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者用牛颈盘尾丝虫(O.gutturosa)与马颈盘尾丝虫(O.cervicalis)的微丝蚴进行实验。实验将牛颈盘尾丝虫微丝蚴先放在37℃中孵育,接着转入0℃,然后进行冻融。其冻融步骤为:在0℃(冰浴)处理后,将虫悬液20μl滴至狭长的盖玻片上,然后投入液氮中;融时,将该材料从液氮中取出立即于37℃的Tcs[含有20%(V/V)的新生小牛血清和每ml200单位的青、链霉素的台氏液]1ml中迅速振摇。实验表明:在37℃孵育中以含10%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使用冷冻技术对马来丝虫微丝蚴进行48小时低温保存的试验。参照Ham等的二步冷冻法的实验表明:微丝蚴的活力(存活率、正常外貌百分率及活动等级),无论加血清或不加血清的冷冻组均明显低于未冷冻组;加血清后冷冻的微丝蚴活力明显高于未加血清组;微丝蚴的活力与保护剂DMSO的浓度相关,在5~30%的范围内,随着DMSO浓度升高,微丝蚴的活力显著下降。结果提示用DMSO浓度为5%、小牛血清浓度为20%、青霉素、链霉素各为200U/ml,pH为7.0~7.2的台氏液作为微丝蚴的冷冻保存液,以1℃/分降至-17℃,然后迅速投入液氮冷冻保存,复苏后微丝蚴的活力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关于低温保存的盘尾丝虫微丝蚴的感染力,尚无报道。本文作者用牛颈盘尾丝虫(Onchocerca gutturosa)、马颈盘尾丝虫(Ocarvicalis)及旋盘尾丝虫(O.volvulus)的微丝蚴进行了这方面的实验研究。收集微丝蚴的方法是将摘下的动物组织碎片,放在无菌的台氏溶液中。这台氏液每毫升加有20%减活的母牛血清、200单位的青霉素及链霉素(TOS),以后间隔2~18小时,收集微丝  相似文献   

4.
从实验感染匐行恶丝虫、彭亨丝虫或马来丝虫夜间周期型、亚周期型及白昼亚周期型的5只猫,分别取新鲜末梢血制成薄涂片,同样从自然感染犬恶丝虫的一只狗、感染Breinlia sergenti 的一只蜂猴、感染 Breinliabooliati 的一只大鼠以及感染马来亚班氏丝虫乡村株的一例病人取血制片,另外,还人为地制作混合血片(特别是马来丝虫3种不同株),便于进行细致、更准确的比较。血膜晾干,置水中脱血色素2分钟,晾干,在4C 纯  相似文献   

5.
应用6%二甲基亚砜(DMSO)、15%小牛血清的RPMI 1640作为低温保护液。微丝蚴(mf)和感染期幼虫(L_3)经不同时间的液氮内低温保存,其存活率均为96.2%,复苏后mf可在东乡伊蚊体内继续发育到L_3。低温保存321d的L_3经腹腔接种长爪沙鼠,71d后在接种107条L_3的鼠体内检获1条活的雌性成虫。结果还表明,mf或L_3于液氮内保存的时间长短与存活率无明显相关,其形态与未经冷冻的幼虫相同。  相似文献   

6.
脱鞘是班氏、马来和彭亨丝虫微丝蚴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因此将微丝蚴的鞘膜去除是体外培养的第一步。研究微丝蚴鞘膜在蚊体内的作用也需从血液内分离微丝蚴并将其鞘膜除去。本文介绍一种改进了的从小量血液样本中收集彭亨丝虫脱鞘微丝蚴的方法,即将脱鞘和/或带鞘微丝蚴通过琼脂糖凝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印度喀拉拉邦对当地60例马来丝虫和27例班氏丝虫感染者作了微丝蚴周期性的观察和分析。在24小时内,每2小时取血1次,制作涂片3张,每张涂片血量为20立方毫米,染色后作微丝蚴计数。根据不同时间微丝蚴计数的结果,马来丝虫微丝蚴的高峰在22时至2时之间,有时出现两个高峰,前1个高峰较后1个高峰为低。班氏丝虫微丝蚴只有1个高峰,2时左右开始上升,于4时达高峰,以后很快下降。两种丝虫微丝蚴都是夜间周期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一种快速、封片染色法,只需在60~64℃染色3~7分钟,比历时45~60分钟的微丝蚴常规染色法省时得多。先制备苏木素溶液。将1克苏木素粉和0.5克硫酸铁铵溶于100毫升45%的醋酸。再制备Hoyer封片液,将30克阿拉伯胶和20克氯醛合水溶于50毫升蒸馏水。将1份苏木素溶液和1份Hoyer封片液混合,每20毫升的混合液中加0.5毫升甘油,即得封片染液,最好放置10天后使用。  相似文献   

