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异丙酚脑保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研究证实,异丙酚能够对缺血性神经损伤提供保护效应。介绍了近年来异丙酚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产生脑保护的相关机制,并探讨了实现脑保护效应的合适异丙酚浓度以及脑保护临床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异丙酚的血药浓度与临床效应的关系 总被引:42,自引:5,他引:42
为评价静注异丙酚(2.5mg/kg)后浓度效应关系,16例择期手术病人分为连续硬膜外阻滞组(n=6)和全麻组(n=8),给药后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和潮气量,观察病人意识丧失,朦胧,时空定向能力,能否按指定行事,以及有无记忆缺失,同时测定血药浓度。结果表明:(1)全麻病人和连续硬膜外阻滞病人药代动力学无明显差异;(2)术中维持理想的麻醉状态血药浓度在2.5μg/ml左右,镇静和催眠状态血药浓度为1.5 相似文献
3.
芬太尼在异丙酚诱导期间对脑电双频指数及血压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在异丙酚诱导期间 ,不同剂量芬太尼对脑电双频指数 (BIS)为参考指标的皮层功能状态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血压心率变化。方法 :选择 40例ASAⅠ~Ⅱ级病人 ,随机分成四组 :Ⅰ组为对照组 ,Ⅱ、Ⅲ、Ⅳ组分别接受芬太尼 2 μg/kg、4μg/kg、8μg/kg ,静注生理盐水或芬太尼后 ,通过输液泵持续输注异丙酚使BIS稳定在 45± 5并维持 3分钟后插管。试验采用双盲法。结果 :置喉镜插管后 ,Ⅰ、Ⅱ组血压、心率较基础值明显升高 ,Ⅲ、Ⅳ组则升高不明显(P >0 0 5)、插管刺激使Ⅰ、Ⅱ、Ⅲ组BIS较插管前明显升高 ,而Ⅳ组BIS升高却不明显。SEF对插管刺激缺乏特异性变化。结论 :4μg/kg以上的芬太尼可以有效减弱插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 ,而 8μg/kg的芬太尼才可削弱置喉镜插管对皮层状态的激活 ,BIS不能预测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4.
5.
浅低温体外循环围术期异丙酚的脑保护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不同剂量异丙酚的脑保护效应。方法择期心内直视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成三组,低剂量异丙酚组(3 mg·kg-·h-1),高剂量异丙酚组(6mg·kg-·h-1)及咪唑安定组(0.2 mg-kg-1·h-1,对照组)。于CPB开始前(A点),NPT降温稳定期(B点),复温至鼻咽温(NPT)36℃(C点),CPB结束后30 min(D点),CPB结束后4-6 h(E点),CPB结束后24 h(F点)同步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检测脑氧合、脑代谢状况和血浆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低剂量异丙酚组有30%的病人在复温期出现脑氧合失衡,但能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降低乳酸生成率(CLP)、脑乳酸氧指数(LOI);咪唑安定组可以较好改善脑氧合状况。对自由基、CLP和LOI无抑制作用;而高剂量异丙酚组可以改善脑氧合状况,抑制自由基的生成,降低CLP和LOI,但血压下降明显。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高剂量异丙酚(6 mg·kg-1·h-1)可以改善脑氧合,抑制自由基生成,降低CLP及LOI,具有较好的脑保护效能。 相似文献
6.
既往研究表明 ,短暂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后 2~ 3d ,海马CA1区发生延迟性神经元死亡 (delayedneuronaldeath ,DND) [1 ,2 ] 。异丙酚有着与巴比妥类药相似的代谢和脑血管作用[3 ] ,但其脑保护机制 ,特别是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其对DND的保护机制 ,研究还不深入。本研究应用沙鼠脑缺血 再灌注 72h模型 ,观察异丙酚对DND的保护作用 ,并通过荧光标记的差异显示聚合酶链反应(differentialdisplaypolymerasechainreaction ,DD PCR)分析基因表达的改变。材料和方… 相似文献
7.
8.
