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体外直流电复律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复律后左心房大小和容量的影响以及左心房大小与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房颤患者68例,按心脏复律的方式分为直流电复律组36例,药物复律组32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其左房内径和容积,计算左房主动、被动排空容积及左房射血力。分析左房内径和容积变化与左房收缩功能的关系。结果房颤时所有患者的左房扩大,而恢复窦性心律后直流电复律组和药物复律组的左房上下径显著降低(P<0.05或P<0.001)。直流电复律与药物复律组比较,左房最大和最小容积显著增大(P<0.001或P<0.01)。左房机械功能正常患者与25例左房机械功能异常患者比较有较强的左房射血力;左心房机械功能降低的患者左心房内径和容积分别与左心房射血力呈负相关(r=-0.73和-0.78,P<0.001),而且左心房主动排空分数降低,管道容积却增加。结论体外直流电复律后许多患者出现左心房功能降低,心房收缩功能延迟恢复与持续的左房扩大有关;而药物复律患者的左房射血力较强与恢复窦性心律后左房容积明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左心房左心耳的血栓较常见。本研究运用经食管超声(TEE),对71例房颤患者进行背向散射积分(IBS)定量,以探讨IBS对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的早期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SCT)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诊断房颤患者左心房/左心耳内血栓的准确性,同时探讨二者发生差别的可能原因。方法119名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于射频消融术前行16排增强螺旋CT(16CCT)及TEE检查,排除左心房/左心耳内血栓。结果16CCT发现3例患者存在左心耳血栓,而TEE则诊断7例患者存在左心耳血栓(其中2例患者与16CCT结果相符,另外5例患者,TEE诊断新鲜血栓形成者为3例,其余2例患者血栓位于左心耳入口靠近左上肺静脉处)。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为金标准,16排增强螺旋CT诊断左心房/左心耳内血栓的敏感性为28.6%,特异性为99.1%,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7%和95.7%,Kappa值为38.8%。结论16CCT与TEE诊断左心房/左心耳内血栓的符合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左房自发性超声显影 (spontaneousechocontrast,SEC)是指在低流速状态下旋涡状血流在左房腔内所呈现的烟雾状回声[1] ,本研究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和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MTEE)检测慢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患者SEC和左房血栓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慢性房颤患者 15 5例 ,男 82例 ,女 73例 ,年龄 2 4~ 87岁 ,平均 (5 3 .2± 13 .1)岁。其中风湿性心瓣膜病 65例 (5例合并脑梗死或下肢动脉栓塞 ) ,慢快型病窦综合征 9例 (安置心脏起搏器 5例 ,其中合并脑梗死 3例 ) ,扩张型心肌病房颤 12例 ,其他慢…  相似文献   

5.
6.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心房颤动时左心耳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时左心耳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记录并分析74例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图像、血流频谱及其他相应指标。结果 房颤患者的左心耳最大容积(Vmax-LAA)、左心耳最小容积(Vmin-LAA)均大于窦性心律对照组,左心耳射血分数EF-LAA、左心耳的最大在正向血流速度(V-LAA^ 、最大负向血流速度(V-LAA^-)均小于窦律对照组。其中风湿性心脏病轻度二尖瓣狭窄组与重度二尖瓣狭窄组的上述指标与非风湿性心脏病房颤组均有明显差异,而风湿性心脏病二组间的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Ⅲ型左心耳血流频谱易伴随着较严重的左心耳、左心房的自发性回声(SEC)及血栓形成。结论 多平面经食管超声技术可有效评价房颤时左心耳血流动力学,尤其对房颤早期左房血流动力学及左心房SEC及血栓的早期预防有较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对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及左心耳血栓诊断价值比较。方法对临床欲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及房颤复律的256例风心病患者TTE检查后行TEE检查,对左房血栓(LAT)、左心耳血栓(LAAT)的检出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TTE:检出血栓者17例,检出率6.64%,血栓位于左房腔内12例,单纯位于左心耳部2例,左房与左心耳部并存3例,有自发云雾状回声者2例。TEE:新增检出血栓者32例,检出率12.5%,血栓位于左房腔内3例,单纯位于左心耳部28例,左房与左心耳部并存1例,有自发云雾状回声者13例。结论TEE对左心耳部血栓的检出率显著高于TTE,特别是新鲜血栓及左房云雾状回声优于TTE。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探讨经鼻咽食管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Phillips iE Elit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S8-3t探头,经鼻咽途径插管对12例需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观察的患者进行检查.并与50例常规经口腔食管超声检查患者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2例经鼻咽插管患者中11例插管成功且获得满意图像,其中7例成功施行于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监测且持续时间超过30 min.与常规经口腔插管检查相比,经鼻咽插管患者对插管刺激的反应程度、生命体征变化及检查持续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二组所获图像质量相当.结论 经鼻咽途径插管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为术中、床边操作及常规经口腔插管不耐受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途径,拓展了该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10.
