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何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4):436-437
自1990年5月~1996年5月 ,我院行各种心脏瓣膜置换术30例。其中二尖瓣置换术 (MVR)24例 ,MVR 主动脉瓣置换术 (AVR)5例 ,TVR1例 ,MVR同时行三尖瓣置换术 (TVP)5例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 ,女20例 ,年龄18~48岁 (平均36 5岁 )。风湿性瓣膜疾病27例 ,细菌性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8例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心功能Ⅱ级148例(45%)、Ⅲ级110例(34%)、Ⅳ级70例(21%)。328例患者中二尖瓣置换(MVR)162例,主动脉瓣置换(AVR)98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DVR)63例,三尖瓣成形32例,合并冠心病术中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例。结果本组研究328病例共死亡9例,病死率2.74%,其中MVR死亡4例、AVR死亡3例、DVR死亡2例。术后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5例,心律失常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后多数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多数人认为心脏瓣膜病术前有心绞痛症状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 ,而对无心绞痛者是否行 CAG尚有争议。我们通过对 12例心脏瓣膜置术患者术前 CAG结果、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评价了年龄、性别、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表现的临床意义 ,为手术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87年 4月至 2 0 0 1年 6月共行心脏瓣膜置换术 34 5例 ,1997年之后 ,对 12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进行了 CAG检查 ,男 6例 ,女 6例 ;年龄 40~ 6 2岁 ,平均49.7岁 ,5 0岁以上 6例 ;病史 1~ 2 6 a;心胸比例 0 .5 0~0 .72 ;心功能 (NYHA) ~ …  相似文献   

4.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Advanced Valvular Hear Disease,AVHD)手术治疗的经验,探讨诊断标准、手术时机和围手术期处理等。方法对6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心脏直视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MVR)35例,主动脉瓣置换(AVR)12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联合置换(DVR)21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3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2例(2.94%),死亡原因为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术后发生并发症13例,除2例死亡外,均经治疗后恢复。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的精细简化诊断标准;重视术前准备,合理把握手术时机;合理纠治病变,充分保护左心室功能;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仍是目前导致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瓣膜置换术作为心脏瓣膜病的一种可行治疗方法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我科自 1994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共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 6 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2例 ,男 2 8例 ,女 34例 ;年龄 8~ 6 2岁 ,平均 32 7岁。病因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6 1例 ,先天  相似文献   

