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在京美加籍高加索人种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析其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北京市大学、医院、门诊部招募的400名美加籍高加索人,运用《中医体质量表(英文版)》进行体质调查,分析九种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在美加籍高加索人中的社会人口学分布规律。结果:在京美加籍高加索人中,平和质占51.0%,8种偏颇体质占49.0%;偏颇体质中居于前3位的体质类型是阳虚质、气虚质、特禀质,分别占13.6%,9.6%和6.1%。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的体质类型构成比不同。结论:在京美加籍高加索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和各人口特征的构成比与中国人群不同,在为其提供养生保健指导时应根据体质类型进行。  相似文献   

2.
田智慧  王琦  张妍  王济 《中医药导报》2019,25(19):86-89
目的:对韩国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析其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韩国老年人521人,运用《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韩文老年版)》进行体质调查,分析9种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有无慢性病的韩国老年人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结果:韩国老年人群中,平和质占30.5%,8种偏颇体质占69.5%;偏颇体质类型以阳虚质最多,其次为阴虚质、痰湿质,分别占21.1%、12.7%、10.7%。偏颇体质中单一体质占36.2%,兼夹体质占63.8%;偏颇体质中以虚实夹杂体质为最多,占45.6%。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有无慢性病的韩国老年人体质类型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老年人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构成比高于女性;女性老年人阳虚质、阴虚质构成比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平和质比例逐渐降低而气虚质、阴虚质比例增高。无慢性疾病者平和质比例明显高于有慢性疾病者;除了特禀质以外,慢性疾病人群偏颇体质的比例高于无慢性疾病人群。结论:韩国老年人群呈现多虚、多痰湿的体质特点,体质特征以兼夹体质、虚实夹杂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描述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分析不同社会人口学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方法:利用2005年12月至2007年1月我国江苏、安徽、甘肃、青海、福建、北京、吉林、江西、河南9省市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横断面现场调查的21948例大样本数据,随机抽取性别、年龄结构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基本一致的8448例,组成代表中国一般人群的样本。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测评各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的得分;应用判别分析法判定个体体质类型,分析一般人群的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以社会人口学变量分组,采用χ2检验比较各亚组体质构成比的差异。结果:中国一般人群中,平和质占32.14%,8种偏颇体质占67.86%;8种偏颇体质中居于前3位的体质类型是气虚质、湿热质、阳虚质,分别占13.42%、9.08%和9.04%。不同地域、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的体质类型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一般人群中约1/3的人群为平和体质,约2/3的人群为偏颇体质;偏颇体质中气虚质、湿热质、阳虚质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脂异常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进行中医体质干预、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防治血脂异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收集原发性血脂异常人群的数据指标,根据《中医体质量表》判定体质类型并观察其分布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原发性血脂异常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结果:偏颇体质占绝大多数,偏颇体质排序分别为湿热质、兼夹体质、阳虚质、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血瘀质、阴虚质、特禀质,其中兼夹体质以阳虚兼血瘀质、阳虚兼痰湿质为主。同一体质类型的男女构成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各年龄层次的体质分布中,湿热质、痰湿质以41~50岁及≥51岁居多,阳虚质以≤30岁及31~40岁居多。结论:湿热质、阳虚质、痰湿质是原发性血脂异常人群的主要偏颇体质类型,在血脂异常防治工作中应重点关注湿热质、阳虚质、痰湿质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了解广西地区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方法:采用王琦教授的标准化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1238例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平和质102例,偏颇体质为1136例(占91.76%)。偏颇体质中气虚质395例,阳虚质297例,阴虚质69例,痰湿质234例,湿热质33例,气郁质57例,瘀血质31例,特禀质20例。结论:9种体质类型在广西地区分布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偏颇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为主,可为今后在本地区开展亚健康状态中医"治未病"干预的临床研究提供调查依据。  相似文献   

6.
