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心外膜脂肪组织(EAT)是位于脏层心包和心肌之间的一种特殊脂肪组织,参与AF的发生与维持,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由EAT来源脂肪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近年来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本文主要从EAT的特点、定量检测及其与心肌结构和电重构的关系,特别是细胞外囊泡对AF发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认识AF的发病机制,为AF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巫辰  王耀晟 《上海医学》2022,(6):428-433
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EAT)是位于心肌和脏层心包之间的脂肪组织。大量研究显示,EAT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主要原因是EAT可促进心脏结构重构和电重构,从而导致AF的发生。EAT促进心脏结构重构的机制主要包括心肌纤维化、胶原基质沉积、心肌细胞凋亡和组织结构损伤;而电重构主要涉及离子通道和细胞钙稳态异常变化及电传导特性改变。此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EAT中基因表达差异及肥胖所致EAT蓄积等均是AF发生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从EAT所致的心脏结构重构和电重构两个方面讨论EAT导致AF发生的机制,并归纳近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与心房重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尤其持续性房颤可显著降低心功能,严重时可造成脏器栓塞,甚至致死。AF的发生与维持机制复杂,至今仍是心律失常领域中的顽疾。目前研究显示AF是一种自我延续性心律失常,即AF可诱发AF(AFbegetsAF),其中的主要机制是AF引起了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血管紧张素Ⅱ(AngH)拮抗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疾病,其对心脏、血管重构的影响已被证实。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尤其多见于老年人。年龄一直被认为是AF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研究发现,心房重构(atrial remodeling,AR)是增龄性AF得以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心房肌细胞相关离子通道电流的变化及其通道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在心房电重构(atrial electrial remodeling,AER)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增龄引起心房离子通道重构与AF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细胞外囊泡(EVs)是细胞是释放到胞外的脂质双分子层包膜性小囊泡,是一种新的细胞间信号传递方式,根据EVs生物来源、性质及功能通常被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外泌体、微囊泡和凋亡小体,生理及病理状态下均会产生EVs,它们能够运载蛋白质、核酸及脂质等多种物质,并能将其转运到靶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细胞外囊泡可以作为各种疾病中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或工具。心肌重构是指为适应各种负担增加,心脏在结构及功能上发生适应性代偿作用,负荷长期持续最终失代偿引起心力衰竭,本文就EVs在心血管疾病及心肌重构的发生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AF,简称房颤)电重构被认为是促进房颤的适应性结果。然而,房颤时INa、ICa通道蛋白表达下调与细胞内相应离子浓度增高诱导有关,利于极性维持;ITo为1相外向瞬时K+电流,IKur为1相和2相重要外向K+电流,IKr、IKs为2相主要外向电流,均于房颤时其相应通道蛋白表达下调,延长心房肌有效不应期(AERP),不利于折返形成;IK1、IKAch、IKATP+作用于动作电位3相,其通道蛋白上调增大心肌舒张电位.降低心肌兴奋性,减少异位激动。因此.房颤时心房肌电重构并非为适应房颤,而是恢复生理功能。房颤促房颤形成是因为房颤可致心房结构重构。而结构重构又使房颤易于发生和维持,两者相互作用并最终加重心房肌损伤,诱导心肌电紊乱。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尤其持续性房颤可显著降低心功能,严重时可造成脏器栓塞,甚至致死。AF的发生与维持机制复杂,至今仍是心律失常领域中的顽疾。目前研究显示AF是一种自我延续性心律失常,即AF可诱发AF(AF begets AF),其中的主要机制是AF引起了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血管紧张素II(An-gII)拮抗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疾病,其对心脏、血管重构的影响已被证实。近年有关AngII拮抗剂对心房…  相似文献   

8.
