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阳虚发热的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虚发热是内伤发热中的一种证型,其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亦得到公认,但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其证候也不易辨认。故见发热,治以清热泻火、滋阴凉血者多;以温补阳气,引火归原者少。笔者于此对阳虚发热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进行探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名词解释(共12分,每题2分)1.呕乳2.溢乳3.哯乳4.休息痢5.五泻6.噤口痢二填空(共28分,每空1分)1.脾主困,()则日晡身热饮水,()则吐泻生风。2.脾经兼证。初伤风吐泻,恶风发热,烦急顿闷,此为兼见()证;发热昏睡,梦中惊悸,此为兼见()证;发热昏睡,气促而喘者,此为兼见()证;羸瘦痿弱,嗜卧不能起者,此为兼见()证。3.吐出上焦,泻出下焦,乃肠胃之病也。脾在中焦,管摄乎上下之间,吐泻互作者,乃()之病也。4.钱氏曰:脾主困,谓疲惫也,非嗜卧也。吐泻久则生(),饮食伤则成(),易至疲惫也,此与肾主虚同。5.治泻大法,不问寒热,先服理中丸,理中者,理中气也。治…  相似文献   

3.
<正> 产褥期内以发热为主证并伴有其他症状者,中医称为产后发热。临床上多见感染邪毒发热、表虚外感发热、血瘀发热、血虚发热。我们曾治疗20例疗效满意,现分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阳明初期恶寒辨恶寒一证,是仲景辨别阴阳表里的重要临证标准。阳明为三阳之里,自无表证可言。但阳明初感外邪,阳气内郁,热邪尚未发散,也有一时性不发热而恶寒者,或发热恶寒兼见者,必待热邪蒸发,则恶寒自罢。故183条云:“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184条云:“……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临证所见,阳明病患者,每多于恶寒或  相似文献   

5.
1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观察甲型H1N1流感的中西医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 对1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中医证候进行了动态观察,并给予中医个体化辨证治疗和达菲抗病毒治疗.结果 11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4例,2例发生肺部感染,9例发热患者平均发热持续1~4天,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不重,不伴消化道症状;中老年患者临床表现较青年患者为轻;中医证候多属于毒袭肺卫证、风热上扰证候.中医药可迅速退热,改善咳嗽、咽痛、头痛等临床症状.结论 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毒力较弱,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季节性流感为轻.毒袭肺卫为中医常见证候,桑菊饮、麻杏石甘汤、柴葛解肌汤为主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孙桂芝教授认为,肿瘤患者发热除了感染的原因之外,进展期肿瘤发热是肿瘤发展过程中并发症状之一,主要与肿瘤本身坏死组织的吸收有关,中医学认为是气滞血瘀、湿聚痰结(痰湿不化)、毒热内结、脏腑虚损及阴阳失调的结果,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注意发热的辨证.切忌一见发热就滥用寒凉.应遵循阴虚发热者治宜滋阴清热;血虚发热治宜补益气血;气虚发热治宦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肝郁发热治宜疏肝解郁,清肝泄热;血瘀发热治宜活血化瘀.证候有兼夹者,治疗应予兼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登革热发热期中医证型与客观炎症指标的关系,为中医中药治疗登革热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114例登革热发热期患者进行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的检测,分析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以毒瘀交结、扰营动血(47.4%)最多见;温热郁湿、卫气同病证(35.9%)次之;暑湿伤阳、气不摄血(7.9%),余...  相似文献   

8.
忍冬感冒颗粒治疗风热感冒证7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忍冬感冒颗治疗风热感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法;治疗组忍冬感冒颗粒(板蓝根、忍冬藤、鱼腥草、绵马贯众、山豆根、重楼、青蒿、白芷))36例,对照组抗病毒颗粒36例.结果 对风热感冒证出现的发热、头痛、鼻塞、身痛、流涕、咽充血、咳嗽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各症状体征消失率为58.23%,综合疗效显效率51.42%,体温复常率为复常率71.42%.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忍冬感冒颗粒对风热感冒证有效,安全、服用方便.  相似文献   

