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目的探讨陕西省南部(陕南)贫困地区农村家庭养育环境与婴幼儿社会情绪发展现状相关关系,为提高陕南贫困地区农村婴幼儿社会情绪发展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陕南7个国家级贫困县的42个村的681例6~24月龄婴幼儿,使用《家庭养育环境问卷》(FCIs)、《年龄与发育进程:社会情感(中文版)》(ASQ:SE)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家庭养育环境与婴幼儿社会情绪发展间的关系。结果陕南贫困地区农村社会情绪发育存在迟缓问题的婴幼儿高达46.11%;不良家庭养育环境检出率为47.58%;婴幼儿家庭养育环境与社会情绪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家庭养育环境和婴幼儿社会情绪发展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关系,婴幼儿社会情绪的发展需要家庭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家庭养育环境对儿童发育水平、情绪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为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济南市188名婴幼儿分别在3月龄、12月龄行《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问卷》测评,2岁行《12~36月龄儿童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和《0~6岁小儿发育诊断量表》测评,分析家庭养育环境与发育水平和情绪社会性发展间的关系。结果 3月龄家庭养育环境总分、感知/认知、人际互动/喂养因素和12月龄语言/认知因素与儿童2岁DQ及大部分能区得分呈正相关;12月龄社会适应/自理因素与2岁语言发育呈正相关。3月龄家庭养育环境总分与2岁时外显行为、失调域得分呈负相关。12月龄时家庭养育环境总分及社会适应/自理、忽视/惩罚因素与外显行为域、失调域呈负相关,所有养育环境因素均与社会能力域呈正相关。结论 早期家庭养育环境对儿童早期发育和情绪社会性发展均有显著影响;改善家庭养育环境对促进儿童早期发育和情绪社会性发展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家庭养育环境与幼儿社会性和情绪问题相关性,为幼儿的家庭养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南京、镇江、宿迁、盐城、南通5个城市作为调查地区,应用“中国城市的幼儿社会情绪发展量表”及“城市1~3岁幼儿家庭养育环境量表”对1~3岁幼儿的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状况与家庭养育环境进行调查。结果 江苏省五城市幼儿不良家庭养育环境检出率为4.16%,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异常检出率为24.82%;男童在外显行为域得分高于女童(P<0.05),在社会适应/自理、语言/认知信息和忽视/惩罚得分低于女童(P<0.05);不良家庭养育环境组在外显行为域、内隐行为域和失调域的得分明显高于中等/良好家庭养育环境组,而能力域得分明显低于中等/良好家庭养育环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情感温暖/环境气氛、社会适应/自理、语言/认知信息和忽视/惩罚四个因素得分对中国幼儿社会性及情绪发展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受到家庭养育环境的影响,创造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和情绪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描述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状,探讨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对北京市西城区60~80岁老人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在2342名社区老人中,91.89%能获得社会支持,6.32%有焦虑情绪,8.58%有抑郁情绪.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家庭类型、家人关系、月收入、退休适应、情绪调节、锻炼、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结论 北京市西城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获得的社会支持均较高,生活质量与家庭类型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2岁幼儿社会情绪发展的常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对儿童早期社会情绪发展促进提供依据。方法 在济南、济宁、淄博、聊城、日照市城区人口随机抽取1~2岁儿童296名,进行家庭基本情况、《1~3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中国1~3岁幼儿气质问卷》、《12~36月龄儿童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测定。分析一般因素、儿童气质、家庭养育环境等因素与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关系。结果 不同气质类型、母亲围生期精神状态、父母亲教育程度的儿童之间在社会情绪发展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 0.05);家庭养育环境除忽视/惩罚因素外,情感温暖/环境气氛、社会适应/自理、语言/认知信息等因素均与儿童社会情绪发展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P均<0.01)。结论 儿童气质、父母教育程度和母亲孕期精神状况和家庭养育环境均可能影响儿童早期社会情绪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现况,分析其与家庭养育环境的关系,为提高幼儿社会情绪发展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以湖北、河南两省某儿童保健机构的390名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1~3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对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及家庭养育环境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90份,其中男童199人(51.0%),女童191人(49.0%),幼儿平均年龄(27.13±6.86)月,年龄分布以24~36月幼儿居多,共305人(78.2%)。不同照顾者户籍(Z=-3.570)、父亲文化程度(H=17.106)、母亲文化程度(H=7.980)、家庭人均月收入(H=13.986)、家庭养育环境(Z=-8.881)对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家庭养育环境与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呈显著正相关(r=0.582,P<0.01)。多重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养育环境中的社会适应/自理(β=0.30,95%CI:0.18~0.52,P<0.01)及语言认知维度(β=0.22,95%CI:0.07~0.59,P<0.0...  相似文献   

