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1病例资料男,18岁,因大小便功能障碍5年伴右侧肢体麻木、疼痛半个月入院。脊柱MRI示颈、胸、腰骶段椎管内见条形长T_1/T_2信号,其内见局部斑片状短T_2信号,中央管扩张;腰3/4椎管内见一类圆形占位,呈稍长T_2、T_1信号,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大小约1.1 cm×1.3 cm;脊髓呈牵拉变直改变,圆锥下移;骶_(1~4)椎管内见囊状长T_1、T_2信号,大小约2.0 cm×6.1 cm(图1A~C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22岁学生,因右肩背部剧痛1d入内科。查体:T_(5-8)压痛(十),双下肢肌力Ⅴ级。第2天出现双下肢乏力、尿潴留及第二肋以下平面痛觉消失;双下肢肌力为零。CT检查示C_7~T_2硬脊膜外血肿,脊髓向左侧移位,CT值为73Hu。MRI示C_7~T_2硬脊膜外有一肿物影,约2.2cm×4.1cm×2.0cm,T_1加权像为等信号,T_2加权像表现为低信号。脊髓造影示  相似文献   

3.
视神经胶质瘤临床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我院2年来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病例1 男,24岁,因视力减退1a余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右侧视力0.1,左侧0.08,右侧同向偏盲。瞳孔对光反射正常,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血PRL 43lumol/L。MRI示鞍上3cm×3cm×3.5cm病变,T_1低信号,T_2略高信号,边缘不规  相似文献   

4.
<正>1病历摘要(图1)女,38岁;因"双眼视力下降伴头痛1月余,加重3 d"于2015年4月入院。病人系产后23 d,无眼外伤史,查体未见异常。头颅、垂体MRI检查提示鞍区占位性病变,大小约1.7 cm×1.1 cm×1.8 cm,T_1WI为中等信号,T_2WI为混杂中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内分泌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怀疑为无功能性垂体腺瘤,行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鞍区肿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性,28岁。因背部疼痛18年,进行性双下肢麻木、乏力20天,于1991年5月21日入院。检查:双下肢肌力Ⅰ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双侧巴彬斯基氏征( ),T_7以下平面痛温觉消失。奎肯试验完全性梗阻。椎管造影示 T_6平面呈杯口状完全受阻。1991年5月29日行椎管探查肿瘤切除术。切除肿瘤约5cm×2cm×1.5cm。病理报告神经鞘瘤。术后3周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8岁,因反复抽搐5年,加重6个月于1995年9月13日入院。90年病人无诱因出现四肢抽搐,口角歪斜,口吐白沫,意识不清约1分钟,当时未诊治。以后反复出现上述症状,曾在外院抗癫痫治疗效果不佳。6月前病人抽搐频繁,左侧肢体无力,不能行走,行头颅MRI检查:右顶枕部占位性病变,T_1、T_2均为均匀一致的水样信号,T_1低信号,T_2高信号,与同侧侧脑室相连,边缘清楚,无水肿及占位效应。诊断右顶枕部巨大囊肿。9月23日在全麻下拟行囊肿切除加带蒂大网膜颅内移植术。术中发现脑表面未见明确异常,切开脑皮层0.2cm及囊壁进入囊内,囊腔10cm×8cm×5cm大小,与侧脑室后角相通,囊内为清亮脑脊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 病人,男性,51岁。双下肢无力伴排尿困难一年,于1996—10—16入院。神经系统检查:双下肢肌力正常,左下肢远端感觉减退,双侧鞍区感觉迟钝,左侧提睾反射及肛门反射减退,腰骶部叩击痛( )。腰穿脑脊液压力1.57kPa(160mmH_2O),无色透明,蛋白0.25g/L,糖4.2 mmol/L,氯化物115mmol/L。腰骶椎X线拍片示,L_(2~4)锥体前缘骨质增生。磁共振成像(MRI)示:S_2水平偏左可见一类圆形影,大小约2cm×2cm×1.9cm,T_1W为低信号,T_2W为高信号,S_2椎体受压变形。经术前准备后,于1996—10—22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术中咬除S_2椎板及部分S_1椎板,见囊肿位于S_2左侧硬膜外,大小2.0cm×2.0cm×1.8cm,囊壁表面有2根骶神经跨越,囊肿向前压迫骶椎使其变形凹陷。显微镜下分离囊肿表面神经根,囊肿与周围少许粘连,全切囊肿,其囊  相似文献   