六安市城区居民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六安城区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描述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分析不同社会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为中医体质分类理论在基层医疗的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支持。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1554人中,平和体质人群占32.37%,偏颇体质占67.63%;偏颇体质按人数多少依次排列为:痰湿质占10.75%、阳虚质占9.85%、气虚质占7.85%、血瘀质占7.21%、阴虚质占7.40%、湿热质占6.31%、气郁质占4.25%、特禀质占0.90%、兼夹体质占13.13%。性别在平和质中无差别;男性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明显高于女性,女性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兼夹体质明显高于男性(P〈0.001);平和质、气郁质、特禀质随年龄的增长呈减少趋势,血瘀质、阳虚质随着年龄增长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兼夹体质60岁以上者较其他年龄组明显升高。结论:痰湿、阳虚、气虚是六安人群体质的主要偏颇倾向,且与地域气候,饮食生活,情志年龄,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相关。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中医体质类型流行病学2133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自然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自然人群中2133例进行横断面现状调查。结果:平和质1283例,单纯偏颇体质599例,兼夹偏颇体质251例。8种偏颇体质分布状况是,气虚质最多(276例,单纯气虚质与兼夹体质中气虚质例数之和,下同),其次为阳虚质(161例)、气郁质(121例)、阴虚质(114例)、湿热质(104例)、痰湿质(82例)、瘀血质(72例)、特禀质(20例);瘀血质和特禀质最少,阴虚质与瘀血质主要出现在兼夹体质中。结论:9种体质类型在自然人群中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兼夹体质在人群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岭南地区人群中医体质辨识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岭南地区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特点,为优化中医药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结合中医四诊综合辨识,收集岭南地区人群的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岭南地区人群9种中医体质分布以偏颇体质为主(占85.0%),9种体质(兼夹体质合并在主要体质类型内)主要为:气虚质(占50.6%)、阳虚质(占12.7%)、阴虚质(占8.3%)。男女性别在体质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体质分布情况: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男女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男性多于女性(P0.05);阳虚质、气郁质女性多于男性(P0.05)。岭南地区人群共有的38种中医体质,其前10种依次为气虚质、平和质、气虚质合并湿热质、气虚质合并气郁质、气虚质合并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合并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合并痰湿质、痰湿质;其中,气虚质合并湿热质、气虚质合并痰湿质、痰湿质男性多于女性(P0.05);气虚质合并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合并阳虚质女性多于男性(P0.05)。关联度分析:最常与其他体质相兼的休质是气虚质和血瘀质;最常见的关联体质是气虚质合并湿热质、气虚质合并气郁质、气虚质合并阴虚质。体质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气郁质主要集中在21~50岁,在20岁之前与年龄呈正相关,在41~50年龄段则呈负相关;特禀质在2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特禀质与低龄人群有相关性(P0.05);血瘀质随着年龄的增加,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痰湿质在31~50岁与年呈正相关;阳虚质在51岁以后与年龄呈正相关,随着年龄增大,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岭南地区人群中医体质分布以虚性偏颇体质为主,且以气虚质为主;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着体质分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选取11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选取同期110例女性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平和质24例(20.87%),单纯偏颇体质60例(52.17%),兼夹偏颇体质31例(26.96%),兼夹偏颇体质中以阳虚质兼特禀质最多,为14例;对照组平和质46例(41.82%),单纯偏颇体质53例(48.18%),兼夹偏颇体质11例(10.00%),兼夹偏颇体质中以气虚质兼阴虚质最多,为6例。观察组中平和质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阳虚质、特禀质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易感体质为阳虚质、特禀质或者两者兼夹。积极调整阳虚质、特禀质这两种偏颇体质有利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不同年龄人群中医体质特点对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为体质过程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05年12月—2007年1月我国9省市(江苏、安徽、甘肃、青海、福建、北京、吉林、江西、河南)21 948例中医体质和健康状况调查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基于中医体质量表的数据,利用判别分析法对个体的体质类型进行诊断。使用对应分析方法,探索样本人群总体及其不同性别人群年龄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结果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等偏颇体质与15~24岁关联性较强;平和质与25~44岁关联性较强,此年龄段男性人群与痰湿质、湿热质,女性人群与血瘀质等实的偏颇体质关联性也较强;阳虚质、气虚质等虚的体质类型与45岁以后的年龄段关系较强,此年龄段与痰湿质、血瘀质等实的偏颇体质关联性也较强。