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7,(6):783-784
目的:探讨五味消渴方治疗糖尿病立方机理。方法:从五味消渴方的由来、组成及配伍特点、药物五味五性理论、五味补泻理论等方面归纳总结。结果:《灵枢》言:"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指出"五脏柔弱"为消渴(糖尿病)的重要病机。《素问》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脏精气不足,故当以五味养之。据此在《内经》五行理论指导下,紧密联系"五味"、"五脏",以五味消渴方论治糖尿病,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常见甘味中药抗糖尿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丛宇  曹世杰  邱峰  齐学洁  康宁 《中草药》2022,53(11):3531-3537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病,研究发现五味中药中甘味中药治疗糖尿病的应用频率最高。在中药五味理论中,甘味药具有补益和中的功效,符合“滋阴”“健脾”的糖尿病中医治则。综合近5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甘味中药治疗糖尿病的药理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主要与调节糖脂代谢、保护胰岛组织、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机体炎症因子、提升机体抗氧化能力及调节肠道菌群等有关,以期丰富甘味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科学内涵,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酸胜甘”法治疗糖尿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德增  周松华 《中医杂志》1997,38(12):725-726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千百年来,古今学者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研究,但未能有大的突破。我们认为,中医对糠尿病的认识应开拓思路,治疗要开辟新途径。五味的理论源于《内经》,其中有关于五入、五欲、五宜、五禁、五过、五伤等内容的记载,将五味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经络、藏象、病因病机、治法等理论相结合,用以阐明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临床治疗等诸多问题,故五味理论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有其重要的位置。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五味理论对指导糖尿病临床治疗有特殊意义,现从病因病理及治法用药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4.
姜开运 《北京中医》2008,(9):722-724
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五味理论的产生、作用及其局限性三个方面探讨五昧理论,分析药物真实滋味与作用标志——“五味”的关系,五味对五脏调节作用及作用的规律,正确认识五味理论的局限性。为完善五味理论,探讨五昧的本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为常见慢性病,《内经》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指出糖尿病基本病机为"五脏柔弱",据此以脏腑辨证理论为指导,在与五味、五脏相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五味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对其药物组成、配伍意义、药性特点及前景展望等进行了阐述,为中医药个体化防治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五味理论在中医药学理论和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是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就五味理论对中医药的贡献和存在之不足分而论之,并就如何扬弃传统的中药五味理论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7.
四气五味理论是中药学的基础,本文主要针对五味理论做了一系列的整理和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五脏的配属关系、五味的宜禁、五味的体用、五味的气机升降及五味的内涵等,以系统地梳理五味理论的脉络。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四大经典之一。总揽全文,其虽详于医理、针刺,而略于方药。但所留存的药学理论以及十三方为后世的药学及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对药学理论的论述主要是气味学说和五味学说,在五味学说中,《黄帝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并且根据五行学说,把五味与自然界众多的事物、属性联系起来,提出了“五味所入”、“色味当五脏”等论述。  相似文献   

9.
五味最早起源于饮食,而与医学理论相关的五味理论最早源于《黄帝内经》。但从《神农本草经》到《证类本草》,"五味"理论并未与药物的具体功效发生联系,直到寇宗奭开此先河。通过从五味的起源、《黄帝内经》五味理论、寇宗奭对五味理论的阐释及应用等方面系统论述"五味"理论的发展,反映寇氏运用《黄帝内经》五味理论及临床实践阐释药物功效、解释仲景医方之法,此法对金元医家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四大经典之一。总揽全文,其虽详于医理、针刺,而略于方药。但所留存的药学理论以及十三方为后世的药学及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对药学理论的论述主要是气味学说和五味学说,在五味学说中,《黄帝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并且根据五行学说,把五味与自然界众多的事物、属性联系起来,提出了“五味所入”、“色味当五脏”等论述。  相似文献   

11.
五味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开运 《北京中医药》2008,27(9):722-724
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五昧理论的产生、作用及其局限性三个方面探讨五味理论,分析药物真实滋味与作用标志--"五味"的关系,五味对五脏调节作用及作用的规律,正确认识五味理论的局限性.为完善五味理论,探讨五味的本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冯文战  李光霞  张林  高立  刘代群  李陶  彭艳 《光明中医》2016,(19):2783-2785
四气五味理论是中药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神农本草经》到后世的本草著作中均有中药四气五味的论述,《黄帝内经》中有大量篇幅将中药五味理论与临床治疗结合起来,将中药的五味功能化,用于指导临床治疗。中药五味理论的临床运用在后世医家的论著里未能得到系统总结和发展。现将中药五味理论与藏象理论及脏腑升降理论相结合,用于指导内科杂症的治疗选药,效果显著,从五味理论的理论渊源、临床应用,初步探讨五味理论的临床应用,并附医案3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五味消渴丸治疗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规律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五味消渴丸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25/30),高于对照组的6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 h PG、TC、T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渴丸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临床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四气五味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直接反映了药物的治疗作用,其主要思想是通过药物四气五味的偏性以调节阴阳,补救偏颇,诊疗疾病。通过阐述四气五味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与肾病的密切联系,分析四气五味理论在《伤寒杂病论》治疗肾病经方中的应用,包括四气五味单药理论治疗肾病,四气五味配伍理论如寒热协同、寒热互制、寒热互补、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辛开苦降等,以期启发肾病治疗的新思路,加深对四气五味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何健  胡方林 《国医论坛》2022,37(1):12-14
《黄帝内经》对五味理论有非常丰富的论述,涉及篇章21篇,分别从五味的作用、五味的阴阳属性、五味配属五脏、五味的饮食禁忌和五味的临床应用等方面予以阐释.本文通过梳理《黄帝内经》五味理论,一方面指导日常饮食养生调护,另一方面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作为药性理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五味理论自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对临证组方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历代医家对于五味理论的理解、阐述及发挥,使得五味理论的内涵及应用日趋丰富及完善。该研究通过对历代重要古医籍中有明确记载的中药五味理论进行整理,从中提取出有关五味作用的文献资料,分析总结出五味的作用,并例举药物进行说明,以期为临床合理的遣药组方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药性味新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药学有自己的理论。中药学的理论主要有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以及七情等等。中药的性味理论指“四气五味”(有时也称“四性五味)。”“四气”是根据阴阳理论将药物分成寒、热两类,再根据程度差异进一步分为寒、凉、温、热四类。“五味”是根据五行理论将药物分成辛、苦、酸、咸、甘五种。那  相似文献   

18.
从五味理论的起源、形成入手,全面分析五味理论存在争议的缘由,指出五味理论的实质是对中药作用共性的一种高度浓缩和抽象,认为“执简驭繁”是五味理论最大贡献和存在的价值,即使在今天的中医临床实践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很高,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蛋白尿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西医以控制血糖、降压调脂等对症处理为主,中医以整体辨证用药为主要治疗方式。本文从五气、五体、五味立论,运用阴升阳降的中医基本理论,结合五行生克变化的原理,概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诊治病机及用药经验,以期为本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五味理论又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中药五味药性的客观表征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钥匙,是阐释传统中药药性理论科学内涵的重要路径。基于五味药性的基本定义以及药物分子-味觉、嗅觉受体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中药五味药性表征的技术方法和研究路径,并结合本课题组实验研究,从味觉、嗅觉感知的生物学机制、分子对接技术原理、同源模建过程以及受体选择与五味药性表达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从中药"五味"的滋味、气味属性角度,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提供可参照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