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患儿,男,8岁。以双下肢进行性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胸_(2/3)及胸_(3/7)棘突压痛,胸_6以下平面深浅感觉均消失,双下肢肌肉中度萎缩,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胸腰椎正侧位X线平片揭示胸_(3/7)水平椎体左侧可见带状软组织肿块影,椎管碘油造影显示胸_(11/12)  相似文献   

2.
近年由于各种突发事故频发,胸腰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致残患者增多。我院2000~2004年对27例胸腰椎骨折合并继发性椎管狭窄的病人行椎弓根螺钉(AF钉)内固定椎管减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7例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20~50岁,平均35岁。受伤原因:坠落伤10例,车祸伤10例,重物砸伤7例;受伤节段:胸115例,胸126例,腰110例,腰26例;骨折类型:压缩型8例,爆裂型12例,骨折脱位型7例;27例中合并脊髓神经损伤1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8小时~4天,平均2天。1·2影像学检查全部患者均行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检查,术前测量椎体前后缘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最佳手术方案。方法  2 2例胸腰椎骨折脱位伴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患者均行AF内固定复位手术治疗 ,AF复位内固定后 ,经手术切口行脊髓造影 ,排除血性脑脊液后注入造影剂 ,应用C型臂X光机动态观察了解椎管通畅和减压复位情况。结果  2 1例患者行造影检查 ,18例显示椎管通畅 ,骨折脱位得到解剖复位 ,未行椎管减压 ,占 81 81% ,3例显示椎管不畅 ,行椎弓根入路侧前方减压或椎板切除减压及取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未造影的 1例系硬膜囊破裂 ,给予修补。结论 应用AF内固定技术与术中脊髓造影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手术创伤小 ,出血少 ,可得到解剖复位 ,且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 ,术中脊髓造影对是否需进一步手术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脱位,在脊椎损伤中是较常见的,其治疗方法亦在不断改进,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1年5月采用Dick棒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脱位14例,经过3~18月随诊观察,其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11例,女性3例,年龄17~52岁,平均32.6岁;胸_(12)4例,腰_16例,腰_23例,腰_31例,其中陈旧性骨折脱位2例,合并截瘫5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方入路椎管前方减压、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新鲜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手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胸腰椎新鲜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者行后入路椎管前方减压、椎体内植骨、椎弓根器械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7个月~4年7个月,平均2年6个月,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评定,46例中38例分别提高1~3级,8例A级无变化。46例术后3周X线摄片示伤椎前缘高度平均恢复到88.6%(84.8%~95%);脊柱后凸Cobb氏角降至平均2°(0~6°),脱位全部纠正。其中34例24周后复查X线片与3周时相比,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植骨全部融合。CT显示椎管矢状径基本恢复正常,硬膜囊前方无受压现象。结论:后方入路椎管前方减压能一次性清理脊髓马尾周围致压物,通过椎体内植骨,融合可靠,是治疗胸腰椎新鲜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计肩关节脱位的x线表现及诊断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肩关节脱位患者的X线表现,对肩关节正位及穿胸位X线片表现进行总结.结果:肩关节半脱位4例,喙突下脱位14例(其中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4例、同时合并肱骨外科颈和大结节骨折2例),孟下脱位4例,锁骨下脱位1例,肩关节后脱住1例.结论:多数肩关节脱住可通过X线平片诊断,但应注意与投照体位不恰当造成的假性脱位相鉴别.  相似文献   

7.
我院1971~1985年收治急性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并截瘫患者52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52例中男38,女14,年龄17~56岁。坠落伤20,压伤13,跌伤9,交通伤6,弹片伤与扭伤各2。损伤部位:胸_(1~11)9,胸_(12)~腰_135,腰_(2~5)8。52例除2例弹片伤、1例扭伤和1例跌伤为单纯椎体压缩骨折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脱位。并发全瘫36,  相似文献   

8.
脊髓纵裂1例     
患者女,24岁,车祸致腰背部疼痛伴下肢麻木3h入院。查体:胸腰段棘突压触及扣击痛,双下肢运动可,躯干无明确感觉障碍平面,足背动脉搏动好,双侧股四头肌、胫前肌、拇长伸肌、小腿三头肌肌力为Ⅴ级,肌张力不高,双膝、跟腱对称,巴氏征及克氏征未引出。X线片示:胸11、12椎体呈楔行改变,建议进一步检查除外骨折。CT示:胸10~12椎体形态异常,前后径小,椎体及附件未见骨折,胸11椎体前缘见裂隙影,周围见骨质硬化(图1),椎管内见平行排列的两个圆形软组织密度影。MRI示:胸9、11、12椎体形态不规则,胸11椎体见异常信号影,T1WI、T2WI均呈低信号,FST2…  相似文献   