综述近年来经食道超声心劝图(TEE)指引房颤复律的研究进展。由于发现了复律本身可引起心房“顿抑”而产生新的心房血栓的机制,使研究有重大突破。与传统复律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多数学者认为本方法为优,主要优点是:若TEE未查到左房(耳)血栓,则复律前无需3~4周的常规抗净,那可早期复律,复律时及复律后仍予抗凝4周,栓塞、出血等并发症极少。少数人持凶。为此全球65个临床中心正对3000病人进行随机、对照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瓣膜性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左心耳尖部自发声学显影 (SEC)的预测因子。方法正常对照组 17例 ;房颤组 2 1例 ,又分为左心耳血栓组和非血栓组。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 (F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D 二聚体 (DD)、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 14 0 (GMP 14 0 )、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 (TAT)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 ;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量房颤患者左心耳和肺静脉血流速度 ;应用背向散射积分 (IBS)技术定量测定左心耳尖部SEC。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房颤患者血浆Fg、vWF、DD、TAT和PAI 1显著升高 (P <0 .0 5~ 0 .0 0 1) ;与非血栓组比较 ,血栓组左心耳尖部IBS值明显增高 [(14 .0 6± 5 .75 )dBvs (9.18± 3 .80 )dB ,P <0 .0 5 ] ,左心耳和肺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减低 (P <0 .0 5~ 0 .0 1)。相关分析显示 ,左心耳尖部SEC的IBS值与TAT正相关 (r =0 .72 ,P =0 .0 0 0 7) ,与DD正相关 (r =0 .5 7,P= 0 .0 14 ) ,与PAI 1正相关 (r =0 .40 ,P =0 .0 42 ) ,与血流动力学指标无相关性 ;多因素分析结果TAT是左心耳尖部SEC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血浆TAT、DD和PAI 1升高是左心耳尖部SEC和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 ;TAT是左心耳尖部SEC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观察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时右心房、右心耳自发显影(SEC)和血栓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6例房颤患者和13例窦性心律患者,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资料留取后,采用TEE充分清楚显示左、右心耳图像并采集血流流速曲线和其他相应指标。结果26例房颤患者左心耳内均可测及SEC,共测及血栓形成者10例;房颤患者右心耳内有SEC者共17例,共测及右心耳血栓形成者1例。结论房颤时右心耳内可有血栓发生,TEE检查在房颤抗凝治疗中和复律前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CHADS2评分与其左心房/左心耳(LA/LAA)血栓患病率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87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资料,对其进行CHADS2评分,根据TEE检查结果分为血栓组及非血栓组,分析CHADS2评分与LA/LAA血栓患病率间的关系及各因子在两组中的差异.结果 187例中,27例(27/187,14.44%)确诊为LA/LAA血栓,其中0分者1例(1/47,2.13%),1分者11例(11/82,13.41%),2分者8例(8/33,24.24%),3分者5例(5/17,29.41%),4分者1例(1/6,16.67%),5分者1例(1/2,50.00%);随着CHADS2评分增高,非瓣膜性房颤患者LA/LAA血栓的患病率呈增高趋势(P=0.001).血栓组中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占37.04%(10/27),高于非血栓组(x2 =5.92,P=0.02);而CHADS2评分标准中的其他因子在两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随着CHADS2评分增高,非瓣膜性房颤患者LA/LAA血栓的患病率呈增高趋势;充血性心力衰竭是LA/LAA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自发超声显影(SEC)的超声学机制。