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特异性上调肝细胞中腺苷激酶(ADK)表达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葡萄糖耐量异常与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 2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其中1组通过尾静脉注射将携带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启动子驱动表达ADK的腺相关病毒(AAV8-TBG-ADK)注入小鼠体内(AAV8-TBG-ADK组),另1组注射对照腺相关病毒AAV8-TBG(AAV8-TBG组)。上述2组小鼠接受腺相关病毒注射后,再分别随机分为2个亚组,每亚组5只,分别给予8周普通饮食或高脂饮食。造模过程中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造模结束后处死小鼠,采用蛋白质印迹法与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肝脏ADK表达,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小鼠葡萄糖耐量情况,H-E染色、油红O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改变及脂滴沉积,qRT-PCR检测小鼠肝组织中糖异生相关基因[葡萄糖-6-磷酸酶(G6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和脂肪生成相关基因[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脂肪酸合成酶(FAS)、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1(SCD-1)]的mRNA水平。结果 与普通饮食饲喂小鼠相比,高脂饮食可导致小鼠体质量增加、葡萄糖代谢紊乱和肝脏脂质沉积。与注射AAV8-TBG的小鼠相比,注射AAV8-TBG-ADK特异性上调小鼠肝脏ADK的表达后,对普通饮食和高脂饮食饲喂的小鼠体质量均无明显影响,但可减轻高脂饮食导致的葡萄糖耐量异常和肝脏脂质沉积(P均<0.05),并可抑制高脂饮食饲喂小鼠肝脏糖异生与脂肪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P均<0.05)。结论 利用腺相关病毒特异性上调肝细胞ADK表达可改善高脂饮食导致的小鼠葡萄糖耐量异常与肝脏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高脂饲喂联合链脲佐菌素(STZ)构建Beagle犬T2DM模型,并观察其相关特征。方法 将普通级雄性Beagle犬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高脂组,糖尿病模型组,每组10只。糖尿病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同时在饲喂2个月时注射STZ;高脂组饲喂高脂饲料;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连续饲喂5个月。定期测定动物Lee指数、空腹血糖、胰岛素、尿糖,并在3月时进行OGTT试验,试验结束后进行血脂等血液生化检测和肝、胰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高脂组和糖尿病模型组高脂饲养2个月后Lee指数显著增加(P<0.01),并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伴血脂异常;糖尿病模型组STZ注射后空腹血糖显著升高(P<0.01),且持续3个月维持在高血糖水平;而高脂组的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糖尿病模型组OGTT试验3 h血糖值>11.1mmol/L,且3 h未恢复,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查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和病变。结论 高脂饲料饲喂诱导Beagle犬胰岛素抵抗和高血脂症,但未能形成高血糖状态,而高脂饲料饲喂联合注射STZ后Beagle犬在出现高血脂症的同时发生胰岛素抵抗,与人类T2DM的胰岛素抵抗伴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血脂等典型症状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高糖高脂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对版纳微型猪糖、脂代谢紊乱、肝组织病理改变及其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磷酸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高糖高脂联合低剂量STZ诱导云南版纳微型猪2型糖尿病模型,每月末测定血糖、血脂、胰岛素,HE、PAS和苏丹Ⅳ染色观察肝脏显微结构。12个月末处死动物,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肝组织 PKB mRNA和总蛋白表达及PKB丝氨酸473(PKB-Ser473)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喂养12月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显示高血糖、血脂障碍及胰岛素缺乏(P<0.05)。肝脏脂肪病变,肝糖原合成显著减少;PKB mRNA及蛋白表达增高(P<0.05),但PKB磷酸化降低(P<0.05)。结论 高糖高脂联合STZ可诱导版纳微型猪发生胰岛素抵抗、糖尿病,促进肝脏脂质蓄积,抑制糖原合成,可能与信号分子PKB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胰岛素抵抗贯穿于2型糖尿病的全过程,是2型糖尿病的病理学基础。骨骼肌是机体最大的胰岛素靶器官,是转运葡萄糖的主要场所,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骨骼肌相关性引起我们的兴趣。本课题拟建立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模型,用黄芩苷和运动训练进行干预,初步观察药物和运动干预对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方法】 将64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喂食:空白组、运动组、黄芩苷组、运动+黄芩苷组;高脂喂食:高脂空白组、高脂运动组、高脂黄芩苷组、高脂运动+黄芩苷组。用高脂饲料喂养高脂组小鼠14周,测定体重、空腹血糖和糖耐量、胰岛素耐量指标,建立高脂小鼠模型,同时以正常饲料喂养正常组小鼠14周作为对照。 随之,给予相应组别灌胃黄芩苷或者进行运动训练11周,分别测定各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肌酸激酶等含量。取骨骼肌制作切片,油红染色观察脂质沉积的情况。黄芩苷剂量为(每日200 mg/kg);运动组小鼠用YLS-10B轮转式疲劳仪进项训练,20转/min,50 min/d,5 d/周。 【结果】 与高脂空白组相比,高脂黄芩苷组小鼠的体重、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下降,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脂质沉积减少;与高脂空白组相比,高脂运动组小鼠的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下降,体重、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都有下降趋势,脂质沉积减少。与高脂运动组相比,高脂运动+黄芩苷组小鼠的空腹血糖和总胆固醇明显下降,体重、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下降趋势,高密度脂蛋白有升高趋势,脂质沉积减少。 【结论】 黄芩苷和运动训练对高脂小鼠均具有降脂作用、对高脂小鼠的异常糖代谢均具有改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作用,可能与改善骨骼肌的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5.