8.
正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是血管畸形发育错构瘤,也称为海绵状瘤或海绵状畸形或静脉,占所有脑血管畸形的8%~15%,而发生于椎管内硬脊膜外的海绵状血管瘤较罕见,但其影像学表现却具有其特征性。2015年6月16日我科诊治T_1~T_2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老年男性,因"双侧下肢麻木一年余,加重半个月"入院。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清楚,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侧季肋区及左膝关节以下平面痛觉及触觉减退,生理反射存在,双侧病理征阴性。MRI提示:T_1~T_2水平椎管内硬膜外有一大小约0.9 cm×2.9 cm肿物,T_1呈等信号,T_2呈高信号,肿物与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男,17岁。左枕颈部疼痛5个月。查体:强迫头位,颈部活动受限,左枕部痛觉过敏,左侧膝腱反射活跃,右侧亢进。MRI检查显示延-颈髓交界区左前方长T_1、长T_2梭形异常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同,主体于椎管内,相应蛛网膜下腔增宽,脊髓严重受压移位。病灶无增强。以延-颈髓腹外侧蛛网膜囊肿收住院。经左侧枕下外侧入路行囊肿摘除术。术中见囊肿将C_2神经根明显挤向后方。囊壁呈灰白色,其内为无色透明液体,大小约为1.5cm×2.0cm×3.0cm,与蛛网膜下腔及临近的枕大池不相通,囊壁被完整取出。术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病理检查为被覆立方及柱状上皮的薄层囊壁组织,诊断为神经上皮性囊肿。  相似文献   

10.
正脑胶质肉瘤(gliosarcoma,GS)同时含有胶质母细胞瘤和肉瘤两种细胞成分,临床罕见。2015年2月收治右顶枕叶胶质肉瘤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0岁,因持续性头痛、头晕2个月入院。头部MRI扫描示右侧侧脑室后角旁顶枕叶交界区见大小约3.3cm×2.1 cm病灶,T_1WI为低信号,T_2WI为高信号,周围可见大片状水肿区,左侧侧脑室后角旁白质区也有片状水肿区;增  相似文献   

11.
例1 男性,47岁。因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1年,于1989年3月18日入院。检查:双眼视力均为0.3,双颞侧偏盲,体毛稀疏,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催乳素(PRL)值正常。头颅 X 线摄片示蝶鞍轻度扩大,CT 扫描显示鞍区肿瘤3cm×4cm×4cm。4月2日在全  相似文献   

12.
脊髓髓内血吸虫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3岁。因会阴部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2月,双下肢乏力,麻木2周入院。患者既往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查体:L_1以下痛温触觉减退,右下肢肌力Ⅱ级,左下肢肌力Ⅲ级,提睾反射消失,肛门反射减弱,双侧膝腱反射活跃,双侧巴彬斯基征及夏道克征阳性。MRI示T_(12)~L_1椎体水平脊髓髓内后方一椭圆形肿物影,约2.0cm×1.3cm×1.0cm,T_1加权像为等信号,T_2为异常信号灶。初诊:T_(12)~L_1脊髓髓内肿瘤。全麻下行T_(12)~L_1椎管探查术,术中见脊髓圆锥末端直径增粗、水肿,肿物位于后正中沟深面,色稍黄,质地比正常脊髓稍硬,边界不清,其内可见数条马尾神经穿出,手术显微镜下分块全切除肿物,并尽可能保留相关马尾神经。病理诊断:亚急性血吸虫病。术后2周双下肢肌力Ⅳ级,大小便功能基本恢复,术后1月感觉减退明显改善,院外继续行杀虫治疗。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性,36岁,已婚。主因闭经10年,婚后多年不孕,近2~3年来视力逐渐模糊,有时头痛,于1989年9月由妇科转来查体:全身毛发稀疏、泌乳、双颞侧偏盲、双视乳头边清色淡。蝶鞍 X 片示垂体窝明显扩大、后床突及鞍底骨质菲薄。头颅 CT 示蝶鞍内有一大小3cm×2.5cm×2.5cm 较高密度肿瘤,除向鞍上突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2岁。因枕部肿物进行性增大40余年,头痛6个月、视野改变1个月,于2003年5月28日入院。体格检查:枕部触及一6cm×5cm×4cm大小肿物,头皮表面无红肿、压痛,基底固定,质中,双颞侧偏盲,右侧尤甚。头部CT检查显示左枕类圆形低密度影,后枕部颅骨破坏,颅骨内外板间软组织密度影  相似文献   

