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本文将采用低温麻醉中断循环施行心内直视手术之操作方法,分低温麻醉之操作方法,冠状动脉灌注氧化血液之操作方法及低温麻醉中断循环之特殊处理作了介绍。二、将临床应用低温麻醉中断循环施行肺动脉瓣狭窄分离术,心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及心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等12例之初步经验作了报导。凡切开心室之手术均合并采用。冠状动脉灌注氧化血液的方法,12例中仅一例室间隔缺损患者曾发生心室纖颤,经处理后恢复,另一例于关闭胸腔后有胸腔出血,曾再开胸进行止血。12例于术后之经过皆顺利,未有一例死亡。三、我们认为低温麻醉中断循环这一方法对中断循环在10分钟内的直视心脏手术,还是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但强调在临床应用前必须有充足的准备工作及具备一定条件,否则不应采用。四、冠状动脉灌注氧化血液的方法有较好的预防心室纖颤及保证心脏顺利恢复之作用。我们认为不并用心脏停跳而用直接注射法之效果较好。五、强调采用综合措施以预防心室纖颤。在处理心室纖颤过程中必须用有效的心脏按摩以改正心肌之缺氧及维持循环,并配合药物及电激解颤器之应用。六、施行肺动脉瓣分离术时,如体溫在32℃左右中断循环在5分钟內,可以完成手术。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时,如体温在30℃左右,中断循环在6分钟內,大多可完成手术,如手术未完成,則可于解放循环,心跳恢复后再中断循环一次以完成手术。施行心室间隔缺損修补木时必须併用冠状动脉灌注氧化血液的方法,否则危险性很大。凡需中断循环达10分钟以上的手术,以釆用人工心肺体外循环的方法較安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对先天性心室间隔缺损的治疗,已开始采用切开右心室直视修补的手术。这是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一个新发展。我院共做了五例,效果很好。五例中有四例采用了低温麻醉中断循环及冠状动脉灌注法,另一例则采用人工心肺体外循环方法。切口都是胸前第三或第四肋间横切口,由双侧开胸。今将护理中的体会简述于下:一、手术前的护理:1、解除患者对手术的顾虑:心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是危险性比较大的手术。患者对手术多具恐惧心理,往往离手术期愈近,情绪愈不安,甚至影响食欲与睡眠,往往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因此,必须解除其对手术的顾虑,如强调手术的安全性,特别是介绍一些做过手术的病人情况,必要时也可以找  相似文献   

3.
自1959年初,我们曾多次作过圣身体外循环的动物实验,并在临床上应用于心內直视手。1959年底在全国心血管会议上的关于采用低温合并人工心肺进行心脑灌注施行直视心脏手术的动物实验报告,启发我们采用两种人工心肺机进行低温合并半身体外循环的动物实验。人工心肺机的改裝动物实验是用两种人工心肺机进行的,由于体外循环之流量基小,因而对两种心肺机都适当地改装,一、Jongbloed 氏人工心肺机的改装:Jongbloed氏人工心肺机的构造已详细报导,在低温合并半身体外循环动物实验中进行了改装;1.动静脉路联接  相似文献   

4.
<正>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选择10例单纯室间隔病变患者,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经右前胸外侧小切口实施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现将手术配合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心脏外科、体外循环及术后监护水平的提高,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治疗已成为心脏外科的发展方向。我院自1 996~2 0 0 2年共为体重5kg以下婴儿施行心内直视术6例,现将术中体外循环的管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均为先天性心脏病,男2例,女4例;年龄4~5个月;体重4~5kg。病种:法洛四联症3例,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缺损伴中度肺动脉高压1例,全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1 2 体外循环方法 全麻下取胸骨正中切口。插管部位为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采用德国JOSTRA 2 0 0人工心肺机,minmax、Dideco 90 1…  相似文献   