链尿佐菌素加高糖高脂饮食复制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链尿佐菌素加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方法SD雄性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3周后,采血检测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按25mg/g体重剂量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尿佐菌素,3d后,行糖耐量实验,对糖耐量异常大鼠继续喂以高糖高脂饲料,在第2、第4周再两次采血检测糖尿病鼠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高脂喂养大鼠血清胰岛素明显上升(P〈0.01),但血糖无变化(P〉0.05),糖尿病鼠血糖及血清胰岛素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糖高脂喂养能致大鼠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辅以小剂量一次性注射链尿佐菌素而造成的糖耐量异常,可成功复制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不同高脂饲料喂养时间对诱发型2 型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侧肾动脉结扎+ 高脂饲料喂养+ 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造模,结扎单侧肾动脉后,DN1 组及DN2 组分别予高脂饲料喂养4 周或8 周,其后予STZ 30 mg/ kg 腹腔注射,比较两组大鼠在STZ 注射4 周后及实验结束时的UAER,观察两组大鼠血糖?体重?HOMA-IR?肾指数及肾脏病理等情况?结果 STZ 注射4 周后,两组大鼠均可出现UAER 的升高,且DN2 组UAER 明显高于DN1 组( P <0.01)?第12 周末,DN1 组与DN2 组肾组织HE 染色均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肥大,系膜基质增多;肾小囊腔狭窄等病理改变?DN2 组体重高于DN1 组( P < 0.01),肾指数低于DN1 组( P < 0.01),而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HOMA-IR 及UAER 与DN1 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 0.05)?结论 延长高脂饲料喂养时间能够加重DN 肾损害,但有可能会推迟干预时间,因此在试验中应权衡选择?  相似文献   

7.
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结合慢性应激促进大鼠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结合慢性应激对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雄性大鼠分为普通饲料组、高脂高糖饲料(HFSD)组、普通饲料结合慢性应激(CS)组和高脂高糖饲料结合慢性应激(HFSD+CS)组。实验持续10周后,测量血脂、血糖及血胰岛素,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检测胰岛素抵抗,并检测肝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 mRNA表达。结果: HFSD组、CS组和HFSD+CS组均表现胰岛素抵抗,且HFSD+CS组抵抗作用最明显。血脂异常、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肝细胞PPAR-α mRNA表达下降在HFSD+CS组中也最明显。慢性应激结合高脂高糖饲料对胰岛素抵抗程度、高血糖及高游离脂肪酸状态产生明显的交互作用。结论: 慢性应激结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可起协同作用,促进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其产生原因主要与高血清游离脂肪酸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运动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模型,为Ⅱ型糖尿病运动处方的建立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SPF级雄性8周龄Wistar大鼠45只,随机抽取32只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7周的基础上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缓冲液,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正常大鼠和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组)、单纯运动组(CE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糖尿病运动组(DME组)。运动组采用改进的Ploug训练方案,60 min/d,每周训练6 d,共训练8周。分别在高脂饲料喂养7周后尾静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造模后基线时间和运动8周末尾静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FBG),运动8周末眶后取血测定血清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①7周高糖高脂喂养后,与正常组相比,高脂组FBG、FINS和HOMA-IR含量显著升高。②8周运动干预后,DM组和DME组FINS水平显著低于C组和CE组,FBG和HOMA-IR显著高于C组和CE组;DME组FINS水平显著高于DM组,FBG和HOMA-IR显著低于DM组。DM组和DME组体重显著低于C组和CE组;DME组与DM组、CE组与C组组间体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①7周高糖高脂喂养联合一次性腹腔注射STZ (30 mg/kg)成功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② 60 min/d共8周的游泳运动模式能够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是研究运动锻炼预防和改善糖尿病机理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左归降糖舒心方对高脂饮食转基因2型糖尿病MKR小鼠糖脂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用左归降糖舒心方干预治疗高脂饮食转基因2型糖尿病MKR小鼠,采用电化学法测定空腹血糖浓度,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和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胰岛素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高脂饲料喂养的MKR小鼠空腹血糖高于MKR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胰岛素、血脂(TC、LDL-C、HDL-C)、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高于MKR组(P<0.01),而三酰甘油(TG)下降,低于MKR组(P<0.01)。