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比较4种皮肤消毒剂的使用效果及时问,探讨更方便临床使用且效果更好的消毒剂。方法 将4种皮肤消毒剂分成3组,碘酒、乙醇为一组,碘伏、安尔碘各为一组;受试组不知使用的目的,分别对每组消毒剂使用前、后采样,观察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同时计算消毒剂的干燥时间。结果 安尔碘组不但消毒效果肯定,而且干燥时间最短;碘酒、乙醇组消毒效果肯定,但干燥时间较长;碘伏正确使用时效果肯定,但存在不正确使用的现象,且干燥时间较长;3组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所需干燥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0.2%安尔碘用于皮肤消毒效果最好,主张作为首选的注射消毒剂;其次为碘酒、乙醇;碘伏的不规范使用与其干燥时间太长有关,且其黏度较大妨碍了胶布固定的牢固程度,临床注射时不主张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2种复合型皮肤消毒剂(复合碘和安尔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受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A(复合碘组)、实验组B(安尔碘组)和对照组(碘酊组)各40例;实验组A和实验组B采用一步完成皮肤擦拭消毒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两步完成皮肤擦拭消毒法,采样与检测方法按卫生部<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执行.结果 复合碘组、安尔碘组和碘酊组杀灭率分别为(95.44±9.45)%、(95.29±7.21)%和(96.24±11.12)%;复合碘、安尔碘和碘酊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7.50%、95.00%和97.50%,3组的杀灭率和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碘组、安尔碘组的1次消毒操作时间分别与碘酊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种复合型皮肤消毒剂(复合碘、安尔碘)的消毒效果均确切,与传统的碘酊、乙醇消毒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操作简便,消毒操作时间短,省时、省力、安全、实用,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选择含碘皮肤消毒剂(碘伏、碘伏+乙醇和2%碘酊)。方法招聘30名志愿者选定前臂皮肤自然菌杀菌试验,圈定皮肤面积为5cm2×5cm2,方法按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的消毒技术规范。结果碘伏(市售)、碘伏+乙醇(与碘伏等量)和2%碘酊消毒0.5min,检验余留生长菌数和百分率为33.33%、46.66%和0.00%。结论只有用2%碘酊消毒皮肤0.5min,可以达到100.00%杀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安尔碘皮肤消毒剂在采血中的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安尔碘皮肤消毒剂在21、35、42℃暴露于空气中放置24、487、2 h,测定消毒剂挥发量、有效碘的含量和外观观察,并且采用培养法评价安尔碘皮肤消毒剂对献血者肘部消毒效果。结果消毒剂在21℃暴露于空气中放置24 h挥发率为5%,有效碘的含量0.215%,35℃、42℃暴露于空气中放置的消毒剂挥发率>5%,有效碘的含量>0.18~0.22%范围,30名献血者肘部皮肤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1。结论安尔碘皮肤消毒剂适合用于献血人群采血前皮肤消毒。  相似文献   

5.
应用安尔碘作皮肤粘膜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燕群 《现代医院》2002,2(6):27-27
安尔碘是一种新型含碘的皮肤消毒剂,使用浓度含有效碘0.2%。应用Ⅰ型、Ⅲ型安尔碘作手术野皮肤消毒、粘膜消毒后采样作细菌学监测、分析,研究消毒剂浓度和作用时间,探讨使用消毒的最佳的方法和效果可靠的途径。为控制医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安尔碘消毒法临床应用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安尔碘消毒法临床应用调查上海长征医院张凤珠傅云林丁可宣(上海200003)2%碘酊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一种具有可靠杀菌作用的皮肤消毒剂,但因其对人体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安尔碘用于患者各部位手术、各种注射及各项穿刺等操作,现将临床应用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空气消毒方法对采血室内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紫外线灯、三氧消毒机及空气净化消毒器对机采血小板献血环境进行空气消毒,并采用自然沉降法于消毒前、消毒后及工作人员工作时采样,检测消毒效果。结果3种方法消毒后与消毒前比较,均能明显降低采血室内空气菌落数,消毒后室内空气菌落数均符合Ⅲ类环境标准要求。三氧消毒机组和紫外线灯组在工作人员工作状态下,空气菌落数迅速升高,至4 h时,分别达(7.53±1.28)CFU/5 min·Φ90皿、(8.16±1.57)CFU/5 min·Φ90皿;而空气净化消毒器在人员流动的采血环境消毒4 h,空气中菌落数始终<4.0 CFU/5 min·Φ90皿。结论使用空气净化消毒器对采血室内空气持续消毒,可持续维持工作状态下采血室内的空气洁净度。  相似文献   

8.