王志高  孙国伟 《医学综述》2014,(14):2575-2576
心外膜脂肪组织(EAT)是位于心肌与脏层心包间的脂肪组织。多项研究显示,EAT可增加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风险。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影像学方法测量EAT正逐渐开展,为EAT与冠心病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方法。该文通过总结EAT与冠心病的关系,为更好地指导EAT测量、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was to delineate our current knowledge of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undance of 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EAT) and the risk of all maj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specially atrial fibrillation (AF). Data sources The data analyzed in this review were mainly from articles reported in PubMed published from 1972 to 2014. Study selection Original articles and critical reviews relevant to EAT and AF were selected. Results EAT, a particular form of metabolically active visceral fat deposited around the heart, is being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cardio-metabolic diseases. EAT is composed of smaller adipocytes than other visceral fat depots and functioned like brown adipose tissue (BAT) to protect adjacent tissues. Improv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EAT in AF genesis and maintenance may contribute to prevent AF and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AF. Conclusion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EAT associates with AF severity and the recurrence of AF after catheter ablation even after adjustment forAF risk factors, but the precise mechanisms are not fully elucidated.  相似文献   

10.
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在解剖学上与心肌组织及冠状动脉临近,并显著与肥胖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显著相关。在生理情况下,EAT对于心脏具有生化、机械及能量代谢性保护作用。在病理情况下,EAT释放多种活性因子通过旁分泌及内分泌途径发挥作用,在冠状动脉疾病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EAT可通过激活心肌组织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自噬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诱导心肌发生结构性重构和电生理重构,从而导致心肌组织形成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基质。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EAT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临床相关研究,总结EAT介导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评价EAT作为一种客观影像学指标在评估心血管疾病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源CT测量心周脂肪组织(pericardial adipose tissue,PAT)体积、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体积、EAT/PAT比值,分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23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应用Circulation软件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分析PAT体积、EAT体积、EAT/PAT比值与性别,有、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有、无冠状动脉硬化组,PAT体积、EAT体积均无性别差异(P > 0.05),EAT/PAT比值存在性别差异(P < 0.05)。男、女性PAT体积、EAT体积、EAT/PAT比值与有、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成正相关(P < 0.05);所有患者PAT体积、EAT体积、EAT/PAT比值与有、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均成正相关(P < 0.05)。  结论  EAT体积较PAT体积与CAS相关性更高,而EAT/PAT较PAT体积、EAT体积与CAS具有更高的相关性,应能更准确地预测CH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超声技术评价2 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及与内皮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7 年12 月—2018 年9 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T2DM 患者120 例。根据患者 T2DM 病程长短,将患者分为病程≤ 10 年组和病程>10 年组,均为60 例。另收集60 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应用超声技术分别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和右侧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并获得相关的 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结果 病程>10 年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 蛋白(LDL)均高于病程≤ 10 年组(P <0.05)。病程≤ 10 年组、病程>10 年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均较对照 组高(P <0.05),病程≤ 10 年组、病程>10 年组血管舒张功能均较对照组低(P <0.05)。血管舒张功能与年龄、 糖尿病病程、HbA1c、总胆固醇、TG、LDL、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C 肽及空腹血糖均呈负相关(r =-0.333、 -0.743、-0.705、-0.443、-0.819、-0.556、-0.761、-0.400 和-0.510,P <0.05)。TG、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是 血管舒张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 随着病程的增加,T2DM 患者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增加、内皮 功能受损加重,应用超声技术可以无创、简便地评价T2DM 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及与内皮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体积与冠心病的存在及严重度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同期行64排CT (computed tomography,CT)冠状动脉成像及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的疑似冠心病患者201例。通过CT测量EAT体积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CAC)。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进行CAGE≥20、CAGE≥50及Gensini评分,再根据评分确定冠心病的程度和严重性。