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勇 《世界中医药》2011,6(6):512-512
1嘈杂、失眠案患者某,女,78岁,农民,2009年2月20日诊。因饮食生活不规律,常感头晕、乏力,夜半胃脘嘈杂,难安眠,久治乏效。刻诊:形瘦,纳差,脘腹胀,大便不爽,口干舌燥,无苔,脉沉细数。证属气阴两虚,中焦失运。治宜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转枢中焦法。处方:党参12g,沙参12g,黄精12g,白术10g,紫苏梗3g,  相似文献   

2.
杨辉 《新疆中医药》2006,24(2):F0003-F0004
1胃脘痛吴×,女,50岁,2004年8月3日就诊。患者胃脘痛反复发作8年,1月前查胃镜诊断:食道炎、糜烂性胃炎。就诊时诉:胃脘部持续性隐痛,胀满、胸骨后不适,情绪波动或进食后加重,伴烧心、泛酸、嗳气纳差,大便干结,善叹息,查脉弦细,舌质红、苔黄腻。诊断:胃脘痛,证属肝郁脾虚,肝气乘脾犯胃。治以调和肝脾、理气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药:柴胡9g,党参、白术、佛手、炒枳壳、白芍各12g,陈皮、法夏、香附、鸡内金各10g,生大黄、甘草各6g,公英30g。7剂,日1剂,水煎服,姜枣为引。二诊:胃脘痛已明显减轻,纳食有增,大便正常,脉弦细,舌淡红、苔薄白…  相似文献   

3.
罗×,男,60岁。1986年10月5日诊。间歇性头晕、耳鸣已三月。诊见脉弦略数,舌赤苔薄白。拟柴胡桂枝汤加磁石治之。处方:炙柴胡、姜半夏各12克,黄芩、桂枝、荷叶各10克,沙参、白芍各18克,磁石、珍珠母各30克,生姜、甘草、大枣各5克,枣仁10克。  相似文献   

4.
<正> 六君子汤源于《医学正传》,由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组成。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化痰、和胃消痞、降逆止呕作用。笔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胃脘痛,取得满意疗效。一、脾胃虚弱,肝郁胀痛证见胃脘胀痛,引及两胁,嗳气泛酸,食少纳差,烦躁头晕。舌边尖红苔薄白,脉弦细。治宜疏肝理脾、培土固本。方用柴芍六君子汤加香附、郁金;若痛甚加元胡、甘松。[案例] 李××,男,42岁。素体虚弱,进食不佳,胃脘部隐痛,因生气而疼痛加重,又感撑胀,连及胁肋,嗳气吞酸。舌淡苔薄白,脉弦。大便潜血试验(一),钡餐透视:胃小弯处有黄豆大之龛影。诊断为胃溃疡。处方:柴胡12克芍药党参各20克白术茯苓各12克陈皮半夏甘草各6克香附9克六剂水煎服。服后痛减纳增,效不更方,继服一月余,诸证缓解。上方去香附、柴胡间断服半年而愈。钡透龛影消失,随访四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5.
温清并用治久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男,56岁。1988年2月27日诊。大便稀薄一年余,近月便次增多。西医诊为慢性肠炎,迭治罔效。刻诊:大便稀薄,每日3~4次,胃脘痞闷,肠鸣漉漉,纳差,舌淡苔薄黄而腻,脉弦  相似文献   

6.
刘××,男,17岁,学生.1988年10月18日诊.患者近两月以来,头晕,健忘,心烦,失眠,辗转治疗无效,焦虑倍增,时常哭泣.昨日通夜不眠,心烦口苦,卧起不安, 舌体痿缩,语言不清.证见情志抑郁,表情痛苦,烦躁易怒,头晕目眩,健忘,口苦,胸脘胀闷疼痛,食少纳呆,二便正常,舌体痿缩,伸卷无力,转动不能自如,不能伸出口外,吐词不清,舌质干红、苔薄黄,脉弦数.诊为气郁化火,火灼心营.治以解郁化滞,清心泻火.自拟柴胡香豉汤:柴胡、香豉、栀子、川芎、黄连、青皮各10克,麦冬、香附各15克,茯苓、龙骨各30克.二剂水煎服,一日三次.服上药后,诸症减,舌体伸卷有力,能伸出口外但转动不如常人,时有语句不清,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继前方去龙骨,加佛手10克、郁金10克、白芍15克.连服二剂.三诊:患者说话如常人,舌体伸卷自如,转动灵活,夜能安然入睡,但夜梦频繁,心微烦,头晕,体倦神疲,不思饮食,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余证消失.治以疏肝行气,健脾养心.守前方去川芎、龙骨、  相似文献   

