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女性性工作者的干预,减少其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病毒在性工作者中的传播,探索在城市女性性工作者中开展艾滋病综合干预的模式。[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4月,对文山城区娱乐场所的女性性工作者进行宣传培训、同伴教育、规范性病诊疗、自愿咨询检测和相关转介活动。在项目开展前后,进行两次行为监测问卷调查,评估项目开展的效果。[结果]建立了有效的同伴教育网络,同伴教育的覆盖率达到84.3%;女性性工作者正确认识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比例干预后得到较大提高,最近一次与客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的58.8%提高到干预后的79.9%,知道安全套可以预防HIV/AIDS的比例由干预前的65.8%上升到干预后的87.3%。[结论]项目活动开展效果显著,目标人群在艾滋病知识、行为改变等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有效的卫生资源,探讨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干预服务的有效途径,评价项目实施的效果。[方法]比较思茅区基线调查与综合监测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主要来源以及接受预防艾滋病服务情况。[结果]思茅区通过第四轮全球基金项目的实施,2007年与2005年相比,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主要来源、接受预防艾滋病服务情况均有明显提高,CSW获得性病/艾滋病免费咨询和性病检查治疗的比例2007年比2005年有所下降,说明这两项工作没有实质性改变。[结论]利用项目工作的开展,加强了项目地区多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以妇女健康中心为平台,通过开展外展工作、同伴教育、VCT、性病诊疗、转介、安全套推广等对女性性工作者开展综合干预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今后的项目工作中还应进一步加大VCT、规范性病诊疗服务的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孟连县跨国卖淫妇女中开展行为教育、同伴教育、安全套促进、VCT(自愿咨询检测)等干预活动,提高她们对性病、艾滋病的认识及预防措施,减少由于无保护性性行为而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可能。[方法]通过建立跨国妇女网络,将各村寨妇女干部组织起来,对跨国卖淫妇女进行艾滋病预防干预教育,外展到各村寨开展行为教育、同伴教育、安全套促进、VCT,通过访谈和基线调查、评估调查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通过项目开展的干预活动,跨国卖淫妇女性病艾滋病知识水平、防病意识及正确求医行为有了明显改变。[结论]孟连县跨国卖淫妇女艾滋病预防教育项目所采取的干预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对边境地区跨国卖淫妇女STD/AIDS干预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跨境HIV阳性越南籍女性性工作者(以下称为FSWs)感染HIV相关高危性行为及原因,为中越跨境合作开展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口县为调查点,目的抽样方法选取HIV阳性越南籍FSWs4名、嫖客、项目管理人员及外展各1名为调查对象,按照半结构访谈提纲进行个人深入访谈,收集其跨境、高危性行为及HIV感染原因等信息。[结果]越南籍FSWs都来自越南农村,文化程度低,都不会说汉语,经常被老板转租。与中国人、越南人发生高危性行为,大部分嫖客为中方当地居民及长卡司机。[结论]仅为跨境FSWs提供少量安全套是远远不够的,应考虑越语外展服务、宣传材料,以跨境合作方式强化综合艾滋病咨询检测、提供性病治疗、同伴教育、抗病毒治疗等综合服务,才能有效控制艾滋病跨境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集吸毒者、性工作者、HIV感染者于一身的多重角色的女性药物滥用者,探索在强制戒毒机构内针对女性药物滥用者开展减少危害的有效方法,减少女性注射毒品者中HIV/AIDS感染的危险性。[方法]通过以强制戒毒机构中女性药物滥用者需求为重点的参与性“妇女小组活动”和同伴教育,对女性药物滥用者采取有效的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结果]减少危害同伴教育项目可为同伴教育者、普通戒毒者、戒毒所接受;以目标人群的需求为中心的干预项目活动可有效地提高目标人群对艾滋病和药物滥用相关知识的正确知晓率,改变其对使用安全套、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正性态度;安全注射和安全性行为教育对改变吸毒者的危险行为具有一定的效果;综合性干预活动可有效地改善了目标人群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卫生问题;心理健康促进活动和预防复吸的康复技能训练,对女性吸毒者出所后的行为发生积极的改变。[结论]在戒毒劳教所中针对女性吸毒者开展减少危害干预项目是有效的,具有可接受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覃谊  谢卫成  黄瑾 《卫生软科学》2006,20(3):276-278
[目的]提高勐海县性工作者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率及安全套使用率,遏制艾滋病在多性伴人群中的流行。[方法]在性工作者中选取同伴教育骨干,对她们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然后由在性工作人群中开展同伴教育。通过干预前后对目标人群行为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目标人群正确认识艾滋病预防知识、传播知识的比例、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及寻求自愿HIV检测的比例干预后比干预前明显提高。[结论]通过中英项目的实施,在勐海县女性性工作者人群中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同伴教育网络,改变了目标人群的高危险行为,促进了目标人群的参与。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在思茅市翠云区高危女性(CSW)中开展以同伴教育、安全套促进、VCT等为主的综合干预活动,提高她们有关STD/HIV的预防和传播知识,降低或减少高危行为,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HIV/AIDS综合干预模式。[方法]按照思茅市性病艾滋病预防综合干预和HIV/AIDS病人关怀项目实施方案,对CSW人群进行艾滋病综合干预。[结果]CSW人群正确认识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比例由干预前的71.5%上升到干预后的97.5%;正确认识艾滋病传播知识的比例由干预前的6.7%上升到干预后的82.3%;最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的76.7%上升到干预后的94.8%;寻求自愿HIV检测的比例由干预前的11.6%上升到干预后的22.4%。[结论]通过行为干预,CSW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到显著提高,高危行为明显降低,在思茅市建立了通过核心同伴骨干开展干预工作的网络,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地CSW人群特点的综合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8.