方法经胸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44例房颤患者左心功能、形态学参数、左心耳和左上肺静脉血流速度,背向散射积分定量测量左心房SEC,共线性分析筛选独立的血流速度参数,后者与显著性形态学指标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与左心房SEC显著性相关的有左心房内径、左心耳入口内径、左心耳排空/充盈血流速度峰值、积分(Vi)和充盈血流速度平均值(RVm)、左上肺静脉血流速度S/D波峰值、S波积分(PVS-VTI)和D波平均值(PVD-M)(P〈0.05-0.01)。共线性分析显示,RVm、RVi、PVS-VTI和PVD-M为独立、代表性血流速度指标。多因素分析显示,RVm和PVD-M为左心房SEC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 左心耳充盈顺应性降低和跨二尖瓣血流的阻挡为左心房SEC形成的主要超声学机制,共线性分析为研究血流动力学和左心房SEC之间相互关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 TEE)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LAA)形态及排空分数,同时分析LAA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行RT-3D TEE检查的90例患者。其中53例心房颤动患者(AF组),37例非心房颤动患者(NAF组)。53例AF组患者中,11例患者LAA内血栓(血栓组),13例患者LAA自发显影(自发显影组),29例患者LAA未见异常(未见异常组)。采用RT-3D TEE测量并计算所有患者LAA分叶数、排空分数、开口宽度指数(LAA-WI)、长度指数(LAA-LI)、开口面积指数(LAA-OI)、最大容积指数(LAA-VImax)、最小容积指数(LAA-VImin)、射血分数(LAA-EF)、排空血流速度(LAA-v)、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采用方差分析比较血栓组、自发显影组、未见异常组及NAF组患者LAA分叶数,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t检验分别比较AF组和NAF组患者二维面积法、三维面积法和三维容积法测量的LAA排空分数;采用t检验比较血栓组或自发显影组与未见异常组患者年龄、LAA-WI、LAA-LI、LAA-OI、LAA-VImax、LAA-VImin、LAA-EF、LAA-v、LA-VImax及LAA分叶数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LAA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血栓组、自发显影组、未见异常组、NAF组患者LAA平均分叶数分别为(3.57±0.77)、(3.28±0.99)、(2.57±0.68)、(2.76±1.13)叶。血栓组患者LAA平均分叶数较自发显影组、未见异常组、NAF组患者增多,且与NA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4,P<0.05);而其余任意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F组患者二维面积法、三维面积法和三维容积法测量的LAA排空分数均低于NAF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71、7.082、10.432,P均<0.05)。血栓组或自发显影组患者LAA-WI、LAA-OI、LAA-VImax、LAA-VImin、LA-VImax及LAA分叶数均大于未见异常组患者[(18.27±2.14)mm/m2 vs (12.76±1.93)mm/m2,(3.45±0.46)cm2/m2 vs (2.64±0.37) cm2/m2,(6.63±0.73)ml/m2 vs (4.72±0.48)ml/m2,(4.22±0.53)ml/m2 vs (2.51±0.22)ml/m2,(4.57±0.32)ml/m2 vs (4.21±0.28)ml/m2,(3.62±0.11)叶vs (2.57±0.08)叶],LAA-EF、LAA-v均小于未见异常组患者[(34.12±2.31)% vs (48.09±2.74)%,(29.11±1.08)cm/s vs (48.18±2.11)cm/s],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849、7.107、11.000、14.787、4.367、40.471、19.814、42.417,P均<0.001);而年龄、LAA-L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LAA排空分数是LAA血栓或自发显影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23,95%CI:1.471-2.821)。 