性为泻。肝木喜辛散,而恶酸收,故辛为补而酸为泻也。”周澍亦认为“木得津润,遂畅茂条达,一身之壅塞皆除”即以酸制肝,以散为补(所谓“散”即疏散畅达之意),  相似文献   

6.
《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最早的经典医籍 ,为针法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难经》在此针法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针法有手法补泻 ,穴位补泻以及四时分刺等内容 ,尤为突出的是穴位补泻。1 穴位补泻法  穴位补泻法 ,是在《内经》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上 ,结合五行相生规律 ,提出“虚者补其母 ,实者泻其子”的补泻法 ,又称子母补泻法。正如六十九难所云 :“经言虚者补之 ,实者泻之 ,不虚不实以经取之。何谓也 ?然 :虚者补其母 ,实者泻其子……” ,其文出自《灵枢·经脉》篇及《灵枢·禁服》篇所载“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  相似文献   

7.
历代针灸著作对补泻的论述是很多的。考诸《内经》,有:“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而补泻行焉”之说。由此可知“补泻”是针对“虚实”而言的。何谓虚实?“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明·高武《针灸素难要旨》注解:“言实与虚,若有若无者,言实者有气,虚者无气也。察后与先,若亡(无)若存者,言气之虚实,补泻之先后也,察其气之已下,与常存也。”由是,我们对“补”泻”二词的  相似文献   

8.
"补肝"涵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安玲 《光明中医》2001,16(1):8-10
虚则补之,补以治虚。补是治疗虚证的大法,但是在五脏治法之中,唯补肝法其涵义多端,不可不辨。1 畅其用曰补疏畅条达肝气为补,这是补肝最早的涵义。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其气畅达则气机和调,抑遏则为病。能使肝气条达舒畅则无病。疏畅肝气中用味辛之品,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首先提出了辛味补肝。对此,张介宾释曰:“木不宜郁,故欲以辛散之,顺其性为补,逆其性者为泻,肝喜散而恶收,故辛为补,酸为泻之味”。所以说畅其用为补。此处的补泻是对脏腑生理功能活动本身之喜恶而言。因此,畅其用…  相似文献   

9.
《内经》指出五味的基本性能是“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其所以不明言补泻者,盖《内经》认为五味皆可补泻,其补泻之义也远在补虚泻实常理之外,本文愿就此从四个方面探求五味与补泻的关系,谬误之处,恳请同仁斧正。一、五味太过不及定补泻饮食、药物皆秉五味,五味可因脏腑“五欲”之不同而各归所喜,它们分别是“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无疑在生理状况下,各味总是根据五脏之所欲而编入其相应的脏腑,以养五脏六气,此为“物化之常”(素问·至真要大论)。故《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不言而喻,在五味不及的情况下,投以五脏所欲之味,即是补。但五味不可太过,过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通报》2010,(5):10-10
<正>夫疾病之生也,皆因外感内伤生火生湿,湿而生热,火而生痰,四者而已。审其为少壮新病,是湿则燥之,是火则泻之,是湿而生热则燥湿而兼清热,是火而生痰则泻火而兼豁痰,无余蕴矣。审其为老衰久病,又当半攻半补焉。如气虚而  相似文献   

11.
针刺补泻手法与效应关系之探讨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教研室(210029)黄晔关键词针剌补泻手法补泻效应围绕针刺补泻问题,针灸界长期存在着诸多争鸣,有的认为针刺手法有补泻之分,并能产生补或泻的特有效应,“补泻反则病益笃”;有的认为针刺“浑是泻而无补”;...  相似文献   

12.
李鸿全教授认为"下者,攻也,攻其邪也","因势利导"、"给邪出路","结者散之,留者攻之",下法可调理血气运行,祛瘀生新。"损有余,补不足,下中必有补",李老临证并不一味猛药峻攻,提出"补泻兼施",治虚中夹实证;指出"实者泻之,虚者补之"是治疗一切疾病大法,疾病不论由外或由内而生,不论病变位于上焦、中焦、下焦皆为邪气所致,故治病当以攻邪为先,邪去则正安;临证用药以清热解毒,通腑泄热为主,要见之真、守之定,敢于攻邪;疾病发展变化错综复杂,有虚中夹实、寒热错杂、阴阳互交等等不一而足,治疗时应准确辨证、精确用药,或攻补兼施,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既要灵活运用,又要掌握分寸,不能拘泥一方,固守成方,一成不变,千篇一律。临证李老善用"泻下"、"补泻兼施",对五官科疾病,特别是口齿疾病、鼻衄、面痛(三叉神经痛)、鼻息肉、鼻渊(鼻窦炎)等诊治。  相似文献   