张春平 《卫生软科学》2008,22(3):269-270
[目的]为了解古城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中性病/艾滋病的分布及其发生频率、现状和流行趋势,为古城区防治性病/艾滋病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AIDS/STD检测工作规范要求,对女性性服务人群进行检测。[结果]对483名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进行监测,查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例,梅毒4例。[结论]在女性性工作者中检出率较高,应加大对女性高危人群的干预力度,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推广使用安全套,规范性病诊治,加大对古城区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开远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控制开远市娱乐场所中高危女性及吸毒人群STD/AIDS的传播和蔓延,探索娱乐场所中高危女性及吸毒人群预防控制STD/AIDS的干预模式。[方法]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通过政府协调和各部门参与,由项目办对公安司法部门的干警、性病医生、服务场所老板、女性性工作者(以下简称CSW)、静脉吸毒人员(以下简称IDU)、核心小组成员、同伴教育骨干等进行培训,广泛开展了同伴教育、IEC材料和安全套发放、清洁针具交换等行为干预活动。[结果]目标人群对STD/AIDS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清洁针具使用率均有大幅度提高,60%以上的CSW、IDU人群能获得优质的性病诊疗、HIV自愿咨询和检测服务。[结论]云南省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开远实施效果很好,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开展预防性传播疾病/艾滋病(STD/AIDS)的健康教育,普及STD/AIDS防治知识的同时,对高危人群的高危行为实施有效的行为干预是预防和控制性病/艾滋病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我国通过性接触传播艾滋病的比例已占其3种主要传播途径的首位.因此对在娱乐场所的女性性工作者(FSW)进行高危行为干预,推广100%使用安全套是遏制艾滋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HIV预防综合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变服务小姐不安全性行为,减少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危险性,降低艾滋病感染率.[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进行重复横断面问卷调查和性病艾滋病检测.[结果]最近1次性服务安全套使用率从67.66%增至91.57%;安全套正确使用率由87.06%增至92.77%;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知晓率由85.07%增至为89.56%;衣原体、淋球菌、梅毒性病检出率由20.26%下降为12.10%.[结论]依托性病妇科门诊和妇女健康中心开展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艾滋病综合干预,可提高安全套使用率,降低小姐STD/HIV感染,减少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城镇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进行短期预防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2006年对某城镇娱乐场所113名女性性工作者分3次实施为期3个月的预防艾滋病综合干预,并评价其效果.[结果]调查113人,干预前后防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1.33%、9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艾滋病的态度、行为正确率分别为23.01%、65.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个月的综合干预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报告病例中异性传播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异性性传播已成为我国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 workers,FSW)作为桥梁人群是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之一。文章通过文献回顾,从FSW人群对HIV/STD的影响、FSW人群中HIV/STD的感染状况及FSW人群行为干预模式进行综述,探索针对FSW人群的有效干预模式,为进一步开展行为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昆明市官渡区部分女性性工作者进行行为改变干预后,了解她们与艾滋病相关知识和高危险行为是否发生改变,探讨行为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为今后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样官渡区部分女性性工作者,在开展行为改变干预前后对她们进行行为监测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在开展行为改变干预活动后,官渡区的性工作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商业性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也明显增加,这些行为的变化是当地开展艾滋病综合干预活动的结果。[结论]官渡区对女性性工作者的综合干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若要进一步降低高危性行为的发生,遏制住艾滋病病毒在当地性工作者中的传播速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综合干预的力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5.