9.
癌性发热一般是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癌性发热多见于癌症进展期,由于其产生的机理复杂,临床上患者的发热程度表现也不一样,有低热、中度发热,也有39℃以上的高热,其热型以不规则热或弛张热为多见.中医学认为,癌性发热属于“内伤发热”范畴.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虽然复杂,但概括而言,为人体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加之热、毒、痰、瘀相互为病,不同时期可表现为实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对于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10.
任佳丽  张理云 《河南中医》2019,39(5):653-656
《伤寒论》三阳热证发热各有其特点,太阳证翕翕发热、发热恶寒并见;阳明证但热不寒、日晡潮热;少阳证往来寒热。病因病机不同,热型各异,治疗也不尽相同。太阳热证中,桂枝配甘草辛甘化阳;阳明热证中,知母配甘草滋阴泻火;少阳热证中,黄芩配甘草和胃除烦。甘草配伍在方剂中多作为使药应用,在三阳热证中与不同臣药配伍,既发挥协同作用,也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1.
发热一证,临床多见,然因其病因病机各异,故疑难之证亦多。笔者在跟随牛元起教授临床学习过程中见其诊治疑难发热者多例,获益良多。现择2例,并探讨其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甲型H1N1、甲型H3N2、乙型流感与中医伤寒、温病的关系,以及其中医症状与证型分布特点,得出不同流感病原的中医病证特点。方法通过RT-PCR核酸检验法确定甲型H1N1、甲型H3N2以及乙型流感病例,通过自拟《流感病例中医症状调查表》采集患者信息,以epidata录入并通过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甲型H1N188例,甲型H3N21083例,乙型流感278例;3种病原病例中伤寒、温病并见,且两者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型皆以寒包火证为主,风热证次之,风寒证最少;症状中甲型H1N1与甲型H3N2皆以发热、咳嗽、流涕最为多见,乙型流感以发热、咳嗽、咽痛最为多见。结论甲型H1N1、甲型H3N2与乙型流感病例中伤寒、温病的分布并无明显区别,发热、咳嗽是其发作最多的症状,证型整体均以寒包火证为主。  相似文献   

13.
发热作为一种常见病症,临证所见错综复杂。《伤寒论》全文398条,论及发热的条文103条,然非独三阳病有发热,三阴亦可见发热。六经病变中皆有发热之症,但因病变性质不同而表现迥异。从六经病变角度探析发热的机理、临证表现特点及治疗,具有指导临床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临床资料,探讨其中医临床规律。方法:回顾性调查了肺炎支原体肺炎电子病例620例,调查项目包括一般临床资料:年龄、发病季节、病史;临床症状,中医诊断及证型。结果:(1)临床诊断以咳嗽为主,辨证多为外感风热;(2)年龄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16~40岁以实证热证(风热、痰热)为主,而41~60岁患者以虚证、寒证和痰湿证多见;(3)在南方冬春季节发病多见,且风热犯肺和风热闭肺两型共占56.9%,支持季节性与中医证型有着密切的关联性;(4)发热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相关:风热犯肺、风热闭肺和风寒犯肺3个证型发热较多见,提示本病发热为外感发热,病邪多在卫表,(5)肺部啰音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相关性:风热闭肺和痰热阻肺两证型多见肺部啰音,其它证型少有或无肺部啰音,认为肺部啰音为痰阻气道,气道痉挛,气过痰鸣所致,可考虑为风热闭肺或痰热阻肺的有意义性指征。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医临床有一定规律可循,南方冬春季节多见,诊断以咳嗽为主,临床上虽可见多种证型,但以风热犯肺、风热闭肺和痰热阻肺为主,中老年人痰湿阻肺和脾肺气虚居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张秀华教授治疗小儿发热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分析门诊病例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相关经验进行整理。结果:小儿肺常虚,贼风一至,多受其害,营卫失和而发热;小儿脾常不足,饮食积滞亦可发热,而外感与积滞二者兼见之证尤为多见。张师治疗表里同感,采用先通后散之表里双解之法,且药物煎服方法灵活,重视补虚以善后巩固。结论:张秀华教授治疗小儿表里两感之发热,其法新妙,值得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6.
<正>"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是依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陈可冀血瘀证独特辨证方法传承研究"(No.2013BAI13B01),在文献整理、病例分析及定性访谈的基础上,参考既往血瘀证诊断标准修订而成(见表1[1])。一致性检验分析表明,不同研究者应用"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的诊断一致性良好;贝叶斯分析发现,与1986年的"血瘀证诊断标准[2]"和2011年的"血瘀证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3]"比较,"实用血瘀  相似文献   

