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5例老年人慢性肺心病三重酸碱失衡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对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心律失常的认识,将我院1993年3月至1996年3月210例住院治疗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如下。 对象和方法 210例中男168例,女42例,年龄47—88(平均69)岁。临床诊断均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修订。采用美国洛神公司生产的动态心电图仪进行描记。 结果 房性期前收缩210例中占100%,房性期前收缩次数1—10940次/24h,平均1140次/24h,室上性心动过速94例(占44.8%),其中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20例(占10.5%),成对房性期前收缩88例(占42%),心房颤动4例(占1.9%),室性期前收缩164例(占78%),成对室性期前收缩34例占16.2%,室性心动过速4例(占1.9%),R-on-T4例(占1.9%),房性期前收缩合并室性期前收缩182例(占86%)。 讨论 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是慢性低氧血症、反复感染、心肌病变、血流动力学异常等。由于长期缺氧时肺和组织促进内皮素和心钠素合成和释放增加。内皮素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使肺动脉压力增高,增高幅度与肺动脉高压呈正相关,同时由于呼吸道感染,这时细菌内毒素引起的肺内皮细胞损伤能促进肺释放内皮素。早年有人认为,心钠素是由心房分泌的一种多肽,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心钠素较正常为低,相对缺乏是心功能不全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常伴发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如发生呼吸衰竭,紊乱尤为严重。发生心衰时,常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MOF)。二者互为因果,同时并存。急性呼吸道感染,进食量少、使用利尿剂、激素、茶碱类、钠盐或碱性药物、大量输液等,使电解质紊乱,便可出现三重酸碱失衡(TABD)。  相似文献   

4.
三重酸碱失衡判断法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吴善 《中华内科杂志》1998,37(4):222-224
三重酸碱失衡判断法的进一步探讨吴善近10多年来,三重酸碱失衡(tripleacidbasedisturbance,TABD)的提出,使得酸碱失衡的判断更趋完善,为诊疗工作增添了新的手段。TABD的判断方法,是目前临床医师所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发表的...  相似文献   

5.
传统观点认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CP)右心功能衰竭时心排血量减少 ,但我所在 90年代初发表的资料与此相反[1] 。我们对此后的 5 1例晚期CCP(ACCP)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 ,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按 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选择的 5 1例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CCP诊断。既往至少有 2次右心衰竭史。检查时咳嗽、咳痰、喘息加重 ;有双下肢或全身水肿、颈静脉怒张、肝肿大等右心衰竭体征 ;Ⅱ型呼吸衰竭 ;X线胸片有肺部感染征象。符合以上条件者为ACCP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6.
慢性肺心病三重型酸碱失衡的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分析380例次慢性肺心病各种类型酸碱失衡,探讨三重型酸碱失衡(TABD)的特点。在分析阴离子间隙(AG)意义的基础上着重指出当R值(HCO_2~-+Cl~-)<121.12mmol/L时可诊断代酸。计算R值较计算AG有简便易行、干扰因素少、诊断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34例肝性脑病患者83例次三重酸碱失衡(TABD)分析结果,肝性脑病患者并发的TABD均为呼碱型。其预后险恶,病死率达82.4%。通常,原发疾病引起呼碱,而不适当的治疗引起代碱,严重低氧血症、消化道大出血、肝肾综合征及重度感染引起代酸。因此,及时正确地识别与处理,对于降低肝性脑病患者的病死率意义甚大。并且强调联合应用阴离子隙(AG)和潜在HCO_2~-在TABD诊断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三重酸碱失衡的判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9.
完善三重酸碱失衡判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目前临床上在三重酸碱失衡判断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判断方法。方法采用归拿整理的方式,将作者最近提出的各种酸碱失衡判断方法及公式相结合,用于三重酸碱失衡的判断。结果新的判断方法简单实用,可准确地判断三重酸碱失衡。结论三重酸碱失衡中的代碱及高AG代酸,原判断方法选用不当,本该用作高AG代酸判断的潜在HCO_3^-概念,被用在了代碱的补充判断上,使两者都存在误判现象,判断方法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下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常出现酸碱代谢失衡,其发生率达84%~99%[1],且类型复杂,变化较大,如不及时纠正,将严重影响肺心病的疗效。为了提高对肺心病住院患者酸碱失衡的认识,现将我院1995年7月~1996年12月间住院的78例肺心病的血气(234例次)变化进行回顾分析,对某些问题加以探讨。对象和方法检查对象78例肺心病患者均为住院病人。肺心病的诊断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7例,年龄42-87岁,平均64.7岁;女性41例,年龄39-83岁,平均60.2岁。标本采集及检测方法血气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 的作用。方法 选肺心病患者30例分别于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ADM、内皮 素 1(ET)含量,同时检测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pH)和肺动脉收缩压(PASP),使用彩色多普 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另取20名健康人同时测定ADM、ET含量,作为对照组。结果 肺心病患者发 作期和缓解期的ADM、ET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发作期明显高于缓解期(P<0.01); 肺心病患者血ADM含量与PASP呈显著正相关(OR=0.917,P<0.01),与PaO2呈负相关(OR= 0.642,P<0.05),发作期Ⅰ型呼吸衰竭与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中ADM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 ADM参与了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缺氧可刺激ADM的合成和分泌,PaO2、ADM 对肺动脉压的调节有直接影响,并且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中对肺血管张力的调节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青海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所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不等比、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青海省≥15岁共计23 725人,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高危人群基线调查表"进行COPD流行病学调查.对肺功能检查筛...  相似文献   