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娱乐场所性工作者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综合干预的模式,为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培训、同伴教育、讲座、免费发放安全套和手册等方法,对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进行干预;使用问卷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娱乐场所中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防治知识从基线的65.27%上升到97.57%;在商业性性行为中,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的比例从65.52%上升到94.65%;VCT服务利用率从基线的17.87%上升到37.11%;愿意到公立医院就诊的比例从30.41%上升到67.61%。结论由娱乐场所业主到同伴教育员再到场所性工作者的逐级负责式综合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娱乐场所性工作者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水平和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对低年龄女性性工作者实施预防性病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对北京市中低档娱乐场所的低年龄女性性工作者进行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采取自制问卷,比较干预前后调查对象性病艾滋病的知晓率、性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知识。[结果]培训前性病艾滋病知识的平均得分是8.7分,培训后平均得分是11.4分,最近1次性行为培训前安全套使用率为70.2%,培训后安全套使用率为8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低年龄女性性工作者中开展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公共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FSWs)高危性行为干预效果。方法 2010-2012年对苏州市FSWs开展健康教育、发放宣传册和安全套等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FSWs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安全性行为、就医模式、梅毒、HIV感染率的变化情况,综合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2年后,该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比例由干预前的74.95%上升至95.01%(P0.01),在患有性病症状时不提供性服务的比例由70.01%上升至95.93%(P0.01),因客户多付钱而愿意不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52.97%下降至4.49%(P0.01),近3个月出现生殖道不适症状的比例从65.00%下降至41.73%(P0.01)。2010―2012年调查的FSWs梅毒感染率分别为3.43%、2.75%、1.83%(P0.01)。结论对FSWs持续干预会产生累积效应,艾滋病性病的防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政府组织(NGO)参与的在女性性工作者人群中开展艾滋病综合干预的可行性模式。[方法]2009年3~12月,在双流县娱乐场所集中性交易活动频繁的某镇,由非政府组织——蜻蜓组织对250名女性性工作者开展完善组织服务点、能力建设、健康促进等综合干预措施,利用行为监测数据进行干预效果分析。[结果]建立了NGO参与的在女性性工作者人群中开展艾滋病综合干预的模式。干预前调查女性性工作者133人,干预后调查136人,最近1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使用率干预前后分别为74.74%、89.71%(P〈0.01),最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坚持使用安全套者所占比例干预前后分别为21.80%、37.50%(P〈0.01);正确就医率干预前后分别为65.41%、77.21%(Pd0.05);获得过宣传资料、接受过同伴教育、接受过艾滋病咨询者所占比例,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由NGO参与的在女性性工作者人群中开展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贺晓 《浙江预防医学》2012,24(11):21-23
<正>近年来艾滋病监测资料表明,性传播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比例不断升高,卖淫嫖娼是新发感染者的主要高危行为之一[1]。女性性工作者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在性途径传播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HIV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桥梁[2]。在这一高危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工作,是目前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措施[3];扩大干  相似文献   

20.
社区女性性工作者性病艾滋病知识与性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了解社区女性性工作者性病艾滋病(STD/AIDS)知识知晓程度、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特征,为制定社区STD/AIDS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中部某镇的女性性工作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39名研究对象,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33.1%,对男、女性病症状的知晓率分别为18.0%和14.4%;安全套使用率为86.1%。结论社区女性性工作者对STD/AIDS知识了解甚少,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高,应加强STD/AIDS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减缓和阻止艾滋病病毒(HIV)通过性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