6.
微创心脏瓣膜置换术8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创心脏外科手术是 2 0世纪 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传统心脏手术常采用胸部正中切口 ,手术创伤大、切口增生明显。我院 1996年 12月~ 2 0 0 1年 12月对 80例心脏瓣膜病施行微创心脏瓣膜置换术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0例 ,男 2 6例 ,女 5 4例 ;年龄 17~ 5 5岁 ,平均 4 5岁 ;体重 4 2~ 78kg ,平均 5 6 5kg。其中二尖瓣置换 5 6例 ,主动脉瓣置换 12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 12例 ,均为机械瓣。全部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气短 ,其中心功能Ⅱ级 34例 ,Ⅲ级 16例 ,Ⅳ级 5例。本组术前均经彩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及心脏瓣膜手术的体外循环的管理.方法 50例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中行CABG+二尖瓣置换29例,CABG+主动脉瓣置换15例,CABG+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6例.心肌保护通过主动脉根部或左右冠状动脉开口顺行灌注4 ℃ 41含血停搏液,必要时顺灌和桥灌结合技术.并常规在后并行阶段或停机后采用改良超滤.结果 50例患者中,体外循环时间为59~243 min(平均118.6 min),阻断主动脉时间为33~145 min(平均70.0 min),后并行辅助时间19~142 min(平均44.6 min),改良超滤液量1 300~4 700 mL(平均2 532 mL).心脏自动复跳47例,自动复跳率为94%.术中转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顺利平稳停机,无手术死亡.结论 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法和合理的体外循环灌注是保证手术顺利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23例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初期开展瓣膜外科治疗所应汲取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全组除1例为主动脉右瓣冠脱垂外,其余22例均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共有二尖瓣病变19例次,主动脉瓣病变15例次,其中主动脉瓣、二尖瓣联合瓣膜病变11例;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经胸正中切口,常规建立体外循环。二尖瓣置换术(MVR)采用右房—房间隔入路,多数采用2-0 prolene 线连续缝合,主动脉瓣膜替换(AVR)采用主动脉根部切口,采用双头带垫间断褥式缝合,必要时可间断单针缝合。双瓣膜置换先置换二尖瓣,再置换主动脉瓣。合并三尖瓣中度以上关闭不全病例,同期行 Devega 术或置环成形术(TVP)。合并 CABG 患者先在体外循环下行桥血管远端吻合,再行瓣膜置换术,并行循环下进行桥血管近端吻合。结果术后心脏21例自动复跳,2例心外膜除颤后复跳,术后再次开胸止血 1例,房间隔切口裂开1例,呼衰及精神症状 1例,均经积极治疗痊愈出院。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1周复查心超均未发现瓣周漏。术后全部随访至今,随访患者心功能都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准确掌握手术时机,充分术前准备及正确围术期处理,术中积极保护心肌和左室功能,正确处理合并症,可明显提高瓣膜置换术的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 6月至 2 0 0 3年 11月底 ,我们心脏中心心外科 ,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脏中心心外科合作 ,共行瓣膜置换术 32例 ,除 1例死亡之外 ,无致死性并发症和后遗症 ,均在随访中。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瓣膜置换病人共 32例 ,其中男 16例 ,女 16例 ;年龄 16~ 5 5岁 ,平均 4 1岁。手术类别为MVR 19例 ,其中 12例同期行右房室瓣Devega法成形术 (TVP) ,2例因合并冠心病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CABG) ,2例系 10余年前外院行经胸左房室瓣闭式扩张后出现再狭窄而行左房室瓣置换术(MVR)。 1例系本院MVR TVP术后出现瓣周漏…  相似文献   

10.
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毅 《中国医药》2013,8(5):600-601
目的探讨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6月实施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手术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肾功能衰竭(3例)、呼吸衰竭(2例)。80例患者中早期死亡4例(5.0%),死亡原因: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脑出血1例,肾功能衰竭1例。76例患者随访6个月-7年,平均(29±12)个月,心功能I级65例,Ⅱ级10例,Ⅲ级1例;术后心胸比率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心胸比〈0.70者72例,≥0.70者4例,平均(0.61±0.12);70例恢复正常工作,6例部分工作。结论瓣膜置换术是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有效手段。需要加强术前准备、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心肌保护、术后监护等几个方面管理。  相似文献   

11.
120例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致血管内溶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通过对于 1 983年 4月至 2 0 0 2年 2月在本院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 1 2 0例的随访调查 ,以研究影响术后溶血的各种因素 ,这对改善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2 0例中 ,女性 6 8例 ,男性 5 2例 ,平均年龄 4 7.4 4岁 ,最小 2 1岁 ,最大 6 7岁 ;平均随访时间为 6 3.89个月 ,最少 1个月 ,最多 1 6 8个月。行二尖瓣置换术(MVR) 4 4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AVR) 1 3例 ,双瓣置换术(DVR) 4 9例 ,再次换瓣 (Redo) 1 4例。使用进口双叶瓣 6 3例 ,国产侧倾碟瓣 5 7例。术前心功能等级 (NYHA) 级 1 …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 1997— 2 0 0 2年共收治心脏手术病人 2 6 3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担忧、焦虑、不合作等不良心理反应 ,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是会影响病情的稳定和康复。因此有针对性地做好心脏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6 3例 ,男性 15 6例 ,女性 10 7例 ,年龄 7~ 6 5岁 ,平均 36岁。其中房间隔缺损 (ASD) 82例 ,室间隔缺损(VSD) 91例 ,法洛四联症 (F4 ) 2 1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AVR) 2 2例 ,二尖瓣置换术 (MVR) 4 1例。术后即入 ICU病房监护 ,除 1例 F4 由于心力衰竭死亡外 ,其余均病情…  相似文献   

