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儿科变蒸学说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蒸”之名首见于西晋王叔和之《脉经》,至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一书列变蒸专候予以详细讨论 ,变蒸学说遂初步形成。此后 ,经历代医家的探索和实践 ,使变蒸学说不断丰富 ,明清时期已成为中医儿科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变蒸学说是中医儿科基础理论的五大代表学说之一 ,自古以来它与纯阳学说 ,稚阴稚阳学说 ,三有余、四不足学说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学说一样受到广大医家的推崇。由于历代医家对变蒸学说争论颇多 ,在当代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而研究进展缓慢 ,也未被纳入高等中医教学内容。笔者认为变蒸学说是古代儿科学的重要理论之…  相似文献   

2.
从古汉语对"蒸"、"烝"字的释义入手,结合现代医学枢纽龄学说,认为变蒸学说不仅仅表现在变蒸时期是否有定时发热现象,而更多表现了儿童从量变到质变的生长发育过程。对于变蒸过程中出现周期性的发热应与病理性发热分别论治,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小儿发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变蒸”新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概述“变蒸学说”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学术观点的分析,并结合现代医学有关认识,提出了作者对这一学说的新认识。认为:“变蒸”是人体在婴幼儿时期时期出现的与发热等症密切有关的生长发育过程,并指出若剔除此学说中有关“变蒸”周期的机械论述,该学说不乏合理内容,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河图"图式由古人观天象、定历法高度凝炼而来,是农耕文明智慧的结晶。"变蒸"是古代医家用来解释小儿生长发育规律的一种学说。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在于"变蒸"现象是否真的存在,属于生理反应还是病理表现,很少有人去认真追溯它的学术渊源。通过对比和分析,发现河图图式来源于古代天文学,而变蒸学说又是对河图图式很好的继承与发扬,三者之间一脉相承。钱乙的思想基础扎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一方面从历代前贤那里继承了变蒸学说,另一方面又有着对河图图式的深刻理解,他以其广博的学识,近乎完美地将二者交融汇通。在对此做出了精辟论述的同时,又不着雕饰地将其运用到了《小儿药证直诀》全书当中。  相似文献   

5.
孙思邈(581—628),唐代著名医学家。在他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心理学思想十分丰富,特别是在发展心理、病理心理、治疗心理、养生心理等方面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已成为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发展心理思想孙思邈的发展心理思想,集中表现为变蒸学说、胎教、幼儿教育三个方面。变蒸学说至孙思邈趋于完善。他认为,小儿的身心发展,有其一定的变化过程,提出阶段性质的变化离连续性量的变化之中。这个学说认为,小儿  相似文献   

6.
变蒸是指发生于婴幼儿时期的诸种生理反应现象,历代医家都有所阐述。古籍中存在大量关于变蒸周期的论说,分别有十变七蒸说、十变八蒸说、十变九蒸说、十小变说等不同的论说。通过对中医古籍中变蒸周期内容的梳理,探讨变蒸周期与小儿性别、体质、脏腑、七情以及精气神等的关系,以期对小儿生理学学术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变蒸浅述     
“变蒸”是中医儿科学中的一个专用术语,指婴幼儿在一定时期内特定的生理现象,但部分小儿常出现夜啼、不乳、低热等现象,故有学者将其列入小儿杂症中讨论。认识变蒸并掌握对变蒸的处理在临床上有一定价值,本文试从“变蒸”的概念、特征、诊断要点及简易治法作一阐述,供同道参考。一、变蒸的概念、特征及诊断要点小儿初生之时,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血气未充,精神怯弱,乃稚阴稚阳之体,故生长发育十分旺盛。如旭日东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年龄愈小则生长发育的速度愈快。古人把小儿从出生至576这段时期,称为“变蒸时期”。何谓变蒸?小儿  相似文献   

8.
小儿变蒸之说始于西晋王叔和,隋唐医家日传相演,其说益繁。婴儿生下三十二日为一变,六十四日为一蒸,变者变生五脏,蒸者蒸养六腑,长气血而生精神益智慧也,积五百七十六日而毕。每经一变一蒸,情态即异,轻则发热微汗,其状似惊,重则壮热脉乱而数,或吐或汗,或烦啼燥渴。多数古代医家认为变蒸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小儿发育成长的必然过程,不治可愈。但医家张景岳、陈复正等认为,凡属违和,则不因外感必以内伤,初未闻有无因而病者,又见  相似文献   

