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一种核转录调节因子,通过其下游基因的调控,参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对微血管的生成起关键作用.糖尿痛心肌病作为一种独立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基础包括心肌微血管病变.HIF-1α可通过调控下游多种促血管新生因子,改善糖尿病心肌微血管病变、促进微血管生成,对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延缓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与发展起重要作用.HIF-1α对糖尿病心肌病的防治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首次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被发现,其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促进细胞凋亡生物特性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保护作用已得到肯定。近年发现,PEDF与IR、T2DM及其大血管病变关系密切,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在氧化应激中扮演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有望成为一个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靶点和疾病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涂晶晶  唐灵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661-4663
糖尿病(DM)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且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大血管病变性质为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等大血管;而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特有的慢性血管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肾脏、视网膜等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机制与防治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2型糖尿病(T2DM)的广泛代谢异常引起血管基底膜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使其降解与重构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微血管病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微血管病是多因素协同作用导致的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单纯纠正高血糖不能完全预防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和阻止其发展进程,针对病理机制进行干预和治疗是必要的。本文对已发现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发生和发展相关的多种蛋白进行综述,为筛选糖尿病微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和病因治疗靶向因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年轻化,青少年与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球呈增加趋势。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如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等,给患者及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根据病因,青少年与儿童糖尿病可分为T1DM、T2DM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等3大类。明确不同类型的青少年与儿童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发病特点利于及时诊断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本文主要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等几方面对青少年与儿童糖尿病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Vasohibin-1 (VASH-1)是一种以负反馈机制调节血管生成的内皮源性分泌蛋白.它能够以负反馈作用机制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参与多种抗血管生成作用.作为机体的自我防御因子,VASH-1能够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从而起到抵御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作用.近年研究表明,VASH-1对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具有缓解微血管损害、调节炎性反应、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等重要功能,对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可能成为糖尿病肾病早期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也称血管通透因子 ,是 1989年Ferrara等分离、纯化出的一种细胞因子 ,它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高度特异性促有丝分裂作用 ,目前已知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然而在众多的血管生成因子中 ,VEGF是最有力的血管生成因子 ,它通过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具有强大的促内皮增殖、促血管生成作用。其它血管生成因子的血管生成作用是全部或部分通过增强VEGF的表达及生成作用实现的[1] 。1 VEGF的生物学特性VEGF的生物学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增加微血管的通透性和特异性与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8.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比20年前上升了5~8倍,糖尿病已成为人类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的第三大杀手。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分为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两类,其中后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三种。  相似文献   

9.
“烟草有害健康”是公认的观念,吸烟已被证明是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子,有“慢性杀手”之称。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致力于研究吸烟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之间的关系。吸烟可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促进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影响患者远期预后的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临床支持。对于危险的糖尿病并发症来说,吸烟可以说是有害无利。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娜娜  蒋玲 《山东医药》2008,48(10):102-103
糖尿病(DM)慢性并发症包括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血管病变(冠状动脉、脑血管、外周血管)及神经病变.DM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复杂,明确其发病机制对该组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记者8日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学家在对慢性肾病药物防治研究过程中发现,中药干漆所含的部分化合物对糖尿病肾病中的细胞外基质和促细胞炎性因子过分泌有显著抑制作用,干漆可能成为有抗糖尿病肾病新药.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随着糖尿病治疗的不断改进,死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已大为减少,患者的生命明显地延长,然而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却明显增高.目前,糖尿病肾病尚无特效疗法.  相似文献   

12.
骨保护素(OPG)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是骨代谢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近来研究发现,OPG亦是重要的血管调节因子,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管钙化。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OPG水平明显升高,血清OPG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密切相关,OPG在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一种自我代偿机制,以对抗促动脉硬化、血管钙化及血管损伤的其他因子。  相似文献   

13.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来源于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是眼内有效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对保持正常眼组织透明无血管的状态有重要作用。PEDF能对抗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有针对性地抑制病理性血管生成,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发挥保护作用。同时,PEDF在眼部浓度降低可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其作用机制仍在探索中。外源性应用PEDF及进行基因治疗对眼部血管增生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因此,深入研究可能会发现PEDF治疗临床血管增生性疾病更广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代谢障碍性疾病,Ⅰ型(IDDM)、Ⅱ型(NIDDM)糖尿病尽管临床上都有高血糖及尿糖增多的表现,但其发病机理,对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则有很大差别。由于糖尿病治疗的不断进展,胰岛素和抗生素的开发,使酮症和感染死亡率明显减少,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心、脑、血管、神经)已成为危害病人的主要问题。现已明了心血管合并症与许多因子有关,是多因子作用的结果,使得糖尿病心血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D在钙和骨代谢中有着明确的作用,除此之外,最近人们已经认识到维生素D缺乏症和糖尿病的发病及并发症的进展有关。这是由于在人体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维生素D受体(VDR)的表达可调节多种炎症因子的基因转录和免疫细胞的表达,包括抗细胞增殖、免疫调节、血管生成、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影响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本文拟分析已开展的研究,进一步明确维生素D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6.
大量研究证实多种因素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相关,但是准确评估其各自的作用仍旧非常困难。高血糖一直被认为是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发病机制最重要的因素。高血糖主要通过氧化应激激活和糖基化等通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特异性促炎症消退介质(SPM)介导炎症消退过程,其生物作用包括减弱内皮细胞活化、阻断中性粒细胞外渗、调节免疫细胞功能、促进中性粒细胞凋亡及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等.慢性炎症是糖尿病(DM)及相关血管并发症的致病因素,SPM可促进炎症的消退并减轻DM的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有望成为治疗DM及其血管病变新的治疗靶点,现就近年来S...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脂血改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糖尿病人死于慢性血管病变,包括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其中大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心、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脉血栓形成。关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病机理并不清楚。最近,有关分子基因及氧化化学的发展为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提供了线索。本文综述糖尿病时基因变异...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重要血管调节因子,它通过与内皮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发挥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分化、诱导血管生成、增加微血管通透性等多种功能。近年研究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急性肺损伤、肺癌等疾病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急性肺损伤、肺癌等疾病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研究显示,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若未及时治疗,易对糖尿病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危害,医学研究内容显示,糖尿病患者具有多种慢性并发症,例如神经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等,上述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可能和氧化应激、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遗传易感性等多个方面因素密切相关,为了探讨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因此,该院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进行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