15.
正1病例资料病人,男,53岁。因头痛伴记忆力减退1个月、加重3 d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右侧肢体肌力Ⅲ~Ⅳ级,肌张力正常。头部MRI平扫示:左侧额、颞叶见一不规则形肿块影,大小约6.5 cm×5.0 cm×4.3 cm;T_1呈等或低信号(图1A),T_2呈不均匀高信号(图1 B),边缘不清;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图1C),左侧侧脑室明显受压,中线右移,脑室系统未见明显扩大。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观察肿瘤质软,红色,血供丰富,与周围组织粘连,边界不清。术后病理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图1D)。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资料病人,男性,41岁。因头晕、头痛伴左下肢间断抽搐2 d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 mm,对光反射灵敏;左下肢肌力Ⅳ级,其余肢体肌力正常。头颅CT(外院)示:右顶叶见多发结节样稍高密度影,最大2.0 cm×1.5 cm,密度不均匀,周围见明显的低密度水肿区,右侧侧脑室后角轻度受压,中线结构居中。入院后头颅MRI示:右顶叶可见两结节状异常信号,直径分别为1.1 cm、1.8cm,T_1WI呈等、低信号,T_2WI呈等、高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病灶周围见大片状水肿带,右侧侧脑室后角受压;左侧  相似文献   

17.
男性患者,19岁,突发性腰背疼痛伴双下肢无力8天。于8天前,在劳动中患者突感腰背部剧烈疼痛并向下肢放射,伴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立即住院,检查所见:双下肢肌力Ⅱ级,腱反射低,病理反射(±),双下肢痛觉减退,括约肌障碍。及时安排了脊髓血管造影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如下:核磁共振示 T_(12)—L_1水平脊髓异常粗大,考虑为脊髓血管畸形。脊髓血管造影见 T_(12)—L_1水平的动脉显示一异常血管团,直径1×1.5×2.5cm 大小,较均匀,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例1 女,67岁,枕部包块60余年。查体:枕下有一12cm×8cm×4cm包块,质软,无压痛,无波动,无阳性神经系统体征。颅骨平片:枕骨类圆形缺损。头颅CT示枕部等密度病变,枕骨近中线处缺损。入院拟诊:①枕部脑膜脑膨出;②枕骨胆脂瘤。局麻下行包块梭形切口,于腱膜下层见灰白色、包膜完整肿瘤,起源于枕骨板障,瘤内有大量淡黄色、豆渣样粘稠物。局部颅骨破坏缺如,囊壁与硬脑膜粘连紧密。仔细彻底切除肿瘤及包膜,咬除变性颅骨,并一期成形。病理诊断:枕骨胆脂瘤。 例2 男,35岁,右颞包块3年。检查:以乳突为中心有一6cm×5cm×2cm包块,触之橡胶感,无压痛,不活动,无搏动,无阳性神经系统体征。头颅CT:右颞乳突处混杂密度病变,无  相似文献   

19.
X-刀放射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合并胶质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性,32岁,间歇性头昏头痛一年, 1995年8月2日晚上突然左上肢发麻,触电感,随即意识丧失,倒地,伴四肢抽搐,历时1 min,无大小便失禁.同年11月CT检查报告右额叶大脑镰旁有2.8 cm×3 cm范围的不规则强化灶(图1),其间和边缘低密度交错;右顶叶交界处1.2 cm×1.5 cm的低密度灶,增强不明显.DSA检查右额叶中线部位显示畸形血管团2.5 cm×2.6 cm,大脑前动脉明显增粗,诊断右额动静脉畸形;右额顶低密度病灶.  相似文献   

20.
例1 女,20岁。右耳鸣,头晕一年。视物不清、左偏头痛、恶心、呕吐2个月。体检:全身皮肤无色素痣。视力:左侧10cm指数,右0.02。双眼底视乳头水肿,左眼底有散在出血。CT检查:右桥小脑角区3×4×3cm一椭圆形高密度影,密度均一,CT值61Hu,后方有一小裂隙状低密度区,CT值19Hu。边缘整齐,周围无水肿带。局部岩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