9.
一、小儿“变蒸”存疑附一医院儿科教研室曹必如中医儿科文献有小儿“变蒸”之说,指婴儿出生后到一岁半经常出现“发热”而不甚,似无所苦,也不影响小儿的正常生活。故认为是一种生理性的发热,是小儿正常生理发育过程中必经的变化,名之曰“变蒸”。  相似文献   

10.
抗衰老药物的研究已成为当前药物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极为重视。据统计,曾经提出过的抗衰老假说和理论多达三百种以上,主要有自由基氧化学说,DNA变联说,免疫紊乱学说,大脑衰老中心学说,肠机能减退学说,内分泌功能减退学说,遗传及基因错乱学说等。这些学说是相互  相似文献   

11.
阳虚体质对很多疾病具有易感性,在病程中疾病传变及转归亦具有倾向性,引起一系列阳虚症状。近年来各位医家对阳虚体质因病机都有所阐述,随着子午流注学说的推广,阳虚体质病理机制及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现从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与人体脏腑气血运行关系、子午流注学说与阳虚体质关系等方面阐述阳虚体质的病因病机,并例举相关典型案例来佐证。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病因目前还不清楚.以往的研究认为,该病与骨骼发育异常、神经肌肉病变、软组织挛缩、血管异常及遗传因素、宫内发育阻滞有关.但大多数学者均支持神经肌肉病变学说及骨骼异常学说.本文就该病的病因学研究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传统理论认为消渴病机主要为阴虚燥热,而阳虚不能蒸阴化液,使津液不能输布上达导致消渴,亦不容忽视。从历史渊源、病机、主治、论治等方面探讨阳虚致消学说。  相似文献   

14.
伤寒六经气化学说是由后世医家研究伤寒发病及六经传变机理时逐渐兴起的一种学说,该学说经民国医家的研究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著作方面,涌现出二十多部伤寒气化学著作。理论方面,提出新的六经六气分配规律及手足经异化理论,同时扩大开阖枢理论应用范围,并以地域差异归纳气化用药规律等,此外,引入阴阳理论、命门学说、六经疆界、西医理论等概念改良标本中气从化规律。这些成果极大的推动了民国伤寒六经气化学说的发展,同时丰富了伤寒气化学说理论体系,为临床应用张仲景《伤寒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病因目前还不清楚。以往的研究认为,该病与骨骼发育异常、神经肌肉病变、软组织挛缩、血管异常及遗传因素、宫内发育阻滞有关。但大多数学者均支持神经肌肉病变学说及骨骼异常学说。本文就该病的病因学研究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EB病毒感染多发于晚秋至初春,发病较为迅速,易累及他脏,相关疾病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首。根据它的发病季节、传变速度、与累及他脏等特点,从温病学说角度,中医认为EB病毒为温病邪气,外感温邪,或兼之体虚或内有湿热、痰湿、瘀毒,内外相合,发而为病,传变迅速,可侵及他脏。笔者就温病学说探讨中医对EB病毒感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1956年笔者在成都离职学习中医时,曾听到邓绍先老师用气化学说讲解《伤寒论》。廿年来,通过临床实践,对气化学说所论述的伤寒发病及六经传变机理初步有所领悟,并运用它治愈了一些西医难以诊断和治疗的疾病,深刻体会到伤寒六经气化学说是祖国医学的精华之一,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拟根据笔者所治病例,试谈伤寒六经气化学说的实质问题。  相似文献   

18.
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病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宾  李明 《重庆医学》2008,37(11):1170-1172
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是一种严重影响足部功能的畸形,发病率约为1‰。病因目前还不清楚,有多种学说,如:神经肌肉病变、骨骼发育异常、血管发育异常、遗传基因学说,软组织异常学说以及宫内发育阻滞学说等。在某一领域部分学者达成共识,如:神经肌肉病变  相似文献   

19.
第一期理论探讨中医儿科变蒸学说探讨韦 杏 (1)…………………………………………………………………………………………………临床研究兰子益春液治疗心脾两虚、肾精亏损型性机能障碍临床研究宾 彬 ,徐杰新 (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牙源性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和评价陈 航 (6 )……………………………………………………………桂枝茯苓丸和生化汤治疗药物流产后胚膜残留吴凌燕 (8)………………………………………………………………………临床报道妇科腹内出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陈永凤 ,袁汉创 (10 )………  相似文献   

20.
阿尔茨海默病是年龄相关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治疗效果不佳、发病后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有很多学说,如胆碱能学说、β-淀粉样蛋白瀑布学说、tau蛋白假说、神经血管学说、氧化应激学说等。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就现在比较公认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