13.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以往对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认识,仅指获得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近年来,已认识到除风湿热遗留的心脏瓣膜病外,非风湿性尤其是老年退行性心脏改变已构成重要临床意义的获得性心脏瓣膜病的新类型,临床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收集我院自1998年以来门诊住院患者182例,均排除风湿性或其它感染性心脏瓣膜病而确诊的瓣膜疾患。男124例,女58例,年龄50~82岁,平均66岁。应用美国ATL-超9DP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  相似文献   

14.
心房纤颤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常见的伴发病,在接受风湿性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中79%伴有心房纤颤[1]。在瓣膜置换手术的同时进行射频消融心房纤颤是外科治疗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的有效方法。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了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29例,经围术期切实有效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瓣膜病是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现在人工瓣膜置换术已成为器质性心脏瓣膜疾病成熟且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近三年我科对5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2例,男30例,年龄45~60岁,平均52.5岁。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评价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4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并比较心脏瓣膜置换术前后患者右心室舒张期末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期末容积(RV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RVEF)的改变。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右心室舒张期末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期末容积(RVESV)和每搏输出量(SV)显著低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射血分数(RVEF)明显高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手术前后心脏功能进行准确评价,并且具有方法可行、操作简单、重复性和准确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心脏瓣膜病再次手术2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再次手术的原因、手术时机、术中注意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6月~2010年6月,该院287例心脏瓣膜病再次手术病例。男性102例,女性185例,年龄(45.89±11.10)岁。两次手术的时间间隔为3个月~38年(14.01±8.74)年,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4例,Ⅲ级217例,Ⅳ级56例。其中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置换2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32例,二尖瓣+三尖瓣置换12例,二尖瓣置换201例,三尖瓣置换19例,主动脉瓣置换7例,瓣周漏修补14例。结果全组早期死亡11例,病死率为3.82%,死亡原因包括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5例,恶性心律失常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术中止血困难1例。生存患者术后心功能大都恢复到Ⅰ~Ⅱ级。心脏瓣膜病再次手术原因包括: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189例,人工瓣膜心内膜(PVE)13例,机械瓣置换术后功能障碍21例,瓣周漏31例,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其他瓣膜病变33例。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加强术中心肌保护是提高手术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18.
龚建辉  师尚泽 《云南医药》2005,26(6):576-577
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女性,年龄36~48岁。病程10~20年,均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重度狭窄并关闭不全,其中2例并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1例并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均有巨大左心房,心功能Ⅳ级,3例有心房纤颤。均有双室肥厚。二尖瓣口面积为0.5~0.8cm^2。EF值为0.32-0.55。4例均有三尖瓣中度或重度关闭不全,肝脏肿大,双下肢水肿,1例并发严重腹水。  相似文献   

19.
陈锁成  孙斌 《江苏医药》1998,24(9):651-653
对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心房纤颤(AF)患者施行COX迷宫手术加瓣膜置换。其中3例同时行二尖瓣置换(MVR),2例MVR十三尖瓣成形(TVP),1例MVR+主动脉瓣置换(AVR)+TVP。心脏自动复跳5例,电击除颤复跳1例。复跳后即刻窦性心律3例,结性心律3例,其中1例半小时后转为窦性心律,另2例分别于术后第3、4天转为窦性心律。术后随访8~27个月,无AF复发,心律规则。目前心功能0~Ⅰ级5例,Ⅱ级1例,5例已经恢复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仝国林 《中国医药》2009,4(5):360-361
目的总结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恶病质患者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07年2月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脏恶病质患者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手术死亡,无二次开胸及切口感染;随诊6~36个月,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结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恶病质患者经积极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治疗能取得良好疗效,营养状况得到较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