经左归降糖舒心方或文迪雅干预治疗后,除左归降糖舒心方低剂量组血糖和hs-CRP下降不显著(P>0.05),其他各组MKR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TG、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0.01),TC和LDL-C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归降糖舒心方高剂量组HDL-C显著上升(P<0.01),而文迪雅组升高不显著(P>0.05)。左归降糖舒心方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左归降糖舒心方能调节高脂饮食MKR小鼠糖脂代谢、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保护血管、降低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链脲佐菌素(STZ)加高脂高糖饲料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可靠性。方法:50只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1w,随机分为两组,普通饲料组20只和高脂高糖组30只。普通饲料组以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高糖组先喂以高脂高糖饲料6W,由尾静脉采血测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然后按30mg/Kg腹腔注射1%的STZ溶液,1次/w,连续腹腔注射2次,1w后测血糖。以连续2次空腹血糖≥7.8mmol/L为造模成功,共25只。两组大鼠于高脂高糖组大鼠给予STZ后第2周、第4周测定空腹血糖和口服糖耐量。结果:与普通饲料组比较,饲养6W后高脂高糖组大鼠胰岛素水平升高(P〈0.05),高脂高糖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P〈0.01);给予STZ后2w高脂高糖组大鼠空腹血糖、2h血糖较普通饲料组升高(P〈0.01):给予STZ 4W后空腹血糖、1h血糖、2h血糖较普通饲料组大鼠升高(P〈0.01)。结论:STZ加高脂高糖膳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升高,口服糖耐量异常,出现了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种模型可靠,理想,简单,费用低,容易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链脂肪酸辛酸和癸酸对kkay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4-5周龄雄性kkay小鼠36只,随机分为高脂饲料添加辛酸组(C8),高脂饲料添加中癸酸组(C10)及高脂饲料添加油酸组(0A),每组12只,喂饲12周.观察各组小鼠体重、饲料消耗量、食物功效比、血糖的差异.结果 喂养12周后,与油酸组相比,辛酸和癸酸组kkay小鼠体重、体重增加值以及体脂肪量均低于油酸对照组.相对于油酸组,12周后癸酸组空腹血明显降低(P<0.05);在葡萄糖耐量试验中,与油酸组比较,癸酸组在给予葡萄糖后0.5h血糖明显降低(P<0.05);给予葡萄糖1h和2h后癸酸组血糖仍然较低,与油酸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癸酸组血糖曲线下面积明显低于油酸对照组.结论 在能量摄入相同前提下,中链脂肪酸辛酸和癸酸都能降低高脂肪饲料导致的体重增加和体脂肪量,降低糖尿病kkay小鼠空腹血糖,此外癸酸还能改善葡萄糖耐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基因缺陷型2型糖尿病模型动物db/db小鼠的早期生物学特性,为db/db小鼠应用于降糖药物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db/db小鼠为模型组动物,db/m小鼠为对照组动物,测定两组小鼠的体质量、食量、饮水量、空腹血糖、正常饮食血糖、糖耐量、胰岛素耐量;于第14周眼底静脉丛取血,分离血清,测定糖化血清蛋白(GS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取肝、胰腺、腹部脂肪等主要脏器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b/db小鼠体质量、食量、饮水量显著增加;空腹血糖及正常饮食血糖显著升高,整个实验期血糖水平稳定;糖耐量异常、胰岛素耐量异常,对外源胰岛素敏感性显著降低;血清GSP、TG、TC含量显著升高,腹部脂肪质量显著增加,肝组织不同程度的空泡变性,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体积增大,胰腺中胰岛细胞胞浆减少、血管扩张。结论 db/db小鼠早期脂质代谢紊乱,血糖、血脂显著升高,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异常,血糖水平稳定,是研究2型糖尿病较为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分析高糖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大鼠和相同饲料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特点。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和高脂组(HF组)分别给予正常饲料或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8周后HF组中选取肥胖大鼠再次随机两组,一组为糖尿病组(DM组),注射小剂量STZ 30 mg/kg;另一组为肥胖组(OB组)。各组继续原饲料喂养并观察4周。测定大鼠体质量、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并进行腹腔内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 高脂联合注射STZ后,DM组逐渐出现了多饮、多食、多尿和体质量减轻的特点。第12周末,DM组空腹血糖高于OB组(P<0.01),胰岛素敏感性低于OB组(P<0.01),葡萄糖耐量、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程度大于OB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高于OB组(P<0.01)。结论 持续高糖高脂饮食能够诱导大鼠出现糖调节受损、胰岛分泌功能减退以及脂代谢紊乱。高脂联合注射STZ后,糖尿病大鼠的上述受损幅度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菩人丹对肥胖小鼠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为中药复方菩人丹调节糖脂代谢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ob/o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菩人丹组,后者给予菩人丹干预15周,以C57BL/6J为空白组。