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囊素五肽(BP5)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1)刺激的人肺成纤维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以及对转化生长一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囊素五肽抗肺纤维化的机制。方法HLF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TGF- β1 刺激组、TGF-β1+BP5药物干预组(三组均用TGF-β1刺激后分别使用不同浓度BP52.5、5及10μg/mL进行干预)。免疫荧光法测定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Westernblot方法检测collagen—Ⅰ、p-Smad2/3、p-Smad3和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TGF—β1刺激细胞经免疫荧光标记显示α-SMA阳性表达,说明人肺成纤维细胞在TGF-β1刺激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F),TGF-β1刺激同时加BP5不同药物浓度组中,10μg/mL的BP5药物浓度能显著减少细胞增殖转化。经TGF-β1刺激后,人肺成纤维细胞collagen—Ⅰ[(1.402±0.158)比(0.605±0.367)]、p-Smad2/3[(1.457±0.111)比(0.815±0.039)]、p-Smad3[(1.320±O.147)比(0.623±O.128)]蛋白表达较刺激前表达明显增多(P〈0.01),Smad7表达较对照组降低[(0.613±0.107)比(0.865±0.063),P〈0.05)];与TGF-β1处理组相比,BP5可抑制由TGF-β1刺激人肺成纤维细胞引起的collagen—Ⅰ蛋白[(0.718±0.049)比(1.402±0.t58)]、p-Smad2/3[(0.696±0.031)比(1.457±0.111)]p-Smad3[(0.766±0.006)比(1.320±0.147)]表达上调(P均〈0.01),而Smad7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1.237±0.173)比(0.614±0.107),P〈0.05]。结论BP5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激活,下调TGF-β1刺激下人肺成纤维细胞的collagen-Ⅰ及d—SMA蛋白的表达,提示BP5可能对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人瘢痕疙瘩以及周围正常皮肤标本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分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5-氮杂-2-脱氧胞苷药物干预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对照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5-氮杂-2-脱氧胞苷药物干预组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对照组4组,用RT-PCR检测各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RNA、Smad7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及凋亡。结果: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较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TGF-β1mRNA表达增高(P=0.001),Smad7mRNA表达降低(P=0.001),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P=0.035)及细胞凋亡(P=0.006)比例降低;5-氮杂-2-脱氧胞苷干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后,TGF-β1mRNA表达降低(P=0.003),Smad7mRNA回升(P=0.000),FCM显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停滞于G0/G1期比例增加(P=0.000)并且细胞凋亡率增加(P=0.047),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组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可影响瘢痕疙瘩形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并且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促进其凋亡,而对正常皮肤的成纤维细胞无明显影响。瘢痕疙瘩的发病可能与相关基因甲基化有关,5-氮杂-2-脱氧胞苷可能成为瘢痕疙瘩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3.
孟茜  孟娟 《当代医学》2010,16(21):78-79
目的探讨Smad7和TGF-β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研究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意义。方法以88例宫颈癌标本作为实验组,以4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Smad7和TGF-β1在二组中的表达及在肿瘤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癌中Smad7和TGF-β1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mad7和TGF-β1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浸润宫颈管长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Smad7和TGF-β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宫颈癌在发生发展过程中,Smad7和TGF-β1起重要的协同作用,联合检测Smad7和TGF-β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可能对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虫草多糖对实验性大鼠Smad2/3 Smad7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鼠肝组织Smad2/3,Smad7的表达及虫草多糖(Cordyceps Polysaccharide CP)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型。行苏木素染色(HE)和特染2教员纤维染色(VG),判断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的程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Smad2/3和Smad2/3的表达。结果:CP预防组和治疗组的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Smad2/3在CP预防组和治疗组的阳性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Smad7在CP预防组和治疗组的阳性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Smad2/3,Sinad7在CP预防组和治疗组的阳性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Smad2/3,Smad7在CP预防组和治疗组的表达无差异性(P>0.05)。结论:CP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抑制Smad2/3和促进Smad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皮肤病理性瘢痕及瘢痕癌组织中的变化。方法:将20份病理性瘢痕组织标本设为观察A组、20份瘢痕癌组织标本设为观察B组,20份正常皮肤组织设为对照组,分别使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PCR(real time PCR)观察三组组织标本TGF-β1和Smad蛋白和基因的变化情况。结果:①Western blotting:观察B组的TGF-β1和Smad蛋白显著高于观察A组和对照组( P<0.01),TGF-β1和Smad在观察A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②Real time PCR:观察B 组的TGF-β1和Smad 基因显著高于观察A组和对照组( P<0.01),TGF-β1和Smad在观察A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相关性分析:在皮肤瘢痕癌标本中TGF-β1与mRNA TGF-β1(r=0.727 P<0.01),Smad与mRNA Smad(r=0.812 P<0.01)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瘢痕癌变上调TGF-β1、Smad的表达,在瘢痕癌中TGF-β、Smad 同时存在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的异常表达,可将改变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标志蛋白的表达做为治疗疤痕癌的靶方向。  相似文献   

6.
