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的剂量、方法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GG)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川崎病患儿,根据不同的IVGG治疗方案分为A、B、C 3组。A组32例,常规应用IVGG 0.4g.kg-1.d-1,qd,连用5d,静滴;B组20例,应用IVGG 1.0g.kg-1.d-1,qd,连用2d,静滴;C组28例,应用IVGG 2.0g.kg-1.d-1冲击量单剂,静滴。3组均联合应用阿斯匹林片抗凝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疗效肯定。但IVGG大剂量1.0g.kg-1.d-1(连用2d)或2.0g.kg-1.d-1(单剂)对缩短热程、降低血沉和血C-反应蛋白(CRP)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静滴0.4g.kg-1.d-1(连用5d),而单剂2.0g/.kg-1.d-1与1.0g.kg-1.d-1连用2d相比,前者血沉、CRP恢复更快。结论IVGG治疗川崎病急性期的疗效与所用方案有关,并存在浓度效应关系。单剂冲击量的血浆浓度在2.0g/kg时,对川崎病急性期主要指标均有最佳控制效应。3种疗法对防治心血管并发症作用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川崎病(KD)患儿的临床表现、冠状动脉病变,正确诊治KD。方法对1995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96例KD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临床表现出现频率依次是:发热、粘膜改变、颈淋巴结肿大、球结膜充血、皮疹、四肢变化。②大剂量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1g/kg单剂、两剂及2g/kg单剂3组在冠状动脉病变恢复率及新病变发生率间无明显差异(P〉0.05)。③治疗后4周冠状动脉扩张恢复情况:轻度38例完全恢复17例(44.7%),中度30例完全恢复7例(23.3%),重度8例均未恢复。结论KD是儿童获得性心血管病的重要病因,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要重视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也要重视远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方法 :89例患儿分为两组 ,对照组 (n =5 9)给予阿斯匹林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等 ;治疗组 (n =30 )除上述常规治疗外 ,于病程早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40 0mg/ (kg·d) ,于 2小时~ 3小时内静脉输入 ,疗程 4天~ 5天。结果 :总热程对照组为 14.8天± 6 .9天 ,治疗组为 10 .9天±2 .7天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 ,对照组为 2 6 .0 % ,治疗组为 4.0 %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对照组中冠状动脉损害可见多发性扩张和巨大动脉瘤 ,治疗组均为轻度扩张。结论 :早期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确可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并缩短热程。  相似文献   

4.
1材料和方法1.1诊断标准30例均符合1984年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2对象本组资料系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和肥西县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病人。治疗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月~4岁8月。对照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5月~...  相似文献   

5.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应用时间对川崎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应用时间对IVIG无反应性及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北京45家医院2000-2004年有IVIG治疗资料的川崎病患儿,按IVIG使用时间分成早期组(病程1~4 d)、常规组(第5~9天)及晚期组(≥10 d)3组.疗效评价参考MG无反应性及急性期(发病1~2周)和亚急性期(发病3~6周)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共有1052例(男680例、女372例)患儿纳入研究,年龄2个月~13.8岁,其中早期、常规及晚期组各有108例、763例和181例.早期组IVIG无反应性发生率(28.7%,31/108)显著高于常规组(11.9%,91/763)和晚期组(7.2%,13/181,均P<0.01).早期组和常规组相比,急性期及亚急性期冠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7.6%(19/108)比18.3%(140/763),5.9%(4/68)比5.5%(25/452),均P>0.05],晚期组急性期及亚急性冠脉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高于早期和常规组[33.7%(61/181)和12.8%(15/117),均P<0.01)].结论 川崎病病程1~4 d应用IVIG增加了患儿IVIG无反应性的发生率,发病≥10 d应用则增加了冠脉并发症的发生率,第5~9天可能是最好的IVIG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川崎病(KD)的临床资料,探讨KD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住院K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KD患儿各种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及发生率;总结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和阿司匹林(ASA)对KD的疗效。结果56例中,持续发热、唇和口腔粘膜改变、双球结膜充血、手足硬肿、颈部淋巴结肿大、多发性皮疹、肛周脱屑的发生率分别为100.00%、76.79%、69.64%、64.29%、55.36%、53.57%、39.29%。病程4~9天内发生心脏冠状动脉病变达45%。所有患儿均接受ASA治疗,IVIG治疗后48h退热48例,4例在用第2剂IVIG后36h退热,2例加用糖皮质激素并于2天内退热;2例于3~7天内自行退热。结论发热、手足硬肿、淋巴结肿大、皮疹(包括出现卡斑红)、双眼球结膜充血、唇和口腔粘膜改变是川崎病的早期主要临床表现。心脏冠状动脉的病变可为该病确诊提供有力的佐证。IVIG和ASA对KD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小儿时期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其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潜在危险因素是冠状动脉病损致狭窄、栓塞.动脉瘤形成,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肌梗死,为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我科于2004年2月~2005年3月收治川崎病5例,主要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马金丝  余明杰 《海南医学》2006,17(6):107-108
