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脂血症与血清载脂蛋白含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与载脂蛋白的关系。方法 对杭州市 6 6 9名高脂血症患者和 2 6 2名健康人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C、TG、HDL -C、LDL -C、ApoAⅠ、AⅡ、B、CⅡ、CⅢ、E。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1)高胆固醇血症组 ,HDL -C、LDL -C明显升高 (P <0 0 1) ,各类载脂蛋白均升高 ,尤以ApoAⅠ升高最明显。 (2 )高甘油三酯血症组 ,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LDL -C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ApoAⅠ降低 (P <0 0 1) ,ApoB、ApoCⅡ、ApoCⅢ、ApoE均有明显升高 (P <0 0 1)。 (3)混合型高脂血症组 ,LDL -C升高 (P <0 0 1) ,ApoAⅡ、ApoB、ApoCⅡ、ApoCⅢ、ApoE升高最明显 (P <0 0 1)。结论 高脂血症ApoAⅡ、B、CⅡ、CⅢ、E水平均升高 ;高胆固醇血症ApoAⅠ、B和HDL -C、LDL -C可同时升高 ;ApoCⅢ是高甘油三酯的重要影响因素 ;混合型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伴LDL -C/HDL -C比值升高 ,可视为CHD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老年颈动脉斑块(CAP)的影响及其在脂代谢中的作用。方法检测48例经颅多普勒超声确诊的老年CAP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和血脂指标,并与40例无CAP的老年人对照,并将两组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老年CAP组血清IGF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TC、TG、LDL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1);HDL水平无显著差异。斑块组TC、TG、LDL均与IGF1呈负相关;HDL与IGF1无相关性。结论脂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IGF1作为一种重要的循环内分泌多肽,参与CAP的形成及脂代谢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黄志军  祁述善 《山东医药》2008,48(28):32-33
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隐匿型冠心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溶血磷脂酸(LPA)、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Ⅰ(ApoAⅠ)、ApoB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LPA的影响因素.结果 隐匿型冠心病患者TC、TG、LDL、ApoB、LP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HDL、ApoAⅠ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LPA与TG、LDL、ApoB呈正相关(P<0.05),与HDL、ApoAⅠ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DL(回归系数0.47,P<0.05)、HDL(回归系数-0.41,P<0.05)、ApoB(回归系数0.39,P<0.05)纳入回归方程.认为血脂和LPA与隐匿型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LPA与TG、LDL、HDL、ApoAⅠ、ApoB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合并脂代谢异常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对载脂蛋白(Apo)的影响。方法 纳入合并血脂代谢异常的老年T2DM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所有患者进行常规降糖、控制饮食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服用瑞舒伐他汀钙。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 w检测患者血清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ApoA1、ApoA2、ApoB、ApoE、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TG、TC、LDL、ApoA2、ApoB、ApoE、hs-CRP、TNF-α及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DL和ApoA1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能显著改善合并脂代谢异常的老年T2DM患者血脂代谢水平及载脂蛋白含量,同时具有减轻患者炎症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亚类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 (HDL)亚类组成和相对百分含量的变化及其之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双向电泳 免疫印迹检测法分析了 39例高胆固醇 (TC)血症患者、97例高甘油三酯 (TG)血症患者及 32例混合性高脂血症 (MHL)患者血清HDL亚类组成及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高TC、高TG及MHL患者血清中小颗粒的前 β1 HDL、前 β2 HDL、及HDL3b 含量显著增加 (P<0 .0 5 ~ <0 .0 1) ,而大颗粒的HDL2a及HDL2b含量显著减少 (P <0 .0 5~<0 .0 1)。高TC患者血清中HDL2b含量显著高于高TG及MHL患者 (P <0 .0 1及P<0 .0 5 ) ,而前 β1 HDL含量低于或显著低于高TG及MHL患者 (P<0 .0 1) ;高TG患者血清中HDL3a含量显著高于高TC及MHL患者 (P<0 .0 1) ,而HDL2b含量均较其他二者为低。结论 :高TC、高TG及MHL患者血清HDL颗粒直径均呈变小趋势 ,但其HDL亚类组成的具体变化特征却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3):157-157