测定小鼠空腹体质量、内脏脂肪指数、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及血脂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评价胰岛素抵抗与分泌水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考察ob/ob小鼠对葡萄糖的耐受性;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睾周脂肪细胞形态。[结果]模型组ob/ob小鼠的空腹体质量、内脏脂肪指数、OGTT曲线下面积、血脂水平与HOMA-IR均显著升高,ISI显著下降;菩人丹对ob/ob小鼠空腹体质量、内脏脂肪指数及糖耐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菩人丹能够降低ob/ob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HOMA-IR,升高ISI,同时使ob/ob小鼠睾周脂肪细胞排列相对规则有序。[结论]经15周观测,模型组ob/ob小鼠已形成肥胖、血脂紊乱、糖耐量损伤以及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前期模型复制成功;菩人丹有效改善了ob/ob小鼠糖脂代谢紊乱,增强了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了胰岛素抵抗程度,表明菩人丹对糖尿病前期向2型糖尿病发展有确切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不同时间点2 型糖尿病(T2DM)小鼠模型代谢指标、血清胰岛素、心功能等指标,明确T2DM 小鼠模型发生病理改变的时间。方法 雄性8 周C57BL/6 小鼠采用高脂联合链脲佐菌素(STZ)方法复制T2DM 动物模型,在STZ 注射不同时间点,罗氏血糖仪测量小鼠空腹血糖。用Elisa 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胰岛素,应用小动物超声检测小鼠左心室功能。苏木素- 伊红染色及Masson 染色观察心脏大小形态及心肌纤维化情况。结果 STZ 注射1 周后实验组小鼠空腹血糖升高,2 周后出现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异常;8 周时,清胰岛素异常及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并出现左心室肥厚和纤维化;12 周时出现左心室扩张,纤维化加重。结论 STZ 注射2 周小鼠空腹血糖升高,8 周时血清胰岛素降低,并发生左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下降,12 周时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为研究T2DM 的发病机制及干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尝试利用不同升糖指数(GI)饮食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波动模型。方法应用高糖高脂饲料喂食联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2型糖尿病(T2DM)大鼠,根据血糖和体重水平将其分为高GI饮食组(波动组)和低GI饮食组(稳定组),然后采用定时投食的方法,高GI组喂以高GI饲料,低GI组喂以低GI饲料。7天后经尾静脉采血法测定各组大鼠三餐前及餐后2h血糖,连续测定5天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应用ELISA法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胰高血糖素(glucagon)和胰岛素(insulin)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度指数(ISI)、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稳定组和波动组糖尿病大鼠体重、血清FBG、TC和TG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波动组和稳定组大鼠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均显著升高,ISI显著降低(P<0.01),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稳定组和波动组糖尿病大鼠MAGE和LAGE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稳定组相比,波动组MAGE和LAGE水平明显增加(P<0.01)。结论在不影响大鼠整体血糖水平的情况下,高GI饮食组糖尿病大鼠比低GI饮食组大鼠具有更加明显的血糖波动。运用高GI饮食和低GI饮食喂养2型糖尿病大鼠可以成功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波动模型,且该模型可保证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考察妊娠糖尿病小鼠机体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妊娠小鼠建立妊娠糖尿病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正常组(NB)、正常饮食妊娠组(NP)、高脂高糖饮食未妊娠组(HB)和妊娠糖尿病模型(HP)组,收集小鼠尿液,应用GC-MS的方法检测各组小鼠尿液中代谢物,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各组小鼠尿液进行代谢组学的分析。观察各组间代谢轮廓差异并寻找生物标志物。结果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能将样本分开,谱库分析得到18种生物标志物。结论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代谢组学可以很好的从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过程反应妊娠糖尿病的发生情况,为妊娠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蛋白表达和泛素化水平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20只8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饲料喂养,n=10)和胰岛素抵抗组(高脂饲料喂养,n=10)。8周龄KKAy小鼠8只,高脂饲料喂养,为2型糖尿病组。检测各组小鼠体重、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12周后免疫印迹检测各组动物肝组织IRS-1的表达量,同时采用剥离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IRS-1的泛素化水平。结果:高脂喂养12周后C57BL/6J小鼠出现胰岛素抵抗,KKAy小鼠出现肥胖和糖尿病。2型糖尿病组IRS-1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胰岛素抵抗组(P<0.05),而IRS-1的泛素化水平则显著高于胰岛素抵抗组(P<0.05),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时IRS-1的表达下调,IRS-1泛素化水平增加是导致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