安尔碘在急诊静脉穿刺皮肤消毒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皮肤穿刺部位消毒是护理治疗工作中常规程序之一 ,消毒的安全有效是一切治疗工作的基础 ,而操作简便、消毒液干燥快、省时的消毒方法在急诊静脉穿刺的皮肤消毒中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我们对“国家卫生部十年百项成果推广计划”项目中推荐的安尔碘一步消毒法进行了临床实验 ,并与传统的碘酊法进行比较。1 材料与方法1 .1  消毒剂及消毒方法 安尔碘由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其为碘与增消剂、缓释剂和催干剂等形成的一种络合物 ,有效碘为 0 .2 %。安尔碘采用一步消毒法 ,碘酊消毒按 3步法 (2 %碘酊 1次 ,75 %酒精两次 )。1 .2 试…  相似文献   

9.
安尔碘术野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安尔碘替代传统的碘酊用于手术野消毒。方法对医院2005年1月~2007年5月采用安尔碘消毒皮肤的手术40354例与2004年采用碘酊消毒的1584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安尔碘消毒与2%碘酊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尔碘消毒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缩短了术前准备时间,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超声耦合剂是否对患者术前皮肤消毒用的含碘消毒剂产生屏蔽或拮抗作用。方法采用实验室载体浸泡杀灭、现场皮肤消毒等比对试验,对碘伏和超声耦合剂的拮抗、屏蔽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拮抗作用:不同浓度碘伏对菌片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平均杀灭率均为100.00%;有效碘含量2 500 mg/L的碘伏+耦合剂对菌片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杀灭率分别为99.67%~99.78%和99.71%~99.82%,有效碘含量625 mg/L的碘伏+耦合剂对上述两种菌的杀灭率分别为96.85%~98.25%和95.93%~98.56%。屏蔽作用:涂抹耦合剂后,碘伏、碘酊+乙醇组对大肠埃希菌的平均杀灭率由100.00%分别下降至30.76%和94.4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均杀灭率由99.99%和100.00%下降至55.55%和98.22%。现场皮肤试验:碘伏、碘酊+乙醇组对皮肤表面自然菌的杀灭率均为99.99%;皮肤表面涂抹超声耦合剂后,碘伏、碘酊+乙醇对皮肤表面自然菌的杀灭率分别降至92.62%和93.57%。结论术野残存的超声耦合剂对含碘消毒剂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和屏蔽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消毒剂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UWLs)的消毒效果。方法将18台DUWLs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过氧化氢消毒剂(H2O2)组、次氯酸钠消毒剂(NaClO)组、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剂(Sanosil)组、蒸馏水冲洗(DW)组。采用对应消毒剂对DUWLs进行消毒,采集三用枪和高速手机水样,比较消毒前后细菌数量。结果消毒前各组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DUWLs细菌数严重超标(均3 000 CFU/mL)。除DW组外,消毒后各组DUWLs细菌数量大幅度下降(均100 CFU/mL),消毒后细菌数量低于消毒前(均P0.001)。3种消毒剂消毒后1周,不同时间各组细菌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用枪:Day1—Day5,均P0.05;高速手机:Day2、Day3和Day5,均P0.05)。消毒后第3天三用枪(H2O2组和NaClO组)、消毒后第4天高速手机(H2O2组和NaClO组)、消毒后第5天三用枪和高速手机(Sanosil组)细菌数量均超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的口腔医疗卫生用水标准。3组消毒剂在消毒后1周细菌数量均超过或接近消毒前水平。结论 3种消毒剂均可有效降低水路中的细菌载量。