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病例:男,32岁。因突发腹痛3d入院,伴恶心、呕吐,轻度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体检:腹平,左上腹似见胃肠型,中上腹压痛、反跳痛,以左上腹为甚,叩诊呈鼓音,右下腹浊音。肝、肾区均有叩痛,墨菲征阴性。肠鸣音弱。既往无类似发作。血常规:WBC 8.4×10~9/L,N 0.84,L 0.13。血糖、血淀粉酶正常。腹腔穿刺见黄色液体,略浑浊。B超示腹腔内肠管扩张,肠间隙见少许积液,范围局限。腹部平片示中上腹见阶梯状气液平,肠管高度扩张、胀气,结肠未显影。术前诊断为急性肠梗阻。即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距回盲瓣约50cm处,回肠系膜对侧有一梅克尔憩室(Meckel憩室),约10cm×2cm×2cm,末端有索带与脐孔相连,憩室根部至中段有系膜与前腹壁及脐正中韧带相连。近段小肠从憩室与前腹壁间隙穿过,形成腹内疝嵌顿。嵌顿肠段血运、色泽尚可。近段肠腔高度扩张、胀气、积液。术中诊断:梅克尔憩室,腹内疝嵌顿致肠梗阻。行腹内疝松解、肠腔减压加单纯憩室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憩室含全层肠壁,为真性憩室。  相似文献   

2.
<正>十二指肠旁疝(para-duodenal hernia, PDH)是一种先天性腹内疝。大部分PDH可终身无症状,于其他手术或尸体解剖中偶尔被发现,由于无特殊临床表现,诊断较困难,临床中常误诊或漏诊此病,本文报道1例PDH合并小肠嵌顿病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PDH提供参考。临 床 资 料病人:男性,71岁,因“间断左腹痛半年,再发6 d”于2020年12月24日入院,入院前半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腹痛,每次持续约2 h, 伴大汗、  相似文献   

3.
16例十二指肠旁疝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旁疝( PDH)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 1962- 2003年间经外科手术治疗的 16例 PD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 36岁.左侧 PDH( Landzert隐窝) 13例,右侧 PDH( Waldeyer隐窝) 3例. 10例患者平时无任何临床症状;3例患者在饱食后、 13例患者在剧烈运动或突然改变体位后出现上腹剧烈疼痛.腹部 X线检查提示 12例为完全或不完全性肠梗阻. B型超声及 CT显示, 6例左上腹胰腺和胃之间有扩张的囊性空肠袢.术前误诊率 87.5%. 16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 10- 13 d痊愈.经 2- 4年随访,均无疝复发.结论 PDH误诊率高,积极手术探查是正确诊断和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对不典型腹内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证实的16例不典型腹内疝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的疝内容物均为小肠及其系膜结构:继发于腹部手术或腹腔感染后粘连致内疝者9例,肠系膜裂孔疝6例,盆底腹膜裂孑L疝1例。主要CT表现为:(1)梗阻的小肠肠袢异常聚集,成簇状排列(9例):小肠肠壁增厚、水肿,呈“靶环征”伴周旁间隙渗出(5例);病变区域以外腹腔出现肠管空虚征象(4例)。(2)肠系膜血管走行异常,包括肠系膜聚集、牵拉、僵直改变,肠系膜血管主干左、右移位(12例);肠系膜血管增粗(4例);肠系膜扭转,表现为“旋涡征”(3例)。(3)经CT多平面重组后可显示疝环所在(5例),疝环区可见聚集、拉长僵直、再度扇形放射状走形的肠系膜血管,与成簇状排列的积液扩张多个肠袢相互构成“降落伞征”或“成束气球征”。结论不典型腹内疝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8岁,主因"间断活动后憋气3年,体检发现左膈肌缺损5个月"于2010年8月11日入院.患者营养状态良好,身高178 cm,体重70 kg,BMI 22.1,血清总蛋白69.4 g/L,白蛋白41.8 g/L,前白蛋白250.6 μmol/L;于2010年8月17日行左侧开胸探查,左膈疝还纳,左膈肌修补术.手术顺利,术后第3天,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急诊CT提示肠梗阻,予以积极保守治疗未见好转,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以左上腹为著,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未及.于2010年8月21日行开腹探查术,术中见全程小肠、升结肠及其系膜完全游离,聚集于左上腹,肠系膜根部逆时针旋转致肠系膜上血管扭转,空肠起始部5 cm以下空肠、回肠、盲肠及升结肠肠管发黑,无活力,行肠管复位,温盐水纱垫覆盖,观察15 min,见肠管颜色无恢复,扪诊肠系膜上动脉无搏动,遂行坏死肠管切除、横结肠十二指肠端侧吻合、胃造瘘术.  相似文献   

