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有高血压病史1年以上的脑梗塞患者56例,用放免分析法测定其血浆和胞脊液心钠素(ANF)、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精氨酸加压素(AVP)水平的变化。结果:高血压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和脑脊液AⅡ和AVP水平均显著增高(P均<0.01);而ANF在血浆中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脑脊液中却变化不明显(p>0.05)。表明此3种调节多肽均参与了高血压性缺血性脑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同时提示,测定脑脊液或血液中AⅡ和AVP的含量变化对判断脑梗塞患者缺血性脑损害程度及恢复情况可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脑脊液及其中10例患者血浆中精氨酸加压素(AVP)、神经降压素(NT)和生长抑素(SS)含量,并与3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脑出血患者脑脊液及血浆中AVP、NT含量显著增高,脑脊液中SS含量降低;血浆AVP、NT含量增高,SS含量无明显变化。提示:AVP、NT及SS参与了脑出血发病的神经化学机制;AVP可能与本病患者脑水肿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脑脊液及其中1例患者血浆中精氨酸加压素、神经降压素和生长抑素含量,并与3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脑出血患者脑脊液及血浆中AVP、NT含量显著增高,脑脊液中SS含量降低,血浆AVP、NT含量增高,SS含量无明显变化,提示:AVF、NT及SS参与了脑出血发病的神经化学机制;AVP可能与本病患者脑水肿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患者ANP,AVP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ANP(心钠素)与AVP(精氨酸加压素)在颅脑损伤后的变化。方法:将52例颅脑损伤患者按GCS分为轻、中、重三组。选择20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为对照组,通过放免测定血浆及脑脊液中ANP与AVP含量的动态变化,采用t检验。结果: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ANP降低而AVP升高,以重型伤的变化最明显。结论:ANP与AVP的代谢异常与颅脑损伤的程度有关,同时也为ANP类似物及AVP拮抗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初步理论依据,证明ANP与AVP参与了颅脑损伤后的病理生理过程,对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生物学方法测定23例老年脑梗塞患者,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1α(6-K-PGF1α)水平,对9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和1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应激状态下血清PAF,TXB2和6-K-PGF1α测定。结果表明,老年脑梗塞患者血浆PAF,TXB2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TXB  相似文献   

6.
采用放射免疫、生物学方法测定23例老年脑梗塞患者,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对9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和1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应激状态下血浆PAF、TXB2和6-k-PGF1α测定。结果表明,老年脑梗塞患者血浆PAF、TXB2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TXB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但PAF、6-k-PGF1α无显著差异(P>0.05)。老年脑梗塞患者应激后PAF、TXB2增加明显(P<0.01),且持续时间长。这些结果表明血浆PAF、TXB2和6-k-PGF1α检测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放射免疫、生物学方法测定23例老年脑梗塞患者,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对9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和1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应激状态下血浆PAE,TXB2和6-k-PGF1α。结果表明,老年脑梗塞患者血浆PAF,TXB2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TXB2与健  相似文献   