与其他消毒剂相比,Sanosil在消毒后抑制细菌生长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皮肤消毒剂与不同消毒方式的消毒效果,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临床常用的酒精、碘伏、复合碘和部分洗手消毒液,在受试者手背涂擦,通过消毒区采样,细菌培养,分别对消毒次数、棉签蘸取消毒液的量和皮肤干预措施后消毒效果等比较。结果:3种皮肤消毒剂消毒次数和干预措施后消毒次数污染情况无差异(P〉0.05),用棉签蘸取棉签头1/2以上的消毒液量,其消毒效果最为理想(P〈0.05)。手部清洁处理时,选择湿巾法远远不如洗手和消毒凝胶液的清洁(P〈0.05)。结论:临床上常用的消毒液在进行皮肤消毒时棉签蘸取消毒液的量至少要达到棉签头1/2以上方能达到消毒效果;局部皮肤清洁应选用洗手和消毒凝胶涂擦法,清洁后再消毒可增强消毒效果。且消毒1次即能达到2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了解可重复使用透析器外壳细菌污染情况及两种不同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方法将使用后的复用透析器经过全自动复用消毒机清洗、检测、消毒后,放入储存柜存放前,于不消毒、采用含有效氯500 mg/L消毒剂擦拭和浸泡消毒两种方式进行表面消毒后采样检测。结果3组各100支灌满消毒液的复用透析器外壳细菌检测结果:未消毒组细菌菌落数平均为(15.52±3.81)CFU/cm2,合格率为87%;采用含有效氯500 mg/L消毒剂擦拭消毒组细菌菌落数平均为(3.22±0.71) CFU/cm2,合格率100%;浸泡在有效氯浓度为500 mg/L消毒剂内10 min组则未检出细菌,合格率100%。两消毒组与未消毒组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89,P<0.05)。结论灌满消毒液的复用透析器外壳采用含有效氯500 mg/L消毒剂擦拭或将复用透析器整体浸泡在上述浓度的消毒剂内10 min,均能达到消毒要求,但后一种方法消毒灭菌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护手霜对洗必泰类外科手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名手术室医护人员随机分成A、B、C三组。受试者均按六步洗手法洗手1 min,用无菌擦手纸擦干双手。 A组不使用护手霜,B、C组分别使用3M爱护佳9260护手霜(水包油乳化液)及某品牌凡士林护手霜(油包水乳化液)。分别采集各组洗手后、使用护手霜后30 min及外科手消毒后的手部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结果洗手后各组间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擦护手霜后30 min,各组间[A组:(3.33±0.64)CFU/cm2;B组:(3.32±0.97)CFU/cm2;C组:(4.05±1.78)CFU/cm2]比较, 菌落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菌落计数显著高于A、B组(P<0.05);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手消毒后,A、B两组受试者均达到外科手消毒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有2人未达到外科手消毒要求,且菌落计数[(1.28±1.45)CFU/cm2]显著高于A组[(0.07±0.10)CFU/cm2]及B组[(0.06±0.12)CFU/cm2] (P<0.05)。结论使用与乳胶及洗必泰兼容的护手霜(水包油乳化液)可有效保护手部皮肤,同时对外科手消毒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消毒湿巾与含氯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为改进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消毒方法分为伽玛卫生湿巾组、洁力佳表面消毒巾组和84消毒剂组,分别对新生儿病房床单位进行清洁消毒,在消毒前及消毒后5、10、30、60 min五个时间点对新生儿病房床单位表面采样,每组每个时间点分别采集标本30份,比较组间细菌菌落数、杀灭率和消毒合格率,同时筛查物体表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情况。