目的川崎病是一种急性血管炎,心血管受累最著,我国近年发病人数增多,在住院患儿为风湿热的2-3倍,成为小儿主要继发性心脏病.为了探讨不同剂量IVIG(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对冠脉的影响,以便能用最佳方案用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2004年住院川崎病患儿98例,男女比例1.8:1,年龄分布以婴幼儿为主,3岁以内(包括3岁)占75%.予不同剂量IVIG治疗后对冠脉病变的影响,剂量为400mg/(kg.d),连用4-5天与IVIG1000mg/(kg.d),连用1-2天.结果不同剂量IVIG治疗川崎病,其冠脉并发症及冠脉病变恢复率、新病变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而对CAA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大剂量IVIG治疗川崎病优于于小剂量.  相似文献   

9.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免疫球蛋白 (IgG)治疗川崎病 (KD)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 72例KD患者随机分为 3组 :A组 1 6例 ,单服阿斯匹林 (ASP) ( 3 0~ 50 )mg/ (kg·d) ,热退后减至 ( 3~5)mg/ (kg·d) ;B组 2 6例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 (IVIG) 4 0 0mg/ (kg·d)连用 5天 ;C组 3 0例 ,予丙种球蛋白 2 g/kg单剂静脉滴注。B、C两组均同时联用阿斯匹林 ,方法同A组。 3组患儿其他用药基本一致。观察其退热时间、冠状动脉病变 (CAD)发生率及其恢复时间 ;结果 :A组病例平均退热时间为 ( 4.6± 1 .4)天 ,CAD的发生率为 50 % ( 8/ 1 6 ) ,CAD平均恢复时间为 ( 1 49.7± 1 6 .5)天 ;B组病例平均退热时间为 ( 2 .0± 0 .4)天 ,CAD发生率为 2 3 .1 % ( 6 / 2 6 ) ,CAD平均恢复时间为 ( 81 .5± 2 2 .5)天 ;C组病例平均退热时间为 ( 1 .0± 1 .2 )天 ,CAD的发生率为 2 0 .0 % ( 6 / 3 0 ) ,CAD平均恢复时间为 ( 6 0 .3± 1 3 .8)天。B、C组与A组CAD发生率比较P <0 .0 5,差异有显著性 ,B组、C组相比P >0 .0 5,差异无显著性 ;CAD平均恢复时间经检验 :tAB=4.51 3 ,P <0 .0 1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tAC=8.2 97,P <0 .0 1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tBC=1 .796 ,P >0 .0 5,差异无显著性 ;平均退热时间经检验 :tAB=8.955,P <0 .0 1 ,差异有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0.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秀丽 《医学文选》2006,25(4):770-771
川崎病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小儿时期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其临床特点为发热伴皮疹、球结膜及口腔黏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以及恢复期指(趾)端特异性膜状脱皮。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阿斯匹林常规治疗可降低冠脉损害的发生率,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进一步降低冠脉损害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我科2001~2005年收治川崎病17例,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斯匹林进行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背景 用标准方案治疗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存在部分患儿治疗无效的问题,此部分患儿形成冠脉瘤的风险增加,给予生物制剂或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经济压力及不良反应大,需要制定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目的 观察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联合IVIG治疗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于2013年1月-2017年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4例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第2次IVIG冲击治疗,观察组在第2次IVIG冲击治疗的同时加用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第2次IVIG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第2次IVIG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个月时冠状动脉损伤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1.2%(52/57),高于对照组的75.4%(4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IVIG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CRP、IL-6、TNF-α水平及冠状动脉损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IVIG治疗后72 h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IVIG治疗后1、3个月时冠状动脉损伤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时两组冠状动脉损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例出现低体温、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2~3 d自行恢复正常。