8.
内毒素性发热家兔脑腹中隔和血浆精氨酸加压素的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毒素(ET)性发热家兔脑腹中隔区(VSA0和血浆精氨酸加压素(VP)含量的变化及清毒退热煮散剂(QDP)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家兔ET性发热模型。灌胃,观察QDP对家兔体温的影响。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VSA和血浆中AVP含量的变化。结果:QDP能明显抑制ET引起的体温升高,同时伴有VSA和血浆AVP含量明显增加,但对正常体温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浆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和血和紧张素Ⅱ(AT-Ⅱ)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75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0例非颅脑损伤患者和30例健康者的血浆中AVP和AT-Ⅱ含量,进行分析和观察其临床意义。结果 75例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浆中AVP和AT-Ⅱ含量明显高于非颅脑损伤组(P〈0.01),非颅脑损伤组高于健康者组(P〈0.01)。急性颅脑损伤组中AVP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电图(EEG)和脑地形图(BEAM)的脑电活动变化,以探索刺五加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EEG和BEAM研究刺五加注射液治疗2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脑电活动变化,同时以17例正常人EEG和BEAM作对照。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EEG主要表现为指数明显减少〔(8.25±0.75)Hz对(10.50±2.50)Hz,P<0.01〕,波幅明显降低,调节、调幅差;BEAM的主要表现为其能量分布的不对称性明显增高(21.58μV2对±3.50μV2,P<0.01)。治疗后指数上升,波幅明显上升〔(30±10)μV对(85±15)μV,P<0.01〕;同时BEAM脑电能量分布的不对称性得到明显改善,左、右侧的平均差值明显降低(21.58μV2对±3.11μV2,P<0.01)。结论:刺五加注射液具有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功能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单抗ELISA双抗体夹心定量法检测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前二者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后者无明显变化(P>0.1)。提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血栓形成后存在较长时间的凝血活性升高和继发性的纤溶活性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症存在明显纤维蛋白形成和降解,表明血清D-二聚体的测定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凝血-纤溶变化的观察和病情判断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浆中精氨酸加压素(AVP) 和血管紧张素Ⅱ(AT- Ⅱ) 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RIA) 检测75 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0 例非颅脑损伤患者和30 例健康者的血浆中AVP和AT- Ⅱ含量,进行分析和观察其临床意义。结果 75 例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浆中AVP和AT- Ⅱ含量明显高于非颅脑损伤组( P< 001) ,非颅脑损伤组高于健康者组( P< 001) 。急性颅脑损伤组中AVP和AT- Ⅱ含量与GCS评分负性相关。结论 AVP和AT- Ⅱ参与了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病情越严重,血浆中AVP和AT- Ⅱ含量越高。提示AVP和AT- Ⅱ也可作为观察急性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纤溶激活系统系列观察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报道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患者和TIA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含量、活性及其抑制物(PAI)活性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一段时间内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脑梗塞患者血浆t-PA活性显著下降,而PAI活性却在同期增高。病后第4周PAI活性趋于恢复。本研究结果提示脑梗塞患者存在显著的纤溶激活功能异常,纠正此类异常可能是治疗脑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正常人、急性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β内啡肽、强啡肽和精氨酸加压素(AVP)的浓度。结果:血浆β内啡肽、强啡肽和AVP浓度在AMI、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01,P<0.01),而在AMI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种激素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AMI组9例有严重并发症者与13例无并发症者相比,有并发症者3种激素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者(P均<0.05)。提示:缺血性疼痛是一个强的应激原,导致这些激素释放增加,另外,内阿片肽和AVP在缺血性疼痛刺激下平行升高可能是使机体在应激状态时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的适应代偿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对65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血清与脑脊液(CSF)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血清与CSF中T3、T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TSH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脑出血组T3、T4明显低于脑梗塞组,TSH则高于脑梗塞组;病情轻重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明显相关(P<0.05);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不同,治疗后T3、T4明显升高(P均<0.05),以T3升高最明显(P<0.01)。作者并就其改变机制及临床意义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6.
对34例急性脑外伤患者脑脊液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和血管紧张素Ⅱ(AT-II)的含量进行放免测定。结果:脑外伤后48h与6~10天脑脊液中AVP和AT-II的平均含量明显升高;GCS≤8分者脑脊液中AVP的平均含量高于GCS>8分者(P<0.05);脑脊液压力≥1.96kPa(200mmH_2O)组AVP和AT-II的平均含量高于脑脊液压力<1.96kPa(200mmH_2O)组(P<0.05)。提示:AVP和AT-II参与了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对65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血清与脑脊液(CSF)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血清与CSF中T3、T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TSH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脑出血组T3、T4明显低于脑梗塞组,TSH则高于脑梗塞组;病情轻重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明显相关(P〉0.05);治疗前后甲状脑梗塞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AHCVD)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1例AHCVD合并MODS患者(MODS组)、20例AHCVD患者(AHCVD组)及3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浆中ET1和CGRP水平。结果:MODS组及AHCVD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MODS组ET1水平又明显高于AHCVD组(P<0.01)。AHCVD组血浆CG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MODS组血浆CGR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ET1/CGRP(E/C)比值明显高于AHCVD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血浆ET1水平升高、CGRP水平降低、E/C比值严重失衡与MODS的发生相关;检测血浆ET1和CGRP水平对评估AHCVD患者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患者血浆和脑脊液血管升压素(AVP)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36例中重度颅脑创伤患者按GCS和GOS评分分组,采用放射免疫RIA方法和渗透压测定仪对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AVP、血浆和脑脊液渗透压和电解质进行动态检测,同时选择3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颅脑创伤组血浆和脑脊液AVP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与GCS评分有关。对照组血浆AVP术前与术后有显著性差异,GOS各分组间脑脊液AVP有显著性差异,AVP水平与脑脊液渗透压和颅内压相关;血浆AVP与血浆渗透压相关;Spearman相关性检验提示,相对低钠血症,血浆AVP变化较脑脊液AVP敏感;相对颅内压变化血浆渗透压较脑脊液渗透压敏感。结论 血浆和脑脊液中AVP可以通过不同环节和不同因素参与继发性脑损害的过程。脑脊液或血浆中的AVP可以通过不同环节和不同因素参与继发性脑损害的过程,脑脊液或血浆中的AVP与颅脑创伤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伤情程度的客观指标;创伤患者预后越差,脑脊液中AVP浓度越高,测定颅脑创伤患者CSF中AVP水平比血浆中AVP更合适作为预后的判断指标,用来评估脑水肿严重程度和颅内压也较血浆中AVP敏感、准确。  相似文献   

20.
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急性脑血管病时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在急性脑血管病(ACVD)时的变化。方法 以49例急性脑硬塞(ACI)和38例脑出血(ACH)为对象与41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ET及CGRP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ACI患者血浆CG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ACH患者血浆CG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