9.
帝汶丝虫(Brugia timori)分布于东帝汶和印尼东南部的小巽他群岛。这种丝虫也寄生于人体的淋巴系统,在许多方面与马来丝虫近似,过去长期将这两种丝虫混淆。最近 Partono 等(1977) 根据成虫形态的不同,正式将帝汶丝虫确定为独立的种,并对成虫  相似文献   

10.
从感染丝虫阳性沙鼠腹腔获取马来丝虫微丝蚴,以TCS液洗涤后,采用14%聚乙烯吡咯酮(PVP)和5%二甲亚砜(DMSO)两种低温保护剂,各分为4组:甲组为保护剂中各加1滴吐温80(Tween—80),进行冷平衡(Cold banlance)后以两步法冷冻在液氮(—196℃)中冻存;乙组即仅加保护剂同上法冻存;丙组为保护剂中各加1滴吐温80,置室温中为未冷冻对照组。该实验重复两次。丁组为冻存前未进行  相似文献   

11.
从感染彭亨丝虫和马来丝虫的猫采血(每毫升血加10单位肝素)收集微丝蚴,从感染的棉鼠收集棉鼠丝虫微丝蚴。感染班氏丝虫微丝蚴的血来自坦桑尼亚(1973年起保存于液氮内)。用5微米核孔薄膜滤过器分离微丝蚴,洗涤滤膜,将微丝蚴混悬于 pH 7. 4的Hanks 平衡盐液(HBSS)中。分别将微丝蚴放在含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肽酶-A、淀粉糖甙酶、甲壳酶、胶原酶、透明质酸酶、神经氨酸酶、肽链内断酶、亮氨酸氨基肽  相似文献   

12.
<正> 丝虫微丝蚴血片保存多年后,往往出现褪色现象。用常规方法重染,效果不理想。本文经试验和比较,成功地重染了褪色的微丝蚴血片。现介绍如下: 重染方法 1.将褪色的微丝蚴血片(原经Delafieldis苏木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在体外应用各种合成培养基保存和培养大恶丝虫微丝蚴的结果。所用的不同培养基有:(1)Tobies培养基(双相性的);(2)含胎牛血清的洛克氏液以及(3)含胎牛血清的RPMI1640组织培养基。这些培养基的pH调整到7.2~7.4,每ml培养基加200青霉素和100μg链霉素。  相似文献   

14.
班氏丝虫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淋巴系统的损害,如淋巴水肿、象皮肿、鞘膜积液、乳糜尿。但引起肾脏疾病仅见几例报道,如班氏丝虫病或其它人类丝虫感染引起肾小球  相似文献   

15.
16.
四川省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微丝蚴的周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四川各地53例班氏丝虫病和21例马来丝虫病的微丝蚴周期性。其周期性指数分别为103.85%和112.08%,高蜂时间分别为1:06和1:18,皆为典型的夜现周期性。  相似文献   

17.
淋巴丝虫病流行于热带、亚热带非洲、南美洲、亚洲及大洋洲,在这些地区大约7.51亿人口受淋巴丝虫感染的威胁,7 800万人已感染,其中90%以上感染班氏丝虫。丝虫病控制计划的重要目标是清除体内微丝蚴,阻断传播,因此需要进行微丝蚴的检测。传统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的目的是发展一种在能繁殖的条件下产生活的脱鞘微丝蚴,提供适于体外培养研究的幼丝虫。用5微米微孔薄膜滤器过滤,将微丝蚴与阳性猫血的红细胞分离。将滤器洗后并将微丝蚴悬浮在 pH7. 4的 Hank 氏缓冲盐溶液(HBSS)中。实验包括微丝蚴在 HBSS 溶液内各种酶溶液中温育。使用前立即配制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从流行病学观点出发,对亚周期型马来布鲁丝虫(Brugia malayi)、周期型马来布鲁丝虫、彭亨布鲁丝虫(B.pahangi)、树鼩布鲁丝虫(B.tupaiae)及班氏吴策丝虫(Wuchereria bancrofti)的微丝蚴一些形态上的差别进行了观察。亚周期型和周期型马来布鲁微丝蚴分别取自泰国南部陶公府和春蓬地区的人血;彭亨布鲁微丝蚴取自保种的猫血;树鼩布鲁微丝蚴属于白天周期型,取自泰国西部北碧捕来的普通树鼩(Tupaia glis);周期型和亚周期型班氏吴策微丝蚴分别取自斯里兰卡和泰国北碧的人血。将取得的血液分别制成厚涂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周期型马来丝虫微丝蚴经含20mM CaCl_2的HBSS缓冲液内人工脱鞘后,在28±1℃下,分别培养于添加有5%小牛血清、2mg/ml葡萄糖和600μg/ml谷胺酰氨三种成份的HamF12、TC199和RPMI 1640培养基中,培养至第10天,其发育至腊肠期蚴的比率,分别为38.9%、37.1%和2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