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宁  李文刚 《北京中医》2005,24(6):370-372
祖国医学理论中没有“传染病”一词,但很早以前就有对疫病的记载。中医认为温疫属于疫病的范畴。许多文献中都对温疫的病因、病机、发病、证候、传变、治疗、预后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它们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温疫学说的形成、发展及各个时期的学术特点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对于疫病的记载最早可见于先秦时期的文献中。但对于疫病的系统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本文首篇即从秦汉时期到魏晋、隋唐、两宋以及金、元、明时期,对疫病病因的认识、病名的认定及辨治的理法方药等方面的发展等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以期对临床进一步认识与有效防治疫病有所裨益,并特别论述到元末明初王履有关《内经》“承制生化”理论的阐释和发挥,是与现代医学用免疫学理论辨治疫病的思路和方法相通应的。第二篇则讲述了明清时期开创于明代吴又可的中医温疫学派的形成,温疫各家有关疫病的理论和辨治湿热疫、热毒疫及瘀毒疫的经验和经典方药。  相似文献   

3.
刘宁  李文刚 《北京中医药》2005,24(6):370-372
祖国医学理论中没有"传染病"一词,但很早以前就有对疫病的记载.中医认为温疫属于疫病的范畴.许多文献中都对温疫的病因、病机、发病、证候、传变、治疗、预后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它们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温疫学说的形成、发展及各个时期的学术特点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4.
《温疫论》是一部对温疫病诊治理论较完整的著作.通过从《温疫论》原文研究疫病的病因,病位,病机,治法.吴又可认为治疗疫病强调逐邪为第一要务,又以下法为主.文章以疫病的发病初期、发展、传变,复发不同阶段来研究吴又可的祛邪法治疗疫病理论.进一步完善中医治疗疫病的学术思想,也能更好的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的遗产,同时对当前临床防治...  相似文献   

5.
文本从温疫病源学、病机学、辨证学及防治学等四个方面对温疫学学术体系进行了详尽探讨。对于建立现代温疫病学颇有助益,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依据<温疫论>原文,联系临床实际,探讨了吴又可诊治温疫的辨病特色.吴氏首辨病类,明确是否是疫病;通过辨别病原、辨别表里、辨别传变、辨别标本、辨别缓急来辨别具体中医疫病,明确疫病中医特征;辨别一个病人原有疾病、又患疫病与单纯患疫病.以上对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颖 《辽宁中医杂志》2013,(11):2180-2183
明清时期为中医辨治疫病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治疫大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十六位医家防治温疫经验进行研究,以探讨明清时期温疫学派总体防治疫病的方法与特色,为现代临床防治传染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中医临床的进展与疫病的高发密切相关。汉末魏晋时期产生了《伤寒论》,金元时期受疫病影响,有火热论、《脾胃论》,明清时期在《温疫论》以后出现温病学派。在疫病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中医形成了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和临床的诊疗体系,中医临床的进展从未止步。  相似文献   

9.
清代魏之琇的《续名医类案》列有"疫"门,辑录了金元明清时期53则疫病医案,其中一些医案的原载著作今已亡佚,从而使之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魏之琇对部分疫病医案有夹注按语,或指明病机,或指示门径,反映了魏之琇对疫病的独到认识。《续名医类案》对疫病的命名大多统称为疫症、时疫、疫等。本文据症状及用药,将之分为寒疫、温疫、杂疫,分别予以探讨。这些医案透露出来的疫病诊疗经验,对于当下中医治疗疫病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杨《伤寒温疫条辨》为中医疫病学之佳作,书中开篇首论运气,并认为伤寒与温病虽同为外感病,但其本质不同,理应化为二门。温疫的病因病机为杂气由口鼻进入三焦,在“中焦发病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焦传变”的论点。治疗上主张辛凉宣透,攻逐解毒,调理气机,并创治疫十五方,在温疫病学史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松峰说疫》温疫观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疫,是外感病中区别于伤寒和一般温疫病的一类疫病,温疫理论的形成,亦源于《内经》、《难经》。《素问·刺法论》曰:“五疫之至,皆相染疫”,即指出了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随着温病学说的发展,古代医家对温疫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我国医学史上记载了数百次大的温疫流行,历代医书上也有大量辟瘟、治瘟方,说明古代医者曾努力  相似文献   