13.
病有虚实而治有补泻,补泻是中医治病的基本法则,表现在针灸疗法应用上尤为突出。针刺操作是针灸临床理、法、方、穴、术中最后一道程序,法术不明补泻不精就要犯虚虚实实之戒,不但病不易治而且会造成严重后果,正如《灵枢·禁服》所说:“当泻则泻,当补则补,如桴乎应鼓。”《金针赋》说:“观乎针道,捷法最奇,须要明乎补泻,方可起于顷危。”《灵枢·根结》道:  相似文献   

14.
周学海,字澄之,清皖南建德人。周氏读书甚博,编著很多,如《读医随笔》、《伤寒补例》、《诊家直诀》、《形色外诊简摩》以及脉学四种等。《读医随笔》乃作者临证心得结晶,其中尤对补泻法的运用,有许多独特见解。以下仅举数则以窥一斑。 1、虚实相兼,补泻同施虚者用补,实者以泻,人皆知之。唯虚实相兼,医者最感棘手,欲以补之,则恐妨其实,欲以泻之,则恐妨其虚。周氏提出,此当补泻同施,不可先治其虚,后治其实,这是因为“邪不解则不受补,有邪而补,徒增壅住,且积日之虚,岂暂补所能挽回乎?”补泻同施  相似文献   

15.
论灸法之补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元生 《中医研究》2002,15(4):52-53
灸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然今言针灸补泻 ,实乃针法补泻。忽略于灸法而不谈 ,大有灸无补泻之说 ,为了提高灸之疗效和扩大其治疗范围 ,笔者不揣浅陋 ,对灸法的临床补泻作以论述 ,期作引玉之砖。1 施灸操作论补泻《灵枢·背俞篇》云 :“气盛则泻之 ,虚则补之。以火补者 ,毋吹  相似文献   

16.
针灸手法,有补亦有泻。这是古人长期通过临床实践取得的宝贵经验,最后总结成为理论,数千年来一直运用它来指导针灸临床治疗。内经记载:“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此言病症之虚实,当用何法施治。针灸也是依据这个原则,在临床上辨症论治的。针灸虽有补泻,然补泻仅是手法的不同名称,并非能直接起到补其不足、或泻其有余的作用;而针灸补泻的作用是间接通过经络的调解而发生的。关于针灸补泻问题,自古至今看法不一,有的认为  相似文献   

17.
也论灸法之补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补泻效果与三个因素有关,即针刺手法、腧穴的选择、机体的机能状态。其中针刺手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论灸法之补泻如下。文献中关于艾灸补泻的内容最早见于《灵枢·背俞》:“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其后《针灸大成》中亦提出:“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这种以艾炷燃烧时自灭或助燃、按穴或不按穴作为艾灸的补泻手法,在现代针灸医籍和教材中均有记载。但事实上,这种补泻手法在临床上并未被接受。因为对艾炷吹火,将其燃…  相似文献   

18.
浅谈针法补泻1何谓补泻补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法则,而在针灸治疗上尤其重要。补泻这一法则是在"虚实"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而虚者指正气虚而言,实者乃指邪气实,正虚须要扶正,邪盛须要去邪。《内经》云:"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如果没有虚实...  相似文献   

19.
临症杂谈     
病在脏补其脏,病在腑泻其腑。藏五脏泻六腑顺逆有度。在脏之经顺而补.在腑之经逆而泻。要想人长寿补泻必须清。病在子宫属奇恒之腑.半脏半腑可半补半泻乎?今讨论病在脉络:脉络有止点起点,也有起止不明确的。也有中间运行路线不清楚的。它们行诸阴灌阳,中医处处讲阴阳。如:无乳、痛经、不孕、白带、鸡眼等。在治疗上莫非取之于气味?或膏摩或用膏推拿?或针刺?  相似文献   

20.
谈直接灸中的手法运用福建省尤溪卫生职工中专(365100)林其盛灸法之补泻,始载于《内经》,后见于《针灸大成》。《灵枢》背腧篇说:“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至艾,须其火灭也”,《针灸大成》乃遵经旨,略有发挥:“以火补者,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