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结合运动再学习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运动再学习训练,其中治疗组在训练前进行15~20min运动想象训练。运动再学习训练1次/d,40min/次,疗程6周。采用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指数法(M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下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下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但治疗组治疗前后改善明显优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再学习训练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可提高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mCIMT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FMA、ARAT以及MBI得分均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麦国钊  任醒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20+22-20,22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43例患者,使用运动想象疗法,比较治疗前后患者FMA评分、MBI评分以及STEF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FMA评分、MBI评分以及STEF评分均明显较治疗前提高(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能显著改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郑娅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187-3188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80例患者都使用溶栓、神经保护剂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不接受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得分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比治疗前有提高(t=19.141、16.325,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指数法(MBI评分)比治疗前有提高(t=22.341、19.125,P〈0.01)。观察组FMA和NBI评分高于对照组(t=3.212、6.372,P〈0.05)。结论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障碍,有利于脑梗死患者提高日常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韩建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3):222-222
目的观察抑郁情绪(PSD)对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2.1~2012.6在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初发脑卒中患者156例,均接受了常规神经康复治疗,疗程结束后对其进行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和"Fugl-Meyer(FMA)运动功能"测试。结果 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61例发生PSD(HAMA总分≥8,39.10%),未发生PSD患者95例(对照组)。PSD组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和FMA总分均明显差于对照组(P均〈0.01或P〈0.05)。结论 PSD明确影响着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脑机接口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Wolf运动功能评定量表(WMFT)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肢FMA评分、WMFT评分、MBI评分分别为(31.63±6.60)、(34.13±6.15)、(62.27±10.81)分,对照组分别为(26.50±7.55)、(29.50±8.87)、(51.63±7.16)分;两组患者上肢FMA评分、WMF评分、MB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脑机接口治疗技术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并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制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强制运动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作业疗法治疗。强制运动治疗组同时采用强制运动疗法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评定患者的上肢综合运动功能,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定及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量表评分、ADL及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强制运动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强制运动疗法结合作业疗法治疗,有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能力。  相似文献   

8.
庞洪波  李雪芹 《淮海医药》2009,27(6):471-47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主动活动瘫肢结合运动意想训练对其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主动活动瘫肢组(治疗1组)30例,主动活动瘫肢结合运动意想训练组(治疗2组)30例。3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记录疗程开始与结束时,伸腕时肌肉最大收缩时肌电幅值(EMG)、简式运动功能评定方法(FMA)中上肢运动功能积分、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自我照顾中的进食、梳洗、穿上衣项目等各项指标进行评分。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EMG、FMA、FIM均有明显改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O.01),但治疗后治疗1组和治疗2组各项观察指标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2组高于治疗l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各种正规的康复训练均能改善瘫肢运动功能,但主动活动瘫肢结合运动意想训练更有助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急性期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待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治疗组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4周后对2组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慢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主要用Bobath结合运动再学习方法,治疗组加入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慢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有显著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针灸、电刺激等治疗,康复组加予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和神经网络重建仪等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分(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来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3个月后康复组患者的FMA评分和MBI指数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科学》2019,(24):233-236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VR)结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手法,研究组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训练结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和FMA-UE、MBI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FMA-UE、MBI评分均上升;组间对比,研究组Brunnstrom V期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MA-UE、MBI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VR技术结合mCIMT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偏瘫康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5例,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及用wolf运动功能试验(WMFT)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并用Barthel指数(BI)对患者ADL能力进行评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WMFT、BI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MA、WMFr、BI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组患者FMA、WMFT、BI指标明显优于参考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有助于刺激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提高患者的ADL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1组(21例)、试验2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3组均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1组行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治疗,试验2组行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治疗,未行t DCS治疗,对照组未行t DCS和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治疗。试验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定上肢运动功能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1组患者FMA和MBI评分均高于试验2组和对照组。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接受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12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62例,对早期康复护理组实施了系统的5周3阶段早期康复护理训练。结果经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后,与B组对比A组患者下肢活动能力及上肢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护理训练,有利于脑梗死患者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早期偏瘫患者恢复下肢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9月~2011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及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用Bmnnstmm分期、Fugl—Meyer(FMA)积分法及FCA综合功能评定法,评价患者治疗1、3个月时下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1、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下肢Bmnnstmm分期、FMA积分、FCA行走功能评分均较综合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早期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疗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加速度记录仪定量化评价蚓激酶(百奥)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入院的脑梗死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百奥胶囊(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使用Fugl—Meyer量表(FMA)评价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应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价进食、梳洗、穿脱上衣等功能,并在偏瘫侧手腕连续佩戴手表式加速度记录仪5d,评价昼间平均活动量及去趋势变化参数(ded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DFA)。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FMA评分、昼间活动量以及DFA参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蚓激酶胶囊能有效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加速度记录仪能够用于定量化评价脑梗死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曲铭  林惠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4):3719-3720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30例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有肢位的摆放、避免腕屈曲、压迫性向心缠绕、冰疗、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松动神经系统、帮助淋巴回流等。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分(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来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FMA评分和MBI指数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可明显改善其上肢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黄硕  陈慧芳 《安徽医药》2023,27(11):2212-2215
目的 探讨改良分级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病人的上肢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中冶医院收治的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病人60例,依托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治疗组病人在常规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分级运动想象训练,共治疗4周,每周6次,每次20 min。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sFMA-UE)评分、Wolf上肢运动功能测试(WMF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康复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sFMA-UE评分、WMFT评分、MBI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FMA-UE评分、WMFT评分、MBI评分分别为(39.27±2.11)分、(29.23±1.30)分、(54.17±5.58)分均优于对照组(33.33±3.13)分、(28.23±2.06)分、(49.67±5.56)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分级运动想象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病人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  相似文献   

20.
张恩达  张铁燕  王峪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1691-1691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及康复理疗,治疗组给予小脑顶核电刺激.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采用Fugl-Meyer评分(FMA)和改良Barther指数(MBI)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FMA和MBI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有助于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