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嵇康在《养生论》中说:“合欢蠲忿,萱草忘忧。”《中国药学大辞典》亦谓:“合欢树植立庭院,使人不忿而欢乐。”所以,自古以来,合欢便成了使人不怒、不气、不愁、令人欢乐愉快的象征性植物。  相似文献   

2.
黄花菜又叫萱草,是百合科植物萱草的花蕾。三国魏嵇康《养生论》说:“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了。”其食用记述也不少。明代王象晋《群芳谱》专门指出:“采(萱)花作菹(酸菜),甚利胸膈。”正是宽心解忧之意。  相似文献   

3.
合欢皮安神功效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注》云:“欲蠲人之忿,则赠以青裳。青裳,合欢也”。《养生论》:“合欢蠲忿,萱草忘忧”。都说明合欢有解郁之功效。合欢皮,其性甘、平。入心、肝经。《本经》云:“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日华子本草》:“煎膏、消痈肿并续筋骨”。《本草拾遗》:...  相似文献   

4.
《养生论》记载“合欢解忿,萱草忘忧”,意指使用这两味药,能够起到让人欢乐、解除忧烦的作用。何为合欢、萱草?合欢即合欢皮(花),为合欢树的树皮或花’花蕾,其性平、味甘.具有安神解郁.活血消肿的功效.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  相似文献   

5.
在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之中,“怒”排第二,“忧”居第三。这忧郁愁苦的情绪,虽然不象愤怒那样火爆激烈,但对身心的危害之大,绝不在怒之下。所以,为了维护身心健康,就不能不持别讲究排忧解愁之法。 三国时代的文学家嵇康提出“合欢蠲忿,萱草忘忧”;唐代诗人白居易也认为“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明代医学家陈实功还主张“观药解闷,听曲消愁”。  相似文献   

6.
“萱草忘忧,合欢蠲忿”。合欢皮,性味平甘,功专宁心悦志,解郁安神。《本经》谓能“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盖心为君主之官,心安则五脏自趋安和。太子参,其用介于党参之补、沙参之润之间,  相似文献   

7.
古诗:《听夜妓》合欢蠲忿叶,萱草忘忧条。何如明月夜,流风拂舞腰。朱唇随吹尽,玉钏逐弦摇。留宾惜残弄,负态动馀娇。——[南朝]梁简文帝爱情之花在北京白云观旁的街心花园里,在初夏最美的感受是在晚风中幽幽袭来的合欢树的香气。  相似文献   

8.
<正>人们用来佐膳的黄花菜,是气郁体质的人首选的一种食品,理气解郁的作用比较显著。黄花菜又叫萱草,吴中书生谓之"疗愁"。嵇康《养生论》云:"萱草忘忧。"黄花菜大约已栽种了两千多年,是我国特有的土产。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然后在家居北堂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忧,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关于黄花菜还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起义前,因家境贫寒,又身患疾病,全身浮肿,  相似文献   

9.
据《女红余志》载:有一位书生杜羔,娶妻赵氏。她每届端午节合欢花初放时都要采集曝干收藏备用。如发现丈夫不愉快时,即取合欢米、花少许浸酒,命人送到书房给杜羔饮用。不久,便能消除不愉快的心情而感到欢乐。宋代诗人韩琦有诗咏《合欢》道:“合昏枝老拂檐牙,红白开成蘸晕花;最是清香合蠲忿,累旬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院应用的《医古文》,(1984年第1版)其中有一篇晋代嵇康的《养生论》,论中有一句:“颈处险而瘿,齿居晋而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医古文》五版教材中的《养生论》一课的“守之以一”论述的是古代道家气功学的内容。指出了道家与道教、道家气功与道教气功的不同点。认为《养生论》作者嵇康作为早于道教真正形成时期的思想家,信奉的是老庄哲学。北京宋书功氏认为“守之以一”乃意守丹田是不够全面和深刻的,而应是中医的“精神内守”,即神不外驰而守护元气。要达到它,先必须“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这样才不违背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体现出道家气功养生长寿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我的养生观     
何谓养生?就是保养身体,争取健康长寿,《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以其修身而养寿也。”嵇康还有《养生论》,谈到“服食养生”,专讲营养与健康之法。再远可以谈到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说得直白一点,养生就是讲究如何维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养生一词,起源于春秋战国。如《庄子》有《养生主》篇,是言道家养生哲理。《素问·上古天真论》、《素问·四气调神论》两篇冠首文章,亦述及养生之道,归结二句话:“是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说明养生是随着天时阴阳而转变的,亦说明古人重视养生。晋代嵇叔夜著《养生论》,阐述了《内经》养生之法,以求长寿。《文选》李善注中引《养生经》所说:“黄帝问天老曰:人生上寿一百二十年,中寿百年,  相似文献   

