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医体质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琦 《中医杂志》2006,47(4):250-252
“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课题,课题提出“体质为本,形神构成,体病相关,可分可调”假说,主要论点是:(1)体质可分论,即体质可以客观分类;(2)形神构成论,即体质是特定躯体素质与一定心理素质的综合体;(3)体病相关论,即体质类型影响疾病的倾向性;体质可调论,即通过干预可以调整体质偏颇。假说中提出的内容是中医体质研究的基本要素。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7,(8):1008-1009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和年龄、性别、病程等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果:参加调查的389例患者中,单一体质类型162例(41.65%),复合体质类型227例(58.35%);单一体质患者中,平和质6例(3.70%),病理体质156例(96.30%),前三种单一体质类型分别是气虚质(38.27%)、阳虚质(27.78%)、痰湿质(13.58%);9种单一体质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气虚质在女性患者中的分布大于男性(P0.05),痰湿质在男性患者中的分布大于女性(P0.05),气虚质在中青年组分布大于老年组(P0.05),阳虚质在老年组分布大于中青年组(P0.05);不同病程的体质种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程的延长,单一体质逐渐减少,兼夹体质逐渐增多。结论: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年龄、性别、病程均与该病的体质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3.
冯华  陈园桃  全亚萍 《陕西中医》2011,32(2):201-203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风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众多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究其高发的原因,在于各种相  相似文献   

4.
王相东  樊西玲  郭小青 《陕西中医》2012,(10):1353-1354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类型和黄褐斑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按中医体质类型判定标准评估其体质特点,并对黄褐斑患者根据体质不同进行中药加减治疗。结果:黄褐斑患者偏颇体质较多,占93.96%,健康组平和质居多,占35.71%,两组人群的体质构成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统计学处理,偏颇体质中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瘀血质、气虚质在两组人群之间体质分布情况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褐斑发病和中医体质类型密切相关,从中医体质角度防治黄褐斑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焦振廉 《陕西中医》2014,(6):750-751
中医古典文献的发生与临床需求、学术进步、学术积累、学术授受以及医学教育密切相关,是其产生的基本原因。临床需求是医学发展的动力,也是医学文献产生的根本原因,中医学术进步与学术积累是中医古典文献发生的内在动因,学术授受与医学教育的需求,是新医学文献产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医体质研究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中医体质研究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如中医体质的定义、分类、中医体质与证的内涵、中医体质学与中医学整体观的关系,以及中医体质的研究与临床疾病的防治和个体的养生康复等,认为研究增强体质方法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支晓艳  李静 《陕西中医》2013,(12):1639-1641
目的:研究213例厌食症患儿的年龄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为临床上厌食症患儿的辨体质,治未病打下基础。方法:收集来自西安市儿童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并确诊的0~10岁厌食症患儿213例,问卷调查其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体质表现、形体特征、心理性格特征、对外界适应能力、发病倾向及有关家庭情况,参照《中医儿科学》中医体质基本类型分类方法,判定体质类型。结果:厌食症患儿体质具有共性基本是偏颇质,最多见为脾气不足质,普遍易见为脾弱肝旺质。1~3岁体质主要多见脾气不足质、肺气不足质、肾气不足质;3~6岁以脾弱湿滞质、心血不足质、阴亏内热质为主;6~10岁多见痰湿内蕴质、脾弱湿滞质、脾弱肝旺质。结论:体质可随年龄改变,不同年龄段厌食患儿体质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对此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治疗法则,及时调理偏颇体质,提高患儿的健康水平和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8.
通过回顾近40余年中医体质研究现状,并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现代中医体质研究较之古代中医,呈现出系统化、广泛化、多样化、现代化与客观化等特点.但在研究当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部分研究样本量较少,研究设计不够严谨,无法严格区分中医体质与疾病中医辨证,客观设备与量表之间的差异等.为此提出对中医体质研究的一些建议与展望,助力今后...  相似文献   

9.
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体质学说自本世纪70年代提出以后,近20a来,对这门学科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 理论研究1.1 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 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8年被比较明确地提出后[1],受到中医界广大学者的关注,随着第一部中医体质学说专著的出版,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已得到确定——“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2]并认为其基本原理概括为:(1)体质过程论—…  相似文献   