17.
白睛(俗称白眼珠,现代医学称巩膜)属气轮,本白色。余临证30余年,每见小儿呕吐、泄泻、肺炎喘嗽、汗证、疳证、虫证及贫血等常现白睛发蓝。今据1996年至今治患儿中睛蓝者200例进行统计分析。200例中汗证25例(包括自汗、发热汗出过多),占12-5%;肺炎喘嗽85例,占42-5%;呕吐12例,占6%,泄泻30例,占15%;呕吐与泄泻并见38例,占19%;贫血(疳证、虫证所致)10例,占5%。其中男童128例,占64%;女童72例,占36%。最大年龄5岁,最小年龄4个月。20例中虽见症状各异,属证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儿童流行性感冒迄今为止尚无规范的中医分型,通过调查2019—2020年冬春季中国儿童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临床精准辨证施治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研究及德尔菲法专家问卷的基础上,制定“儿童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调查问卷”,采用分层简单随机抽样的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全国6大行政区域18家三甲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不同年龄、不同流感类型、不同区域患儿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各证型患儿症状特点。[结果] 9 472例患儿中,1)风热犯卫证占46.63%,表寒里热证23.41%,毒热内陷证11.07%,风寒束表证8.12%,邪犯肺胃证5.87%,热毒袭肺证4.88%,正虚邪恋证0.02%。2)超高热占4.30%,高热44.52%,中度发热44.37%,低热6.79%。3)甲型流感占90.51%,乙型流感9.49%,均以风热犯卫证为主(分别占46.44%、48.50%)。4)在发热的不同病程阶段,均以风热犯卫证、表寒里热证为多见,随着发热时间的推移风寒束表证比例逐渐下降,热毒袭肺证比例逐渐上升。5)各年龄段均以风热犯卫证、表寒里热证多见,各区域中医证候均以风热犯卫证为主。[结论] 2019—2020年中国儿童流行性感冒以甲型流感为主,中医证型以风热犯卫证、表寒里热证为主;发热为各证型的核心症状,毒热内陷证以高热及超高热为主,其他证型以中高度热为主;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及不同区域中医证型分布均以风热犯卫证为主。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文献的冠心病中医证型地域性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近10年国内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不同地域的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方法 检索2000年1月至2011年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公开发表的有关冠心病中医证型研究的文献,并按照不同地域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冠心病中医证型在不同地域的分布特征.结果 10065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排名前8位依次为:痰阻心脉、气虚血瘀、心血瘀阻、气阴两虚、心肾阴虚、心阳虚衰、心气不足、气滞血瘀.不同地域证型分布,东北地区多见气虚血瘀证;华北地区多见痰瘀互结证;华东地区多见痰阻心脉证和气虚血瘀证;华中地区多见气虚血瘀及气阴两虚证;华南、西南和西北地区多见痰阻心脉证.结论 近10年国内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实证多见于痰阻心脉、心血瘀阻,虚证多见于气阴两虚,虚实夹杂以气虚血瘀多见,不同地域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20.
钟邱  王志花  林凯  许英 《光明中医》2013,28(4):688-690
目的观察芦青颗粒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1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85例)服用芦青颗粒,对照组(74例)服用抗病毒口服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体温、中医证候的变化情况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体温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解热时间早于对照组;试验组中医证候及症状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问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芦青颗粒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及发病症状,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