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新型轨道式针外针与传统针内针腰硬联合麻醉(CSEA)剖宫产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镇痛效应。方法选择择期行新型轨道式穿刺针与传统针内针法 CSEA 剖宫产手术后自愿接受PCEA 的患者100例(ASAⅠ~Ⅱ级),按不同穿刺方法分成 A 组(n =50)选择新型轨道式穿刺针法 CSEA 剖宫产术 PCEA 者;C 组(n =50)传统腰硬穿刺针法 CSEA 剖宫产术后 PCEA 者。两组在术后镇痛药配方与 PCEA 参数设定相同的条件下行双盲对照观察, PCEA 均采用负荷剂量(LD)+持续输注剂量(CI)+PCA 追加剂量(Bolus)模式,即 LD 5 mL +CI 1 mL +Bolus 2 mL,锁定时间为10 min,PCEA 泵内药物配方均为0.01%吗啡注射液配伍0.125%左布比卡因注射液,观察并记录 PCEA 开始后0~1 h、~4 h、~8 h、~12 h、~24 h、~48 h 各时段 VAS 评分、Ramesay 镇静评分、患者按压镇痛泵的次数和镇痛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及患者对 PCEA 的综合满意度等。结果术后两组0~1 h、~4 h VAS 评分与 Ramesay 评分相近(P >0.05)。~8 h、~12 h 时间段 A 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镇痛药物剂量明显少于 C 组(P <0.05),其他时间段 VAS 评分与 Ramesay 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A 组全程产妇对 PCEA 的总体满意度(96%)比 C 组(72%)高(P >0.05);A 组 PCEA 期间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低于 C 组(P <0.05),两组未见呼吸抑制及神经损伤等现象。结论轨道式针外针行 CSEA 是一种新型的 CSEA 方法,其用于剖宫产手术后 PCEA 是安全有效的,具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患者满意度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包哲闽  饶孔 《包头医学》2011,35(2):71-72
目的:探讨腰一硬联合麻醉(CSEA)在老年患者下腹部、盆腔、会阴及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总结105例老年手术患者,CSEA穿刺较为简单,硬膜外穿刺成功后采用针内针法穿刺、注药,常规监测ECG、BP、HR、SPOz等生命体征,静脉输入胶体溶液和平衡液,观察吸氧记录、麻醉中生命体征变化、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阻滞平面控制|r6以下。结论:CSEA可充分发挥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阻滞的优点避其缺点,起效快麻醉完善,对循环、呼吸影响相对较小。可以安全地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盆腔、会阴及下肢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腰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骨科手术应用中的比较.大量临床试验证明腰膜外麻醉持续时间短,见效慢等缺点,已不再适用于骨科手术中.但是与腰膜外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是具有麻醉作用成熟完善、循环呼吸平稳、腰部麻醉见效快、局部麻醉用量少及硬膜外持续较长时间麻醉等等优点,在骨科手术的临床试验中已成功使用,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行腰硬联合麻醉的不同年龄患者硬膜外给药的效果.方法 ASA Ⅰ~Ⅱ级下肢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A组),腰穿后硬膜外麻醉组(B组)及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每组均包括青年组(20~45岁)和老年组(60~85岁)各30例.记录各组的麻醉效果、感觉、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各组麻醉效果均满意.B组青年组的阻滞效果接近于A组,而B组老年组的阻滞效果接近C组.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中硬脊膜穿孔后硬膜外给药会显著加强老年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效果,应适当减少硬膜外给药剂量并加强麻醉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不同穿刺方式对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8 月绵阳市人民医院接诊的176 例剖宫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组和B 组,每组88 例。两组剖宫产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A 组采用传统腰硬穿刺针法,B 组采用轨道式穿刺针法。比较两组穿刺操作情况、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 组与B 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腰麻摆平卧位时间和穿刺操作总时间短于A 组(P <0.05);B 组Bromage评分达2 或3 分所需时间短于A 组(P <0.05);B 组穿刺回抽有血和穿刺有异感患者少于A 组(P <0.05);B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 组(P <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轨道式穿刺针法较传统腰硬穿刺针法可更快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减少麻醉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姚国华  陈华 《中外医疗》2010,29(24):65-66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效果。方法 50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CSEA组和EA组。观察麻醉前、麻醉后5min、麻醉后15min、麻醉后30min。SBP、DBP、AR和SPO2,记录2组局麻药用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阻滞完善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CSEA组感觉阻滞起效快,阻滞完善时间短(P〈0.01),硬膜外追加药量少(P〈0.05)。2组SBP、DBP、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EA是一种比较适合老年患者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7.