10.
1061例小儿体质调查及体质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根据中医对小儿体质特点的认识,从阴阳消长结合五脏,通过小儿形色、功能及心理的日常特征,将小儿体质分为均衡质(阴阳相对均衡)与不均衡质(阴阳相对不均衡)两大类。而在不均衡质中又具体分为肺脾质Ⅰ、Ⅱ型;脾肾质Ⅰ、Ⅱ型(Ⅰ型为阳多阴少型、Ⅱ型为阴多阳少型)四种体质类型,并以此对1061例小儿进行体质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小儿群体中的确存在着这些不同的体质类型。并研究分析了不同体质类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从四个方面对中医体质学进行展望 :即中医体质学的基础研究、体质学说将促进心身医学的发展、发展中医体质学优势 ,带动临床学科发展及体质预防和康复学。认为体质学说研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 ,可逐步从中医体质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疗、养生等方面建立学科分支 ,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开展研究 ,使之进入新的研究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中医体质的遗传学研究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质的成因包括遗传和环境两方面,遗传因素决定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后天生活环境因素决定体质的可变可调性。宜从临床和实验两方面揭示体质的遗传学机制:采用临床家系调查、双生子研究和临床流行病学方法探索体质的遗传度及其基因、分子标志物;基于中医先天遗传体质和胎传体质思想复制中医体质的动物模型,构建中医体质的实验动物平台,弥补临床研究时标本采集形式单一的不足。今后应将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有机结合,探索并完善实验动物的体质辨识方法,采用适宜技术揭示中医体质的遗传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琦 《中医药学刊》2002,20(2):137-137,140
从四个方面对中医体质学进行展望:即中医体质学的基础研究,体质学说将促进心身医学的发展,发展中医体质学优势,带动临床学科发展及体质预防和康复学,认为体质学说研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可逐步从中医体质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疗,养生等方面建立学科分支,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开展研究,使之进行新的研究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正>中医心理学"人格体质论"的提出,其意义在于能很好地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本着"万物负阴而抱阳"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理念,《内经》提出:"人身有形,不离阴阳。"因此人格和体质也皆由阴阳构成。人格体质论强调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与体质相关,尤其是人格  相似文献   

15.
再论中医体质学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壮 《吉林中医药》2008,28(3):157-158
人的后天身体健康状态与先天禀赋有关,我们的祖先们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多角度地记载了此类内容,在今天我们将其称为体质学说.认识体质学说的理论并以之指导临床,在防病、治疗及病后康复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成大舟 《养生月刊》2012,(3):198-202
对于人有各种不同体质,自古中医学就有很多认识.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医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就说,肥人多湿,瘦人多火;白者肺气虚,黑者肾不足.形色既殊,脏腑亦异,外证虽同,治法各异.有病的时候,治法不同,无病的时候,保养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1、小儿体质形成的相关因素。(1)先天遗传因素:父母的体质、智慧、婚龄、饮食嗜好、孕期的胎教和胎养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子女的体质,从而使小儿的体质有偏热偏寒偏虚偏实之不同。(2)后天环境因素:包括生活环境、衣食因素和医药因素,不同地域的人,由于受水土质量、微量元素等因素长期影响,形成不同的体质类型,也造成小儿体质特点各异;若小儿恣食肥甘厚味、乱用营养保健品,势必伤脾;若将养过  相似文献   

18.
体质的思想溯源于《内经》,基本成熟于明清时代。复从20世纪70年代成为新兴课题,并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基础学科分支——中医体质学。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丰富,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内容日趋深入,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体质学科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1],但仍有不完善之处[2]。本文拟从以下  相似文献   

19.
中医体质学研究的方法学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强 《环球中医药》2010,3(4):295-297
近日读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先生《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一书(王琦、田原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笔者认为“中医体质学”与“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有许多不明确及值得商榷之处,在此与中医学界专家探讨剖析之。  相似文献   

20.
王振华 《中医杂志》2006,47(2):91-93
最近有幸拜读了李成文、葛燕萍同志的文章——《心肾相交理论质疑》(原载《中医杂志》2005年第7期492-493页。以下简称“李文”),颇有收益,但对其观点却不敢苟同,特撰文与李成文、葛燕萍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