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用读书养心     
正读书作为养生之道,古已有之。明成祖朱棣把宫中藏书视为"特健药",他的体会是,读书能使消极者变得振作,使孤独者生活充实,使自卑者坚强起来,使遗憾者知足知福,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实际上,读书是一种十分好的健脑活动。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脑健则体健,体健则寿长。前不久,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德格斯·坡厄尔对1600多名25岁到92岁爱读书  相似文献   

2.
阅读疗法今昔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是英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一段名言,说明读书对人的性格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汉代文学家刘向认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其实,除了"成性格"和"医愚"外,读书还的确具有治病的作用,尤其是针对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如抑郁、焦虑、恐慌、烦恼等。  相似文献   

3.
读书     
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个真正爱读书的人,常常是宁可食无肉,不可一日无书读。人生苦短,来去匆匆,当以精神愉悦为要,而一卷在手,悉心品读实在不失为快事。 北宋诗人黄庭坚说过一句脍炙人口的话:“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很能说明读书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读书能促进心身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书不但可以使人增长知识,充实自我,而且还是一种治病方法,俗称“读书疗法”。近年来,“读书疗法”在国外被广泛运用。如德国、英国的不少医院都设置了“患者图书室”,鼓励病人阅读,加速健康步伐。意大利则成立了“诗药有限公司”,出版具有不同主治功能的诗集,供病人对症选读。  相似文献   

5.
寝室里,小A和小B两名学生正在边吃零食边读书。这时,班主任推门走了进来,见到寝室里的情景,批评小A说:"你看看你,读书时还在吃东西,就是不能专心一些。你瞧人家小B,吃东西的时候都在抓紧时间看书,你该向他好好学习学习。"这个看似笑话一样的小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两个人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做出同样的行  相似文献   

6.
<正>人的读书兴趣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在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教育影响下,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家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后发现,读书兴趣的产生有一个过程是:先有读书的需要,然后产生读书动机并付诸读书行动,得到了预期的收获,满足了心理需要,因心情愉悦而  相似文献   

7.
鲍晓旋 《校园心理》2013,(5):340-341
不同于以往直接发布竞争对手的负面消息,在当前的娱乐行业中,很多艺人的经济团队为了打压竞争对手,都采用"捧杀"的方式诱导舆论风向。而这里的"捧杀"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捧杀,传统的捧杀指的是过分地夸奖或吹捧,使人骄傲自满、停滞退步甚至导致堕落、失败。娱乐行业中的捧杀则是通过过分的夸奖和吹捧艺人,像是在论坛中刷屏式的放照片,雇水军写一些亚洲第一、美貌无双、菖菖天团的吹捧文章。使大众对某艺人产生反感,从而达到打压竞争对手的目的。而这种捧杀行为之所以能够有效,则是利用了受众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8.
正养生学家兰夫兰德说:"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使人短命夭亡的就算是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沮丧、惧怕、贪婪、懦弱、嫉妒和憎恨等"。《吕氏春秋·季春纪》云"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奉劝人们:"只有一身宜爱护,少教冰炭逼心神"。也提示我们应防止情  相似文献   

9.
马晨 《校园心理》2007,5(10):26-28
<正>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挫折,没有一个人会幸运得一生都是顺利的。但是,人们对待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及采取的行动,则会使他们的人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产生不同的结果……困难和挫折,就像一块试金石,可以发现:谁是闪闪发光的"真金"。  相似文献   

10.
老来读书乐     
伍秋 《心理与健康》2006,(12):41-41
古人称人生有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四件事我都经历过了。乐则乐矣,却很有限。到了老年,什么人生滋味都尝过了,回首往事才知道,人生最大且最长远的乐事莫过于读书。北宋哲学家程颐说:“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这是深得读书之味的至理名言。对于年轻人来说是这样,对老年人更是如此。人老了,害怕孤单和寂寞,而书是老人的良师益友,有书做伴,老人便永不寂寞。“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用耗费车钱,无须办理护照,无论是远在天边的高人,还是作古已久的先哲,都可邀来畅叙幽怀,大开眼界,大…  相似文献   