Tan XY  Zheng FL  Zhou QG  Duan L  Li Y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7):2607-2612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7(BMP-7)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诱导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并初步探讨该作用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将体外培养HK-2细胞分为以下各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TGF-β1(5ng/ml)处理;MCP-1(0.1,1,10及50ng/ml)组,BMP-7组(0.1,1,10,50ng/ml);MCP-1(1ng/ml)加BMP-7(50ng/ml)组;MCP-1(1ng/ml)加MCP-1中和抗体(5μg/ml)组。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HK-2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ELISA方法测定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分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K-2细胞TGF-β1及Smad3表达。结果MCP-1(0.1,1ng/ml)组HK-2细胞α—SMAmRNA表达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ELISA方法测定MCP-1(0.1,1ng/ml)组上清液中I型胶原分泌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MCP-1中和抗体与MCP-1(1ng/ml)共同作用24h后。HKC细胞α—SMAmRNA表达几乎被完伞抑制(P〈0.001),而BMP-7(50ng/ml)与MCP-1(1ng/ml)共同作用24h后HK-2细胞α—SMAmRNA表达仅部分被抑制(P〈0.01);MCP-1中和抗体或BMP-7(50ng/ml)与MCP-1(1ng/ml)共同作用24h后Ⅰ型胶原分泌较MCP-1(1ng/ml)组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显示,MCP-1(1ng/ml)组HK-2细胞TGF-β1及Smad3表达水平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上调(P〈0.01)。MCP-1中和抗体或BMP-7(50ng/ml)与MCP-1(1ng/ml)共同作用24h后,HK-2细胞TGF-β1表达均分别比MCP-1(1ng/mL)单独作用明显下调,以MCP-1中和抗体的作用更强(P〈0.01,P〈0.05);在MCP-1中和抗体或BMP-7作用24h后,Smad3表达也有类似下调(P〈0.01,P〈0.05)。结论MCP-1能诱导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发生转分化,该作用可能与TGF-β1及Smad3表达上调有关。BMP-7能部分抑制MCP-7诱导HK-2细胞转分化,该作用可能与TGF-β1及Smad3表达部分下调有关;间时提示MCP-1诱导的转分化可能涉及非TGF—β依赖的细胞信号传导途径,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皮肤鳞状细胞癌Smad2和Smad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Smad2和Smad7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6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及10例正常皮肤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Smad2和Smad7蛋白的表达与定位。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蛋白表达定量分析,比较正常鳞状上皮与不同分化程度鳞状细胞癌之间Smad2和Smad7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Smad2和Smad7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临床Ⅰ期至Ⅲ期的表达差异。结果 正常皮肤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胞浆中都表达Smad2和Smad7。与正常鳞状上皮相比,皮肤鳞状细胞癌中Smad2的表达明显下调,而Smad7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皮肤鳞状细胞癌中,临床分期从Ⅰ期到Ⅲ期,Smad2的表达逐渐降低,其中Ⅰ期与Ⅲ期及Ⅱ期与Ⅲ期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mad7的表达虽然逐渐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mad2的表达下调及Smad7表达上调可能解除了TGF-β信号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引起TGF-β的生长抑制信号缺失,使细胞生长失去控制,导致肿瘤的发生。TGF-β信号的下游分子Smad2的表达下调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动态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Smad7和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依那普利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16只)、模型组(24只)和治疗组(24只),治疗组从造模前24 h开始以依那普利10 mg/(kg·d)灌胃。