肌松药对异丙酚诱导期脑电熵和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库溴铵、琥珀胆碱对异丙酚诱导期脑电熵和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的影响。方法:靶控输注异丙酚进行诱导,当患者OAA/S评分≤1分时置入喉罩,机械通气。调节异丙酚靶控浓度,使效应室浓度(effect-site concentration,Ce)维持在2.0μg/mL或3.0μg/mL,稳定5min。维库溴铵2.0组(V2.0组)和维库溴铵3.0组(V3.0组)分别在异丙酚Ce稳定在2.0μg/mL或3.0μg/mL时静脉推注维库溴铵0.1mg/kg,琥珀胆碱2.0组(S2.0组)和琥珀胆碱3.0组(S3.0组)则静脉推注琥珀胆碱1mg/kg,两组对照组(C2.0组,C3.0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麻醉诱导前、肌松药静脉推注前(基础值)及静脉给药后第1~5分钟的BIS、反应熵(respect entropy,RE)、状态熵(state entropy,SE)。结果:与基础值比较,V2.0组、S2.0组和C2.0组静脉给药后BIS、RE、SE下降(P〈0.05),V3.0组和S3.0组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2.0组和S3.0组在给予琥珀胆碱后第2分钟时点RE、SE升高(P〈0.05),但BIS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2.0组、V3.0组、S2.0组和S3.0组分别与相同异丙酚Ce对照组比较,静脉推注肌松药前后SE、BI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RE在给予琥珀胆碱后第2分钟时点升高(P〈0.05)。结论:肌松药对脑电熵和BIS的影响与镇静深度有关,在较浅的镇静状态下,肌松药可引起BIS、RE、SE数值下降;肌松药对脑电熵和BIS的影响与肌松药的种类无关。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异丙酚在全麻诱导插管期间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观察异丙酚在全麻诱导插管期间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并与硫喷妥钠进行临床比较。择期手术病人20例,随机分为二组,即异丙酚组(P组)和硫喷妥钠组(T组),每组各10例。诱导方法为静注异丙酚2.5mg/kg或硫喷妥钠6~7mg/kg和琥珀酰胆碱1.5~2.0mg/kg后气管插管。应用BoMedNCCOM3-R7无创心功能监测仪分别在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5min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诱导后P组的血压和RPP明显降低而HR稍减慢,其血压下降的幅度比T组显著,而静注硫喷妥钠后HR明显增快,RPP反而增高,说明异丙酚可能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在插管后即刻P组的血压、RPP和HR上升幅度比T组小,说明应用异丙酚时插管刺激引起的高血压反应比硫喷妥钠弱。上述表明异丙酚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全麻诱导药,在老年人和其他方面的应用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异丙酚与依托咪酯麻醉诱导中血皮质醇和血糖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异丙酚与依托咪酯麻醉诱导过程中血糖和皮质醇的变化 ,以评价两药物对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40例ASAⅠ~Ⅱ级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 ,随机分为异丙酚组 (A组 ,n =2 0 )和依托咪酯组 (B组 ,n =2 0 )。麻醉诱导A组异丙酚 2mg/kg、B组依托咪酯 0 4mg/kg ,加用芬太尼 2 μg/kg、阿曲库铵 0 5mg/kg。结果 :(1)诱导后血糖A组由 4 5 9± 0 6 7mmol/L增至 4 93± 0 6 3mmol/L ;B组由 5 0 4± 0 5 0mmol/L增至 5 6 7± 0 80mmol/L(P <0 0 5 )。 (2 )血皮质醇A组由 13 6± 5 17μg/L降至 10 4± 5 5 6 μg/L ;B组由 12 3± 5 18μg/L降至 8 37±4 13μg/L(P <0 0 5 )。 (3)诱导后 5分钟 ,A组BP、HR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而B组则上升 (P <0 0 5 ) ,10分钟后恢复至诱导前水平。结论 :异丙酚与依托咪酯均能抑制麻醉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但异丙酚比依托咪酯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4.
异丙酚对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单肺通气(OLV)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观察组用异丙酚6-12mg.kg^-1.h^-1静注,对照组用不抑制HPV、对Qs/Qt无影响的普鲁卡因40-60mg.kg^-1.h^-1静滴。观察两组OLV不同时期Qs/Qt、PaO2、PvO2、PaCo2和PH变化。结果:OLV时两组病人Qs/Qt和PaO2组内不同时值或组间同时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相似文献
15.