结论 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联合IVIG治疗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炎性反应,促进损伤冠状动脉恢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的疗效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住院的川崎病患儿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一次大剂量(2 g/kg)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对照组给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400 mg/(kg.d)],1次/d,连用5 d。两组同时口服阿司匹林,急性期30~50 mg/(kg.d),热退后改为3~5 mg/(kg.d)。服用至血沉、血小板正常、无冠状病变后停药。结果治疗组24 h内体温下降者24例,72 h内退热者5例,>72 h者1例。对照组24 h内体温下降者3例,72 h内退热者15例,>72h者8例,其中3例于退热后再次发热。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1周血白细胞均有下降,1个月后血小板、心电图大部分正常;治疗组出院后1个月时复查有2例发现冠状动脉损害,其中1例于3个月时消失,1例于6个月时消失。对照组出院后1个月时有4例发现冠状动脉损害,其中2例于12个月时消失,2例于24个月时消失。结论早期大剂量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对缓解川崎病的急性期症状及预防或减少冠状动脉损害起重要作用。而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川崎病丙种球蛋白耐药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目前,川崎病(KD)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阿司匹林作为KD的标准治疗方案,可使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降低,但仍有部分患儿对IVIG不敏感,而此类患儿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更高。因此,研究KD发生IVIG耐药的预测指标十分重要。目的 探讨KD发生IVIG耐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其预测模型,比较新模型和其他4种IVIG耐药预测模型(Egami、Kobayashi、Fu和Lin)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江西省儿童医院确诊并经规范治疗及随诊的173例初诊K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是否发生IVIG耐药,分为IVIG耐药组和IVIG敏感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VIG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赋值建立新的预测模型,并应用其他4种耐药预测模型对入组患者进行评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新模型与其他4种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173例KD患儿中,IVIG耐药组31例(17.9%),IVIG敏感组142例(82.1%)。IVIG耐药组男性患儿比例高于IVIG敏感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中性粒细胞分数、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SF)水平高于IVIG敏感组,血Na水平低于IVIG敏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5.151,95%CI(1.583,16.756)〕、CRP〔OR=1.166,95%CI(1.070,1.272)〕、血Na〔OR=0.837,95%CI(0.719,0.974)〕和SF〔OR=1.192,95%CI(1.079,1.318)〕是IVIG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通过ROC曲线计算各指标的截断值,结果显示,CRP、血Na和SF的截断值分别为94 mg/L、135 mmol/L和148 μg/L。通过对CRP≥94 mg/L和血Na≤135 mmol/L赋值1分,男性和SF≥148 μg/L赋值2分建立新的预测模型,以总分4分为截断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9%和53.3%。而Egami模型对本组资料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8.7%和73.8%,Kobayashi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5.5%和88.7%,Fu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8.4%和78.7%,Lin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4%和55.3%。结论 男性、血Na、CRP和SF是KD发生IVIG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以上4个指标建立的新模型具有较高灵敏度,较Egami、Kobayashi、Fu和Lin 4种IVIG耐药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川崎病(KD)是一种与冠状动脉病变(CAL)相关的系统性血管炎,可导致心肌病、心肌梗死甚至死亡。目前,KD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显著影响成年后个体远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了解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对降低疾病发生率有重要意义。目的 从人口学特征、时间分布和地域差异三方面探讨KD在甘肃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期为西部地区KD的管理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2-2019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581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选患儿1个月内CAL发生情况将其分为KD合并CAL组(CAL组)和无CAL组(NCAL组),根据发病年龄划分为≤1岁、>1~3岁、>3~6岁和>6岁4个年龄段。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收集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民族、发病时间等)、冠状动脉彩超结果。结果 (1)人口学特征:581例KD患儿的中位发病年龄为1.9(1.2,3.2)岁,男∶女为1.9∶1,男性患儿在KD人群中的发病比例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χ2趋势=5.100,P<0.05)。