分别于造模后3,7,14,21 d取梗阻侧肾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结构变化,并进行肾间质损伤指数评分;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肾组织TGF-β1和CTGF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免疫印迹检测肾组织α-SMA,Smad7和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鼠肾间质损伤指数评分逐渐增加。TGF-β1和CTGF mRNA以及α-SMA和CTGF蛋白表达逐渐增加,Smad7蛋白表达逐渐减少。依那普利治疗后,肾间质损伤指数下降,TGF-β1和CTGF mRNA以及α-SMA和CTGF蛋白表达较模型组降低,Smad7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增加,依那普利对各时间点 TGF-β1 mRNA的表达均有明显的下调作用,对 CTGF mRNA,α-SMA,CTGF和Smad7蛋白对以单侧输尿管梗阻术后3,7,14 d作用最明显。结论:依那普利可减轻梗阻肾间质纤维化, 以单侧输尿管梗阻后14 d内效果最好,这一作用可能与抑制肾组织TGF-β1,CTGF和α-SMA的表达,增加肾组织Smad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TGF-β1与Smad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TG-β1与Smad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7例大肠癌组织中TGF-β1与Smad4蛋白表达。并选择24例正常人大肠黏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大肠癌组织中TGF-β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7.2%,较正常对照组(4.2%)明显增高(P〈0.05);大肠癌组织中Smad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4.8%,较正常对照组(95.8%)明显(P〈0.05)降低;TGF-β1和Smad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O.521;P〈O.01)。结论:高表达的TGF-β1和低保留表达的Smad4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二者作用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阻滞剂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smad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90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作为本组实验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健康组、糖尿病组及糖尿病氯沙坦组各30只,健康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方式,糖尿病组与糖尿病氯沙坦组采用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方式,喂养8周后糖尿病组和糖尿病氯沙坦组分别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糖尿病氯沙坦组大鼠氯沙坦30 mg/(kg·d)灌胃治疗,并于8周后对比各组大鼠的体质量、血糖、血胰岛素及TGF-β1及Smad7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1糖尿病组与糖尿病氯沙坦组的血糖水平分别为(19.3±2.7)mmol/L与(13.1±1.6)mmol/L,均明显高于健康组,血胰岛素及体质量均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糖尿病对照组与糖尿病氯沙坦组胰岛组织中的TGF-β1含量分别为(0.41±0.11)与(0.15±0.09)mmol/L,均有所增加;Smad7蛋白含量分别为(0.23±0.08)与(0.36±0.11),均有所降低,糖尿病氯沙坦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优于糖尿病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Ⅱ受体阻滞剂氯沙坦可以降低胰腺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减少TGF-β1及Smad7蛋白在尿液中的排泄,抑制糖尿病大鼠胰岛组织纤维化,从而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对TGF-β1诱导幼年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CF)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并探讨其是否通过cAMP/PKA通路进行介导抗纤维化作用。方法:①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用酶消化法分离细胞,差速贴壁法纯化获得心室肌成纤维细胞为材料,用光学显微镜和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鉴定细胞。②检测方法:WST-1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放射免疫法测定Ⅲ型胶原前胶原末端肽(PCⅢ)的含量。结果:①与空白组比较,Ang-(1-7)组呈浓度依耐性抑制基础状态下CF和PCⅢ分泌(P〈0.05);②在TGF-β1诱导状态下,与TGF-β1组比较,Ang-(1-7)+TGF-β1组呈浓度依耐性抑制FBC增殖和PCⅢ分泌(P〈0.05);③与Ang-(1-7)比较,Ang-(1-7)+H-89组基础状态下抑制CF增殖和PCⅢ分泌能力减弱(P〈0.05);④在TGF-β1诱导状态下,H-89(PKA抑制剂)能阻断Ang-(1-7)对CF的增殖和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结论:1.Ang-(1-7)对基础状态下或TGF-β1诱导下CF增殖和胶原合成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②Ang-(1-7)是通过PKA介导抑制TGF-β1诱导CF增殖及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12.
