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火器伤伤口处理32例分析西安武警技术学院医院王珠广(西安710086)火器性损伤是平时常见的创伤之一,尤其是在战时更为突出。现将我院几年来收治统计资料较完整的32例火器伤伤口的早期处理做一分析,并提出我对平时火器伤伤口处理的几点看法。1临床资料1.1...  相似文献   

2.
平时四肢火器伤的外科处理650032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翁龙江,李主一,徐永清,李光权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826.68战时四肢火器伤发生率很高,早期外科处理有许多特点[1,2]。由于平时四肢火器伤受伤环境及治疗条件不同,早期外科处理与战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201例平时颅脑火器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例平时颅脑火器伤临床分析游潮易章超徐学君李国平汤国太颅脑火器伤是常见的战伤,但在和平年代亦时有所见,其诊断和处理方法都有一定特殊性[1]。我科1965~1996年31年间共收治有完整病历资料的非战时颅脑火器伤201例,现予以总结报告。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7~1994年共收治四肢火器伤患者52例.就平时火器伤的特点及处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2例中,年龄最小19岁,最大58岁,20~30岁占86%.上肢15例,下肢37例,上下肢同时伤7例.砂枪伤42例,制式枪伤4例,雷管爆炸伤6例.合并...  相似文献   

5.
平时火器伤初期外科处理方法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报告平时火器伤44例,在其初期外科处理中多未采用传统的“切除失活组织”(切除)的原则,而设计了“切开、引流”(切开)的处理方法,取得良好疗效,还对犬平时火器伤模型,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处理,系统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伤道引流量及细菌定量计数等资料,结果显示:在平时火器伤的初期外科处理中,两种方法对感染等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别,切开法在简化操作,减少手术并发症等方面优于切除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76例火器伤院前急救。方法:回顾性分析平时火器伤的特点,院前急救措施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院前处置率为43.2%,伤后前送医院O.5h~7d,平均后送时间为38.7h,病死率为1.1%。结论:应加强院前急救培训,提高急救成功率,严格枪支、弹药管理,对减少平时火器伤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1962年5月~1991年2月,我院共收治火器性颅脑穿透伤85例。现就救治体会进行讨论。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78例,女7例。15岁以下19例;16~20岁21例;21~30岁26例;31~50岁18例;51~60岁1例。伤型:平时火器伤67例,战...  相似文献   

8.
颅脑火器伤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火器伤的动物实验研究张捷,曾凡俊综述胡威夷审校动物实验是观察颅脑火器伤病理生理过程、筛选有效治疗措施的重要方法。而成功的动物实验则有赖于既能反映人类颅脑火器伤特征,又便于进行观察和施加处理因素的动物模型的建立。一、模型制作的方法学1.动物选择:至...  相似文献   

