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住院患者及29例文献报 道神经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男23例,女7例;平均发病年龄32岁;16例有接触史,3例食用过生的牛奶和奶制品.脑膜炎(16例,53.3%)和脑膜脑炎(6例,20%)是其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均为阳性.抗生素治疗6~8周(多西环素、利福平和头孢三嗪、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中的1种)痊愈29例,死亡1例.结论 神经型布氏杆菌病需要和许多疾病鉴别,CSF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可以确诊,多种抗生素长疗程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病原学特异性检查、脑穿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表现。结果男2例,女3例,年龄20~52岁,平均32岁;4例接触过感染的动物,1例食用过生的牛奶;3例腰穿压力增高,2例细胞数增多(30~178×106/L),2例蛋白增高(0.57~1.31 g/L),3例糖降低(0.9~2.28 mmol/L),3例氯化物稍降低(113~116 mmol/L);5例布氏杆菌血清凝集实验均为阳性;2例诊断布氏杆菌病并发脑膜炎,2例诊断布氏杆菌病并发脑脊髓膜炎,1例诊断布氏杆菌病并发颅内动脉狭窄。全部病例均应用米诺环素,利福平及头孢曲松3种药物联合治疗,预后良好。结论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临床表现多样,当遇到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神经症状,有证据表明存在布鲁氏杆菌感染时,应注意排除神经型布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3.
诺卡菌(Nocardia)为一种革兰阳性需氧菌,可通过呼吸道吸入或损伤的皮肤直接接触感染[1].诺卡菌病是一种由诺卡菌感染引起的急、慢性化脓性或肉芽肿性疾病,主要见于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人群[2],其中以肺诺卡菌病最常见(约占75%) ,可通过血源性播散至中枢神经系统、肾脏等部位,形成多发性脓肿.相关研究显示鼻疽诺卡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8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资料。结果男15例,女3例,年龄22~60岁,平均41. 1±12. 3岁; 12例有明确牛羊接触史,1例父亲患有布氏杆菌病,1例从事动物粪便处理工作,4例无明确接触史; 10例为亚急性起病,6例为慢性起病; 10例发热; 12例听力减退; 6例复视; 10例尿便障碍; 1例癫痫发作; 10例腰穿压力升高; 17例脑脊液白细胞升高; 16例脑脊液葡萄糖降低; 18例脑脊液蛋白升高。全部患者给予头孢曲松、多西环素、利福平、链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中的2种或3种不同组合治疗,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临床表现多样,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葡萄糖、蛋白含量在不同个体间变化较大,布氏杆菌虎红试验可能存在假阴性,影像学表现以大脑白质区类脱髓鞘改变为特点,需要结合患者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检查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神经型布氏杆菌病(NB)患者的临床以及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特点。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6年10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患者14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女发病比例10:4,平均发病年龄(38.6±4)岁,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起病9例,以脑血管病起病3例,眼肌麻痹起病1例,周围神经病起病1例,头颅影像学异常者2例,肌电图异常1例。腰3-5平面椎管内异常强化影1例,后手术证实为布氏杆菌感染。4例脑脊液培养阳性。7例血培养阳性,6例患者行凝集试验均>1:160。结论 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临床表现、影像学以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患者有不明原因的发热以及神经系统症状、听力下降,流行病学的接触史,脑脊液不典型,应警惕NB的可能,必要时行血培养、脑脊液培养以及布氏杆菌凝集试验。由于该病早期发现预后良好,早期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2017年4月至2021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例神经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神经型布鲁氏菌病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8.8±15.1)岁。16例患者有与牛羊或奶制品接触史。临床表现为脑膜炎9例,脑炎3例,脑膜脑炎1例,椎管内脓肿并脊髓压迫1例,椎管内脓肿并脊髓损害1例,脑血管病1例,周围神经病变1例。布鲁氏菌血清凝集试验阳性16例,其中1例患者血培养标本中发现羊布鲁氏菌,1例患者的脑脊液中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发现了羊布鲁氏菌。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升高15例,蛋白升高13例,葡萄糖降低10例,氯化物降低12例。所有患者均应用了多西环素、利福平、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链霉素中的2种或3种联合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神经型布鲁氏菌病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脑脊液检查缺乏特异性,对伴有发热的不明原因的神经系统病变,需要考虑到该病。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 50(3): 37-40]  相似文献   

7.