结论不同年龄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不同,不同性别年龄人群体质类型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为体质过程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05年12月—2007年1月我国9省市(江苏、安徽、甘肃、青海、福建、北京、吉林、江西、河南)21 948例中医体质和健康状况调查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基于中医体质量表的数据,利用判别分析法对个体的体质类型进行诊断。使用对应分析方法,探索样本人群总体及其不同性别人群年龄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结果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等偏颇体质与15~24岁关联性较强;平和质与25~44岁关联性较强,此年龄段男性人群与痰湿质、湿热质,女性人群与血瘀质等实的偏颇体质关联性也较强;阳虚质、气虚质等虚的体质类型与45岁以后的年龄段关系较强,此年龄段与痰湿质、血瘀质等实的偏颇体质关联性也较强。结论不同年龄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不同,不同性别年龄人群体质类型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了解江门地区人群体质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对872例体检人群体质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平和质207例,单纯偏颇体质151例,兼杂体质514例。8种偏颇体质在人群中呈现不同的分布状况,气虚质最多,湿热质次之,向下依次为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痰湿质和特禀质。结论:9种体质在人群中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偏颇体质人群中兼杂体质占相当大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陈粮  钟毅征  刘晓青  何虹  陈晶晶  李莉 《新中医》2021,53(15):172-175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围绝经期妇女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为围绝经期妇女提供中医体质调养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改良Kupperman评分标准,纳入围绝经期妇女共1 225例,包括绝经综合征患者(证候组) 490例及非绝经综合征妇女(无证候组) 735例;采用《中医体质调查问卷》对所有样本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无证候组体质以平和质为主(占73.6%);而证候组以偏颇体质为主(占61.1%),其中兼夹体质占52.7%,兼夹类型中以兼夹4种及以上为主(占60.1%);2组兼夹体质均以阳虚质兼夹占最大比例。证候组单纯偏颇体质以阳虚、特禀质、阴虚为主,兼夹体质亦以阳虚、特禀质及阴虚质为主;无证候组单纯偏颇体质以阳虚、阴虚、血瘀为主,兼夹体质以阳虚质、湿热质及阴虚为主。结论:绝经综合征患者兼夹体质更为多见;绝经综合征与非绝经综合征的兼夹体质类型存在一定差异,但均以阳虚质兼夹为主,特禀质兼夹与阴虚兼夹亦为绝经综合征常见的兼夹体质。  相似文献   

14.
徐谦  张燕芬  陈炜  陈丽霞  陈新林  沈耿 《新中医》2022,54(23):225-230
目的:构建岭南地区人群的中医偏颇体质与行为生活方式关系的模型,为从行为生活方式的角度预防中医偏颇体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医体质量表对1 326 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医偏颇体质与偏嗜食物、生活作息、体育锻炼的关系。结果:收到有效问卷1 285 份,回收率96.91%。调查结果显示: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偏颇体质中阳虚质最多,其次是气虚质和痰湿质。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阳虚质、气虚质、血瘀质分别与体育锻炼有相关性(P<0.05),湿热质、气郁质分别与生活作息有相关性(P<0.05),痰湿质、特禀质分别与偏嗜食物有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行为生活方式与不同偏颇体质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加强行为生活方式的管理可以减少相应偏颇体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血糖患者不同体质类型的分布以及不同体质类型的高血糖患者与中医经络健康检测仪(TDS)检测数据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南京中医药大学汉中门门诊部、南京市社区以及南京市六合地区某些村镇的高血糖人群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研究该人群的体质分布特点;利用TDS 经络检测仪对该人群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规范研究,探讨其各条经络电能量值与高血糖人群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结果:240 例高血糖人群中平和质18.75%,阳虚质17.92%,阴虚质17.50%,气虚质11.25%,气郁质11.25%,痰湿质10.42%,湿热质10.00%,瘀血质2.50%,特禀质0.42%;偏颇体质的个别经络数据与平和体质的相比较都有明显差异(P<0.05),特别是偏颇体质的肝经数值与平和体质的肝经数值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高血糖人群体质以阳虚质和阴虚质最为多见,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和湿热质其次。偏颇体质的TDS 肝经数值与平和体质的肝经数值均有明显的差异性,中医角度分析认为偏颇体质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其他研究考虑认为偏颇体质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HPA)轴系统的功能异常是其主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进行中医体质干预、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防治病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收集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人群的数据指标,根据《中医体质量表》判定体质类型并观察其分布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X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结果:偏颇体质占绝大多数,偏颇体质排序分别为湿热质、痰湿质、兼夹体质、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血瘀质、阴虚质、特禀质,其中兼夹体质以痰湿兼血瘀质、气虚兼痰湿质、气虚兼湿热质为主.男性湿热质、痰湿质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质、痰湿质是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人群的主要偏颇体质类型,在痛风防治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男性群体,重点加强对湿热体质及痰湿体质的辨识干预.  相似文献   

17.