结果消毒后5、10、30 min,床单位物体表面三组间细菌菌落数及杀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后60 min,细菌菌落数伽玛卫生湿巾组[(2.61±0.41)CFU/cm~2]、洁力佳表面消毒巾组[(2.71±0.42)CFU/cm~2]低于84消毒剂组[(4.08±0.33)CFU/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杀灭率伽玛卫生湿巾组[(72.36±3.90)%]、洁力佳表面消毒巾组[(71.49±4.77)%]优于84消毒剂组[(55.92±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床单位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伽玛卫生湿巾组(86.67%)优于84消毒剂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消毒方法均能有效清除物体表面MRSA。结论消毒湿巾消毒效果可靠,且能有效杀灭新生儿病房床单位物体表面多重耐药菌,适用于新生儿等高风险环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中、低效消毒剂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灭活效果及有机物浓度对其的影响.方法根据含氯类(次氯酸钠、三氯异氰尿酸钠)、过氧化物类、醛类、含碘类(强力碘、碘伏、碘酊、聚酮维碘)、季铵盐类、复方氯己定等多种消毒剂的适当浓度和作用时间对微生物的杀灭能力,进行灭活病毒的实验研究,并比较灭活效果.结果次氯酸钠400 mg/L作用15 min,三氯异氰尿酸钠500 mg/L作用15 min,二氧化氯100 mg/L作用10 min,聚维酮碘4 048 mg/L作用30 min,复方戊二醛806.4 mg/L作用1 h,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灭活对数值均>4.00;而强力碘、碘伏、碘酊、复方季铵盐类、复方氯己定等消毒剂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灭活对数值均<4.00.有机物浓度由10%上升至20%时,消毒剂作用15 min,灭活对数值下降0.62,作用30 min,灭活对数值下降0.63.结论高效及部分中效消毒剂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有较好的灭活效果,低效消毒剂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无灭活效果.有机物浓度增高可影响消毒剂对病毒的灭活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全国新生儿护理单元皮肤消毒剂的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3年4—5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全国93个新生儿护理单元皮肤消毒剂的使用情况,内容包括消毒剂类型、消毒工具、清洁与消毒次数、消毒剂待干情况、脱消毒剂情况和消毒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结果 共纳入25个省/直辖市71所医疗机构的93个护理单元。新生儿病房中,使用最多的3种消毒剂分别是乙醇(79.57%)、碘伏(74.19%)、安尔碘(62.37%),氯己定在护理单元(<2个月龄婴儿)中的使用情况分别为禁用28个(30.11%),慎用23个(24.73%),可用9个(9.68%),无统一要求33个(35.48%)。13个(17.57%)护理单元使用乙醇时仅擦拭1次,部分护理单元对消毒剂擦拭次数未做统一规定。使用碘伏后,去除残留消毒剂情况,包括29个(42.03%)护理单元使用生理盐水,8个(11.59%)使用乙醇,19个(27.54%)未做统一规定。消毒剂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接触性皮炎,引起不良反应的消毒剂有乙醇、碘伏、安尔碘及氯己定。结论 临床实践中,新生儿皮肤消毒剂使用尚缺乏统一规范,选择和使用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75%酒精及0.5%碘伏用于鼻窦内窥镜手术面部皮肤消毒效果及对鼻腔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将1850例经鼻内窥镜下行鼻窦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分为75%酒精消毒为实验组(A)和0.5%碘伏消毒对照组(B),每组各925例,观察两组皮肤存茵、术后鼻腔感染情况。结果两种消毒方法皮肤除茵率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生手术部位感染A组为1例,B组为3例,均为轻度感染,经消炎换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两种消毒液均安全可靠.75%酒精可用于鼻内镜鼻窦手术面部皮肤消毒,替代传统的碘伏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