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总结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对82例(男66例,女16例,年龄48~84岁,平均68.6岁)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病人行CEA。全组均经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确诊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手术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39例,颈丛麻醉43例。术中放置动脉临时转流管56例,其中全麻应用39例,颈丛麻醉17例。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脑缺血症状明显改善者65例,症状好转者14例,术后并发脑梗死2例,颈动脉内血栓形成1例。结论:CEA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120例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对120例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各种术式的治疗结果。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其中颈动脉内膜切除术111例,其他术式9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仍然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方法,而特殊部位或特殊原因的颈动脉狭窄应视病情采取不同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对82例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其中颈动脉内膜切除术65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10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仍然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方法,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则可以解决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无法到达部位的狭窄.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对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至今收治的24例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病变特点、治疗方式和疗效。重点讨论颈动脉支架和转流管的应用指征和注意事项。结果24例患者均手术治疗,其中11例行支架成形术,13例行转流管下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手术均获成功.术后30d内无死亡、致残性中风及缺血性神经损害。结论对手术高危患者,选择性应用支架成形术和颈动脉转流管.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腔内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但目前尚无严格的临床试验检验其总体疗效。本文就CAS的适应证,疗效等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和闭塞症的经验。方法1999年1月至2003年7月,共为59例患者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64次。男40例,女19例,年龄56~79岁,平均71.8岁。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均大于80%。左侧35例,右侧19例,另有5例为双侧。一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8例,12例为分叉部狭窄,其余均为颈内动脉狭窄。均在全麻下进行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其中5例因管腔较小进行了补片,2例因外膜撕裂用自体大隐静脉行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搭桥术。结果本组有55例获满意疗效;1例于术后第五天死于高灌注综合征、脑疝;1例于术后第31天突发“心肌梗死”死亡;2例因颈内动脉远端已完全闭塞,剥除后无回血,术后病情无改善。并发症有声嘶1例,颈部血肿5例。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较为简单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围手术期及中远期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于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 329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同期联合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与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治疗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狭窄并存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对15例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狭窄并存患者实施了同期CEA与CABG手术。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63~80岁,平均(70±6)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冠状动脉造影与颈动脉造影术明确诊断,其中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3例,2支血管病变2例,3支血管病变10例。手术先行CEA再行CABG 14例,1例患者先行CABG后行CEA,有5例患者在体外循环(CPB)下完成CABG,其余10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在行CEA时,所有患者均使用颈动脉转流管,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血管补片加宽颈动脉切口。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围手术期无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手术后1个月因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而行右下肢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术后随访3~24个月,患者无心绞痛,短暂性缺血性脑发作(TIA)或脑中风发生。结论同期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与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狭窄并存疾病方法可行,早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2011年5月9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93次,其中男78例,女15例;年龄50~78(平均65.6岁)。术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2例(TIA),31例术前患过脑梗死。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脑血管造影和\或CTA明确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均>80%。对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者22例。结果 90例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包括TIA消失,记忆力明显好转,语言障碍恢复等。术后80例获得随访1~36个月。15例发现有手术部位再狭窄,狭窄率小于25%,其中1例脑卒中,1例TIA保守治疗好转。其余13例无临床症状。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 1998年10月-2010年1月,对21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EA治疗。男140例,女75例;年龄51~88岁,平均66岁。术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127例,有脑梗死病史31例。患者术前均行选择性颈动脉造影检查和/或CT血管造影明确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均80%,同时伴对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45例。合并冠状动脉病变96例,其中25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合并外周血管病变43例并同期处理。结果术后15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其中148例术前临床症状均改善。术后1周内2例出现脑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1例死亡。术中1例舌下神经损伤、4例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者,均未作特殊治疗。术后7~24个月25例手术部位再狭窄,狭窄程度均25%且患者无TIA症状,未作特殊处理。1例随访3年时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其余患者均病情稳定。结论 CEA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在预防脑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1999~2003年42例接受这一手术的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动脉阻断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均获成功,颈动脉平均阻断时间为16min,明显低于常规术式,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具有阻断时间短,再狭窄率低等优点,但对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及病人局部的情况具备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12.
Zhou DB  Xu BN  Yu XG  Bu B  Jiang Y  Ma XD  Zhu RY  Chen LF  Zhu P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2):908-910
目的 探讨颈动脉极度狭窄的诊断和手术处理特点.方法 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手术治疗颈动脉极度狭窄患者53例,53例术侧颈动脉狭窄均超过95%,其中28例伴对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回顾性分析53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及手术效果.结果 45例术后无任何并发症.3例术后早期血压、心率或心律不稳定,1例心肌缺血,1~2 d内恢复正常;1例轻度声音嘶哑与饮水呛咳;1例因深静脉置管引起菌血症;2例并发脑出血.全组未发生围手术期脑缺血.结论 对颈动脉极度狭窄患者应尽早施行颈动脉内膜切除,围手术期的脑缺血风险很低,很少需作术中转流,但需警惕高灌注综合征和脑出血;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可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09年1月-2013年12月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出现脑出血1例,脑梗死2例,轻度伸舌偏移2例.结论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方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关键在于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巧和有效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颈动脉外翻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硬化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CJ  Huang D  Wang W  Liu C  Ran F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7):409-411
目的观察颈动脉外翻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24例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其中18例有慢性或一过性脑缺血症状,6例无症状;术前均行彩色超声、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或CT和MRA扫描检查,颈动脉狭窄程度65%~95%;在颈丛麻醉下行颈动脉外翻内膜剥脱术,手术要点是于颈动脉分叉处斜形切断颈内动脉,外翻颈内动脉剥除有粥样斑块的内膜,同时从颈总动脉切口剥除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增厚的内膜。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3~20个月,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一过性脑缺血症状消失,4例仍有轻度慢性脑缺血症状。术后行脑部多普勒超声检查,22例脑部供血有明显改善。结论颈动脉外翻内膜剥脱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55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Yuan C  Zhang WD  Yuan B  Xing T  Li T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7):502-505
目的 介绍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基本方法,探讨该术式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理论和临床意义。方法 5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腔内成形、支架植入术,共放支架58个,其中Wallstent支架41个,Smart支架14个,OptiMed支架3个。18例患者应用脑保护装置。结果 术中2例患者出现较重卒中,其中l例术中出现左眼视野缺损,3个月后仍有残余症状,1例术中出现意识丧失、右侧肢体偏瘫,经救治神志恢复。2例出现轻度卒中。6例出现一过性血压降低、心动过缓,其后逐渐恢复。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6.9%,严重卒中为3.5%。循环系统并发症为10.3%。应用脑保护装置的患者没有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在有经验的医生治疗下,操作是安全的。使用脑保护装置可明显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