7.
胃扭转治验     
张××,男,34岁。1986年12月4日诊。患胃脘疼痛3年余,进凉食则胃痛发作,用一般解痉药无效,需肌注度冷丁方能缓解。上消化道钡透提示:胃扭转。刻下胃脘疼痛且撑胀,食欲不振,畏寒肢冷,时吐清水,大便溏泄,舌暗红,苔薄白,脉细迟缓。诊为脾胃虚寒、瘀血阻络。治以健脾温中,活血止痛。方用理中汤加减。处方:党参25克,炮姜15克,高良姜6克,炒白术12克,炙甘草3克,灵脂10克,元胡20克。服3剂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 ,借助纤维胃镜检查确诊 ,根据临床表现 ,分 4型 ,现将各型治疗体会简述如下。1 辨证分型及治疗1.1 脾虚气滞型 :胃脘胀闷隐痛 ,以食后明显 ,嗳气恶心 ,神疲乏力 ,纳呆便溏 ,舌淡 ,脉濡细。治宜疏通气机 ,益气健脾 ,和胃通降。处方 :党参 12 g、白术 10 g、茯苓 10 g、陈皮 10 g、半夏 12 g、柴胡 10 g、枳壳 10 g、苏梗 6g、旋覆花 10 g、甘草 10 g。1.2 肝气郁滞型 :胃脘胀多于痛 ,攻撑连胁 ,遇情绪波动时加重 ,嗳气频作 ,苔薄白 ,脉弦。治宜疏肝理气 ,和胃降逆。处方 :柴胡 10 g、枳壳 6g、白芍 10 g、香附 10 g、川…  相似文献   

9.
失眠一证,其因肝气郁滞者临床亦不鲜见。兹举验案如下。杨某,女,20岁。1987年9月初诊。心烦,失眠。寐则恶梦不断,难以自醒,家人唤之亦不易知,梦中常与人发生口角。头晕,多汗,疲乏无力,纳少,大便干燥。曾服补心丹未效。叹息,舌红苔薄,脉弦细数。证由情志不遂,肝郁化火,上扰心神而致。以丹栀逍遥散加味:当归10g,白芍10g,柴胡12g,茯神10g,白术10g,薄荷2g,生酸枣仁20g,丹皮10g,栀子10g,生甘草6g。水煎服,日1剂,  相似文献   

10.
例1、王××,女,51岁。1991年3月19日诊。半年前开始每以吞咽食物时出现心悸,平时从不发作,初未引起注意,近一个月症状加重。做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0次/分,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肌劳损。嘱患者吃面包,进食时连续描记心电图,在长Ⅱ导联可见提前出现的P′—QRS波群,P′—R间期0.16秒,代偿间期不完全,并可见两个连发、短阵房性心动过速。进食停止,心电图恢复正常。刻诊:患者尚有气短乏力,神疲懒言,失眠多梦,胃脘胀闷,不思饮食,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综观诸症,证屈心脾气虚,胃失和降,心神不宁。治以益脾养心,理气和胃:党参、苏梗各10g,黄芪、神曲各15g,白术、木香各12g,茯苓、茯神、炒枣仁各20g,砂仁(后下)、炙甘草各6g。文火水煎服,日一剂。同时予刺五加片4g。服药6剂,心悸发作减少,夜寐已安,余症均有好转。迭进9剂,诸证消失,进食时连续心电图观察,未见异常心律。随访一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5岁,2012年8月6日初诊。患者以胃脘胀痛不适5年为主诉,时轻时重,伴纳差、嗳气,食后胃脘胀甚。曾多次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活检示中度肠腺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曾用乐得胃、丽珠得乐等西药治疗,疗效甚微。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脾虚气滞,治宜健脾除满、和胃止痛,方用枳实消痞丸加减:党参、茯苓各15g,枳实、白术、法半夏、麦芽曲各10g,厚朴8g,甘草、白芷、木香、高良姜各6g。10剂为1个疗程。加水1000ml文火煎煮20min,复煎1次,每日1剂。忌烟酒、辛辣饮食。针灸取穴:肝俞、胃  相似文献   