11.
家中小天地     
正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到双休日,儿、孙辈们总会想尽点子出门寻找快乐。我则不行,总得有人看家。于是,在他们出门之后,我留下来养花、读书,倒也能在清静中另辟一方精彩。我养了好些花儿。有花相伴,真好。感觉失意时,你可因"采  相似文献   

12.
读书与养生     
读书首在育人明理,养生则是保养身体。两者看似殊途甚远,然以哲学的观点来看,万物相通,其源亦深。因平时好读书,便也无自觉地体味了读书与养生的渊源关系。 据报载,国外医学家研究认为,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联想,能够排除病人的烦恼和忧虑心理,并减轻病痛。德国的一些医院已开办病人图书馆,  相似文献   

13.
有一对夫妻带着四岁的小男孩儿住在一个院子里,生活平静而幸福。这天,父亲在屋里读书,母亲在厨房做饭,小男孩儿则在大院里快乐地蹬着小三轮车。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汉语辞典中对幸福作出了简明的解释,就四个字—称心如意。在此明显省略了主语,主语是"我",是"自己"。所以,幸福是自己的感觉。中国人一贯有对幸福的追求,而且这应该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优良遗产。现在社会上讲国学,一讲国学就会讲到儒家,就会讲到《论语》。《论语》开篇就是这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放在开篇的东西一定是最重要的,而这三句话恰恰都讲到了快乐和幸福。孔子讲读书学习、讲人  相似文献   

15.
正网络上有个段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卸其QQ,删其微信,封其微博;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喝茶、思过、锻炼、读书、弹琴、练字、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成大器也。"检视一下我们的手机、电脑终端,里边除了常用的社交软件,  相似文献   

16.
正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人生的确如此,而对手恰恰能让我们的人生更丰盈。阿华与阿和两人是很不对脾气的同事,在工作方式、为人处事上有着天壤之别。阿华奉行的是"事缓则圆"的工作原则,而阿和则是雷厉风行一往无前;阿华奉行的是"对人对事退一步,想一想"的为人处事原则,而阿和则是典型的"得理不饶人",  相似文献   

17.
互相尊重是美满婚姻的核心。也许这话语听起来有些古怪而正统,但这正是那些幸福伴侣异口同声说出来的共同感觉。在《结婚的人:在一个离婚的时代中》一书中,弗恩·格莱伯恩采访了87对有着15年以上婚史的伉俪。她试图发现,是什么因素使他们相敬如宾,而其余的人则以离婚而告终。结果她发现,"尊重"就是那个关键要素。"我采访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18.
正在日常交谈的话题中,总可听到"压力"字眼,到底什么是压力?一般说来,压力是引起身体和情绪不愉快的刺激和事件,是个体与环境相互影响下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反应。适度的压力是激励奋发上进的原动力,如果压力太小,会使人堕落,不知长进,得过且过,一事无成;但,如果压力超过了所能承受的范围,则身体会进入备战状态,在情绪上产生困扰,引起身心的反应,对身心产生不良的影响,并转换为身心病症,使工作效率降低甚至无法工作。如何因应压力,以维护身心健康,成了现代人必修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都难以避免因某些事情或场景而出现紧张焦虑的状况。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如何尽快消除呢?下面几种方法会使你受益:1.开心地笑专家指出,当我们笑的时候,大脑能释放出消除紧张情绪的内啡肽。且笑能使人的躯干、肺、心脏、背部等部位加速运动,刺激胳膊和腿部肌肉活动。一阵开怀大笑后,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肌肉放松,人就会感到轻松。如果在紧张状态中难以发笑,设法使自己回想一些滑稽的事或人,引自己发笑;在家中则可看滑稽录像片或读几则幽默小故事,使自己笑口常开。通过这种诱导,你能在紧张的状态下保持正确观察事物的能力。记住,紧张不是周…  相似文献   

20.
李海峰 《医学信息》2008,21(10):1881-1881
1 痰饮论治概要 "痰饮"乃水湿停聚为患之证也.发则可辨,隐者难明.其伤人也,乘人体虚处滞留成疾,无所不至,证颇繁杂.谚云:"百病多由痰作怪",喻其广为人害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