一、多选题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由哪一种脂代谢相关的基因突变所引起 ?正确答案是C、LDL R。二、填空题家族性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 (Ⅱb型 )一般表现为 (LDL)和 (VLDL)同时增高 ,这类患者家族的电泳图谱也可以表现(Ⅳ )型或 (Ⅱa)型。三、问答题2型糖尿病病人脂蛋白代谢的特点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2型糖尿病脂蛋白代谢的特点常见为TG水平增高 ,餐后高脂血症和过多的残粒规积 ,TC不高或稍高 ,HDL C水平降低 ,其中TG水平升高尤其常见 ,具有较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代谢综合征包括肥胖 (或超重 )、糖代谢异常 (可能有糖尿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四种临床类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adiponectin,ADN)水平,并探讨它们在脂代谢中的作用。方法入选540例体检人群,其中正常对照组204例。高脂血症患者336例,其中高胆固醇血症组(高TC组,80例)、高甘油三脂血症组(高TG组,105例)、混合型高脂血症组(混合组,85例)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组(低HDL组,66例)4组,分别检测每组患者血清瘦素、ADN水平,并分析其在脂代谢中的作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低HDL组ADN水平明显升高外(P〈0.05),其余各高脂血症组无论是血清瘦素水平,还是ADN水平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高脂血症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可见高TG组瘦素水平低于低HDL组(P〈0.05);高TC组ADN水平低于低HDL组(P〈0.05)。无论正常对照组还是高脂血症组,血清瘦素与ADN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瘦素与ADN共同参与脂代谢的调节,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及动态平衡可能在高脂血症的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尿酸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血脂和尿酸(UA)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测定并分析ACI患者及对照组的血清尿酸(UA)、甘油三酯(TG) 、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LDL) 、高密度脂蛋白(HDL).结果 ACI组UA、T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H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UA与TG(r=0.378,P<0.01)和TC(r= 0.423,P<0.01)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高尿酸血症和高脂血症是ACI危险因子,测定ACI患者的UA及血脂有助于判断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 (a) [Lp(a) ]水平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 90例 2型糖尿病及 6 8例健康对照者测定其血清Lp(a)、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 ;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及TC、TG、LDL C与HDL C比值。结果  (1)糖尿病组血清Lp(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将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伴冠心病和单纯糖尿病亚组后发现 :①糖尿病伴冠心病亚组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亚组 [(2 3.78± 2 3.73)mg/dlvs (13.31± 10 .6 6 )mg/dl;P <0 .0 1]及对照组 [(2 3.78± 2 3.73)mg/dlvs (16 .2 8± 17.95 )mg/dl;P <0 .0 5 ];②糖尿病伴冠心病亚组血清Lp(a)水平与LDL C呈正相关关系 (r =0 .32 16 ,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p(a)水平增高可能与冠心病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C)CⅡ、CⅢ含量变化,探讨其与DN的关系.方法 将1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每组各50例.检测各组患者血清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apoCⅡ和apoCⅢ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所有T2DM患者血清FBG、TG、VLDL、apoCⅡ、apoCⅢ水平明显升高(P<0.05),HDL水平明显下降(P<0.01),所有T2DN患者血清TC、LDL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与单纯T2DM患者比较,2型DN患者血清FBG、TG、TC、LDL、VLDL水平有升高趋势,但无明显差异(P>0.05),而apoCⅡ、apoCⅢ水平明显升高(P<0.01),随着肾病进展,其水平有上升趋势(P>0.05).血清apoCⅡ和apoCⅢ与TG、VLDL及微量白蛋白(MAU)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HDL水平呈负相关(P<0.05).apoCⅡ(β=0.15,P<0.05)和apoCⅢ(β=0.17,P<0.05)共同决定MAU.结论 载脂蛋白CⅡ、CⅢ含量异常是T2DM患者代谢紊乱的特征,同时可能是预测DN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12.
大鼠海马神经元及其线粒体增龄性改变的形态计量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神经元及其线粒体形态结构增龄性改变的程度及性质。方法应用组织化学及电镜技术,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海马神经元及其线粒体结构进行形态计量分析。结果海马CA1和CA3区神经元随增龄出现细胞皱缩,CA3区神经元数密度在老年组较青年组显著减少(P<0.05),CA1区神经元数密度各月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A3区神经元胞体内线粒体体密度、数密度、比表面及嵴膜密度随增龄而减少,线粒体平均体积及平均截面积随增龄而增大。结论海马神经元及其线粒体形态结构随增龄发生显著性改变,这些形态结构的改变可能是大鼠海马老化的指征。  相似文献   

13.