12.
<正> 1 逐瘀开窍治癫狂 杨某,女,48岁,1989年10月6日就诊。暴怒后精神失常3月余,时惊恐大叫,坐卧不宁,时胡言乱语,悲伤哭泣,失眠,不思饮食。曾用中药及单方治疗无效。平素性格内向,易生闷气。诊见形体肥胖,精神不振,目光呆滞,舌暗红,苔白腻,脉弦。证属气血凝滞,痰气郁结,以逐瘀开窍,理气化痰图治。方以癫狂梦醒汤加减:桃仁20g,丹参15g,红花、柴胡、赤芍、香附、青皮、郁金、苏子、远志、半夏各10g,石菖蒲30g,木通6g,5剂。10月13日家人来诉:患者精神振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对66例门诊患者辨证论治。肝胃不和,胃脘胀痛、善太息、胃气上逆嗳气、泛酸、情绪不稳定、急躁易怒、舌脉表现肝胃不和、脾胃钠差,柴胡疏肝散(柴胡、川芎、枳实、香附、陈皮、厚朴各10g,白芍、半夏各6g,甘草5g);脾胃虚寒,胃脘疼痛、纳差、喜食热饮、舌质淡、苔白润,脉细,黄氏健中汤(黄芪30g,白芍20g,桂枝15g,生姜10g,大枣20g,甘草10g);胃阴不足,胃脘隐痛或灼痛、饥不欲食、口干、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益胃汤(北沙参、麦冬、生地各15g,玉竹5g,冰糖15g);脾虚血瘀,胃脘刺痛、可见呕血或黑便、舌质暗紫、脉弦或涩,丹参饮合失笑散(蒲黄炒10g,五灵脂、丹参、檀香各15g,砂仁6g,枳壳20g,丹参、云茯苓、甘草各12g);以上各方1剂/d,水煎取汁300mL,早晚温服。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40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45%。[结论]辨证论治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萎缩性胃炎多属中医胃脘痛范畴,治疗颇为棘手,近年来,笔者治疗数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举隅如下: 例1 患者,男,46岁,患者胃脘部持续性灼痛,闷胀3年余,伴纳差,口干,心烦。胃镜检查为萎缩性胃炎、初诊:消瘦,舌质暗红,唇舌糜烂,苔少,脉细略数。辨证为胃脘痛(胃阴不足),治以益胃养阴、方以益胃汤加味:北沙参20g 麦冬15g淮山20g 白芍15g 砂仁10g(后下) 莲子20g 生麦芽30g 山楂15g 石斛15g 莪术10g 白花蛇舌  相似文献   

15.
1 便血赵某来,女,34岁。教师。住院号:273号。患者胃脘疼痛反复发作6年,解黑便2天,经某西医院胃镜检查诊为“胃溃疡并出血”。大便潜血试验(+++),急诊入院。症见:胃脘胀痛,灼热,两胁胀不适,口干口苦,呕吐频作,头昏,两眼发黑,疲乏无力,面色苍白,汗出肢冷,大便色黑如柏油状,便时少腹坠胀,眩昏欲仆,随后不省人事。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细数。证属肝胃郁热,伤及胃络。治宜清肝泄热。方选化肝煎加减:杭白芍生地各15g 黑栀仁丹皮陈皮泽泻生大黄土贝母各10g 黄连5g,2剂,水煎服。药后大便渐转黄黑,余症  相似文献   