6.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时凝血功能的变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手术期间凝血异常会严重影响心脏直视手术病人的康复。国内在这方面研究较少。我院在1985年1月至10月通过对24例体外循环病人进行的几种凝血实验,探讨其变化规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及方法24例中男性12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12.7岁(5~34岁);房间隔缺损修补术6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4例,法鲁氏四联症纠治术2例,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4例,部分  相似文献   

7.
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不停条件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新兴的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措施。我院于2000年共施行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10例,就其体外循环的管理及效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共10例,男3例,女7例,年龄在5-60岁,体重20-68kg。心功能Ⅱ-Ⅲ级,手术种类为风心病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4例,风心病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2例,法鲁式四联征1例,室间隔缺损2例,房间隔缺损1例。1.2体外循环方法全组病例均行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常规建立体外循环,人工心肺机采用STOCKRTⅢ型,氧合器为…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是心外科的一顶尖端技术,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循环功能损害,在手术和麻醉过程中易发生意外。这就要求巡回护士仔细观察病情,密切配合、它可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病人的安危。我院自1995年9月至1996年9月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体外循环下共施行心内直视手术23例均获成功。现就手术巡回的要点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先心病18例,女性IO例,男性8例。年龄l一36岁,体重8-64Kg,手术类型(1)室间隔,房间隔缺损修补12例,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1例,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1例,房室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来闭缺损修…  相似文献   

9.
我院 1994年至 2 0 0 1年间实施心内直视手术15 0 0余例 ,期间发生主动脉插管意外 3例 ,报告如下。例 1:男 ,5岁 ,15kg ,术前诊断室间隔缺损 ,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并行循环开始时泵压急剧上升至 4 0kPa以上 ,泵管胀硬 ,接头处漏血 ,平均动脉压仅 2kPa ,心脏空瘪。立即停机检查 ,发现主动脉插管太浅 ,部分在主动脉夹层内 ,调整插管后恢复正常体外循环 (此过程 2min) ,手术过程顺利 ,术后 7d康复出院。例 2 :男 ,11岁 ,2 7kg ,术前诊断室间隔缺损 ,经前正中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主动脉插管顺利 ,并行循环时未发现异常 ,术中…  相似文献   

10.
邱取珍 《淮海医药》2000,18(2):140-140
先天性心脏病,采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近年来的新方法。本方法仅在浅低温下完成,不用心脏停搏液,对心脏不产生再灌注损伤,有利于心脏恢复,并发症少,本组病例经精心监护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6例为我院1998年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4~36岁。其中室间隔缺损10例,房间隔缺损6例。16例均在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右进胸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行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均顺利康复出院。2手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多数患者术前常有恐惧心理,思想负担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指证。方法采取中低温体外循环常规停跳修补室间隔缺损144例,并同期纠治其它心内畸形36例。结果治愈140例(97.2%),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死亡4例。结论加强室间隔缺损的围手术期处理,合理掌握其手术指证,是手术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刘辉  张德琛  周爱萍 《河北医药》2001,23(4):296-297
心内直视手术的低温体外循环 (CPB)是一种控制性休克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较大。我们对 4 0例心内直视手术中病人的血液流变学进行了监测 ,其变化比较显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心内直视手术病人 4 0例 ,男 16例 ,女 2 4例 ,年龄 4~ 4 7岁 ,平均 ( 2 1.33± 17.55)岁 ,体重 14~ 72kg ,平均 ( 30 .2 5± 2 1.55)kg。病种包括 :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 13例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 6例 ,左房粘液瘤摘除术 1例 ,房间隔、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各10例。1.2 麻醉方法 选择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 ,术中连续监测MAP、C…  相似文献   

