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改善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71例,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给予积极维持循环、机械通气、控制血糖、镇静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100 m L加入5%葡萄糖250m L中,1次/d。两组均治疗7 d。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 VO2)、乳酸(Lac)、24 h乳酸清除率、氧输送量(DO2)、氧消耗量(VO2)、氧摄取率(O2ER%),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和28 d死亡率。结果治疗后,两组Sc VO2和Lac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4 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O2水平均明显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O2和O2ER%改善不明显;且治疗组D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治疗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脓毒症休克治疗,增加氧输送量,改善组织灌注状态,降低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在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7月就诊于我院EICU的感染性休克患者3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同时给予6h的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并选用合理抗生素.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7d疗程的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和疗程的生理盐水.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前、治疗后6h、12h、24h、6d的血乳酸值.使用无创心排出量监测仪测定治疗前、治疗后48h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输出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胸腔内总容量(TFC).结果:治疗组血乳酸水平在治疗后6h、12h、24h、6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h治疗组CI较对照组升高,SVRI、TFC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能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乳酸浓度,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定参附注射液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脏器功能的临床保护及改善效果。方法本院2015年3月~2019年3月诊断为感染性休克的患者80例,根据其选择的治疗方案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和抗休克治疗,如补给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调节血管收缩功能,液体复苏及去甲肾上腺素升压,尽早使用抗生素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参附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基本检测指标(血压,排尿,精神状况,血管收缩情况等)改善情况及记录对比血流动量学检测指标包括心脏指数(C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VRI)及血乳酸(Lac)等及治疗前(T0)和治疗后24h(T1),48h(T2),72h(T3)的肝肾功能指标(包括AST,ALT,TBA,BUN,Cr)。结果在感染性休克治疗后研究组的CI,ITBVI,SVRI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肝肾功能水平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血乳糖较对照组指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基本检测指标恢复情况也强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的使用在治疗感染性休克中临床效果明显,能显著改善肝肾功能障碍及调节患者基本指标和血流动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参附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患者血乳酸及预后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我院将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机械通气、输液、消炎、化痰、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重症肺炎患者常规治疗与参附注射液的联合治疗。观察两组重症肺炎患者在入院后6h、24h、第三天的体内血乳酸含量,ICU病房停留时间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重症肺炎患者入院后24h、第三天的体内血乳酸含量、ICU病房停留时间和预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6h后血乳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静注参附注射液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体内的血乳酸水平,不仅降低了患者的死亡概率,还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情况,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5.
甘草酸二铵防治心脏手术患者肾损伤7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少铭  罗强  金朝霞  周娟 《医药导报》2004,23(9):0628-0630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对心脏手术患者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心脏手术患者140例,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68例,两组术前准备和术前用药相同,但治疗组术前1 d加用甘草酸二铵1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术后当天、术后48,72 h再各用药1次。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尿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乳酸脱氢酶(LDH)等的变化。结果:手术后,治疗组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以第1天较为明显,但第4天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BUN、Cr、LDH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甘草酸二铵对心脏手术患者的急性肾衰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帅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9):153-155
目的分析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心肌抑制的影响。方法入选2011.2~2013.3期间我院ICU内脓毒症休克患者120例,经去甲肾上腺素将平均动脉压维持在MAP≥75 mmHg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参附注射液60 ml+生理盐水注射液100 ml静脉注射,对照组采用多巴酚丁胺针5μg/min/kg,最大使用量不超过40μg/min/,均连续用药72 h。两组行PICCO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用药前(用药0 h)、用药72 h抽外周静脉血行肌钙蛋白、脑肭肽、PCT及CRP。并在相应时间行心脏超声进行心脏功能评估。结果两组入组时APACHEⅡ、PCT、脑钠肽及血肌钙蛋白含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各组72 h时APACHEⅡ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减低优于对照组(P〈0.05);72 h的血清PCT、BNP和肌钙蛋白含量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72 h的试验组CI及EF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升高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72 h比较,试验组平均动脉压升高明显(P〈0.05);试验组Lac含量下降明显(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脓毒症休克患者心肌抑制状态,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6,(13):199-202
目的分析早期乳酸清除率、氧合指数对重症肺炎合并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ICU重症肺炎患者40例。将患者按照治疗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初始血乳酸水平以及6h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按照6h乳酸清除率的高低将超过10%患者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和小于或等于10%分为低乳酸清除率组,对两组的6h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以及治疗28d后死亡率以及呼吸衰竭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初始血乳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以及血乳酸清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与低乳酸清除率组患者初始血乳酸以及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28d后死亡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清除率、氧合指数对重症肺炎合并休克患者预后具有的评估作用,值得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黄川芎汤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9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脓毒症集束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大黄川芎汤鼻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 h、24 h及48 h的APCHEⅡ评分及治疗后6 h及24 h的血乳酸水平,计算6 h及24 h乳酸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 h、24 h及48 h的AP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 h、24 h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川芎汤可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急性生理紊乱状况,能有效降低患者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丹参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丹参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按标准选取急性重型颅脑损伤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24h、48h、72h、1周及2周分别采取肱静脉血测血浆内皮素(ET)含量,检测观察组病人的血压。两组病人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天、1周分别行Glasgow昏迷评分(GCS)。治疗后72h、1周行腰椎穿刺术,检测颅内压力,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血浆ET含量和颅内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GC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丹参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参附注射液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辅助呼吸、祛痰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参附注射液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60 ml,ivd,qd,疗程14 d。收集两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气管吸物细菌学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与14 d后的氧合指数、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等指标变化,和治疗7 d、14 d与治疗前各项指标的差值;以及两组总有效率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参附注射液组氧合指数、CRP、APACHE Ⅱ评分及SOFA评分等观察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及气管吸物细菌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氧合指数等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氧合指数和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治疗7 d与治疗前的差值比较,氧合指数和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 Ⅱ评分及SOF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与治疗前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附注射液组总有效率为88.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参附注射液联合布美他尼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0月无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布美他尼注射液,2 mg置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稀释,滴注时间30~60 min,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40 mL置于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滴注时间30~60 min,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心功能指标和血清脑钠肽(BNP)、N末端B型利尿钠肽原(NT-proBNP)。