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风痱“的病因病理,有的学者认为归属“中风“,有的学者视为属“痿证“的范畴,并各自推出相应的理论。笔者认为上述观点,都过于偏执,不够全面。笔者推崇“风痱“是“中风“和“痿证“里各自一个特殊的证候。  相似文献   

2.
“风痱”与“偏枯”浅谈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医院徐经印(751300)关键词:风痱,偏枯,临床特征,病因病理,发病,预后,中医汉法“风痱”之名,出自《诸病源候论》,与《内经》中的“痱”症相同。古今不少医家对“风痱”与“偏枯”不加区别,殊属欠妥。如《类证...  相似文献   

3.
风痱考辨     
《内经》关于“痱”的记载,一见于《灵枢.热病》,此处对“痱”的认识有两种观点,一是因中风所致的症候群,二是由于热邪侵袭伤脾所致的症候群。二见于《素问.脉解》,认为“痱”为肾气虚弱、厥逆所致的症候群。“风痱”首见于《诸病源候论》,其所论“风痱”与《灵枢》所论“痱”实为同一种病。《备急千金要方》明确将“风痱”作为中风病的一种类型进行论述,其主要表现为“身无痛,四肢不收”,根据病情轻重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林佩琴宗《千金》之说,同时认为外邪侵袭为风痱发病的病机之一。因此笔者认为“痱”包括三种症候群,一是作为中风病情较轻的“风痱”;二是中风病情较重的“痱”;三是由于外邪侵袭导致的“风痱”。  相似文献   

4.
<正> “风痱”病因病理的划分归属,还存在着争议。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学术划分分岐;一类把“风痱”归属“痿证”范畴,另一类把“风痱”划归“中风”门类。由此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病因病理。笔者认为上述学术思想都欠全面。“风痱”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愈喑复痱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语言功能及肢体功能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痱疗效较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痱中与风痱、瘖痱等痱病名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叶天士创设痱中病名是其力倡中风病内风说的重要性标志,从而使中风内风说从病名、病因病机到辨证论治得以构成完整的学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风痱病是中国古代常见急危重症,在《千金翼方》中详细记载了风痱病治疗的次第与方法,通过对其治疗次第与用药的分析,探析急危重症当中所体现出的危急性、复杂性、多变性等中医病机特点,并得出"使用鲜药、增速增效""谨守病机、次第渐进""方有大小、杂合以治""固本培元、病后防复"等启示,以期为急危重症的救治提供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胃风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风”是病因结合病位而命名的胃病之一,渊源于《素问·风论》,后世医家又加以发挥,证治内容日臻完善。本病当今仍常见,现略陈管见于下。一、胃虚生风贼风侵,善行数变证多端《素问·风论》在六腑风证中独举“胃风”:“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隔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虽提及主证,却言犹未详。内外之风均可导致胃风,  相似文献   

9.
白血病又称血癌,古医书上没有该名,称白日痨,是根据血虚、发热、出血体征而称名的。清代唐容川“血证论”称血证为火证,薛生白的“湿热病篇”云“湿热症”,上下失血或汗血,毒邪深入营血,走窜欲泄等关于湿热论述对笔者启发很大,在治疗的患者临床观察也深有体会。根据体会,笔者总结出湿是发病之源,热是病理产物,也是促使病情发展的动力,毒是致病之本,虚是病理结果。相应总结出“正清源,还其境”的治疗理论。  相似文献   

10.
浅谈藏医的病因病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医是建立在中医学和阿拉伯医学基础之上,经过藏医工作者的努力实践和经验积累,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医学体系,笔者就藏医的病因学谈出自己的一点见解,供藏医工作者参考。藏医对疾病病因的认识,了解和掌握藏医的病因学,对于进一步弄清楚藏医诊治疾病的原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藏医认为,“起病当有三内因,四种外缘做同行,”内因和外缘被认为是导致疾病的最初根源。“病有朗、赤和培根”,是指体内的3种不同病症,即朗症、赤症和培根症(也解释为风症、胆症和涎症),它们都是内因、外缘作用的结果。卫内因藏医把贪、嗅、…  相似文献   

11.
“风”在古医籍中作为病邪及病因的名称,在《素问》中就有专篇论述。“风”病与肝相关,作为病名,接受了外风与内风的特点,使用广泛,后世有很大发展。以“风”名病,具有起病或发作急剧、症状鲜明、病情多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常见的病因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据统计全国约有5000万到15000万人患有此病,发病率约为3.8%~17.6%.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的相应的临床表现.颈椎病因分型不同表现为颈肩背强痛、上肢麻、痛,活动受限,头晕、恶心、呕吐、猝倒,肢软乏力、步态不稳,肢冷发白(或发热潮红),出冷(热)汗、血压升高(或降低)、心率变缓(或加快)等一系列从头到足均可涉及的不同临床症状,是一个相对复杂,研究时间较短,需要治疗手段多样的临床常见病.正是由于病因、病理改变的不同,形成了类型多样的临床症状,了解颈椎病的病因、病理改变,对临床诊断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它是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内的血栓及其他异物流入肺动脉,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PE的栓子99%为血栓性状,其病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血栓的大小形状及堵塞肺血管床的部位和范围有关,因而表现不同的临床类型,即猝死型、急性肺心病型、肺梗塞型、不可解释的呼吸困难型和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型。  相似文献   

14.
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因病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宇峰 《中医正骨》1999,11(3):47-48
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高发年龄在40~60岁。据统计,临床发病率可达到20.6%。〔1〕。通常认为肩周炎有一定自愈倾向,但自然病程长达6个月至3年,甚至更长,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不便。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病做了...  相似文献   

15.
颈椎病的病因病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人群的工作、生活习惯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大,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并愈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许多研究者提出了新的病因病理理论,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常饮‘三豆汤’,消暑祛痱保健康。”三种豆子,即绿豆、赤豆、黑豆。将它们煮熬成汤,中医称为“三豆汤”。三豆汤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是夏季小儿保健佳品。如果从入夏开始服用,小儿很少有发生痱子的。  相似文献   

17.
高脂血症病因病理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1舌苔形成的中西药认识中医认为,舌苔乃胃气之所熏蒸。舌苔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透过舌苔看不到舌体即为“厚苔”。(辨舌指南·绪言赠引用徐灵服的话说:“苔乃胃’之明征,验苔以识邪之出入”,并言“视舌育,可察六淫之浅深”。首乃胃气所生,故验苔可察胃气之存亡,无论外感、内伤,察苔之厚薄,足以反映邪气之深浅轻重,苔薄多为疾病初期,邪入尚浅,表病所在;答厚则为胃气夹湿浊邪气熏蒸所致,病变在里,故主邪盛入里,或内有痰湿饮食积滞。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舌苔与胃部疾病关系密切,其生成与舌上皮细胞尤其是丝…  相似文献   

19.
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在临床中非常多见,治疗方法也非常繁多。我们知道,如果某种(或某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五花八门,正说明了该种疾病的难以治疗。无论单独采用那种治疗方法治疗也不会最经济、最简单的从根本上彻底、全面地治好,这是不争的事实。针刀疗法在这种情况下异军突起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疾病的治疗领域,并被众多的医务工作者应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0.
乐鸣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2,16(3):120-120,122
多尿是指在无泌尿道感染情况下出现小便次数增多 ,甚至晚上入睡后也会起床小便。多尿的存在反映了人体处于亚健康状况 ,而现存的中医内科学教科书不载此病。建议有关方面把多尿列入中医内科学的一个病证 ,并论述了多尿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治则、方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