13.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期间组织氧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心血管外科中的一种常见病,体外循环是心血管外科手术的常用方法。监测体外循环(CPB)期间,由于心肺机的使用和动静脉管道与生理循环相差甚远等多种原因,致使CPB期间组织摄氧不足。本研究观察了20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CPB期间氧代谢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体外循环围术期血清皮质醇及醛固酮浓度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循环为非生理性的循环状态 ,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及内环境稳定都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全麻体外循环 (CPB)围术期机体血清皮质醇及醛固酮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效应 ,目前研究报道甚少。本文拟通过对病人手术过程及结果的报道并探讨其结论 ,以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及方法  1.材料 随机选择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例共 4 5例 ,分为Ⅰ ,Ⅱ两组。Ⅰ组为先天性心脏病 2 5例 ,年龄 2~ 2 4岁 ,其中室间隔缺损 11例 ,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3例 ,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 4例 ,房间隔缺损 7例 ,临床无明显心衰征象。Ⅱ组为…  相似文献   

15.
吴锡龙 《贵州医药》2006,30(12):1100-1101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手术危险性大,死亡率较高.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我们对28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在体外循环下行直视修补术,全组存活出院,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本文报告了对低温麻醉中断循环施行直视心脏手术时,心室纖顫之予防及治疗,以及延长中断循环时間之动物实驗結果。二、低温下用全脊椎麻醉予防心室纖颤有較好的效果,进一步說明心室纖颤之发生机转与交感神經之机能状态有密切关系。三、对心室纖颤之予防强調应采用綜合性措施,单独釆取某一措施,其效果常不会滿意。四、对心室纖颤的治疗,主要应采用心臟按摩,适当的药物及电解颤器的合併应用。当用电激解颤前,心肌必须具有較好的张力,缺氧情况得到改善,按摩时周围血压达到一定高度,微細纖颤波转为粗大纖颤波,則电激后之效果才能滿意。五、間断中断循环與冠状动脉灌注氧化血液,对延长低温麻醉中断循环之时間有一定效果。在临床上前者适用于心房間隔缺損修補术,后者适用于仅用单純縫合即能解决的室間隔缺损修補术,至于中断循环之时間更长的手术,認为心脑灌注法不如人工心肺体外循环安全,故主张采用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7年10月以来,连续应用Foley尿管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状态下修补小型室间隔缺损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9-09~2000-12共实施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64例。现将转流特点及管理总结如下。1病例资料本组共64例。男41例,女23例。年龄7/12~3岁,平均1.7岁。体重5~13kg,平均10.4kg。疾病种类包括:室间隔缺损32例,法乐四联症18例,房间隔缺损7例,室间隔缺损加动脉导管未闭3例,房间隔缺损加动脉导管未闭2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1例,三房心1例。2方法2.1体外循环技术采用POLYSTAN人工心肺机,西京鼓泡氧合器或Medtronic膜肺,西京微栓滤器,北京普惠血管路。非发绀型患儿平均以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婴幼儿经胸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封堵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对72例实施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婴幼儿采用以氯胺酮与咪达唑仑为主的基础麻醉和以小剂量舒芬太尼、咪达唑仑、维库溴铵、七氟烷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围术期连续监测ECG、BP、CVP、SpO2、PETCO2及吸入氧浓度、体温、尿量、血气、电解质等。结果围术期呼吸、循环等功能稳定。全组72例术后3h内拔管,ICU留住时间8.2~17.5(12.65±4.8)h,其中66例经胸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成功,术后5d内出院;其余6例改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修补术,术后7d出院。结论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手术采用以氯胺酮与咪达唑仑为主的基础麻醉和以舒芬太尼、咪达唑仑、维库溴铵、七氟烷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安全有效;围术期在麻醉操作和监护上充分考虑婴幼儿的病理生理及解剖上的特殊性;加强呼吸、循环功能等监测,维持婴幼儿病理生理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胸腔镜辅助体外循环下治疗先心病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方法。方法 5例房间隔缺损和4例室间隔缺损的先心病患者应用单腔或双腔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和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通过胸壁打孔借助电视胸腔镜进行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修补。结果 9例患者术后一周皆痊愈出院,未出现残余漏及传导阻滞。结论 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等特点。只要熟练电视胸腔镜下手术器械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大部分室缺、房缺皆可在电视胸腔镜下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