12.
明代医家吴有性(字又可)所著《温疫论》,是祖国医学文献中一部专论急性传染病的不朽名著,其对温疫的病因、病位、病邪传变和治疗法则及具体方法等,均提出了不少独特的见解,特色鲜明,富有创新,对今天防治疫病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本文仅就吴又可治疫的特色作一研讨。  相似文献   

13.
中医疫病概念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系统整理古籍中疫病有关论述,并结合1949~2010年现代对疫病的研究文献发现,对于疫病的概念有疫病与瘟疫,温疫与瘟疫不分的现象。故本文从古代文献入手,梳理各时期疫病的概念演化,明确疫病的概念及分类,并分别对各类疫病定义,以从概念上展现疫病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4.
吴有性所论之温疫病与湿温病的比较464400河南省淮滨县人民医院陈忠琳,魏雪舫吴有性,字又可,明代著名中医学家。他在其代表著作《温疫论》中指出。温疫病为人体感受自然界一种特殊物质──“戾气”所致,并非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笔者认为吴氏所论的温疫病,在许多...  相似文献   

15.
升降散是杨栗山治疫十五方的基础方,反映了杨栗山对温疫病病因、病机、治则、用药的认识.文章从升降散的组方思路分析杨栗山对温疫病认识的传承与创新,基于升降散的理解指出其对现代临床传染病、外感热病及内伤杂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又可著《温疫论》一书,对疫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提出了不少新的主张,尤其运用下法治疗温疫病积累了宝贵经验,现归纳如下。一、强调逐邪为第一要义:吴氏指出“客邪贵(?)早逐”,“邪不去则病不瘳,延缠日久,愈沉愈伏”。他还主张“但能治其邪,不治其热而热自已”。强调逐邪是治疗温疫病的基本法则,也是他运用下法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杨璇温疫病学术思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心毅  何斌 《四川中医》1999,17(5):9-10
杨胶,字玉衡,号栗山老人,他对伤寒和温经进行了深入研究,著有《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一般认为杨氏关于温疫病的杂气病因思想多来源于吴又可,因此,其学术思想不被后人重视。不可否认,杨氏对"杂气"的认识是受了吴又可思想的影响,正如他在该书自序中所说:"一日读《温疫论》,至伤寒得天地之常气,温病得天地之杂气,而心目为之一开。"但杨氏并没有就此停步,而是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进一步深入地探讨了温疫病的发病、传变、治法和方药,形成了一套理法方药完整的温疫病学术体系,丰富和发展了温疫病学的理论和实践。我们不能因为…  相似文献   

18.
李董男  潘桂娟 《中医杂志》2013,54(3):184-188
晋隋唐时期在疫病病因方面,除继承前代的社会因素、气候失常等观点外,提出了时行之气、疠气(乖戾之气)等重要观点.这一时期,对疫病病机的认识主要有热邪伤阴、热毒动血、毒气传心、发斑(烂胃发斑、温毒发斑、热毒发斑)、动风(热极动风、阴虚生风)等.《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明确指出疫病中的一部分具有传染性,并且对其传染方式、传染强度等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9.
李宏恩 《河南中医》2013,(12):2244-2245
目的:对明清时期治疗小儿哮喘方剂进行探讨,总结明清时期医药者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以期能指导现代临床。方法:采取文献调研和相关分析,对明清时期治疗小儿哮喘方剂进行探讨,采用中医药相关理论对治疗小儿哮喘方剂进行分析,找到和总结方药应用和配伍的规律。结果:经过文献搜集和分析,明清时期治疗小儿哮喘病方剂中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收涩药;药性中主要为温、寒、平这三性药物为主。结论:明清时期治疗小儿哮喘病方剂研究为现代治疗小儿哮喘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温疫论》是论述疫病的一部专著,文章从《温疫论》对疫病的认识、疫病与五运六气的关系、疫病与伤寒的区别和寒热之辨、疫病的治疗方法、疫病解后调治、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病的诊疗思考、《温疫论》针对疫病的不足之处等多个方面阐述,以期对疫病认识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