Smad4与TGF-β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Smad4及TGF-β1表达,分析其与BTCC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转移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BTCC组织smad4和TGF-β1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Smad4,TGF-β1与BTCC的侵袭、血管生成、转移及复发间的关系以及Smad4蛋白表达与TGF-β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Smad4蛋白阳性表达染色位于细胞浆内,BTCC组中阳性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83.3%),且随BTCC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升高而降低,肿瘤复发组低于无复发组,肿瘤转移组低于无转移组(P〈0.05)。TGF-β1蛋白在正常膀胱组织与BTCC组织中均有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64.3%(P〈0.01)。BTCC中smad4蛋白与TGF-β1蛋白的表达均下调,且呈正相关(r=0.829,P=0.000)。结论:随肿瘤临床分期的升高、组织学分级的升高及肿瘤的转移复发,BTCC中Smad4蛋白与TGF-β1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观察血管紧张素-(1-7) [angiotensin-(1-7),Ang-(1-7)]作用后糖尿病大鼠心脏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Ⅳ型胶原的变化,及其对糖尿病大鼠心脏的作用.方法 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模型Ang-(1-7)干预组(T组)及糖尿病模型组(D组).分别检测血糖等生化指标,并检测心脏组织PDGF、TGF-β1、Ⅳ型胶原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与T组相比,D组大鼠心脏/体质量比(heart weight/body weight,HW/BW)明显增加, PDGF、TGF-β1 、Ⅳ型胶原的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结论 Ang-(1-7) 具有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脏组织PDGF、TGF-β1、Ⅳ型胶原mRNA表达的作用,抑制心脏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肾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WST法检测培养系膜细胞增殖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CTGF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ng-(1-7)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0.05);同时,Ang-(1-7)对TGF-β1诱导的系膜细胞CTGF mRNA表达也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 Ang-(1-7)对TGF-β1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诱导的CT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人瘢痕疙瘩以及周围正常皮肤标本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分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5-氮杂-2-脱氧胞苷药物干预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对照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5-氮杂-2-脱氧胞苷药物干预组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对照组4组,用RT-PCR检测各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RNA、Smad7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及凋亡。结果: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较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TGF-β1mRNA表达增高(P=0.001),Smad7mRNA表达降低(P=0.001),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P=0.035)及细胞凋亡(P=0.006)比例降低;5-氮杂-2-脱氧胞苷干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后,TGF-β1mRNA表达降低(P=0.003),Smad7mRNA回升(P=0.000),FCM显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停滞于G0/G1期比例增加(P=0.000)并且细胞凋亡率增加(P=0.047),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组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可影响瘢痕疙瘩形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并且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促进其凋亡,而对正常皮肤的成纤维细胞无明显影响。瘢痕疙瘩的发病可能与相关基因甲基化有关,5-氮杂-2-脱氧胞苷可能成为瘢痕疙瘩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6.
肖炜  马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16):1564-1567
目的探讨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TGF-β1/Smad信号通路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大鼠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开搏通组、肾康丸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治疗8周后,取大鼠肾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纤连蛋白(fibronetin,FN)和TGF-β1mRNA基因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Smad2、Smad3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在治疗的8周里,模型组大鼠血糖均维持在16.7mmol/L以上;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的DM症状;8周后,DN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大鼠比较,肾脏组织中FN和TGF-β1mRNA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1),Smad2、Smad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肾康丸和开搏通都可以抑制DN大鼠肾脏组织中FN和TGF-β1mRNA基因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都可以减少Smad2、Smad3蛋白的表达。结论肾康丸可以抑制DN大鼠肾脏中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减少细胞外基质合成和分泌,从而延缓DN进程。  相似文献   

17.
