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卫东 《当代医学》2013,(32):31-31
目的分析胸外科围手术期二次手术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行胸外科围手术期二次手术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第二次手术治疗之后,30例患者中有28例治愈,2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正确认识并了解术中不当操作可能带来的问题,能有效降低二次手术的发生率;在手术后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严密观察,若需二次手术要及时果断做出决定,提高二次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讨论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配合手术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心事、SPO2和呼吸的变化;开胸术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为保证患者排痰顺利,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应鼓励和协助患者术后早期排痰胀肺;患者回到病房后,应严密观察和记录单位时间内胸引液的性质、量、颜色及浓度,注意水封管中的液面波动情况,保证胸引管的通畅和密闭无菌,保证胸引管不受压、扭曲、阻塞、脱落.  相似文献   

3.
张焕  刘妍  武冰冰  张弹 《大家健康》2013,(1):140-141
目的讨论胸外科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有效护理。方法配合手术治疗,加强呼吸系统护理。结果良好的呼吸道护理使得治疗和康复取得满意效果,有效地减少了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本院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小儿胸外科疾病9例,并行手术治疗,现就其胸外科的围手术期治疗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波  郑作隆  邵乐寨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971-3972
目的:探讨胸外科围手术期猝死的原因。方法:通过对8例胸外科术后猝死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病人猝死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胸外科术后病人总死亡率为1.7%(17/964),猝死8例,占死亡的47%,其中死于肺动脉栓塞4例,心源性猝死2例,复张性肺水肿1例,脑卒中1例。结论:胸外科术后病人的死亡率高,导致猝死的危险因素相对较多,对高危病人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治疗,有可能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调查胸外科患者围手术院内易感染的因素,为今后提出和推行科学有效的临床干预措施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2月1日—2013年2月1日收治的136例胸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记录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表现开通过非条件Logix HC回顾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与手术切口疼痛程度、患者年龄、患有基础性疾病显著相关。患者手术切口疼痛明显,感染率低;年龄越大,患者感染的发生率越高,尤其60岁及以上患者更易发生院内感染;有高血压患者的感染共18例(13.24%),死亡率为2例(1.74%);有糖尿病患者的感染共25例(18.38%),死亡3例(2.21%)。结论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针对性的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做好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是胸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围手术期护理是围绕患者手术的一个全过程,即从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起,贯穿整个手术治疗期,直至术后基本恢复健康,包含术前期、术中以及术后恢复的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多在术前1 周开始,术后1~2周结束.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自2015 年6月—2017年10 月共实施后开胸手术42 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杨幼芳 《中外医疗》2012,31(7):162+164-162,164
目的探讨普胸外科老年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自2008年8月至2011年9月我院经治的127例普胸外科老年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处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有35例出现循环系统并发症,占27.56%;有30例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占23.62%;19例出现消化系统并发症,占14.96%;经系统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在远期随访中,1年生存率为89.76%、3年生存率为77.17%、5年生存率为42.52%。均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有效、准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对老年普胸肿瘤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可以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值得在临床中重视并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胸外科病人呼吸道的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2010-12~2011-1260例胸外科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病人痊愈出院,只有两例病人发生肺部并发症,经对症治疗之后出院。结论:加强对胸外科病人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胸外科自1997年7月至2009年6月的696例胸外科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纽围术期死亡5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4%(56/696);术后肺并呼吸衰竭26例;急性肺水肿并左心衰竭12例;胸内出血8例;胸内胃食管吻合口瘘10例。结论:胸外科围手术期的处理是外科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为减少胸部手术对胸壁肌肉、血管、神经的损伤,以利于术后康复和满足胸部手术野的显露。方法采用腋下纵行切口施行胸内各种手术121例。结果术中不切断胸大肌及背阔肌,出血少、创伤小,开胸关胸迅速,术后心肺功能扰乱轻且恢复快,刀口小且隐蔽,尤其适用于年轻女性和老年体弱患者。结论该切口可满足多数胸内手术,尤其是各种肺叶切除和纵隔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经腹贲门癌切除术的适应证和优越性。方法 自1997年1月~2002年12月共施行经腹贲门癌切除术59例,用国产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5l例,食管空肠吻合8例。结果 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食管切缘癌残留2例。术后恢复时间短。结论 经腹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空肠)机械吻合术,术后并发症少,输血量少,适用于浸润食管长度小于2cm的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4.
乳腺麦默通手术围术期出血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乳腺麦默通微创手术在乳腺病灶切除中出现术中、术后出血的情况,总结出有效降低出血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816例乳腺麦默通微创手术术中出现的出血情况及术后血肿形成等方面情况.结果 共完成在 B超监视下的乳腺病灶切除 2 898个,出现术中出血 36例,术后形成血肿 42例,3例转开放手术处理.结论 乳腺麦默通微创手术在切除较大,多发,外上病灶时,不能保证有效压迫时出血情况明显增加,增加手术成功难度,但通过改良术中、术后止血的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阴道和开腹手术卵巢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8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中腹腔镜组70例、阴式组54例、开腹组56例,分别采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记录三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出血量和术后镇痛泵使用率;术后3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满意度、痊愈率、月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痊愈率、月经规则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和阴式组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出血量、术后镇痛泵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和阴式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和阴式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的优点.但在具体的临床操作中应严格筛选手术禁忌症和适用症,避免术中中转开腹,增加患者痛苦和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微创切口在胸部疾病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开胸技术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经验.方法:应用微创开胸切口行胸外科手术189例,手术入路包括前外侧小切口、后外侧小切口、腋下小切口.术式包括肺叶切除、肺楔形切除、纵隔肿瘤切除、肺大泡切除缝扎并胸膜固定术、脓胸廓清术等.结果:全组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无严重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快.结论:微创开胸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同时兼顾美观,疗效满意,只要适应症选择得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近6年来56例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达到91.58%,复发率1.78%,患者乳房的基本外形的得到保持,外形效果优、良共32例(57.14%)。结论保乳手术是目前早期乳腺癌的又一标准手术,已成为乳腺癌外科治疗标志性的里程碑,但全身综合治疗是保乳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对90例胸部创伤进行临床分析。认为胸外伤常可导致呼吸和循环功能紊乱,而且常合并有多处伤,因此,强调迅速、正确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对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用900C型呼吸器抢救胸外科术后Ⅱ型、Ⅰ型及潜在型呼衰各5例,成功13例、死亡2例。使用呼吸器3~9天者8例、10~19天者5例、43天和91天者各1例。重点讨论胸外科术后应用呼吸器的适应症、呼吸器的管理及900C型呼吸器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手术切除指征.方法 对124例PLG病人术前B超、手术切除标本及术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标本示PLG直径<1 cm者共72例,≥1 cm者52例.病理示:胆固醇性息肉59例(47.6%),胆囊腺瘤35例(28.2%),炎性息肉18例(14.5%),胆囊癌8例(6.5%),其他4例(3.2%).良性组与潜在恶性及恶性组病人年龄、息肉数目、PLG大小、PLG形态、胆囊结石、血流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4.1~71.6,P<0.05).结论 PLG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均应手术切除:病人年龄≥50岁的单发息肉,并存胆囊结石,息肉直径≥1 cm,广基息肉或血流信号丰富,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