9.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中央管损伤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中央管损伤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中央管损伤综合征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例行颈椎正侧位检查(X线),10例行CT检查,8例行MR I检查;行牵引等非手术治疗2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5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3例。结果无骨折脱位型颈髓中央管损伤综合征其先天性椎体椎管畸形、退变性颈椎病发生率显著高于有颈髓骨折脱位颈髓发生率。结论轻度外伤致颈椎无骨折脱位,颈髓前后对冲压迫引起急性中央管损伤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CT断层扫描测得的椎管狭窄程度与神经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02/2004-10天津骨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外伤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68例,均为T11,T12,L1,L2 4个节段中任-椎体的爆裂骨折.患者入院后进行①脊髓功能评估采用Frankel分级法,分5级,A(5分)为完全损伤,B(4分)为仅有感觉,C(3分)为运动存在但无功用,D(2分)为有功用的运动,E(1分)为正常.②CT断层扫描的测量测量骨折脊椎相邻上下位各一脊椎的椎管面积,取其均数作为受伤椎体正常椎管面积,选定自上而下出现椎弓根影的扫描层,椎管面积测量用透明的面积测算纸计数小方格(2 mm×2 mm)累积计算,取椎管面积缩小百分率记录.以测量的受伤椎管的有效面积与正常椎管面积的比率来反映椎管的狭窄度.将受伤椎体CT断层扫描椎管占位面积的百分比和脊髓功能的Frankle评分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68例患者的Frankle评分和受伤椎体的CT断层扫描测量结果均纳入分析.①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脊髓功能Frankle评分结果L11,T12,L1,L2分别为1.95±1.24,3.14±1.46,1.82±1.19,1.90±1.20.②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受伤椎体CT断层扫描椎管占位面积的百分比T11,T12,L1,L2分别为(42.78±21.13)%,(48.24±24.96)%,(30.88±26.42)%,(44.00±26.71)%.③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脊髓功能Frankle评分和受伤椎体CT断层扫描椎管占位面积百分比的相关分析脊髓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与椎管内骨块占位存在显著相关,相关程度以T12最高(r=0.87),L2最低(r=0.59).结论①椎管内骨性占位形成椎管狭窄与神经损伤程度总体上存在相关性,在T12水平相关程度最高,在L2水平相关程度最低.②相同程度椎管狭窄致脊髓神经损伤危险性L11和T12水平较L1和L2水平大,说明椎管受压越严重,骨折部位越高,发生神经损伤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1.
脊柱外伤是急诊临床上常见病例,特别是胸腰椎骨折,骨折的基本方法是X线平片检查,常规X线平片能够显示骨折或骨折脱位,但是椎管的形态显示不清,CT的应用能够全面了解胸腰椎骨折和脊髓受压的情况,而且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 2 4例 (死亡 1例 ) ,术后随访 3— 2 1个月 ,平均 11个月 ,比较手术前后ASIA运动和感觉评分。结果治疗后 ,患者的ASIA运动及感觉评分分别由 (3 5 .2± 7.1)分、(72 .4± 13 .1)分增加至 (5 9.3± 6.8)分、(12 2 .2±15 .2 )分 ,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双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对脊髓减压彻底并可较好地保持后路结构的完整性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肩关节脱位的X线表现及诊断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肩关节脱位患者的X线表现,对肩关节正位及穿胸位X线片表现进行总结。结果:肩关节半脱位4例,喙突下脱位14例(其中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4例、同时合并肱骨外科颈和大结节骨折2例),盂下脱位4例,锁骨下脱位1例,肩关节后脱位1例。结论:多数肩关节脱位可通过X线平片诊断,但应注意与投照体位不恰当造成的假性脱位相鉴别。  相似文献   

14.
刘丽霞  董云风 《护理研究》2004,18(2):136-137
胸腰段椎体是脊柱骨折的好发部位 ,是压力承上启下的交接处 ,当急性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后 ,恢复其脊柱正常生理弧度和序列尤为重要。我院于 1998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 ,对 2 1例急性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 ,行后路椎管减压 ,骨折复位 ,steffee钢板内固定手术 ,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13例 ,女 8例 ,年龄 19岁~ 5 2岁 ,受伤至手术时间8h至 11d。骨折类型按Denis分类为屈曲压缩型 10例 ,爆裂型8例 ,骨折脱位型 3例。其中损伤椎骨胸111例 ,胸12 7例 ,腰19例 ,腰2 4例。按Frankel分级 :…  相似文献   

