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柴可群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柴师从医三十余载,不仅擅长诊治肿瘤疾病,对诸多杂病亦有独到见解。现将柴师诊治气虚发热验案一则,介绍如下。患者,女性,15岁。学生。2017年6月13日初诊。主诉:反复发热半年余。半年前因"发热"入住某医院,当时体温最高达39.0℃,经对症支持治疗体温降至正常。出院后体温反复,稽留在38.0~38.4℃。期间服用过小柴  相似文献   

2.
长期发热是指体温超过37℃,病程数月,甚至数年不愈为特征的病证.用现代医学检查方法很难找到致病原因.笔者将补气健脾法应用于长期发热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这一理论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发热是各科疾病常见症状之一,是机体对病邪的一种全身性反应,是正气与病邪相争,阴阳失调的必然现象.而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则属于疑难病范畴,难在病因不明,西医诊断不清,治疗棘手.而中医治病着眼宏观,注意整体,辨证治疗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有一定优势[1].笔者自2002年以来,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不明原因发热4则,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桂枝汤治验     
一、长期发热案金某,女,30岁,护士。病人每日时有发烧,伴有汗出,病已半年之久。经西医各种检查,均未发现病理改变,西医确诊为植物神经失调,经对症治疗不见明显好转,故邀余诊治.查病人体质肥胖,倦怠乏力,舌质淡嫩,脉浮无力,接诊时虽已中秋,  相似文献   

5.
1 急性肾盂肾炎黄某某,女,26岁,农民。1988年4月5日入院。住院号88132。患者半个月前始有尿频、尿急、尿痛,伴恶寒发热,经治疗后,发热稍减。两天前症状加重,发热寒战,体温高达39~40℃,伴尿频、尿急、尿痛,恶心呕吐,腰痛,口苦头眩,纳食差,大便五日未行,小便短赤。当地治疗无效而入院。查:体温39.2℃,急性痛苦病  相似文献   

6.
<正>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腋温37.3-38℃为低热,38-39℃中度发热,39-41℃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热程在2周以内为急性短期发热,持续2周以上为长期发热。发热是机体与疾病作斗争及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一种保护性反应[1]。大多数小儿急性发热性疾病为自限性病毒感染性疾病,但有部分为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可造成严重后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7.
发热为半数急性白血病的首发症状,可表现为突然高热或长期低热,现代医学认为白血病发热与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以及白血病本身的肿瘤性发热有关,以感染性发热为主,治疗上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但长期的抗生素使用,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并增加真菌感染的机会,使药物疗效不佳,目前广泛应用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促进化疗后粒细胞的恢复,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但对提高缓解率及生存率并无帮助。中医药对于发热的辨证施治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及临床经验,从传统中医理论的思路出发,探讨白血病发热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对临床研究提供更  相似文献   

8.
芍药甘草汤出《伤寒论》,由芍药、炙甘草二味药物组成,主治发汗后脚挛急症。虑其酸甘化阴,笔者引申其意,用于治疗长期低热收效亦捷,报道如下。佘某,男,45岁,教师。1970年10月14日就诊。曾患下利,伴有发热,利止后发热不愈,夜间体温常在37.5~38.5℃,病延2月佘,  相似文献   

9.
曹××,男,30岁。1987年11月15日诊。半年前曾患“肠伤寒”,病后遗发热、盗汗之症,至今缠绵不愈。屡更数医罔效,症见发热(37.6~38.8℃之间),午后至深夜加重,黎明渐退,盗汗严重,衣裤湿透,一夜更衣七、  相似文献   

10.
唐润霞 《河南中医》2006,26(5):76-76
不同的疾病,若其病机相同,就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此谓之“异病同治”。此类例子很多。笔者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2例患者,一为长期发热,一为泄泻,均获治愈。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17岁住院号147987。因周期性发热5年,高热1周于1987年10月9日入院。患者六年来每年均高热一次,季节为4月或9月间。每次高热持续1~2月,曾5次住院治疗,几经系统性检查无阳性结果发现。1986年4月在本市某医院诊为“过敏性周期热”,用皮质激素治疗而获效。本次入院一周前无明显诱因而发热,自测T38.5℃,即服抗生素及退热药,无效。渐至午后热甚,T39.6℃~40.2℃,晨起及上午T37℃~37.4℃,伴有关节肌肉酸痛。家长鉴前病史,知其病发求住院中医药治疗,拒用激素。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一名带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5个月大男婴在诊所输了5天消炎药不见起色,被送往医院治疗,经进一步检查被确诊为小儿川崎病。经过近半个月的治疗,患儿已康复出院。川崎病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夏初时节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较多,要小心别把小儿川崎病当做感冒,延误治疗。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中小动脉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患者会有急性发热、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口  相似文献   