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结构内胆碱能纤维的分布及增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方法和体视学测量技术,研究胆碱能纤维在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结构内的分布及增龄变化。结果显示,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结构内AChE阳性纤维呈不同的板层样分布,老年小鼠(24月龄)额-顶皮质第Ⅲ、Ⅴ层和海马CA1、CA3区分子层及齿状回分子层AChE阳性纤维密度明显低于成年小鼠(13月龄)和青年小鼠(3月龄)(P<0.01),后两组间除成年小鼠海马CA3区分子层纤维密度稍低外,其他各区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胆碱能纤维在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结构内的分布具有年龄相关性和区域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研究普伐他汀对冠心病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影响,探讨其降脂外作用。方法 观察102例冠心病患普伐他汀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流流变学、微循环检测结果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普伐他汀对冠心病血脂脂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微循环定量评分有明显影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普伐他汀能有效降低冠心病血脂水平,同时改善血液流变性异常及微循环障碍,后可能是其降脂外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氯沙坦 (Los)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心室结构的影响。方法 :6周龄Los治疗组 (SHRlos)管饲法给予Los3 0mg kg天。治疗 17周后 ,观察 3组大鼠动脉收缩压 (SBP)、左心室 (LV)壁的厚度、左心室重量 体重 (LVW BW)以及左心室结构的变化 ;血浆放免法测肾素活性和AngⅡ含量。结果 :1 SBP :治疗结束后 ,SHRlos组血压 10 9 15± 11 3 1mmHg( 1mmHg =0 .13 3kPa) ,与对照组 (SHR)血压167 4± 13 0 1mmHg相比明显下降 (P <0 0 1)。 2 SHRlos组的LVW BW、LV壁厚度与SHR组相比明显减少 (P <0 0 1)。SHRlos心肌的超微结构与正常对照组 (WKY)相似。 3 血浆肾素活性在WKY组和SHR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SHRlos组肾素活性及AngⅡ水平分别高于SHR组 (P <0 0 5 ,P <0 0 1)。结论 :Los能有效地降低SHR的血压 ,具有预防高血压LVH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律失常的防治措施。方法 将76例老年大面积AMI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及B组(25例)每天静脉点滴25%硫酸镁10-15ml和极化液,12-14天,A组同时利多卡因72小时(首剂50-100mg静脉注射后按2-3min静脉点滴);C组(21例)静脉 点滴极化液12-14天,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加用利多卡因(用法同A组)。结果 心律失常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肥胖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36例健康老年人、28例单纯肥胖者、38例高血压及42例高血压合并肥胖者的血糖、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4组中各有20例做口服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均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各组射血分数和心脏指数均正常。高血压组二尖瓣舒张早、晚期峰值比(E/A)明显下降,等容舒张时间明显延长,以合并肥胖者尤为明显(均为P<0005)。E/A值与空腹血糖相关(r=067,P<0005),与血清胰岛素及左室重量无关。结论肥胖及糖耐量异常可加重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前应用潘生丁(双嘧达莫)试验(DP-T)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国内外通用的DP-T方法对100例选择性开胸手术前的老年患者进行检查,于入院后1周内完成。结果100例中有68例出现DP-T的变化,这些患者术中出现心脏并发症57例(83.8%);DP-T无变化32例,出现心脏并发症11例(34.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前DP-T能发现潜在性心肌缺血病变,可作为术前常规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补肾,化瘀及补肾化瘀法延缓免疫衰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从免疫衰老角度验证中医“正虚挟瘀是衰老的主要机理”的理论。方法给3组老年小鼠分别灌服补肾方(八味地黄汤)、化瘀方(丹坤汤)或补肾化瘀方(八味丹坤汤)4周后,用生物活性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及腹腔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IL1)的产生量。结果老年小鼠IL1、IL2产生量均低于青年小鼠。给予补肾方和补肾化瘀方的老年小鼠IL1、IL2产生均有增加,且补肾化瘀优于补肾,而化瘀方则有抑制作用。结论扶正化瘀可能是延缓免疫衰老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