13.
从流行病学看全国肺心病心电图诊断标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评价我国肺心病心电图诊断标准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实用性,对流行病学调查查出的184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心电图按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肺心病心电图诊断标准作比较分析.结果按我国标准肺心病的检出率为23.66%;而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确诊和可疑者共8.61%.如将标准定为P_I≥0.25mV和QRS电轴≥ 100°为阳性,除V_1呈qR或qr可1项定性,其余指标需2项以上阳性始可诊断,则肺心病检出率为6.06%;而全部指标皆1项阳性即可诊断者为20.19%.认为我国现行肺心病心电图诊断标准可能偏松.  相似文献   

14.
细胞黏附分子(CAM)具有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之间黏附及相互作用的功能。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CP)的形成中。CAM通过影响慢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而发挥作用,是CCP的另一发病机制。抗细胞黏附分子治疗为CCP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58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无创呼吸机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在给予氧疗、抗感染、平喘祛痰等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呼吸兴奋剂,而观察组使用双向呼吸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1 d、3 d后的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标、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肌钙蛋白(TnI)的变化。观察2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1 d、3 d后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d后NTProBNP、TnI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率明显减低。结论早期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降低NT-ProBNP、TnI水平,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环磷酸腺苷葡甲胺静滴对肺心病心衰时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对30例肺心病心衰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用环磷酸腺苷葡甲胺120 mg静滴,1次/d,疗程14天。治疗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结果:静滴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治疗10天及14天后mPAP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10天后与14天后相比:mPAP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环磷酸腺苷葡甲胺静滴对降低肺动脉压力有显著作用,持续静滴之则肺动脉压力可维持在较低水平,对治疗肺心病心衰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浆醛固酮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 选择9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分为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n=3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功能代偿期组(n=3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功能失代偿期组(n=30),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组患者的血醛固酮水平、多普勒超声检测肺动脉压力。结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功能失代偿组血浆醛固酮浓度为(124.78±27.64)pg/ml,显著高于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79.91±20.76)pg/ml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功能代偿期组(83.56±28.45)pg/ml,P〈0.05;血浆醛固酮浓度与肺动脉高压呈线性正相关(r=0.514,P〈0.05),与血氧分压呈负相关(r=-0.248,P=0.019)。结论 醛固酮参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及尿碘水平变化。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恒温消解尿碘分析法检测 41 例不同缺氧程度的慢性肺心病患者及 25 例健康对照组血清 T T3、 T T4、r T3、 T S H 及尿碘水平。结果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 T T3、 T T4、 T S H 及尿碘水平降低,以重度缺氧组降低幅度大,r T3 水平增高。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清 T T3、 T T4、 T S H 水平降低与缺氧程度及碘摄入量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的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8例(观察组),无心血管疾病的COPD患者32例(对照组),统计分析入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特征,并比较两种检查对肺心病的诊断价值。 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和吸烟史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心电图异常为房性早搏为(18.75%),右束支传导阻滞、顺钟向转位、肢体导联低电压均为(6.24%),右心室肥大(3.12%),肺型P波、电轴右偏、室上速均未发现;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异常为房性早搏(33.33%)、电轴右偏(29.64%)、右束支传导阻滞(22.91%)、肢体导联低电压(22.92%)、肺型P波(14.58%)、顺钟向转位(10.41%)、室上速(8.30%),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的增高(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观察组RA和RV值较对照组亦有显著的增加(P<0.05)。分析发现心电图对肺心病的检出率为54.17%,超声心动图检出率为85.42%,显著高于心电图(P<0.05)。 结论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是检测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各有优缺点,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患者病情,同时结合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结果,早期发现并诊断COPD发生肺心病,以提高肺心病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左胸导联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分析63例有左胸导联ST段改变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Ⅰ组)与63例无ST段改变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Ⅱ组)的临床资料和预后。结果显示:Ⅰ组左心室扩大,肥厚的检出率、左心衰竭发生率均明显高于Ⅱ组;两组间疗效、预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提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左胸导联sT段改变为左心室受损或合并冠心病所致,并预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