15.
本组2例 男1例,41岁;女1例,22岁。均因车祸从3米多高处跌下致腰肾部疼痛畸形,双下肢运动感觉完全消失半天入院。经检查及摄片分别诊断为:胸_(10)椎体压缩性骨折、胸_9椎体脱位伴截瘫;胸_(11)椎体粉碎性骨折、脱位伴截瘫。经对症处理后分别于伤后第2天及第8天,在局麻下行椎板减压,整复脱位,脊髓探查加内固定术。前者在术后第9天因剧烈咳嗽后突感左上腹疼痛,后者在术后第35天因用力翻身后感左上腹不适,继而均发生全腹胀痛,烦燥,心慌,大汗淋漓,伴有恶心呕吐,查体:面色口唇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96—108次/分,血压12—10/9.3—7.5kPa,腹隆起,腹肌紧张,全腹压痛、  相似文献   

16.
颈椎损伤的X线与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常规X线和CT扫描对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8例X线和CT诊断为颈椎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受损椎体共46个,环椎骨折脱位5例,齿状突骨折移位3例,G3-7,椎体骨折(含脱位)共30例,其中多个椎体连续或跳跃性骨折有5例。X线平片显示椎体后缘联线异常20例,CT片根据脊柱三柱结构诊断不稳定骨折23例,椎管0度狭窄15例,1度狭窄16例,2度狭窄6例,3度狭窄1例。结论:对于颈椎损伤的患者,由于X线平片和CT扫描均有一定局限性.应常规行X线和CT扫描检查,以利于为临床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和胸腰骨折的内固定器(简称SF钉)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后路SF钉治疗25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按 Denis分型:压缩型骨折6例,爆裂型骨折16例,安全带型骨折1例,骨折脱位型2例.10例行后路椎板减压植骨融合.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3个月,平均1.5年.全部病例于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摄伤椎X线片,记录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氏角,椎管横截面积(%),全部病例按 Frankle分级行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定.结果①手术前后相比伤椎前、后缘高度平均纠正36.8%和14.5%,cobb氏角平均矫正12.7°.随访时椎体畸形变扁4例(15%).其中以爆裂性骨折的椎体中央部丢失居多.②术前神经不全损伤者,术后76%恢复(12/16),神经功能 Frankel 分级改善 1级或以上;但5例完全性损伤者无恢复.③术后断钉1例.结论后路SF钉技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复位伤椎、稳定脊柱、恢复神经功能的作用,植骨处理可提高手术的效果.而且此术式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8.
袁年红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0):1877-1877
我科于2005年2月开始应用球囊扩张脊柱后凸戌形术(PKP)进行脊柱微创治疗,通过临床护理观察,具有安全可靠、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机体功能恢复快等优点。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手术步骤1.1本组患者15例,男性4例,女性11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6.2岁。入院诊断外伤致腰2压缩性骨折10例,胸5骨折2例胸12骨折2例,1例胸12椎体肿瘤。伤后主要症状是腰背部疼痛,双下肢肌力感觉正常,鞍区感觉正常,无神经压迫症状。MRI检查:椎管无碎骨片,椎管形态正常,椎体压缩1/2。入院后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择期行PKP手术治疗。1.2手术步骤手…  相似文献   

19.
胸腰椎外伤性骨折MRI诊断与X线平片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MRI在胸腰椎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21例胸腰椎骨折的MRI及X线平片表现/。结果 X线平片21例共32节胸腰椎发生椎体骨折,其中单椎体骨折者11例,多椎体骨折者10例;单纯屈曲压缩型13例,爆裂型4例,骨折脱位型4例;附件骨折3例,MRI扫描所见椎体骨折的类型与X线平片均相同,但对附件骨折显示较差(仅显示1例),另外MRI发现椎体轻度骨挫伤10例共计19节,脊髓损伤8例,韧带损伤10例,硬膜外血肿6例,结论 X线平片是脊椎损伤的基本检查手段,MRI是脊柱损伤必要的补充手段。能发现X线平片无法显示的隐匿性骨折及脊髓损伤,韧带损伤,硬膜外血肿,另外MRI对于骨折分型,判断脊柱失稳,椎管狭窄程度,鉴别急慢性骨折及制定治疗方案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检查对急诊胸腰段脊柱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胸腰段脊柱损伤89例的临床资料,89例均行X线平片及CT检查.结果:CT对脊柱骨折检出率高于X线,CT扫描能快速地对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及椎管等情况做出全面准确的诊断.结论:CT对胸腰段脊柱损伤的准确诊断和分型对临床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