9.
战时四肢火器伤发生率很高,早期外科处理有许多特点。平时四肢火器伤,由于环境因素早期外科处理与战时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我院自1982年以来共收治平时四肢火器伤42例,现将外科处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42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5例;年龄:3~66岁,其中3~20岁16例,21~30岁 16例,31~66岁10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2h~11年,其中≤72h26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平时四肢大血管火器伤中血管损伤的修复方法。方法2002年5月~2005年9月,应用15条经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动脉移植修复肱动脉损伤5例、腋动脉损伤1例,胴动脉损伤1例、股动脉缺损7例(14例患者),移植血管平均长9.5cm。术后按显微外科常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4例术后均无早期排异反应,伤口经Ⅱ期处理后全部愈合,愈合后2~3周经超声多普勒检测,血管通畅率为100%。随访4~12个月,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未见迟发排异反应。结论经深低温处理的同种异体动脉可作为临床修复平时四肢大血管火器伤较为理想的生物性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非战争时期医院收治的颅脑火器伤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特点.方法对86例平时收治的各类颅脑火器伤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特点,寻找最佳的诊治方案。结果除2例(2%)在手术后24h内死于大血管损伤和严重脑损伤外,其余患者均经手术治愈(80例,93%)或症状改善(4例,5%)。结论颅脑火器伤是引起人群死亡和致残的最为严重的原因,彻底清除异物,特别是彻底清除碎骨片和失活组织,把开放性损伤变为闭合性损伤极为重要。X线头颅摄片金属异物定位、立体定向技术、异物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及抗癫痫药的应用是降低平时颅脑火器伤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平时颅脑火器伤108例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影响颅脑火器伤预后的因素,确定颅脑火器伤的预后。方法 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外科等军内5家医院21年收治的108例平时颅脑火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71例头颅CT检查表明,非性颅脑火器伤占11.3%(8/71),其预后良好;穿透性颅脑火器伤占88.7%(63/71),其中脑穿透伤和双侧半球损伤预后较差;颅内血肿的发生率为46.5%(33/71),其中脑内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明显增加颅脑火器伤的死亡率。结论 非透穿性颅脑火器伤一般预后较好;格拉斯哥错迷评分(GCS)<5分的性脑火器伤、GCS<8的双侧半球损伤和脑室透伤一般预后较差;伴有硬膜下血肿、服内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服火器伤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腹部火器伤诊治现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腹部火器伤在历次战争中约占病员总数的6%左右,在平时较少见,一旦发生,即可造成伤员多个脏器破裂、大出血、功能损伤等一系列严重的病理改变,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夺走伤员的生命。对此,临床医生较为陌生,容易误诊误治,本文就腹部火器伤的诊治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经眼眶开放性颅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眼眶开放性颅骨损伤临床上少见,并发症多,处理不当后果严重。自1978年1月~1993年1月收治2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20例,女4例;年龄1.5~50岁。伤后入院时间:20分钟~2天。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例,锐器伤9例,飞行物伤7例,火器伤3...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平时火器伤发生率逐渐增高,我科从2003年3月~2007年3月共收治民间自制火药枪伤致金属异物存留76例,该型损伤在致伤能量、伤道类型、伤口污染程度和救治情况上与战时火器伤都有不同,我们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并结合临床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1991~1996年共收治11例平时四肢血管火器伤,效果满意。临床资料本组11例均为男性,年龄19~38岁,平均24岁。致伤原因:手枪伤5例,火药枪(铳)伤4例,爆破时爆炸碎块伤2例。伤及腋动脉3例,肱动脉1例,股动脉2例,动脉2例,胫前、后...  相似文献   

17.
肢体火器伤初期外科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随着科技的进步 ,现代武器已向多样化、立体化和总体化发展 ,但在高科技局部战争条件下 ,火器伤仍是最主要的致伤类型 ,而且现代社会中平时火器伤的发生率也在日益增高[1] ,其中又以四肢火器伤占多数 ,可达 5 9%~ 6 8% [2 ] 。高速、小质量、高能武器的相继出现与应用 ,使四肢火器伤变得更加复杂而严重 ,给临床诊治带来许多新问题。火器伤是致伤机制复杂、组织损伤严重、感染发生率高、伤口愈合缓慢的一类创伤 ,并且易受致伤环境及就诊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治疗较为困难。初期外科处理是战、创伤治疗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处理是否恰当将直…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损伤伴膈疝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院1986~1993年收治多发性损伤伴膈疝22例,治愈20例,死亡2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男19例,女3例.年龄14~60岁,病程最长5月.致伤原因:车祸伤8例,刀刺伤6例,拳击伤3例,火器伤3例,摔伤1例,贲门失弛缓症术后并发症1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平时火器伤一期闭合伤口的适应证和方法 ,为战时火器伤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77例平时火器伤伤口清创后一期闭合,同时行异物取出、骨折内外固定,部分行一期各型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血管修复、断肢断指再植,闭合截肢和其他专科处理。结果死亡3例(1.1%),术后伤口一期愈合235例(84.8%),伤口和骨感染27例(9.8%),部分组织坏死行二期清创缝合12例(4.3%)。结论对于火器伤伤口并不需要完全采用开放术式,可选择性地一期闭合伤口。  相似文献   

20.
创伤病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伤病理学研究进展王正国病理学是研究疾病性质和病因的一门科学,它是各种疾病临床表现和临床检验参数变化的基础[1].病理学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创伤病理学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以往,创伤病理学多侧重于研究与法医或火器伤有关的内容.近年来,一般机械创伤和特殊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