结论RT-3D TEE评估LAA复杂结构可行且准确性更高。LAA分叶数增多、排空功能减低与LAA血栓形成相关,且LAA排空分数降低是LAA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检测房间隔厚度及血流动力学意义。方法 使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及自动边缘检测技术对 83例窦性心律者的房间隔及左心房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不同疾病的房间隔厚度、房间隔增厚分数存在差异 ,且左心房内径与心房收缩期房间隔厚度呈负相关 (r =-0 .60 18,P <0 .0 1) ,左心房容积变化率与房间隔增厚分数呈正相关 (r =0 .63 78,P <0 .0 1)。结论 房间隔厚度及变化能较好地反映左心房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复律后的演变过程。方法 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20例正常人及18例房颤患者电复律前后的二尖瓣血流频谱(MIF)及肺静脉血流频谱(PVF)进行监测。结果 ①正常对照组与房颤组复律前比较,正常对照组MIF的舒张早期E波流速(E)和积分(EVI)、PVF的舒张期D波流速(D)小于房颤组,PVF的收缩期S波流速(S)和积分(SVI)、流速比值(S/D)、收缩期充盈分数(SF)大于房颤组,P<0.05。②18例房颤患者复律前后的比较,复律后即刻、24h MIF的舒张晚期A波流速(A)和积分(AVI)、PVF的左心房收缩期逆向波流速(PA)和积分(PAVI)出现,但很小,P<0.05;复律后1周-3个月MIF的A、AVI、心房充盈分数(AF)及PVF的PA、PAVI、S、SVI、S/D、SF逐渐增高,而MIF的E、EVI、流速比值(E/A)逐渐减小,P<0.05。结论 ①房颤时收缩期肺静脉回流减少,提示左房压增高;随着左房收缩功能的逐渐恢复,左房血流动力学可恢复正常,恢复过程大约需要1-3个月。②房颤复律后1周内心房收缩仍很弱,故能解释临床为何会出现复律后的迟发性栓塞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风湿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转复前后左心耳血流频谱曲线的类型及其相应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 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对 60例非风湿性房颤患者转复前后的左心耳血流频谱曲线进行研究。结果 非风湿性房颤左心耳血流频谱曲线分 3种类型 :①持续整个心动周期的明确且不规则的充盈及排空波 ;②不连续的低小充盈及排空波 ;③持续的低流速波。从第一到第三种类型的演变过程中 ,左心房、左心耳内径逐渐扩大 ,功能逐渐减低 ,自发显像 (SEC)程度和血栓发生率逐渐增加。转复窦性心律后左心耳血流频谱曲线为规则收缩与舒张的窦性心律血流频谱曲线 ,但转复后的左心耳峰值血流速度 (LAA PEV )为 (2 3± 10 )cm /s ,低于转复前的 (3 0± 12 )cm /s (P <0 .0 0 1) ;左心房及左心耳新出现SEC者 8例 ,SEC密度增加者 11例。结论 非风湿性房颤左心耳的血流频谱曲线较好地反映左心房及左心耳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左心室的舒张功能。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后 ,左心耳血流频谱曲线恢复窦性 ,但左心耳功能出现“顿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耳顿抑的价值.方法 28例房颤患者行导管消融术后,分为左心耳顿抑组与对照组,将临床和超声影像学指标作单因素对比分析和相关性研究.结果 左心耳顿抑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房颤持续时间[(16.4±11.6)周对(21.3±18.6)周,P<0.05]、左心房内径[(43.4±8.3) mm对(47.6±5.9)mm,P<0.05]、左心房排空分数(0.38±0.04对0.30±0.09,P<0.05)、左心耳排空分数(0.20±0.03对0.12±0.02,P<0.001),其中三维容积法测定的左心耳排空分数两组间差异最为显著,左心耳顿抑组中左心耳最大排空速度与左心耳排空分数测定结果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耳排空分数准确可行,优于临床和其他超声影像学指标,可用于评估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左心耳机械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