观察蜕皮甾酮对高糖环境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s)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Mes细胞株,分低糖组、高糖组、甘露醇组、乙醇对照组、高糖+蜕皮甾酮组(EDS组)、高糖+苯那普利组,分别作用12h、24h、48h,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Col1V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TGF—β1及Smad7mRNA的表达。结果:(1)c01Ⅳ表达的变化:与低糖组比较,高糖组colⅣ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高糖组比较,EDS组及苯那普利组Col1V表达显著减少(P〈0.01),EDS组与苯那普利组无显著差异(P〉0.05);(2)TGF—p1及Smad7mRNA的表达:与低糖组比较,高糖组24hSmad7基因表达明显增加(P〈0.01),24h、48hTGF—B1基因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与高糖组比较,24h、48hEDS组及苯那普利组Smad7基因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TGF—B1基因表达均显著减少(P〈0.01),EDS组与苯那普利组之间Smad7、TGF—B1基因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蜕皮甾酮能减少高糖培养大鼠MCs细胞外基质的增加。(2)蜕皮甾酮能下调TGF—β1 mRNA的表达、上调Smad7 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CSD肽(CSD-p)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下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外基质及Smad信号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无TGF-β1处理)、TGF-β1处理组、CSD-p处理组、TGF-β1及CSD-p联合处理组。RT-PCR测定各组窖蛋白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窖蛋白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Ⅰ、p-Smad2、p-Smad3及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 TGF-β1刺激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后,窖蛋白1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mRNA:0.404±0.027比1.540±0.262;蛋白:0.278±0.054比1.279±0.085;P〈0.01)。经TGF-β1刺激,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胶原Ⅰ(1.127±0.078比0.234±0.048)、α-SMA(1.028±0.058比0.295±0.024),p-Smad2(1.162±0.049比0.277±0.014)、p-Smad3(1.135±0.057比0.261±0.046)蛋白表达增加(P〈0.01);Smad7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379±0.004比1.249±0.046,P〈0.001)。与TGF-β1处理组比较,CSD肽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胶原Ⅰ(0.384±0.040)、α-SMA(0.471±0.071)、p-Smad2(0.618±0.096)、p-Smad3(0.461±0.057)蛋白表达;上调Smad7的蛋白表达(0.924±0.065比0.379±0.004)。结论 CSD肽下调TGF-β1刺激下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胶原Ⅰ及α-SMA蛋白的表达,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激活,提示使用CSD肽增加窖蛋白1功能可能对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室纤维化过程中TGFβ1和其下游分子Smad7蛋白的表达规律。【方法】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14只随机分为2组,SHR22周龄组和SHR14周龄组,另14只WKY大鼠也分为WKY大鼠22周龄组和WKY大鼠14周龄组。在实验动物14周龄和22周龄时,分别测定血压、心室质量指数:以氯胺T法测定心肌羟脯氨酸的含量.免疫组化测定I型和Ⅲ型胶原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RT—PCR和Westem-blot测定心肌中TGFB。和其下游分子Smad7的表达。【结果】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14周龄和22周龄时收缩压都显著高于同龄的WKY大鼠(P〈0.001),同时22周龄SHR的收缩压也比14周龄明显升高(P〈0.001)。与SHR14周龄组相比,SHR22周龄组的心室质量指数、心肌羟脯氨酸的含量、I型和Ⅲ型胶原均明显增加(P〈0.01);在mRNA水平或蛋白水平,心肌中的TGFβ1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下调。【结论】在一定的时间窗内,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升高及心肌纤维化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发展,同时伴随着TGFβ1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20.
贾宁  王汉  林琳  张桦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8(3):292-295,304,F0002
目的:观察Smad7在TGF-β致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变化,泛素系统对该过程中Smad信号的调节及对TGF-β所致的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近端小管上皮细胞(HK-2),随机分为对照组、TGF-β1(5μg/L)组和TGF-β1(5μg/L)+MG-132(5 mmol/L)组。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mad2/3磷酸化水平的改变和Smad7蛋白水平的改变;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细胞中Smad7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①MG-132+TGF-β1组中,Smad2/3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减少90%(P<0.01)。②TGF-β1作用于细胞后,Smad7蛋白表达进行性减少,30 min较0 min降低20%(P<0.05),24 h时几乎无表达(P<0.01);MG-132+TGF-β1组中Smad7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与TGF-β1组相比,Smad7蛋白水平上调。③半定量RT-PCR显示:TGF-β1(5μg/L)作用于细胞后,与Smad7蛋白表达不同,Smad7 mRNA迅速升高,24 h其表达增高近1倍(与0 min比较,P<0.01);MG-132+TGF-β1组中Smad7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TGF-β可诱导Smad7 mRNA表达上调,但Smad7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少,其机制与泛素系统活化导致Smad7蛋白的降解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