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EAT体积值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结果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108例)及冠心病组(93例)。冠心病组EAT体积平均值明显大于正常组[(135.36±45.36) cm3 vs. (88.56±40.64)cm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4),而体质量指数(BMI)及腰围(WC)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以及BMI因素后,EAT体积与冠心病和CAC显著相关(P=0.009)。在线性回归分析中,EAT体积与CAGE≥20、CAGE≥50和Gensini评分显著相关(P<0.05)。并且随着EAT体积的增加,冠心病的严重程度随之增加(P<0.05)。 结论  EAT体积与冠心病的存在和严重程度相关。EAT可以作为冠心病风险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初诊肺腺癌患者治疗前氟-18-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的左心室心肌代谢是否发生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182例新确诊肺腺癌的患者及与其年龄和性别匹配的45例非肿瘤患者(对照组)的18F-FDG PET/CT显像。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心肌、动脉、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脾脏、骨髓的代谢。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腺癌患者左心室心肌代谢增高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初诊肺腺癌患者治疗前左心室心肌代谢显著增高(P=0.05),动脉、EAT、脾脏及骨髓的代谢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T代谢与肺腺癌患者左心室心肌代谢增高具有独立的正相关性(OR=6.8,95%CI=1.1~42.4,P=0.039)。结论 肺腺癌患者抗肿瘤治疗前左心室心肌代谢较非肿瘤患者显著增高,EAT代谢是肺腺癌患者左心室心肌代谢增高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在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心房结构重构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接受外科换瓣手术的风心病患者43例,其中窦性心律(RSR)组15例,阵发房颤(PAF)组8例,慢性房颤(CAF)组20例。在外科手术中取左心房组织,分别应用免疫印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MMP-1、9和TIMP-1的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结果①与RSR组比较,CAF组MMP-9的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值均<0.01),TIMP-1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值均<0.01)。各组间MMP-1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CAF组中,MMP-9蛋白水平、mRNA表达与左心房内径(r=0.512、0.500)、房颤持续时间(r=0.927、0.950)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TIMP-1则与左心房内径(r=-0.695、-0.401)、房颤持续时间(r=-0.672、-0.695)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TIMP-1与MMP-9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0.811、-0.655,P值均<<0.01)。结论风心病合并慢性房颤患者的左心房组织中,MMP-9蛋白水平和基因表达均增强,TIMP-1蛋白水平和基因表达则减弱;MMP-9/TIMP-1平衡失调促进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参与房颤发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微纤维蛋白1(FBN-1)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AF)患者心房组织中的表达,探讨FBN-1与心房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择因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住院并行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84例,分为AF组39例和窦性心律(SR)组45例;收集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于手术中获取右心房组织(0.3~0.5 mm3)。Masson 染色观察2组患者右心房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各组患者心房组织中FBN-1蛋白的表达,相关分析探讨FBN-1与心房纤维化的关系。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血压、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组患者左和右心房直径明显大于SR组(P<0.05);Masson 染色,AF组患者心房组织存在明显纤维化,AF组患者胶原容积分数和胶原水平明显高于SR组(P<0.05);AF组患者心房组织中FBN-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R组(P<0.05);瓣膜性AF患者右心房组织FBN-1蛋白表达水平与胶原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44,P=0.021)。结论:瓣膜性AF患者心房组织存在明显的心房纤维化,与FBN-1基因转录水平上调有关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平均厚度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28例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并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各114例。采用CT技术测量心外膜脂肪厚度,并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LDL—C、HDL—C及心外膜脂肪平均厚度。将上述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两组患者心外膜脂肪平均厚度是否仍有差异。结果(1)冠心病组心外膜脂肪平均厚度为(6.27±285)mm,非冠心病组为(4.24±259)mm,冠心病组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示,在均衡其它因素后,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间心外膜脂肪平均厚度的差异依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外膜脂肪平均厚度与冠心病相关,可被视为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冠心病(CAD)伴心外膜脂肪(EAT)增厚的SD大鼠模型,为研究EAT在CAD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和模型组(35只)。模型组大鼠高脂饲料喂养,从第0天开始,前3个月每月按20万U·kg-1腹腔注射维生素D3 1次;对照组大鼠喂养基本饲料,同步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共造模210d。通过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变化、血脂水平、EAT厚度和心肌组织病理表现等对模型大鼠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毛黯淡,活动量少,喂饲90~180 d时大鼠体质量增加速度减慢,180~210 d时大鼠体质量逐渐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值明显升高(P<0.01),EAT明显增厚(P<0.05)。心肌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对照组大鼠冠状动脉内膜、中膜未见增厚,血管壁完整,未见血管狭窄,心肌间小血管未发现粥样斑块,内膜完整且未增厚;模型组大鼠冠状动脉出现内膜及中膜增厚,内皮破坏,大量粥样斑块形成,甚至钙化,冠脉狭窄85%以上,心肌间小血管内膜下可见大量泡沫细胞且内膜明显增厚。结论:成功复制SD大鼠CAD伴EAT增厚模型,该模型可用于EAT在CAD中病理生理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