神经梅毒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0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首发症状为:痴呆(12例)、共济失调(6例)、无症状性神经梅毒(4例)、癫痫(4例)、精神异常(3例)、脑神经损害(2例)、周围神经损害(3例)、颅高压(2例)、急性脑梗死(2例)、脊髓病变(2例).40例患者血清及脑脊液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均阳性.颅脑CT和/或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例、脑萎缩、脑积水13例,脑内多发异常信号灶29例.以癫痫和精神异常起病的7例患者脑电图呈中~重度异常;以周围神经损害起病的2例患者有神经肌电图异常.本组患者经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34例病情有显著改善,2例无效.结论 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神经系统各部位都可受累,青霉素治疗有效;结合病史及血清、脑脊液梅毒抗体检测及电生理、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全面了解我国Huntington病的临床特点 方法 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0~2008年收录的Huntington病病例报告,并分析其临床特点。 结果 共纳入80个研究,包括241例患者,其中男性141例,女性100例,82%的患者来自北方各省。其中97.9%有家族史,71.9%的家系存在遗传早现现象,64.6%的家系是父系遗传,35.4%为母系遗传。平均起病年龄35.2±11.5岁,其中63.9%在30岁至55岁起病,9.6%发病年龄在20岁以内。父系遗传患者发病年龄明显小于母系遗传患者的发病年龄,但男女发病年龄无明显差别。平均死亡年龄45.6±13.5岁,从发病到死亡平均病程11.6±5.6年。父系遗传与母系遗传者的死亡年龄及男女患者死亡年龄无明显差异;父系遗传与母系遗传患者及男女性患者发病到死亡平均病程无明显差异。以不自主运动起病者占69.9%,以精神症状起病者占26.5%,以智能障碍起病者占3.0%。而不自主运动起病的患者中66.4%是以全身不自主运动起病,16.4%为上肢不自主运动起病,14.7%为头面部不自主运动起病。随着病程进展,99.6%的患者有不自主运动,69.8%的患者有智能损害,39.2%的患者有精神症状。其中,肢体不自主运动合并智能障碍者占68.9 %,肢体不自主运动合并精神症状者占38.7%,不自主运动、智能障碍及精神症状合并存在者占28.3%,38.7%的患者合并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症状。70.8%的患者脑电图结果异常;18.8%的患者脑脊液报道轻度异常;70.1%的患者头CT或MRI脑萎缩及侧脑室扩大。88.9%的患者MMSE评分≦23分。所报道的患者仅22例行IT15基因检测,而且其结果均为阳性。 结论 Huntington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绝大多数有家族史。我国北方多见,父系遗传居多。多于中年起病,年轻起病者也不罕见。父系遗传患者发病早于母系遗传患者,男女发病年龄无明显差别;病程不受父系遗传与母系遗传影响。起病症状以不自主运动最常见,其次为精神症状,智能障碍起病者罕见。肢体不自主活动、智能损害和精神症状为三大核心症状,且多合并存在,较多患者合并存在咽喉部不自主运动症状。遗传学检测应做为临床确诊该病的依据,值得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点。方法对8例病理确诊线粒体脑肌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抽搐、运动耐受差、发育迟缓和智能障碍;主要影像学特点为幕上多发脑叶病灶,同时合并其他部位的病变,病灶广泛。结论具有上述临床特征和神经影像学改变者,提示线粒体脑肌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Kennedy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附7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Kennedy病(KD)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收集7例K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与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的特点及雄激素受体(AR)基因外显子1编码的CA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检测结果。结果:KD患者均于中青年发病,进展缓慢。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和球部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面肌颤搐及上肢震颤常见,不对称的肢体无力及远端损害并不罕见,患者性激素水平正常,但部分患者可出现男性乳腺发育等轻度雄激素不敏感症状。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普遍增高,部分患者三酰甘油水平轻度增高,肌电图呈广泛的慢性神经源性损害,有感觉神经元及脑神经运动核的受累。AR基因外显子1中CAG重复序列个数〉40次。结论:KD的临床表现与以往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但也有诸如不对称的肢体无力及肢体远端起病等不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牧区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传播途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等。方法结合相关资料分析1例以头痛、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神经型布病临床资料。结果尽管没有明确病畜接触史,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等,仍能确诊为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经系统治疗后患者痊愈,随访1 y无复发。结论布病的流行在向非牧区扩散,应提高警惕,加强对布病特别是神经型布病的认识,早期正规诊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相关脑梗死的发病特点。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15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院住院治疗的前列腺癌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等资料。结果 本研究共筛查前列腺癌患者2 584例,其中符合前列腺癌合并脑梗死的患者共有34例(1.31%),平均年龄(61.60±6.28)岁。入选的患者中无脑卒中危险因素21例(61.76%)。