(2)时间分布:不同年份间KD病例数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22.348,P<0.001);各季节患儿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18,P=0.006);春季患儿占比与年龄段呈负相关(rs=-1,P<0.001),而秋季患儿占比与年龄段呈正相关(rs=1,P<0.001)。(3)地域差异:结合甘肃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将甘肃省划分为河西、陇中、陇东、陇东南、民族五大区域;依据城镇居民日常生活开支、职工平均工资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将甘肃省按发达程度由高到低划分为四类地区。陇中(χ2趋势=86.011,P<0.001)、陇东南(χ2趋势=23.848,P<0.001)和民族区域的KD病例数(χ2趋势=17.463,P<0.001)均逐年增加;一类(χ2趋势=54.551,P<0.001)、二类(χ2趋势=20.586,P<0.001)、三类(χ2趋势=14.844,P<0.001)和四类地区的KD病例数(χ2趋势=36.013,P<0.001)均逐年增加。(4)影响因素:不同年份间合并CAL(χ2趋势=95.041,P<0.001)和NCAL的KD病例数(χ2趋势=38.719,P<0.001)均呈上升趋势,尤以CAL组为著(χ 2趋势=9.50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011,95%CI(1.313,6.907)〕、性别〔OR=1.634,95%CI(1.137,2.349)〕和四类地区〔OR=1.772,95%CI(1.172,2.679)〕是KD合并CAL的影响因素。结论 甘肃地区KD患病人数逐年增加,以CAL组KD患儿的增长为著,疾病负担严重,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明显,为降低KD及其并发症发生率,需要提高公众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在夏季对男性婴幼儿适当加大防治力度(尝试对KD高危人群提前干预,如免疫调节)、建立健全KD随访机制、加强基层医生培训、开展多中心研究并持续监测KD的流行病学特征以获取与最佳预防策略、早期诊断、治疗时机和治疗选择相关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KD)对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影响,探讨IVIG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将81例住院K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在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40例予IVIG 1g/(kg · d)单次静脉滴注,5~6h滴完;对照组41例予IVIG 2g/(kg · d)单次静脉滴注,10~12h滴完。观察治疗过程中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超声心动图、WBC、CRP、PLT、ESR的变化情况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随访。结果: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黏膜充血、皮疹消退、淋巴结肿大及手足肿胀等急性期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血WBC、PLT、CRP和ESR均显示明显降低;但两组上述指标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初诊C A L发生率为22.5%(9/40例),对照组为24.39%(10/4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程1个月观察组C A L为4例(10%),对照组C A L为2例(4.88%),对照组CAL比观察组恢复快,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CAL为1例(2.5%),对照组CAL为1例(2.44%),两组CAL恢复情况无差异。结论:应用IVIG 1g/kg和2g/kg治疗KD ,均可有效控制急性期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对于冠状动脉病变的随访,应用IVIG 1g/kg和2g/kg的疗效在KD发病后2年内相似。但考虑到大剂量IVIG潜在的风险和经济因素,应用IVIG 1g/kg可能是治疗KD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铁蛋白的变化,探讨其在辅助诊断川崎病中的意义,与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和冠状动脉损害(CALs)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在笔者医院儿科住院的急性期川崎病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男性64例,女性44例),年龄2月龄~11岁5月龄。根据发热10天内使用IVIG的效果,分为IVIG敏感组(81例)和IVIG无反应组(27例);并根据有无冠状动脉损伤分为CALs组(31例)和非CALs组(nCALs,77例)。选取同期住院的感染发热患儿30例为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4月龄~10岁。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儿入院当天血清IL-6和NT-proBNP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铁蛋白水平。比较分析川崎病急性期与对照组、IVIG敏感组和IVIG无反应组以及CALs和nCALs组各指标的变化,对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 (1)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IL-6、NT-proBNP和铁蛋白水平分别为135±268ng/L,1008±1675ng/L和227±238μg/L,均高于对照组27±29ng/L (t=2.192,P=0.03),109±100ng/L (t=5.463,P=0.000)和72±101μg/L (t=3.437,P=0.001)。(2) IVIG敏感组和IVIG无反应组中IL-6和铁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VIG无反应组NT-proBNP水平1837±2666ng/L明显高于IVIG敏感组721±1032ng/L (t=3.108,P=0.002)。(3) CALs组和nCALs组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Ls组NT-proBNP1703±2569ng/L vs 742±1080ng/L,铁蛋白340±405μg/L vs 183±99μg/L,水平高于nCALs组(P均<0.05)。(4) IL-6,NT-proBNP和铁蛋白辅助诊断川崎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为0.773、0.835和0.793。NT-proBNP判断川崎病-IVIG无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23。