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杰 《华西医学》2014,(7):1205-1207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及心功能不全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60岁以上的门诊或住院高血压患者11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试验组59例。对照组给予比索洛尔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试验组给予坎地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心肌质量及左心室质量指数与治疗前后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血分数与E/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比索洛尔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或坎地沙坦均能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逆转左心室肥厚与心功能不全,但比索洛尔联合坎地沙坦的效果优于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2.
3.
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对左心室肥厚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115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非杓型组和杓型组,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观察并比较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血压节律以及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特点。结果:非杓型组24小时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明显高于杓型组。非杓型组较杓型组左心室重量及左心室重量指数明显增加,舒张早期血流(E波)的峰值流速减慢;心房收缩期血流(A波)的峰值流量增大;心房收缩期的峰值流量/舒张早期血流的峰值流速比值加大。结论:非杓型组较杓型组的左心室肥厚和左心室舒张功能减弱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观察富马酸比索洛尔(VSP)治疗Ⅰ、Ⅱ期原发性高血压30例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BSP每次25~20mg,每日1次,6周后血压由23.3±2.1/14.0±0.5kPa降至18.7±1.2/11.4±0.5kPa,降压显效率86.7%,总有效率100%。24小时动态血压谷:峰(T/P)比值为:收缩压74.3%,舒张压70.0%。毒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降压安全性比较评价比索洛尔的安全性。方法 186例门诊和住院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被随机分为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组,观察患者12周。比索洛尔治疗组首次给予1.25mg的剂量,美托洛尔给予6.25mg的首次剂量。如果不出现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应当根据血压调整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的剂量。结果 比索洛尔治疗组在首次剂量后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低于美托洛尔治疗组,在治疗12周后,比索洛尔治疗组支气管炎和呼吸困难的发生率低于美托洛尔治疗组。结论 比索洛尔在降压方面是一个更安全的β-受体阻滞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和和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受试者停服务种药物2周,每人卡维地洛5-10mg/次,1-2次/d,连续服药6个月,观察用药前后患者血糖、血脂、血尿酸,血压和左心室肥厚的变化以及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动脉收缩 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有显著下降,左心室肥厚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舒张功能有明显改善,对TC、HDL-ch,血糖、血肌酐及血尿酸无显著影响。结论:卡维地洛地对高血压患者的疗效确切,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减轻左心室肥厚,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对高血压合并心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的患者较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左室肥厚 (L VH)与内皮功能改变间的关系。方法 超声心动图了解 55例无并发症的 EH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的心脏结构功能 ,利用高分辨超声技术观察受检者的肱动脉充血后反应性扩张 (DTRH)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的变化 (DTNG)。结果  L VH (2 4/ 55)和非 L VH (3 1/ 55)患者的 DTRH均较正常组减小 ,且前者较后者的 DTRH进一步显著减小 [(4.18± 2 .12 ) % vs (8.2 4± 1.65) % ,P<0 .0 0 0 1]、左室质量指数 (L VMI)增大 [(154.81± 2 8.3 1) g/ m2 vs (98.2 9± 15.76) g/ m2 ,P<0 .0 0 0 1] ,而 DTNG及年龄、血压、血脂、血糖等无显著性差异。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 :EH患者的 L VMI与 DTRH呈负相关 (r=-0 .59,P<0 .0 0 0 1)、与舒张压 (DBP)及平均压 (MBP)呈正相关 (r=0 .2 8、 0 .3 0 ,P<0 .0 5) ,但多元回归分析表明L VMI仅与 DTRH有良好相关性。结论  EH患者左室肥厚与血管内皮功能减退 (ED)改变密切相关 ,ED可能不依赖血压独立参与左室肥厚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对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高血压患者(1级22例,2级18例)使用比索洛尔5 mg和氯沙坦50 mg,连服6个月,不改变用药量,并于治疗前后用M超和二维超声测定左室舒张功能.结果 治疗6个月,血压由(169±6)/(99±7)mm Hg(1mm Hg=0.133kPa),降到(113±7)/(74±9)mm Hg,治疗后左室舒张功能的左室舒张早期流速峰值(PE)和舒张早期流速积分(SE)明显增高.舒张晚期流速峰值(PA)明显降低,虽舒张晚期流速积分(SA)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PE由0.81±0.12降到0.56±0.25(P<0.01).结论 比索洛尔、氯沙坦联合治疗对左室舒张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的降压疗效及对维吾尔族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30例1~2级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口服厄贝沙坦150~300mg治疗6个月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治疗前后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及E峰减速时间(DT),计算E/A比值。结果患者治疗12周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血压明显下降(P〈0.05),E明显升高、A明显降低(P〈0.05),E/A值明显升高(P〈0.05)。LVID、IVST、LVPWT、LVMI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显著降低血压,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1.