7.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里,如果你能常有一个好心情,就能像一条鱼,自由自在地畅行在社会、家庭、生活的海洋里。那么,怎样才能常有好心情呢? 一、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的情绪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总是有时好,有时坏,有时波动如浪,有时平静如镜。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是能在最短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焦虑症、抑郁症、双相及相关障碍等情绪相关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逐渐增高,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早期识别与干预治疗对儿童青少年情绪相关精神障碍的预防和缓解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回顾梳理以往相关文献,对儿童青少年情绪相关精神障碍的类型以及其生理与遗传、家庭与学校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总结早期识别儿童青少年情绪相关精神障碍的方法及治疗策略,为今后制定更加科学高效的识别与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行为监测与干预对婴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6月本院出生符合条件的健康儿童随机分为人格培养干预组(n=78)和普通对照组(n=80)。干预组接受全面系统的婴幼儿健全人格培养的早期行为监测及干预。普通对照组不接受任何相关指导训练。两组儿童在2.5~3.5岁时均采用幼儿人格发展趋向量表、中国城市幼儿情绪及社会性发展量表、家庭养育环境量表、儿童行为量表、气质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幼儿人格发展趋向及社会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干预组家庭养育环境的百分位数经干预后明显提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行为监测与干预可通过改善家庭养育环境及亲子互动而有效促进婴幼儿健全人格建立, 同时有利于婴幼儿社会情绪及社会行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婚姻质量及家庭功能对孕妇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春月  范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4):3374-3375
目的:探讨孕妇的婚姻质量及家庭功能与孕期及分娩期焦虑状态的关系,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例孕妇住院后填写状态焦虑量表并分成焦虑组和不焦虑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婚姻质量和家庭功能量表中14个分量表的情况及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焦虑组家庭功能和婚姻质量不好,与不焦虑组相比有明显差异。两组妊娠结局比较,剖宫产指征有差异,剖宫产率、总产程、产后出血无差异。结论:婚姻质量不高、家庭功能不好的孕妇易产生焦虑情绪,应注意加强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职学生情绪稳定性与心理健康情况。方法:资料选取某高职院校560名在校学生,问卷有效回收520份,从家庭条件、组织、学科等分析学生的情绪与心理状态。结果:单亲、城市家庭与文科学生情绪稳定性与心理健康情况,明显低于双亲、农村家庭与理科学生(P〈0.05)。结论:高职学生情绪与心理无明显不稳定与消极现象,影响学生心理与情绪状态的主要因素为家庭情况与个人性格,学校应组织心理健康讲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情绪稳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健康与家庭功能上的差异,以及健康与家庭功能的关系。方法使用健康自评量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对311名留守儿童和351名非留守儿童进行测量。结果健康自评量表得分平均为(7.03±1.14),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平均分为(3.12±0.6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症状与负性情绪"维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p<0.05),留守儿童存在更多负面情绪;其他健康维度和家庭功能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家庭功能对生理、心理、社会症状均有显著正向的影响(F=23.93,63.51,81.71,p<0.01)。结论应从负性情绪方面去关注并调理该群体,改善家庭功能可以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四川省高职院校护理实习生家庭关怀与攻击行为现状,以及社会支持和负性情绪事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21年10—12月选取四川省3所高职院校326名护理实习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量表、攻击行为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负性情绪事件量表为调查工具。结果 四川省326名护理实习生家庭关怀指数得分为(6.58±2.17)分,攻击行为得分为(60.49±11.85)分,社会支持得分为(55.87±12.61)分,负性情绪事件得分为(68.07±12.39)分。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职院校实习生家庭关怀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P<0.05),社会支持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P<0.05),负性情绪事件与攻击行为呈正负相关(P<0.05)。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社会支持、负性情绪事件在高职院校护理实习生家庭关怀与攻击行为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36,占总效应的6.10%。结论 四川省高职院校护理实习生攻击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增强家庭关怀和社会支持,降低负性事件对护理实习生攻击行为具有弱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影响健康的诸多因素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是家庭情绪。