异丙酚麻醉在心胸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和方法:40例心胸手术应用异丙酚麻醉。其诱导剂量为1~1.5mg/kg,维持量为1.72~4.96mg·kg-1·h-1。结果:诱导期低血压1例,心动过缓1例。维持期心动过缓1例。10例在诱导时采用无创心功能测定,资料显示诱导后CI、SI和EVI分别下降9.6%±5.5%、12.0%±8.0%和7.8%±5.8%(P均<0.05)。20例在诱导时血液动力学监测显示,诱导后SBP、DBP和MAP分别下降15.2%±2.4%、14.9%±3.8%和15.1%±2.8%(P均<0.05)。结论:异丙酚具有起效快、苏醒快、麻醉深度易于调节等优点。但该药对循环功能仍有相当程度影响。因此,在老年、高血压、心功能差的病人,诱导时减量为妥。另外合并使用潘库溴铵可有效预防心动过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在小儿斜视手术麻醉中采用七氟醚与丙泊酚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0月-2023年
10月收治的72例斜视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输注丙泊
酚,观察组吸入七氟醚,比较两组生命体征、麻醉恢复情况、躁动发生率。结果 两组DBP、SBP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T2、T3、T4、T5时刻HR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PACU停留
时间、Steward达到4分时间长于对照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短
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期、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斜视手术麻醉中使用七氟醚吸入的效果更好,能改善患儿生命
体征,加快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异丙酚麻醉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异丙酚麻醉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在8例非肥胖ASAⅠ-Ⅱ级患者使用异丙酚2mg/kg,静脉诱导前,后5和10分名目气腹(腹内压0.67,1.33和2kPa),反向屈氏卧位后5,20和35分钟。放气后2,15和30分钟,分别测录MAP,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CVP,心输出量(热稀释法)。 相似文献
18.
异丙酚静脉麻醉人工流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6,自引:2,他引:124
目的 :评价异丙酚静脉麻醉人工流产的效应。方法 :16 0 0例ASAⅠ~Ⅱ、妊娠 1~ 3月孕妇 ,80 0例自愿实行全麻人工流产者为治疗组 ,另 80 0例自愿无麻醉人工流产者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两次推注给药法 ,首次给药至深镇静 ,1 5~ 2分钟后再次追加 5 0 %诱导量。观察诱导剂量、诱导过程术中HR、BP、SpO2 变化、恢复时间、副作用、患者满意程度及对照组VAS评分。结果 :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为 5 2 8~ 5 44分钟 ,治疗组异丙酚用量 187 40± 32 18mg ;治疗组术中MAP下降大于 2 0 %的患者为 13 % ,对照组为 39% ;治疗组HR减慢超过 2 0 %为 7 9% ,对照组为 39% ;治疗组恶心和呕吐率分别为 2 1%和 1 9% ,对照组为 2 3 9%和 6 1% ,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对照组 80 1%患者出现人流综合症 ,VAS评分 7 1分 ,而治疗组满意率为 99 4% ,无不满意者 ,麻醉后清醒和定向力恢复迅速。结论 :异丙酚可满足人工流产手术的需要。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明显减低副作用 ,患者满意率提高 相似文献
19.
异丙酚在小儿全凭静脉复合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与方法:在47例ASAⅠ级,年龄8-13.5岁、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小儿,观察异丙酚、芬太尼和琥珀胆碱诱导,以异丙酚-芬太尼和肌松药维持麻醉的效果。结果与结论:用异丙酚诱导麻醉能产生满意的插管条件,并能明显抑制气管的心血管反应,与〉3岁小儿相比,〈3岁小儿的异丙酚讫地用量和和量均明显增高,清醒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地佐辛和丙泊酚联合肿胀麻醉在自体脂肪面部填充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2月于东莞壹加壹整形美容医院接受自体脂肪面部填充术的42例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1例。对照组实施丙泊酚+舒芬太尼+肿胀麻醉,
试验组实施地佐辛+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肿胀麻醉,比较两组PRST评分、术后Aldrete评分及PADS评分。
结果 试验组PRST评分为[0.00(0.00,0.00)]分,低于对照组的[2.00(1.00,3.00)]分(P<0.05);两组术
毕5、10、15 min Aldret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 h PADS评分为[9.00(9.00,
9.00)]分,高于对照组的[8.00(8.00,9.00)]分(P<0.05),试验组术后2、3、4、6 h PADS评分与对照组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肿胀麻醉复合右美托咪定、地佐辛、丙泊酚用于自体脂肪面部
填充术可以降低PRST评分,提高术后1 h PADS评分,对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出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
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