宗逵 《中外医疗》2016,(31):68-69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腰硬联合麻醉(CSEA)剖宫产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70例剖宫产患者均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患者行轨道式穿刺,对照组35例,患者行传统要硬穿刺.两组患者术后均自控镇痛,观察患者疼痛情况、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术后0~4 h VAS评分(1.3±0.4)分,4~8 h VAS评分(2.4±0.8)分,8~12 h VAS评分(3.3±0.5)分,12~24 h VAS评分(1.5±0.4)分,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传统方式或轨道式穿刺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自控镇痛均安全有效,临床可依据手术需要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48例ASAⅡ~Ⅲ级,择期行人工关节置换(包括全髋、股骨头、膝关节)及骨折内固定术。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和连续硬膜外组(CEA),麻醉前予以负荷量输注6%羟乙基淀粉(HES)130/0.4,8~10 ml/(kg.h),视术中出血情况酌情输注红细胞悬液和血浆。观察两组患者局麻药用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阻滞完善时间、痛觉恢复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其它不良反应。结果:CSE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少于CEA组(P<0.05);改良Bromage评分CSEA组优于CEA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它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术中辅助镇痛药的应用CSEA组明显少于CEA组。结论:在控制好有效的麻醉平面、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前提下,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不同穿刺方法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妇科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186例行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93例,分别行正中入路组和旁入路组麻醉方法后,观察2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结果正中入路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显著低于旁入路组(P<0.05);正中入路组麻醉药物用量、穿刺点腰痛发生率显著高于旁入路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入路组牵拉痛发生率以及肌松欠佳发生率均高于旁入路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旁入路法穿刺腰-硬联合麻醉的手术复杂程度较高,需要时间较长、但麻醉药用量较小,且可以明显提高麻醉的成功率及降低腰痛的发生率,因此在穿刺技术过关的前提下腰-硬联合麻醉应尽量采用旁入路法穿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妇科阴式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老年妇科阴式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实施常规连续硬膜外麻醉.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阻滞起效和完善时间上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所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所用时间(P<0.01);观察组手术医生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老年患者妇科阴式手术中运用腰-硬联合麻醉,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能够取得阻滞起效快、不良反应小、平面易调控等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25G细针腰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便利抽取该院在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100例拟进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治疗组采用25G细针腰麻.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循环稳定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组的平均穿刺操作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阻滞平面和麻醉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前后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下降幅度较治疗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术后有5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有10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0%,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传统的腰硬联合麻醉技术,25G细针腰麻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能够显著缩短手术穿刺时间,麻醉后循环功能较稳定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妇科手术中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5例行择期妇科手术的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麻醉时采用腰硬联合穿刺针在L2~3部位进行穿刺,成功后经蛛网膜下腔注入重比重混合局麻药液1.5~2mL,将硬膜外导管3~4cm留置备用。结果腰硬联合麻醉操作简单易行,65例患者麻醉诱导时间短,神经阻滞完全,麻醉效果确切,手术顺利安全完成。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用量少、安全,神经阻滞完全,痛效果好,副反应小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信赖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将腰硬联合麻醉法用于老年下肢手术患者所产生的麻醉效果并对此麻醉方法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于接受我院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中随机选择126例,均分为两组。试验组63例患者以腰硬联合麻醉作为麻醉方式,对照组患者63例的麻醉方式则为硬膜外麻醉法。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对运动神经起到的阻滞作用明显强于对照组,前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也少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手术中能够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对机体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且能够减轻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手术自70年代引进,因其创伤小、安全、术后恢复期短.并在手术治疗同时尽可能保留器官生理功能的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检查治疗,Shamm报道因卵巢输卵管病变而行剖腹手术的80%已可由腹腔镜手术代替。但由于其手术特殊性带来的病理生理改变,如何正确的选择麻醉方式就成为手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满足手术要求的同时,还要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处于最佳状态,以往麻醉以全麻手术居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评价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级需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每组50例。记录麻醉前(T0)、气腹后30min(T1)、60min(T2)、术后20min(T3)两组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在各时点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病人术中不良反应、术后清醒时间以及术后48h随访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病人在T1的血压(MAP)、心率(HR)均较T0明显增高(P〈0.01),CSEA组在T2血压心率仍较T0高,而GA组基本保持T0水平。CSEA组T1和T2动脉血气pH值较T0明显降低(P〈0.01),PaCO2较T0明显增加(P〈0.01),而GA组pH、PaCO2较T0改变不明显(P〉0.05)。CSEA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6%,GA组为0.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清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术后均未发现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全麻较腰-硬联合麻醉更安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不同的穿刺间隙对剖宫产麻醉效果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科收治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选取L3-4为穿刺点,试验组选取 L2-3位穿刺点,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且临床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麻醉中,以L2-3作为穿刺点的患者麻醉效果更好,且临床各项指标也较L3-4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在剖宫产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模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07月-2013年09月在我院采取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腰硬组和硬模组,腰硬组产妇分娩时实施硬腰联合麻醉,硬模组产妇分娩时实施硬模外麻醉,分析和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时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腰硬组产妇麻醉诱导时间明显短于硬模组产妇,术中追加麻醉药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该组产妇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硬模组,两组上述三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产妇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采取剖宫产方式分娩的产妇,行腰硬联合麻醉可明显缩短麻醉诱导时间,提升属术中麻醉效果,降低麻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这对保证母婴安全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对比分析在老年病患髋部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该院接受髋部手术的老年病患70人,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病患35人,为治疗组中的病患提供腰硬联合麻醉,为对照组中的病患提供静脉全身麻醉,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中病患术中疼痛率为68.6%(24/35),对照组中病患术中疼痛率为28.6%(10/35),治疗组疼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病患术中的心率与血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12 h,两组病患的心率与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病患术后8 h 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12 h两组病患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老年髋部手术病患时,腰硬联合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各有利弊,需要根据病患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8例)。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各项常规检测,并做好术前准备,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咪达唑仑(0.05~0.10 mg/kg)、依托咪酯(0.2 mg/kg)、芬太尼(3~4μg/kg)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6 mg/kg)静脉注射进行全身麻醉;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布比卡因重比重液(2 mL 0.5%)进行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后对患者进行骨科手术。观察监测在麻醉穿刺及给予麻醉药物前(T_0)以及麻醉完成后的10 min(T_1)、30 min(T_2)患者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结束1 h后对所有患者的应激指标进行检测;并对两组患者呕吐、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在T_1、T_2时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较T_0时呈下降趋势,且对照组下降速度更快,两组患者在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1 h的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以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78±10)μg/L比(127±17)μg/L,(2.1±0.3)ng/L比(4.1±0.6)ng/L,(33±4)μg/L比(60±8)μg/L,(90±11)ng/L比(177±21)ng/L](P<0.0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55%(4/72)比16.66%(13/78)](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减弱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