比索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评价比索洛尔治疗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比索洛尔治疗 ,根据血压变化逐渐加大剂量至患者所能耐受最大量 ,连续服药 8周 ,动态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血液生化值变化。结果 服药后总血压负荷值明显降低 ,各时点血压均值明显下降。比索洛尔的收缩压及舒张压谷峰比值分别为 6 8.6 %和 6 5 .0 % ,平均 6 6 .1%。用药前后血糖、血脂、电解质及肌酐浓度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高选择性 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可有效、安全、便捷地治疗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血压无症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BNP水平与LVEF,比较富马酸比索洛尔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无症状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2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组(A组):50例心功不全者均起始服用美托洛尔25mg/d,2w后改为47.5mg/d,4w后改为95mg/d,并根据病情及药物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至最大剂量200mg/d。富马酸比索洛尔组(B组):50例心功不全者起始剂量为1.25mg/d,根据病情及药物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至最大剂量10mg/d。观察用药1年后BNP水平与LVEF的变化。结果两组BNP水平与心功能指标都得到明显的改善;A组的BNP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15),而A组的LVEF明显高于B组(P=0.000)。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高血压无症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效果优于富马酸比索洛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患者中不同类型β受体阻滞剂对心率、血压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将7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美托洛尔组(37例)和比索洛尔组(35例)。在其他治疗相同的基础上,美托洛尔组给予美托洛尔25-50 mg·d^-1,口服,12个月为1个疗程;比索洛尔组给予比索洛尔5-15 mg·d^-1,口服,1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的变化及并发症(缓慢型心律失常、传导阻滞、药源性低血压、心功能不全或心功能不全加重等)的发生情况。结果美托洛尔组的心率、血压达标率分别为89.2%、86.5%;比索洛尔组心率、血压达标率分别为91.4%、83.2%。2组心率、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均无缓慢型心律失常、传导阻滞、药源性低血压、心功能不全或心功能不全加重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比索洛尔组在心率控制方面稍优于美托洛尔,血压控制方面稍差于美托洛尔,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并与二尖瓣血流频谱作对比。方法 研究对象为35例临床与超声诊断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高心组)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心尖四腔观,选取室间隔中段,左室侧壁中段,二尖瓣环-室间隔交界处、二尖瓣环一侧壁交界处为取样点,分别显示各部位组织的运动情况,并测量心肌收缩峰速度(Vs)、心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及VE与VA比值(VE/VA)。常规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与DTI参数作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心组室间隔中段,侧壁中段、二尖瓣环VE、VE/VA均显著下降,各部位VE/VA均与二尖瓣血流频谱E/A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DTI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诊断灵敏度高于二尖瓣血流频谱。结论 DTI技术可以定量评价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并且比常规脉冲波多普勒二尖瓣血流参数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6.
缬沙坦逆转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镜  蔡琳  王伟  唐炯  罗俊  燕纯伯  邓晓奇 《华西医学》2009,(7):1818-1820
目的:观察缬沙坦逆转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试验,11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患者,服用缬沙坦80~160mg/d,共36周,随访患者血压、超声心动图及不良反应。结果:116例患者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P〈0.05),左心室舒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心室后壁厚度(PWT)、左室重指数(LVMI)均明显减少(P均〈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有效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7.
吴奇志 《新医学》1996,27(7):366-367
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2例的临床观察福建厦门市湖里医院内科吴奇志比索洛尔是新一代高度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我们应用这一新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按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诊断标准[1]随意选择我院1994年2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4 h平均脉压(PP)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36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24 h平均脉压水平各分为3组进行比较。结果:24 h平均脉压与年龄、左心室重量指数、动脉僵硬度指数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脉压升高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自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46例。实验组患者予以比索洛尔治疗,参照组患者予以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糖脂代谢变化及心功能改善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均优于参照组(均 P<0.05),两组患者甘油三酯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均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胆固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均不会对患者的糖脂代谢带来严重影响,且比索洛尔疗效优于美托洛尔,更具有临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者的心率变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 (EH)伴左心室肥厚者的心率变异性 (HRV)变化及与左心室肥厚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 16 8例EH患者和 6 2例正常人 2 4h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H无左心室肥厚组仅相邻正常R R间期差值 >5 0ms的百分比 (PNN5 0 )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而EH左心室肥厚组的各项HRV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EH左心室肥厚组的 2 4h正常R R间期的标准差(SDNN)、5min平均正常R R间期的标准差 (SDANNindex)和 5min正常R 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 (SDNNin dex)又显著低于EH无左心室肥厚组 (P <0 0 1,P <0 0 1,P <0 0 5 )。结论 EH左心室肥厚患者的HRV降低 ,HRV与左室肥厚的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