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会不自觉地觉察到家庭主要成员的情绪,然后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这就叫情绪传染。积极的情绪,如轻松、愉快能增强人的活力;消极的情绪,如悲伤、烦闷能削弱人的活力。有些妻子常常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夫妻生活中,或者把拒绝性生活作为惩罚手段,这不仅影响夫妻感情,更影响夫妻生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儿家庭坚韧性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325例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使用临床资料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家庭坚韧性量表、简抑郁自评量表及问卷调查进行家庭坚韧性调查,分析白血病患儿家庭坚韧性与自我效能感、简易应对方式及负性情绪等方面的相关性,分析可能影响白血病患儿家庭坚韧性的相关因素和危险因素。结果自我效能、积极应对及正性情绪与白血病患儿家庭坚韧性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而负性情绪与家庭坚韧性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消极应对与家庭坚韧性无关(P0.05)。照顾者相关因素(含身份、年龄及文化程度)、一般因素(含性别、年龄、医疗保险方式及化疗阶段)及家庭因素(年收入、居所)是白血病患儿家庭坚韧性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收入、自我效能、积极应对、正性情绪及负性情绪与家庭坚韧性相关(均P0.05)。结论白血病患儿家庭坚韧性处于中等水平,临床上应积极帮助患儿家庭寻求社会支持,指导患儿家长提升从自我效能、正性情绪及积极应对能力,采取适宜的措施降低负性情绪,以期提升家庭坚韧性,提升患儿家庭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兆渠  柴秀吉 《职业与健康》2005,21(7):1052-1053
目的了解沂蒙山区中小学生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艾森克儿童人格问卷(EPQ)、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4 01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与全国常模相比,沂蒙山区中小学生性格更趋内向、不稳定.②中小学生女生比男生情绪稳定,中学生比小学生更趋外向,情绪不稳定.③乡村学生比城市学生内向、社会适应能力差、社会成熟程度较低.④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中小学生人格特征的主要因素有家庭亲密度,文化性,矛盾性,娱乐性及父母文化、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孩子与同学的关系等.结论沂蒙山区中小学生人格特征倾向于内向、不稳定;家庭环境质量、父母自身素质是影响其人格特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心理行为问题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者工作0.5 a以上,由父亲或母亲一方、祖辈、亲戚朋友、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1]。近些年来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集中于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情绪与社会支持、社会行为、人格、学业与校园关系方面和家庭与生活方面[2]。有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冷淡、孤独、情绪不稳定、自卑拘谨、圆滑世故、冲动任性、自制力差、紧张焦虑等[3-4];也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较一般儿童更为内向,更渴望父母的关爱与亲情,更重视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理解,独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生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湖北省中小学生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艾森克儿童人格问卷(EPQ)、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401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与全国常模相比,湖北省中小学生性格更趋内向、不稳定。(2)中小学生女生比男生情绪稳定,中学生比小学生更趋外向,情绪不稳定。(3)乡村学生比城市学生内向、社会适应能力差、社会成熟程度较低。(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中小学生人格特征的主要因素有家庭亲密度、化性、矛盾性、娱乐性及父母化、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孩子与同学的关系等。结论 湖北省中小学生人格特征倾向于内向、不稳定;家庭环境质量、父母自身素质是影响其人格特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家庭功能状态对抑郁情绪的心理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枫  何炜杰  张秀花 《中国校医》2003,17(5):432-433
抑郁情绪是一种较常见的负性情绪 ,强症患者在经历了惊吓、恐怖 ,甚至绝望的心理过程后 ,其症状复杂多变。尽管社会、家庭、医疗等各项因素对抑郁情绪均具正态效应 ,但完全恢复尚有一定距离。良好的家庭功能在这一环节上具有重要作用 ,家庭功能障碍会诱发或加重患者的病情。本文对 6 4例抑郁症患者 ,运用标准化量表进行抑郁情绪及家庭功能的调查分析 ,通过调节与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 ,较好的揭示了良好的家庭功能对抑郁情绪的正性心理影响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0~ 2 0 0 0年苏州大学教职工中拟诊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20.
陈福新 《家庭医学》2007,(11):19-19
在影响健康的诸多因素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是家庭情绪。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会不自觉地觉察到家庭主要成员的情绪,然后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这就叫情绪传染。积极的情绪,如轻松、愉快能增强人的活力;消极的情绪。如悲伤、烦闷能削弱人的活力。有些妻子常常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夫妻生活中,或者把拒绝性生活作为惩罚手段,这不仅影响夫妻感情,更影响夫妻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