血液学检查发现D-二聚体水平升高22例(64.71%),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水平异常升高(>100 ng/mL )19例(55.88%),头颅MRI显示脑内单一梗死灶8例(23.52%),出现累及多个动脉供血区的2个或2个以上梗死灶26例(76.47%),脑梗死发生30 d多数患者预后不良,其中4例(11.77%)死亡。结论 前列腺癌相关脑梗死的患者以缺少常见的脑卒中危险因素、血清D-二聚体水平升高以及T-PSA异常升高、一次发病出现累及多血管分布区的多发性梗死灶以及预后不良等为特点,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患者血液的凝固性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的相关因素,并总结其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2-08—2014-08收治的60例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患者以及60例非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及偏头痛致残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年龄、病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家族史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及MIDAS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停药后61.67%的患者出现戒断症状,包括易激惹、近事遗忘、注意力分散、睡眠障碍、抑郁、焦虑、坐立不安、心悸、呕吐、恶心等,给予积极对症治疗于3~14d内消失。结论偏头痛患者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年龄、病程及家族史等,头痛程度以及致残程度较高,停用药物后极易引起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临床表现的性别和年龄差异会影响临床诊疗过程。目前,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治疗效果不理想,已成为学习阶段致残的主要原因。目的 分析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现状,为个性化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1月16日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 169例,收集并分析病历资料,分别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比较不同发作类型中不同性别的患者用药情况的差异。结果 男生躁狂发作的比例高于女生,女生抑郁发作的比例高于男生(P均<0.05)。女生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比例高于男生(χ2=7.761,P<0.01)。低龄组混合发作、伴冲动行为、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比例高于高龄组,高龄组躁狂发作的比例高于低龄组(P<0.05或0.01);高龄组住院时间长于低龄组(t=-2.930,P<0.01)。在躁狂发作患者中,男生服用丙戊酸盐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比例均高于女生(P均<0.01),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中,男生服用利培酮和奥氮平(χ2=26.957)的比例均高于女生(P<0.05或0.01),女生服用喹硫平(χ2=14.865)和阿立哌唑的比例均高于男生(P均<0.01)。在抑郁发作患者中,男生服用奥氮平的比例高于女生(P<0.01)。在混合发作患者中,女生服用碳酸锂的比例高于男生(χ2=9.253,P<0.01),男生服用丙戊酸盐的比例高于女生(P<0.05)。结论 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诊断分类和伴随症状方面存在差异;在不同发作类型的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不同性别的患者在碳酸锂、丙戊酸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等用药情况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癫痫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6-2014-06在我院确诊的16例原发性癫痫合并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多导睡眠脑电图及治疗随访)。结果癫痫形式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13例,部分性发作3例,其中夜间发作11例,白天发作5例;多导睡眠脑电图(polysomnography,PSG)显示均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其中重度9例,中度4例,轻度3例。所有患者经抗癫痫药物治疗及OSAHS的指导性治疗。其中4例癫痫伴重度OSAHS经单纯药物治疗仍反复发作,联合丙戊酸钠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随访0.5~3a,发作频率减少3例,发作停止1例。结论原发性癫痫合并OSAHS一般以中老年男性多见,癫痫类型以夜间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为主,对于单纯抗癫痫药物治疗不佳者,药物联合CPAP治疗可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表现为脑桥十字征的多系统萎缩患者临床与影像学特点,为认识多系统萎缩临床特征及为多系统萎缩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3例经临床诊断的多系统萎缩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磁共振特征表现.结果 3例患者均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脑桥十字征是其主要的磁共振特征表现.结论 以小脑性共济失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狼疮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1例神经精神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进展性头痛;头颅MRI显示右侧额、顶、枕叶皮质及皮质下多发性长T1、长T2病灶;脑脊液压力210mmH2O,细胞数37×106/L,蛋白示1.1g/L,糖与氯化物正常;糖皮质激素治疗5d后临床症状消失。结论神经精神狼疮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提示颅内压升高,细胞数、蛋白质升高,糖与氯化物正常;影像学表现为广泛脑皮质及皮质下异常病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