16.
王维勋 《陕西中医》2002,23(8):751-752
1 心悸 李某 ,女 ,3 7岁。 1 997年 4月初诊。主症 :心慌 ,忐忑不安 ,精力不易集中 ,易激动 ,胆怯易惊 ,眠差多梦 ,乏力 ,纳呆 ,大便稍干 ,舌质淡红、苔白厚 ,脉弦细。心电图无异常。辨证 :心脾二虚 ,肝郁胆怯。治法 :镇心安神 ,益气疏肝。方药 :柴胡、黄芩、桂枝各 1 0 g,生龙骨、生牡蛎、炒枣仁、丹参各 3 0 g,党参、茯苓、白术各 1 5g,酒大黄 3 g(后入 ) ,甘草 6g,大枣 5枚 ,生姜 3片。日服 1剂。服药 6剂 ,心悸减轻 ,食纳及大便正常 ,仍感忐忑不安 ,睡眠无明显好转 ,舌淡红、苔薄白 ,脉弦细。上方加朱砂粉 1 g、琥珀粉 3 g(冲服 )…  相似文献   

17.
1 越鞠丸治疗胃扭转女 ,3 6岁。 1998- 0 8- 0 6初诊。主诉 :胃脘痞胀且痛 ,呃逆频作 ,嗳腐呕恶两月余 ,舌浅边尖赤苔白腻 ,脉弦。经单位卫生所投用气滞胃痛冲剂、大唐醒脾开胃冲剂和胃苏治疗无效。胃肠钡餐透视诊断为胃扭转来诊。证属气滞湿郁 ,脾胃升降失权所致。治以行气开郁 ,舒肝理脾。投越鞠丸化裁 ;苍术 2 0 g,香附 2 5 g,川芎 2 0 g,神曲 2 0 g,焦栀子 15 g,陈皮 2 0 g,元胡 2 0 g。服药 3剂症状明显减轻 ,继服 6剂后症状基本消失。胃肠钡餐透视复查 ,胃扭转已愈。按 :考越鞠丸方出自《丹溪心法》为气、血、火、湿、疾、食六郁之证…  相似文献   

18.
[例一]患者,女,42岁。胃脘胀闷不舒、嘈杂易饥1年余,于2002年6月16日初诊。1年前因劳作后饱餐,当晚夜因感胃脘胀闷不舒,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残渣,以后即出现胸脘满闷,嘈杂易饥,口苦,呃逆,经服中西药治疗无明显好转,到某医院作“B”超、胃镜检查示:“慢性胆囊炎”、“胃粘膜粗糙”,服胆维他、法莫替丁、中药数10剂仍不见好转来我院门诊中医治疗。症见面目清瘦、神倦,胃脘嘈杂不适,口苦、渴不多饮,手足心发热,睡眠欠佳,月经延后,量少色红,腰腿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证属肝胃不和,  相似文献   

19.
正李永年先生系舟山市李氏内科创始人,师从名医范文甫,李老概括眩晕病机为气血虚弱、脾弱肾虚和肝阳上亢三方面,治疗上也有独到见解。现举验案三则如下。案1李某,女,32岁。1978年9月2日初诊:头晕近1月,面色淡少泽,纳少,时有胃脘痛,舌淡苔白,脉弦细。处方:党参20g,炒白术、白芍、葛根、麦芽、黄精各15g,茯苓、佛手各12g、柴胡、枳壳、当归各10g,炙甘草3g。7剂。水煎服。1978年9月9日二诊:药后头晕缓解,  相似文献   

20.
庄爱文  庄爱民  李荣群 《新中医》2007,39(11):65-66
庄家骊副主任医师悬壶济世4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诊治胃病。笔者曾侍诊其侧,颇有心得,现将其治疗慢性胃炎验案4则,整理介绍如下,以飨同仁。1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杨某,男,58岁,2004年10月21日初诊。胃脘痛5年,加重1年。诊见:胃脘疼痛、灼热,纳差、食入胀闷,口干无津,口淡无味,倦怠乏力,消瘦,舌光红、少苔,脉细数。胃镜检查示:胃底、胃体多发密集红斑,胃角黏膜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