13.
<正>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即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急性的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发热出疹性疾病,主要发病年龄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合并巨大胆囊患儿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病案资料患儿,男,4岁,因"发热伴左侧颈部肿物1d"于2013年12月4日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T 38℃,神清,反应可,  相似文献   

14.
论南方病毒性感冒的中医病因病机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伦荣 《新中医》1994,26(2):10-11,16
病毒性感冒和慢性病毒感染所致长期发热是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的疾病之一。本文根据刘仕昌教授临证60年来的经验,对南方病毒性感冒的中医病因病机特征作一尝试性探讨。在病因上,六淫为患,多挟湿邪;在病机上,以卫气同病,气机郁滞为其基本特征。并提出临证治疗应针对湿-郁-热三个基本环节选方用药,方能较好地解决发热反复,缠绵难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发热是临床常见证候之一,1983年2月~1984年1月在我院留医病人中医会诊690余病中,发热六天以上不退要服中药者达110例。这些病例有反复长期低热达二年以上者,有突然高热达39℃以上持续一周不退者,有已确诊的、也有原因不明者,经用中医辨证治疗,退热效果达87.3%。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110例中,发于春季者17例,夏季者41例,秋季者36例,冬季者16例,发热天数6~10天者39例,11~20天者25例。21~30天  相似文献   

16.
中医治疗急性发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热是内科多种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之一.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发热和长期发热.前者多为外感病邪所致,后者多由内伤而使阴阳失调所致.下面就急性发热的中医治疗谈一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发热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内科各系统都有以发热为早期症状或主要症状的疾病 ,有时为唯一的症状 ,更多的病症可以伴有发热。发热由于病因复杂 ,并发症多 ,诊治失宜致发热缠绵 ,经久不退者 ,并不少见。尤其是长期低热在内、儿科 ,成为困扰医者的一个难题。1 长期低热的病因诊断长期低热一般指热程大于 3个月 ,体温在 38℃以下的发热。长期低热原则上均应住院进行系统检查 ,详细回顾病史及治疗过程 ,最忌患者在门诊辗转寻医问药 ,使病情更加复杂化。需要指出的是体温正常范围不是绝对值 ,少数人的正常体温可能超过 37℃ ,达到 37.5℃ ,如…  相似文献   

18.
成人Still氏病(AODS)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不规则发热,在临床治疗中,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但长期应用激素副作用较大,且预后可疑。马智教授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1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患者李某,女,25岁,不规则发热4年。患者自1993年11月“感冒”后出现发热、咽痛、全身红色斑丘疹、关节肿胀酸痛,在地方医院就  相似文献   

19.
发热包括体温升高或自觉发热的症状,舌下温度超过37.2℃。腋下体温39℃以上称高热;38.5℃以内的发热多为低热;持续高热不退达数日,为稽留热;一日内体温波动在1℃以上为弛张热;可降至正常又发热者为间歇热。肿瘤、结核、风湿等多为长期低热,且午后明显。  相似文献   

20.
藿朴夏苓汤新用4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藿朴夏苓汤由藿香、半夏、赤茯苓、杏仁、薏苡仁、白蔻仁、猪苓、淡豆豉、泽泻、厚朴 1 0味药物组成 ,用于治疗湿温病初起。笔者据其宣通气机、清热利湿之功 ,治疗内科杂病 ,取得较好疗效 ,兹介绍于下。1 发热王某 ,女 ,4 2岁 ,工人 ,1 997年 6月 2 7日初诊。患者半月前因气候炎热淋雨致发热 (体温 38.5℃ ) ,肢体困倦 ,在某医院住院治疗 ,经用抗生素、退热药治疗 7d ,症状未见好转 ,出院改中药治疗。当时发热 (体温 37.8℃~ 38.5℃ ) ,并感胃脘部痞满 ,口淡口苦 ,不思饮食 ,面色萎黄 ,舌淡暗 ,苔黄腻 ,脉濡数。证属外感湿邪 ,湿阻气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