6.
腹内疝性肠梗阻是因先天或后天因素形成腹腔内异常间隙,肠管经此间隙疝人而导致梗阻的一类病变.腹腔手术是导致腹内疝形成的最常见后天因素,因手术造成腹腔内异常的孔隙、术后组织器官间的粘连、术后形成的异常索带,都可以构成腹内疝的疝环,肠管疝人其中,持续遭受疝环卡压发生肠坏死,如不及时诊断处理,病死率高达50%.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68岁。因突发腹痛 ,腹胀呕吐 ,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5d ,于2 0 0 3年 1月 17日入院。体检 :消瘦 ,腹部膨隆 ,未见肠型及蠕动波 ,满腹肌紧张 ,压痛明显 ,伴反跳痛。移动性浊音 ( +) ,可闻及金属音 ,腹平片见多个液平。初步诊断为 :机械性肠梗阻。行急诊剖腹探查术 ,术中发现末段回肠嵌入左侧闭孔 ,拖出嵌顿之内容物 ,证实系Richter疝。肠管坏死长约3cm ,行肠切除吻合术 ,疝颈坚韧 ,能容 1小指尖 ,贯穿缝扎疝囊颈 ,再探查腹腔 ,于盲肠处发现一肿块 8cm× 5cm× 5cm ,表面光滑 ,有囊性感 ,与周围无黏连 ,其他处未发现阑尾。将肿块完…  相似文献   

8.
腹内疝以后天性较为常见,多是由于手术后腹腔粘连或腹腔解剖结构改变所致,是临床并不罕见的术后并发症。因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腹内疝术前诊断率低,延误治疗可造成肠管缺血和坏死,导致短肠综合征等灾难性后果,因此临床应重视腹部手术后腹内疝的预防。本文结合文献和笔者的经验介绍几种常见腹部胃肠道手术后腹内疝预防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粘连束带腹内疝的CT表现特点,提高术前早期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7年3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肠粘连束带腹内疝21例患者的临床与CT检查资料,同时有3例行多期增强CT,15例行腹部立位平片检查。在飞利浦影像工作站2位腹部放射高级职称医师双盲法评价图像。 结果术前21例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腹胀腹痛等肠梗阻症状,术前CT诊断小肠梗阻21例,提示肠粘连束带腹内疝3例,肠管绞窄5例,术前诊断符合率14.29%,漏诊率为85.71%。所有患者均手术证实小肠梗阻,肠管绞窄9例,11例合并肠扭转,1例合并腹茧症。主要影像表现包括:局部明显粘连伴束带形成21例(100%),局限性肠梗阻21例(100%),肠管异位21例(100%),无疝囊(100%),占位征象/周围脏器移位21例(100%),鸟嘴征13例(61.90%),缆绳征/漩涡征17例(80.95%),肠壁增厚伴肠周明显渗出15例(71.43%)。肠粘连束带腹内疝的CT表现特征与手术结果存在相关性。 结论肠粘连束带腹内疝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提高认识并熟知其影像征象对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腹内疝发生与腹部手术史相关性的分析,增加外科医师对不同类型腹内疝发病特点的认识,改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6例腹内疝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腹部手术史与腹内疝患者病程时间、发病前是否存在胃肠功能紊乱、术前诊断、发生肠绞窄坏死、肠管疝入途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死亡率的相关性。 结果腹内疝患者病程时间、发病前是否存在胃肠功能紊乱、术前诊断、发生肠绞窄坏死、肠管疝入途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有无腹部手术史的2组人群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腹部手术史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多于有腹部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6,P=0.013);无腹部手术史组的11例患者中,有2例死亡病例,死亡率要高于有腹部手术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31)。 结论有无腹部手术史对腹内疝的发病过程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无影响,但无腹部手术史组的腹内疝患者,其手术时间及术后死亡率要高于有腹部手术史组,这可能与无腹部手术史组在病程早期即可出现肠绞窄坏死有关。大部分的腹内疝患者在早期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肠梗阻,对于肠梗阻不能缓解或反复发作者,及时剖腹探查,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12.
骨密度没量中精密度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密度测定,不论采取何特殊技术,即使严格地按照厂家建议的操作程序,也常常不能达到完美的重复性.必须确定每台骨密度仪不同骨骼部位的精确度.精密度,如标准差平均方根或变异系数平均方根,被用来确定骨密度的变化,即精密度决定最小显著性变化值和随访需要的至少时间间隔.除非确定了精密度,否则就不能确定任何水平的统计可信度最小显著性变化值,使得随访的研究结果难以解释.  相似文献   

13.
14.
The digital age commenced in the mid-20th century and since we have seen approximately exponential growth in information. This period has also seen the rapid growth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at has facilitated, for instance, the derivation of whole genomes and automated drug discovery. Data, information, knowledge and wisdom lay the found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how experience is formed from evidence and observations. When data are put into context, the resultant information can drive growth and further contribute to increased knowledge. Appreciating the source of data enables us to recognize and hopefully correct for inherent error and bias. Ultimately knowledge discovery can be automated to gain information from data and so on, enhanc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a given subject and expanding collective wisdom.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Zusammenfassung Methicillin-resistente Staphylococcus aureus-Stämme (MRSA) sind inzwischen in vielen Ländern verbreitete Erreger, denen eine besondere Aufmerksamkeit geschenkt wird. In der vorliegenden Übersichtsarbeit werden der Resistenzmechanismus, die Epidemiologie der Verbreitung im Krankenhaus (H-MRSA) bzw. in Einrichtungen des Gesundheitswesens (HCA-MRSA) und außerhalb des Krankenhauses (C-MRSA), Ursachen der Zunahme des Nachweises, Besiedlungsdynamik, Erkrankungsrisiko und Letalität, das Vorgehen bei MRSA-Nachweis, Methoden zur Dekolonisierung, Überwachungskulturen sowie therapeutische Optionen diskutiert.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