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22%(P<0.05)。治疗后,治疗组无创呼吸辅助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LVESD、LVESV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NP、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BNP、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布美他尼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BNP、NT-proBNP水平,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心率变异性和血清脑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9年2月在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12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 g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进行静脉滴注30 min左右,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20 mL加入0.9%葡萄糖250 mL进行30 min左右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14 d。记录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心率变异性及BNP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的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左心房内径(LA)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PNN50与RMSSD值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PNN50与RMSS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BNP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BN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7%(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抑制BNP的释放,减少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在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30 m L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中,300 m L/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6 min步行试验(6WMT)、心功能指标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70%、94.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LHFQ评分明显降低,6WMT距离均显著增加,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MLHFQ评分和6WMT距离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显著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末端脑钠肽(NT-pro BN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量,有效防治心肌损害的进一步加重,且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治疗,包括补液、营养支持、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呼吸循环支持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液体复苏24 h后静脉滴注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初始剂量为50 mg/h,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情况调整使用剂量,治疗24 h。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液灌注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标志物和心肌组织代谢指标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8%、9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HR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排血指数(CI)均降低,而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全心舒张期末容积指数(GEDVI)均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乳酸(Lac)水平均显著降低,而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c Tn 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可显著改善脓毒性休克心功能,调节血液灌注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标志物和组织代谢指标,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胺碘酮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井陉县医院收治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胺碘酮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60 m L/次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健康和生活质量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氧分压、6 min步行距离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43%、9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机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一般健康评分、精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精神健康评分、总分均显著增加,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最大心率、氧分压、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升高,基础心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胺碘酮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相关指标,提高健康及生存质量评分,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舰  张超  刘娟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0):1587-1590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汉中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50例,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20%甘露醇注射液125 m L,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30 m L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7%、9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和GCS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和GCS评分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SE和S100B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NSE和S100B的降低程度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颅脑损伤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降低血清NSE和S100B的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吴广通  宋阳  陈坚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2):1999-2003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FOLFOX4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30~60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1次/d,连续10 d,最长20 d。从治疗开始,两组均观察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营养指标、血清免疫指标和毒副作用。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8.33%、95.00%,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卡氏(KPS)评分提高率分别为41.67%、58.33%,两组KPS评分提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转铁蛋白(TF)水平以及Ig G、Ig A、Ig M水平和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比对照组降低得更明显(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直肠癌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营养指标和血清免疫指标,减轻毒副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支肺气肿合并休克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随机、抽样研究方法,2014年7月-2017年1月选择在安康市中医院诊治的158例慢支肺气肿合并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2周。结果 观察组血压回升的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 h后血氧饱和度与1 h后心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B型利钠肽(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支肺气肿合并休克能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清BNP水平,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在湖北省建始县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医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5 mg/次,1次/d,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剂量调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输注心脉隆注射液,5 mg/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 m L,20~40滴/min,2次/d。两组均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流动力学、左心室功能、血清B型尿钠肽(BNP)、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76.19%和92.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均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心室功能比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改善得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BNP、hs CRP水平均降低,血VEGF水平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水平的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具有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阻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胞二磷胆碱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0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100例纳入此次研究范围,采用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奥拉西坦注射液,1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50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1m L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30m L中,1次/d。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学指标、新生儿神经行为(NABA)评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和智力发育指数(MDI)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0%、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Tau蛋白(Tau)水平均明显降低,脂联素(APN)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均明显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NBNA评分显著提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d进行随访,两组患儿PDI评分和MDI评分显著提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PDI评分和MD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确切,可改善血清MMP-9、Tau、APN和IGF-1水平,提升患儿神经行为和智力发育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