倪珏民  范翠娟  骆乐 《新中医》2018,50(6):87-89
目的:观察脑血管受损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不同体质脑血管受损人群血流动力学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00例脑血管受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王琦教授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标准进行分类,分别统计不同性别、年龄段人群的中医体质,比较常见中医体质类型患者左侧与右侧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量(Qmean)、平均血流速度(Vmean)、特性阻抗(Zcv)、外周阻力(RV)、动态阻力(DR)]。结果:脑血管功能受损人群中医体质类型所占比例排序:痰湿质瘀血质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湿热质阴虚质特禀质平和质。男性痰湿质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脑血管受损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所占比例最高的均为痰湿质,瘀血质次之。痰湿质患者左侧Q~(mean)、V~(mean)、Zcv、RV、DR优于右侧(P0.05),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气虚质患者左侧Qmean、Zc v、RV、DR优于右侧(P0.05),阳虚质患者左侧Qmean、RV、DR优于右侧(P0.05)。结论:脑血管功能受损人群以偏颇质为主,痰湿、瘀血是易感因素,男性患者痰湿质较女性更为多见,易感体质患者右侧脑血管弹性较差、血液黏稠度较大、血流速度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和分析潮州市区小学生中医体质辨识的情况,为中医预防保健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潮州市区的1288名小学生的中医体质类型,分析小学生的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对比不同性别、年龄段小学生的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情况。结果:小学生中医体质类型以平和质最常见,占64.75%。偏颇体质类型则以阴虚质(7.61%),特禀质(7.30%)、阳虚质(6.44%)以及气虚质(5.90%)较为常见。小学生平和质人群中,单纯平和质占69.06%,而偏颇体质类型倾向以阴虚质倾向(8.15%)、特禀质倾向(6.71%)、气虚质倾向(5.16%)以及阳虚质倾向(5.04%)较为常见。男性小学生平和质的比例高于女性小学生,阳虚质的比例低于女性小学生;平和质男性小学生有阳虚质倾向的比例低于女性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10岁、10~12岁年龄段小学生平和质的比例低于6~8岁年龄段小学生;8~10岁、10~12岁年龄段小学生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阳虚质比例高于6~8岁年龄段小学生;10~12岁年龄段小学生平和质有气虚倾向和平和质有阳虚倾向的比例高于6~8岁、8~10岁年龄段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生人群存在一定比例的偏颇中医体质,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偏颇体质的比例显著增加。临床应针对小学生的体质特点制定相应的中医健康管理措施,改善小学生的中医体质。  相似文献   

19.
梁頔  孙斐 《环球中医药》2016,(4):443-445
目的对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院治未病科接诊服务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了解门头沟地区人群中医体质状况。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平和质占23.7%,偏颇体质占76.3%。偏颇体质中,气虚质人数比例最多(16.7%),其次依次为阳虚质(14.0%)、痰湿质(10.6%)、湿热质(9.6%)、阴虚质(9.1%)、瘀血质(6.9%)、气郁质(6.7%)、特禀质(3.1%)。结论本次研究通过对门头沟区中青年人群中医体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客观分析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体质状况,发现城镇居民及农村居民体质状况有差异性,有助于针对门头沟区居民体质状况调整体质调养方案,提高门头沟区居民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福州地区不同年龄正常人群中医体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福州地区不同年龄正常人群中医体质分布。方法:对1058例福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进行中医体质量表问卷调查,并用SPSS 20.0软件对体质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福州地区正常人群中医体质以单纯型体质为主,总体分布排前三的依次为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2)男女体质在阳虚质上存在差异。(3)健康状态下,中老年人平和质比例高于青壮年,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气虚质、血瘀质的分布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而阴虚质、气郁质呈递减的趋势;18-24岁年龄段人群阴虚质、气郁质较突出;25~44岁年龄段的人群阳虚质、痰湿质较突出。结论:不同年龄人群中医体质有所不同,说明中医养生防病也要讲究因人而异,因体质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