NT-proBNP和铁蛋白判断CAL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2和0.671;铁蛋白判断CALs的ROC曲线下面积甚至优于NT-proBNP,临界值160.2μg/L时,判断CALs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3.7%和52.1%。结论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IL-6、NT-proBNP和铁蛋白水平显著增加,可作为辅助川崎病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IVIG组和CALs组患儿高血清NT-proBNP或铁蛋白水平,为预测川崎病IVIG无反应和CALs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免疫球蛋白对川崎病 (KD)的治疗效果。方法  2 2例KD患儿给予中等剂量免疫球蛋白 (1g/kg)联用阿斯匹林治疗 ,另外 2 0例KD患儿给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2g/kg)联用阿斯匹林治疗。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后临床表现持续的时间和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的时间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中等剂量组 6例冠状动脉扩张和大剂量组 5例冠状动脉扩张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免疫球蛋白 1g/kg或免疫球蛋白 2g/kg联用阿斯匹林治疗KD疗效相同 ,但中等剂量价廉且潜在的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儿童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颖  徐辉甫  陈长见  乔静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4):2970-2974
目的 总结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临床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以改善患儿预后。方法 收集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的符合研究标准的94例川崎病(KD)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典型KD患儿53例(典型KD组),IKD患儿41例(IKD组)。通过医院His系统查询患儿病历信息,回顾性分析KD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确诊前发热时间、球结膜充血情况、口唇皲裂情况、杨梅舌情况、指(趾)端蜕皮情况、肛周脱屑情况、皮疹情况、颈部淋巴结肿大情况、卡疤红肿情况〕、急性期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中性粒细胞分数(N%)、血小板计数(PLT)、血清清蛋白(ALB)、白球比例(A/G)、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病原体感染情况、心脏彩超检查情况、心电图检查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6,Z=-1.760,P均>0.05)。IKD组患儿确诊前发热时间长于典型KD组(P<0.05);IKD组患儿口唇皲裂、指(趾)端蜕皮、肛周脱屑、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低于典型KD组(P<0.05);IKD组患儿卡疤红肿发生率高于典型KD组(P<0.05)。典型KD组患儿急性期CRP、N%高于IKD组(P<0.05)。典型KD组患儿中,明确病原体感染患儿共19例(35.9%),其中病毒感染6例,细菌感染5例,支原体感染5例,细菌病毒混合感染3例;IKD组患儿中,明确病原体感染患儿共22例(53.7%),其中支原体感染9例,细菌感染6例,病毒感染5例,细菌病毒混合感染2例;两组患儿病原体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81,P>0.05)。IKD组患儿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高于典型KD组(P<0.05)。结论 IKD患儿发热时间长,易出现卡疤红肿,且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较高,但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临床如发现上述症状患儿,应警惕IKD的可能,尽早完善实验室相关炎性指标的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血脂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氧化酶法和GPO—POD酶法分别测定46例川崎病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的血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川崎病患儿急性期治疗前血TG、Tc及LDL—C增高,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HDL—C降低,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未并发冠脉病变组TG、TC及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较治疗前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组血脂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的动态测定可预测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血清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和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90例川崎病患儿和30例健康体检儿童的血清ENA-78和内脂素水平。结果川崎病组患儿血清中ENA-78水平〔(163±22)ng/L〕明显高于对照组〔(64±12)ng/L〕,内脂素水平〔(32±5)μg/L〕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7±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组中冠状动脉损伤患儿血清ENA-78水平〔(217±30)ng/L〕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正常患儿〔(129±20)ng/L〕,内脂素水平〔(37±5)μg/L〕也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正常患儿〔(28±5)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组患儿血清ENA-78水平与内脂素水平呈正相关(r=0.67,P<0.05)。结论 ENA-78和内脂素水平在川崎病尤其伴冠状动脉损伤时明显升高,可作为判断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