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航  张育民  李峰 《中南药学》2015,(1):108-112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冠脉狭窄病变而行PCI术的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和尼可地尔组(30例);尼可地尔组为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片剂口服,5 mg/次,3次·d-1,2组患者随访至PCI术后6个月;测定术前、术后24 h、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评估炎症反应,以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FMD)评估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6个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了解支架内再狭窄情况。结果 PCI术后24 h 2组FMD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2组hs-CRP均较术前增高(P<0.05);术后1个月FMD较术前增高(P<0.05),hs-CRP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6个月FMD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或P<0.01),hs-CR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尼可地尔组较常规治疗组上述变化更为显著(P<0.05)。随访期间,尼可地尔组心绞痛发生率、累计主要心血管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尼可地尔能明显改善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并抑制炎症反应,降低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用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2月辽宁省丹东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18例,均接受急诊PCI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炎性因子水平,随访6个月再狭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2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随访6个月,观察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及狭窄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78%,低于对照组的20.34%(χ~2=4.628,P=0.03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9,P=0.793)。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未停药。结论通心络胶囊用于PCI术后患者效果好,有助于缓解炎性反应,预防心血管事件、支架内再狭窄发生,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7,(12):1637-1640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强化辛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术后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10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PCI术后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日1次+氯吡格雷片75 mg,每日1次,持续4周;观察组患者于术前15 d每日晚饭前加服辛伐他汀片20 mg。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IL-18、左室射血分数(LVEF)、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TG、TC、LDL-C和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hs-CRP、IL-6、IL-18和LV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hs-CRP、IL-6、IL-18和LVEF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但观察组hs-CRP、IL-6和IL-1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PCI术前强化辛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术后的心血管炎症反应程度,预防冠状动脉血栓再形成,降低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7,(6):776-779
目的:探讨负荷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围术期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急诊行PCI治疗的20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患者在PCI术前3 d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qd+辛伐他汀片40 mg,qd,术后给予辛伐他汀片40 mg/d,qd,疗程为4周。观察组患者于PCI术前2 h顿服辛伐他汀片80 mg,其他治疗方法均与对照组相同。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24 h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超敏肌钙蛋白(TNT-HS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随访术后30 d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MACE)和造影剂肾病(CIN)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G、T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IL-6、IL-10、hs-CRP、CKMB、TNT-HS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6、hs-CRP、CKMB、TNT-HSST水平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TNF-α、IL-6、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KMB、TNT-HS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IL-10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ACE和CIN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围术期使用负荷剂量辛伐他汀不仅能显著降低患者TNF-α、IL-6和hs-CRP水平,升高CKMB、TNT-HSST和IL-10水平,还能降低术后MACE及CI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及与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122例PCI治疗并于PCI术后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不同剂量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20mg/d、B组40mg/d,每组调脂治疗共6个月。分别于PCI术前及PCI术后6个月末测定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观察A、B组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情况及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术后血浆PAPP-A,再狭窄发生率较B组患者高(P<0.01)。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显着降低PCI术后PAPP-A水平及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9,(6):825-829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中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行PCI术的中年ACS患者400例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应用冠心病二级预防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每日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晚1次;观察组患者术后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每日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日1次+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每晚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和术后1、3、6、12个月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以及术后即刻和术后12个月的支架内最小管腔内径(MLD),并记录其支架内再狭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脱落14例,观察组脱落18例,共有368例患者完成本研究。术前或术后即刻,两组患者血清TG、TC、LDL-C、hs-CRP、IL-35水平和ML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hs-CR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1、3、6、12个月,两组患者血清TG、TC、LDL-C、hs-CR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IL-35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血清TG、TC水平(术后1、3个月),LDL-C水平(术后3、6个月)和hs-CRP水平(术后1个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L-35水平(术后1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MLD均显著缩小,但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以及MACE、ADR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有效改善中年ACS患者PCI术后的血脂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且短期内的效果较阿托伐他汀更优;该药亦可延缓该类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进程,且作用较阿托伐他汀更明显;同时,瑞舒伐他汀不会增加MACE、ADR发生的风险,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围手术期中的变化与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分析78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在PCI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72 h及复查冠脉造影前的超敏hs-CRP水平;术后6个月行冠脉造影复查后分为再狭窄组(10例)及无再狭窄组(68例);比较两组hs-CRP水平。