14.
欧阳军黄花,又名金针菜、忘忧草、安神菜等等,而其最古老的名称则叫萱草。同一种植物竟然有这么多名称,这与它栽培的历史悠久和地域广阔密切相关。亦观亦食乐而忘忧黄花为著名的观赏和药食两用花卉植物。绿油油的叶子托着黄灿灿的花朵,流金溢彩,吐露芬芳,令人赏心悦目。传说中当人们食用这种“草”后,不管多大的忧愁也会烟消云散,“忘忧草”之称由此得来。宋代大文豪苏轼很喜欢吃黄花,他在诗中曾赞誉道:“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皆是金。”据《延寿书》载:“萱草味甘,令人好欢,乐而忘忧。”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留下了“杜康能解闷,萱草能忘忧…  相似文献   

15.
氟斑釉牙对诊断慢性氟中毒有提示意义,因此要讨论氟中毒,得先从氟斑釉牙谈起。文献上,我国明确提到氟斑釉牙的,应是晋嵇康(224~263)。他在《养生论》中说:“齿居晋而黄。”这种齿黄,现代医学工作者,一致认为是氟斑釉症。对得到这一病症的原因,《闲居录》解释说:“嵇康《养生论》云:‘齿居晋而黄’六臣竟不得其解,及观《医说》,方得其旨:晋地多枣,人尝置之怀袖中,若南人之(口敢)槟榔也,则知味甘伤脾也。”其后明人王士性,在《广志绎》里,也同样谓晋地齿黄,是食枣得来。但这种解说,没有什么说服力,故谢肇涮《五朵俎》就提出质问道:“齐亦多枣,何独言晋邪!”且《政  相似文献   

16.
黄怀庆 《养生月刊》2006,27(11):1002-1003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萱草、连珠炮、下奶药、真金花、碧玉笋、忘忧草等,为百合科植物摺叶萱草含苞欲放的花蕾,经蒸制晒干而成。鲜花为橙黄色,加工后为棕黄色,或金黄色。黄花菜为多年生草本经济作物,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曾说:“今东人采其花晒干而货之,名为黄花菜。”宋朝大诗人苏东坡经曾为之挥笔题诗“萱花虽微花,孤芳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将萱草的植物形态和生长环境作了生动的描述。萱草生于山坡、草地或栽培,花期夏季,分布于我国云南、湖南等省,古称“忘忧”。黄花菜是大家喜吃的一种传统蔬菜,因其花瓣肥厚、色泽金黄,香味浓…  相似文献   

17.
文晖 《西部中医药》2007,20(7):9-10
嵇康的养生之道主要体现在他的《养生论》中,文章从修性保神即清虚静养、少私寡欲;服食养生即守之以一,养之以和;蒸以灵芝,润以醴泉,唏以朝阳,绥以五弦等方面论述了嵇康的养生法。  相似文献   

18.
养生的难点     
几乎人人都知道,养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早在晋代养生大家嵇康的《答难养生论》中就已提出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所谓"名利不灭",是  相似文献   

19.
1 《内经》养生的涵义《内经》中“养生”一词共出现 3次。其中《灵枢·本神》论养生时指出 :“故智者之养生也 ,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处 ,节阴阳而调刚柔 ,如是则僻邪不至 ,长生久视”。这段经文提出一些养生的原则和措施。据此可以认为 ,养生虽在词义上是属于一种行为 ,但作为概念是与这种行为的原则和方法分不开的。《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在指出养生与协调脏腑功能的关系时说 :“凡此十二官者 ,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 ,以此养生则寿 ,殁世不殆”。这里同样体现了养生的原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有“养生之道”一…  相似文献   

20.
解读《素问·缪刺论》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曾先后发表了“缪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1]和“缪刺法临证新探”[2]两篇文章,最近笔者又对《素问·缪刺论》(在本文中简称为《缪刺论》)进行了研究,现就其中几个问题求教于诸同行。1“络”字的理解“邪客于……之络”的“络”,《缪刺论》指为“大络”:“今邪客于皮毛……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黄帝内经太素》[3]注:“大络,十五络也。”但十五络脉有自己的循行、主病、络穴。《灵枢·经脉》中十五络脉的大部分主病与《缪刺论》中的病候不合,而《缪刺论》中病候又没有一条用络穴治疗。这是为什么?《缪刺论》最后一句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