结果: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比较,两组各项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术后所有患者的hsCRP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升高,而且再狭窄组患者术后72 h hs-CRP水平高于无再狭窄组(9.81±4.76 vs6.64±2.89,P〈0.01),术后24 h时再狭窄组hs-CRP水平高于无再狭窄组(3.77±1.52 vs 2.43±1.05,P〈0.05)。结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24 h、72 h时hs-CRP明显增高时,提示患者可能出现支架内再狭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冠心病患者高敏血清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组)53 例:PCI术前起始负荷量阿托伐他汀80 mg,后每日20 mg;B组40 例,PCI术前术后每日阿托伐他汀20 mg.于PCI术前服药前及术后24 h,7 d分别测定hs-CRP水平.结果:术前两组患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24 h A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B组,7 d后A组hs-CRP水平仍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负荷剂量组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hs-CRP水平,可能会降低PCI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及再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脉康片预防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和治疗组50例(常规治疗加用心脉康片),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PCI术后的临床心绞痛发作、造影再狭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发生率及造影再狭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脉康片对PCI术后再狭窄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治疗围术期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及心肌酶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初发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260例,所有患者发病后12h内行急诊PCI手术治疗,术后入CCU留观24h。依据镇静药物种类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患者分为观察组(130例)与对照组(130例),观察组PCI术前30min给予右美托咪定首剂负荷量推注诱导镇静,随后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采用Ramsay镇静分级,患者维持镇静深度2~3级;对照组行PCI期间依据患者胸痛症状及烦躁程度给予2~5mg吗啡静脉推注,效果不显时以2~3mg吗啡静脉复推。观察2组患者用药前(T0)及用药后24h(T1)检测心肌酶学指标:血清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钠尿肽(BNP)水平,以及氧化应激炎性反应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变化。结果 T0时2组患者c Tn I、CK-MB、BNP、hs-CRP、TNF-α、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2组患者c Tn I、CK-MB、BNP、hs-CRP、TNF-α、IL-6水平较T0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围术期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减少心肌坏死。  相似文献   

11.
朱杰 《上海医药》2015,(2):33-34,39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伴同型半胱氨酸(Hcy)患者的血脂情况,探讨Hcy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影响。方法:收集中心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间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Hcy数值分为H型高血压组和非H型高血压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Hcy及血脂水平。结果 :H型高血压患者较多,为48例(60%),非H型高血压患者为32例(40%)。H型高血压组的低密度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而高密度胆固醇及载脂蛋白A明显低于非H型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较多伴有Hcy升高,同时预示其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丁胺卡那霉素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测定52例肺部感染患白细胞,病原菌,动脉血气分析,取患痰液,涂至羊血SS中国皿板上培养,见菌落生长后提取细菌作菌株分型鉴定。给予左氧氟沙星和丁胺卡那霉素治疗1个疗程。结果:痰培养显示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1.2%,革兰氏阳性菌占28.8%,应用左氧氟沙星加丁胺卡那霉素治疗,细菌清除率和有效率均达92.3%,治疗后PaO2升高,PaCO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1,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丁胺卡那治疗肺部感染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7,(20):57-59
目的观察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素治疗尿毒症血透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15年4月~2017年4月的尿毒症血透肾性贫血的患者80例,随机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在血液透析后应用促红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在透析后采用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素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治疗后,在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水平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分别为12.5%与1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CT-A型下降时间、血氨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CT-A型下降时间,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氨浓度,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素治疗尿毒症血透病人的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合并奎硫平对伴有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将6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奎硫平+帕罗西汀)和对照组(奎硫平+安慰剂).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末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 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为40例。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实施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上,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联合胆道探查及T管引流。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数据,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统计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如胆漏、胆道出血、严重疼痛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整体发生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如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P <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发生胆漏、胆道出血、严重疼痛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整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者,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更利于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从而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中医辨证分型配合火针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相关历史资料,选取某院2014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痤疮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55例,单一组应用传统辩证中药内服进行治疗,联合组在中药的基础上加用火针进行治疗,组间对比患者经各种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疼痛评分、皮损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中医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效果均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一组,疼痛评分和皮损评分均下降低于单一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少于单一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等进行对比,P0.05,差异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痤疮患者进行中医辩证药物的分型配合火针进行治疗效果良好,不仅缓解了患者疼痛,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了患者皮损程度,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